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65歲老漢考上大學,稱學英語用漢語標註,怕同學喊「爺爺」

2020-12-14 快拍

3年前,他考入了一所職業學院,成為一名大專生;3年後,他努力自學,又成功通過「專升本」考試,成為一名本科生。當他拿錄取通知書到學校報到時,一時成了校園內最受關注的焦點人物,因為在學校2020年報到的新生中,65歲的他是所有學生中年齡最大的,成了「爺爺」級新生。當有人向他請教學習經驗時,他說,他最好的經驗就是在學習英語時,為了記住單詞,經常用漢語標註。

這位「爺爺」級新生叫李仁忠,是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說起自己考大學的原因,今年65歲的李仁忠介紹說,一方面考大學是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另一方面是受家鄉環境的影響。「我只有初中文憑。後來,報名參軍入伍。到部隊後發現自己的文化水平低,所以從那時起,在空閒的時候,他就開始讀書看報自學。由於家鄉盛產中藥材,退伍回鄉後,所以對中醫藥產生了興趣,於是,就買了一些中醫藥方面的書籍學習。」

2005年,根據國家出臺的政策,身為退伍軍人的李仁忠有機會享受到學校深造的機會 。於是,到了阜陽的一所衛生學校系統地學習了三年的中醫知識 ,考取了一些相關的證書 。就這樣,在取得執業證書後,經過審批他開辦了一家研究所,專注於類風溼病中醫臨床治療和研究。

3年前 ,當李仁忠得知退役士兵參加家鄉亳州職業技術學院考試享受一定分數照顧的消息後,已過花甲之年他內心一陣激動。他說,他年輕時的夢想就是上大學,現在機會來了,就要抓住拼上一把。「我的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就是孫子輩的也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開始,愛人並不支持,認為我年紀大了,學了也沒啥用。但是兒女們都十分支持。在我的影響下,只有中專文憑的兒子也有考大學的想法。」

李仁忠說,當年,他和兒子一合計,決定爺倆一起考大學。在備考的日子裡,他除了白天要給患者看病外,還要擠時間看書,包括語文、數學、政治、英語,以及中醫方面的書也要學習,所以經常要學習到晚上11 點左右。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多的緊張備考學習,結果,他和兒子雙雙都考上了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從考上專科以後,李仁忠就有了繼續考本科的想法。於是,在去年下半年結束了大專課程後,他和兒子又報名參加了專升本考試,希望能考上本科。後來,因為兒子出差錯過了考試。但幸運的是,他順利地被亳州學院中藥學專業錄取。「我的數學、語文學得還好,但是英語學習起來有點困難。加上年紀大了,精力和記憶力差,所以,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為了記單詞,我只能用漢字標註,然後反覆地學習才能記得住。」

2020年9 月6 日,李仁忠拿著錄取通知書來到亳州學院報到,開始了他的大學本科生活。他說,這三年通過他勤奮學習,最終考上了本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確實也為自己感到驕傲。但當身邊「00 後」年輕大學生叫他「爺爺」時,才知道自己的年紀已經超過他們的父母了。「和年輕人起學習感到非常高興。說心裡話,我喜歡他們叫我『同學』,因為喊我『爺爺』就感覺心老了,人更老了。」(受訪人供圖)

