家長們注意啦!自閉症和阿斯伯格是不一樣的,牢記以下幾點!

2020-12-15 葡萄心

現在大家對自閉譜系障礙了解得越來越多了,是好事,是進步。由於70%的自閉症孩子伴隨智力障礙,很多家長、老師等普通人都能很早識別出孩子的特別。不過呢,當你了解得越多,你就會發現,你不了解的也越多。很多人用這70%的自閉譜系的情況來對比其他自閉症患兒,對另外30%的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就當他們沒問題,徹底忽略了,還對別人振振有詞地講,你家(或我家)孩子沒毛病!

阿斯伯格症候群者的記憶畫作

什麼是阿斯伯格症候群?

阿斯伯格症候群具有與自閉症同樣的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複、刻板的活動方式。在分類上與自閉症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或廣泛性發育障礙,但又不同於自閉症,在外界一般被認為是「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該病症的致病原因目前尚未清楚,發病率為0.7%,本病多見於男生,發病率約為女生的十倍。

阿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有哪些異同?

1、相同

(1)阿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同屬於廣泛性發育障礙,核心是先天性的社會交往障礙;

(2)阿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普遍存在感官異常的現象:如不喜歡被人觸碰,不能忍受強光,受不了噪音等。

阿斯伯格症候群者的記憶畫作

2、差異

(1)社交

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也像自閉症一樣,在人際關係方面往往處於封閉和隔絕狀態。

但不同的是,自閉症孩子對外部世界的人和事是退縮的,他們似乎對周圍的人不感興趣,不主動與同伴建立聯繫,但阿斯伯格症候群的額孩子經常渴望甚至盡力想與其他人建立聯繫,卻缺乏技能做到這一點。他們往往不能理解其它人的表情,他們在社交場合中顯得極其正規,拘泥細節,缺乏必要的靈活性。

阿斯伯格症候群者的記憶畫作

(2)語言交流

自閉症孩子大多在語言發展上有明顯的障礙,比如,父母呼喚孩子名字時,孩子沒有任何反應。

而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語言發育正常、表達流暢,但是使用語言來進行溝通的能力差,在交談過程中察言觀色的能力差,不關注對方的反應,不管對方對所談內容是否感興趣,也不顧忌別人的感受。交談中使用較多的書面語言,咬文嚼字,給人以古板、生硬、誇張的感覺。對於對方的談話,患者只能理解簡短、清晰明了的語句,難以領會幽默、隱喻、雙關意義的語句。

自閉症者眼中的世界

(3)刻板行為

自閉症兒童會伴隨刻板行為,比如,頻繁的眨眼睛,一直拍掌,不停的繞圈走等,他們往往專注於擺弄物體、傾聽音樂,對圖像反應比較強烈。

而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的狹隘興趣則往往表現於對數字或日子的記憶,以及對某些學科知識的強烈興趣。有時可以給人們以一個記憶力過人甚至在某一領域內堪稱博學的印象。但是他們往往只是機械地記憶一些事實性的數據,而對這些事實之間的相關聯繫及其背後的真正意義並無任何理解,而在其它方面的知識顯得貧乏欠缺。他們可能會顯得非常古怪,並且使得人們不願與之交往。

(4)運動能力

在動作方面,自閉症孩子通常動作靈活,沒有明顯的運動障礙;

自閉症者眼中的世界

而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更多表現為運動笨拙,如比同齡人更晚學會騎自行車、接球、開罐頭等。通常他們是不靈活,步態僵化、姿勢古怪、操作技能差,在視覺-運動協調能力方面有顯著缺陷,但運動笨拙並不是診斷標準的必要條件。

阿斯伯格症候群在自閉症譜系障礙中的特殊性與區別性顯而易見,該病徵包括人際關係的障礙,對其他人心理的推測力等。對特定範疇會特別執著,運動機能也會有輕微障礙,但不似智力發育遲緩的自閉症一般帶有語言障礙與智力障礙,但對視覺和背誦方面的表現普遍良好,許多科學家和數學家也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病徵。如,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康德、陳景潤、牛頓、愛因斯坦。所以,阿斯伯格症候群也曾被稱為「天才病」。

同屬自閉症譜系障礙,但與自閉症卻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在進行幹預時,還是要與自閉症進行區分,從孩子的具體情況出發,制定幹預計劃。

自閉症者眼中的世界

針對這種情況,葡萄心採用線上一對一的教育模式,家庭指導師通過孩子的視頻去辨別、傾聽、體察孩子的個性化需求,為家長制定一對一的定製化服務!

葡萄心的ESRF教育理念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其自己的特點,任何方法都不具備通用性,在自閉症兒童家庭教育方面,只有在了解孩子的獨特性之後,才能夠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幹預方法和節奏,幫助孩子最快的適應這種教育模式。

在家長們看來,孩子可以上幼兒園了,可以社交了,就沒有問題了。但對於孩子,ESRF的理念不止於此,ESRF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好,比如更加有意志力、更高的自我判斷、更強的專注力、更好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

ESRF的宗旨是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能獨立獲取幸福的高情商的人。

相關焦點

  • 高功能、低功能自閉症以及阿斯伯格症候群
    很多家長都難以區分自閉症的這幾種類型,高功能自閉症、低功能自閉症以及阿斯伯格症候群,他們同屬於自閉症譜系。那麼他們之間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呢?我們用概念圖來給大家更直觀的解答,藍色代表智力、智商,也就是孩子對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對事物規律的認識理解,簡單地說,就是聰不聰明。橙色代表情商,一般的表現為社交能力,情緒理解,表達這些,也就是說孩子聽不聽話,懂不懂事。
  • 怎樣幫助自閉症兒童|幫助自閉症兒童,輕度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
    看到這些孩子第一次艱難地建立聯繫,或是圍繞弱項領域發展出新的甚至是創造性的策略時,教育者和家長會非常興奮,覺得很值得這麼做。當然,教育這些孩子也是充滿挑戰的,原因有以下幾個。通常來說,能夠激發正常孩子動機的各種因素是激發不了他們的動機的。他們可能表現出狹窄的、高強度的、高度特化模式的興趣。
  •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家長千萬要警惕
    社交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孩子們在和夥伴玩耍的時候表現如何,其實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交方面的一些「天賦」。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阿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的區別   阿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同屬廣泛性發育障礙,在臨床表現上有相同也有不同點。兩者臨床上均表現為性格孤僻,與他人的社會交往有困難,較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但阿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的一個較大區別是,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沒有明顯的語言和認知方面的障礙。
  • 海英博士:孩子是不是阿斯伯格,看這幾點就知道
    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孩子:在家裡表現可能會看不出有什麼不好,但是,一到了學校或者是幼兒園當中,就會表現出和同齡孩子的「不一樣」,而且這些「不一樣」非常影響孩子融入集體和適應新環境。比如,不會社交。一般是孩子阿斯伯格症狀表現得非常明顯了,家長才會主動的去帶孩子去尋求評估和診斷。其實有些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已經表現出來了他的各個方面的問題。
  • 科普|家長如何早期識別阿斯伯格症候群
    阿斯伯格症候群在大眾認知裡總是被披著神秘的面紗,其實很多阿斯伯格症候群孩子自幼語言發育正常,有些甚至較早表現某些特殊的語言天賦,入學前社交困難和行為問題並不凸顯,加上很多家長也並不是很了解阿斯伯格症候群,因而早期也很難被家長發現,甚至很多是在青春期出現人際交往困難,或情緒、行為問題較為突出時才去就診。那麼,阿斯伯格究竟是什麼呢?
  • 男孩天才病被退學 阿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自閉症
    男孩天才病被退學,8歲的小男孩亮亮(化名)因,才上小學二年級的他就已經被3所幼兒園、8所小學勒令退學,而且每次都是同學家長聯名要求,理由是「不適宜行為」。
  • 科普|家長如何早期識別阿斯伯格症候群
    阿斯伯格症候群在大眾認知裡總是被披著神秘的面紗,其實很多阿斯伯格症候群孩子自幼語言發育正常,有些甚至較早表現某些特殊的語言天賦,入學前社交困難和行為問題並不凸顯,加上很多家長也並不是很了解阿斯伯格症候群,因而早期也很難被家長發現,甚至很多是在青春期出現人際交往困難,或情緒、行為問題較為突出時才去就診。那麼,阿斯伯格究竟是什麼呢?
  • 每個自閉症患者都不一樣,自閉症譜系又是什麼?
    最初接觸到自閉症兒童時,我只隱約感覺到自閉症有程度之分,可能輕微,也可能嚴重。當然,其實我那時見到的病例都很嚴重。而如今,我見到自閉症兒童時會吃驚高功能病例如此之多,輕度和中度自閉症病例如此之多,經典自閉症的孩子反而成了特例。但我確信那些病例還存在,和四十年前的特徵也一樣。
  • 解讀自閉症:只談自閉症不談程度都是耍流氓!
    而在輕度自閉症以下,還有一個很大的族群,他們既有自閉症的部分問題,同時又夠不上自閉症的標準,這部分人就自閉特質持有者,而我就是其中一員。 這裡舉例只是想說明阿斯伯格如果自閉症狀特別嚴重的話,也可以歸到自閉症的,免得一些重度阿斯伯格的家長認為上面的描述不嚴謹。關於這方面,後面我講述自閉與智力關係的時候會做詳細的闡述。
  • 阿斯伯格患者自述:自閉症是上天給我的挑戰,也是禮物
    還有一些關於我的不尋常的事情,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我的聲音裡,沒有多少音調的變化,因此人們經常分不清我和GPS導航的聲音,這也給我在基本的交流上帶來挑戰。  幾年前當我第一次做公開演講時,我第一次去拍頭像寫真,攝影師讓我表現得嫵媚,然而我不知道她說的是什麼,她說「用你的眼睛拋媚眼」,但是我不明白那是什麼。
  • 關於阿斯伯格症候群的表現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的兒童發育行為障礙,以社會交流困難、狹隘的特殊興趣為主要特點,可伴有語言溝通障礙、動作笨拙,一般具有正常的語言發展和認知功能,可並發各種行為和(或)情緒問題。阿斯伯格症候群和自閉症(也稱孤獨症)在診斷上同屬於「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
  • 債王格羅斯:為了尋找愛,而努力讓自己出名的阿斯伯格症候群天才
    但家長不能因為孩子擁有特殊天賦,而忽視了孩子的核心問題:社會交往和溝通技能的缺陷。阿斯伯格綜合症(AS)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綜合症,通常與社交障礙、運動笨拙和溝通能力受損等症狀有關。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V把阿斯伯格症候群(AS)與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歸於同一類別。
  • 20年前被確診阿斯伯格的孩子,如今怎樣了?
    每天中午同一時間,就能看見他拿著自己的小本本和訂餐卡,一個個問同事們中午吃什麼飯、喝什麼湯,然後自己打電話給餐廳訂飯,自己下樓取外賣付錢。讓中心老師們更欣喜的一點是:他今天竟然主動打電話給媽媽說:「今天不舒服想回家休息。」身體不舒服所以吃很少飯,小西還說:「今天頭疼飯沒吃完倒掉了,回家煮點粥喝就會好點。」
  • 「我行我素」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一種容易被誤診的孤獨症
    多動症的孩子怕老師,老師一瞪眼能管一會兒;如果老師瞪眼也沒用,自閉症的可能性很大。」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崔永華解釋,在自閉症患兒中,有一部分孩子語言發育正常、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是不顧及老師的存在隨性而為,這類孩子往往都是孤獨譜系障礙中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 我與阿斯伯格症候群人士相處的日常
    近幾年,隨著自閉症行業的快速發展,大量非家長、非特教專業的人員被吸引了進了這個行業,其中就包括許多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中許多人曾對自閉症一知半解,或者僅有一些浪漫化的幻想,而當他們因為環境和工作的原因接觸到真實的特殊人士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 關愛自閉症兒童| 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有什麼症狀?
    1.醫學發現,阿斯伯格醫生的小教授們自閉症究竟是怎麼被發現的?醫學上最早的記錄是193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醫生阿斯伯格(Hans Asperger)用德文撰寫的。要知道,自閉症孩子中,只有一部分會表現出超常的天賦,而大部分孩子並不會馬上表現出驚人的天賦。​現在我們知道,因為當時的奧地利已經落入納粹德國魔掌,阿斯伯格醫生也無法避免不被希特勒的「積極優生學」洗腦,認為只有對社會可能有價值的孩子才是值得被撫養下去的,而如果一味具有缺陷,沒有看到可教育資質的孩子則不應該耗費社會的資源。
  • 我的孩子聰明活潑,為什麼還被診斷為自閉症?
    ,很多家長都難以置信,尤其是那些看起來活潑機靈、能說會道的孩子也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更是難以置信,百思不得其解。大部分人覺得自閉症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講話,其實自閉症的診斷跟孩子的性格和是否愛說話沒有關係,能不能進行有效的社交溝通才是關鍵。
  • 請考慮吳謝宇是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可能性(3/3)
    還有最常見的誤導就是教育,當孩子與常態公立學校不相容的時候,家長們給孩子轉到國際學校、私立學校甚至送到國外留學。所以,國內私立學校常常阿斯孩子的比例更高。還有一些超常教育項目,忽略了孩子是全面發展的天才還是發育不均衡的阿斯,未能給阿斯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
  • 阿斯伯格症候群不能叫「天才病」
    最終診斷結果顯示,亮亮患有自閉症,而且是高功能自閉症的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說起阿斯伯格症候群,很多人聯想到「天才病」一詞。有研究表明,很多世界名家如牛頓、愛因斯坦、梵谷等均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天才病』的說法,我非常不願意聽到,這是一種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