相關焦點

  • 安徽65歲老漢考上大學,稱學英語用漢語標註,怕同學喊「爺爺」
    當他拿錄取通知書到學校報到時,一時成了校園內最受關注的焦點人物,因為在學校2020年報到的新生中,65歲的他是所有學生中年齡最大的,成了「爺爺」級新生。當有人向他請教學習經驗時,他說,他最好的經驗就是在學習英語時,為了記住單詞,經常用漢語標註。
  • 安徽65歲老人考上本科:最怕被同學叫爺爺
    9月6日,在安徽亳州學院中藥學院2020年新生報到登記處,一位手拿錄取通知書的老人穿梭在學生中格外顯眼,他就是65歲的李仁忠。李仁忠說,因為年齡問題,周圍同學都叫他大伯、爺爺,讓他很不適應。 據安徽衛視、梨視頻
  • 65歲大爺考上本科,他說:等這一天很久了
    9 月6 日,65 歲的李仁忠開啟了他大學本科的學習生活。3 年前,他考入亳州職業技術學院,今年又通過專升本考試被亳州學院錄取,成為該校年齡最大的新生。「這三年我勤奮讀書,做得還不錯。付出了努力,考上了本科,也為自己感到驕傲。」
  • 65歲大爺考上本科,他說:等這一天很久了
    9 月6 日,65 歲的李仁忠開啟了他大學本科的學習生活。3 年前,他考入亳州職業技術學院,今年又通過專升本考試被亳州學院錄取,成為該校年齡最大的新生。「這三年我勤奮讀書,做得還不錯。付出了努力,考上了本科,也為自己感到驕傲。」談到自己的學習經歷,這位「爺爺級」學生說,「各行各業都需要有文化的人,一定要多讀書,只要願意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
  • 華佗故裡出了個「爺爺級」本科生:只要願意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 月6 日,65 歲的李仁忠開啟了他大學本科的學習生活。3 年前,他考入亳州職業技術學院,今年又通過專升本考試被亳州學院錄取,成為該校年齡最大的新生。「這三年我勤奮讀書,做得還不錯。付出了努力,考上了本科,也為自己感到驕傲。」
  • 42歲大專畢業65歲自學本科!74歲爺爺又要挑戰法考了
    的確,他用自己的實踐對這句話做出了很好的詮釋:42歲拿到法律專業大專文憑,65歲通過自學考試拿到浙江大學自學考試畢業證書,同時他鍥而不捨地向「全國第一考」——法考發起挑戰……徐榮耀是寧波人,1946年生,目前居住在海曙區。他體格硬朗,說話聲音宏亮,說到激動之處面泛紅光。
  • 65歲大爺晚上看書考上大學
    考大學一直在大家的印象中就好像是高中生或者是年輕人才能實現的,因為要備戰高考,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以及精力,當達到一定的年紀後,可能就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但是,近日亳州學院卻迎來了一位65歲的「老」新生!
  • 65歲大爺晚上看書考上大學!
    考大學一直在大家的印象中就好像是高中生或者是年輕人才能實現的,因為要備戰高考,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以及精力,當達到一定的年紀後,可能就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但是,近日亳州學院卻迎來了一位65歲的「老」新生!
  • 爺爺奶奶快樂學英語(組圖)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在海南省老年大學,有一群喜歡學英語的老人,他們大多數都是爺爺奶奶一輩的人,有的甚至已經是曾祖父、曾祖母。  學英語不但是他們的興趣,也是社交的手段,更是養生的一種方式。  看到他們認真聽講的樣子,看著用英語介紹天氣的情形,也是醉了。
  • 用學英語音標的方式,學漢語拼音
    拼音是學好漢字的一個重要工具,和英語的音標一樣。小學語文也用了很大的篇幅和功夫去教拼音,但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音標和拼音會有衝突,所以英語才學「自然拼讀」,而不教音標。實際上,漢語拼音也是國際音標的一種,和英語音標是獨立的,但都採用同樣的發音標註方法。只是漢語的發音更加多變,相對複雜,還加上了四個聲調。
  • 痴迷中國文化的印度小夥:學漢語為了卻爺爺的心願
    來到印度後,我們這些國內所謂的英語精英,面對濃鬱的印度英語,竟然無所適從。適應來不及了,帶隊領導決定從當地請翻譯,要求會說印度語、英語和漢語。會說印度語和英語的應該好找,會漢語的估計很難找。可就在我們在人才中心留下電話的第二天,人才中心打電話過來了。電話那邊傳來標準的漢語:你好,我是索瑪,我是德裡大學漢學專業的一名大學生,很高興能為你們服務,請你們過來籤合同。
  • 安徽一50歲村婦被老漢強姦,用軟管勒死老漢被判正當防衛,村婦覺得愧對死者
    近日,安徽村婦勒死老漢的新聞,被人們議論紛紛,據相關媒體報導,安徽一50歲村婦被老漢強姦,奮力反抗下用打農藥的軟管勒死老漢,被法院認為是正當防衛,不過村婦對死者表示很愧疚。11月27日,相關司法網站,發布了這起正當防衛的典型案例。
  • 24歲開始當話劇演員,44歲學英語,79歲登上T臺,這位爺爺真的牛
    最近,海綿媽媽朋友圈被一個酷酷的爺爺刷屏了,十分讓人好奇,於是,我就帶著好奇心去了解他,卻發現他是一個寶藏爺爺。他就是王德順,24歲開始當話劇演員,44歲學英語,49歲北漂,50歲才開始健身。57歲創造「活雕塑」,65歲學騎馬,78歲騎摩託車,79歲登上T臺。
  • 殺魚割破魚膽誤食後易中毒 合肥一65歲老漢中招
    8月16日20時許,合肥65歲的周老漢因誤食魚膽中毒入院。當日傍晚,家住合肥銅陵北路的周老漢在菜買了條大草魚,準備做給兒子兒媳吃。然而他在殺魚處理內臟時,沒有除盡魚體內那顆墨綠色的魚膽。當晚做好飯後,周老漢得知兒子和兒媳婦臨時有事回不了家,只好自己吃了。
  • 你有用漢字標註英語單詞發音的經驗嗎?
    本來我是想寫一寫有關於英語裡複合詞的由來的東西的,但是無意間找到了這麼一張圖,霎時間笑得人仰馬翻,遂改變寫作主題,寫一寫關於這張圖的東西——用漢字標註英語單詞發音的不科學之處。先來看看這張圖吧。用漢字標註英語單詞的發音嗯,真是既形象又生動,我的腦海中瞬間就出現了某種不可描述的畫面。可這個標註就是不太準確,甚至具有很大的誤導性。
  • 90歲爺爺住院還在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英文情詩
    「90歲爺爺都這麼愛學習
  • 43歲出國留學真正開始學英語的鐘南山爺爺,Respect!
    前段時間,鍾爺爺因為連線歐美同行,分享抗疫中國經驗中全程英語溝通再次刷新了大家對老爺爺的崇敬程度。「終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直接衝上微博熱搜第一。今天,鍾爺爺再次與哈佛大學醫學院以及美國重症監護專家進行多方連線,分享了快速檢測新冠病毒和防控社區聚集性病例的經驗。
  • 泰州86歲老漢街邊偶遇外國友人,竟當街「狂飆」英語聊到嗨
    86歲的老漢不僅身體倍兒棒、思維清晰,遇到老外更是毫不怯場、一口流利的英語溜到飛起!簡直驚呆!最近,市民王先生在泰州老街就遇到了這麼一位可愛又有趣的爺爺,這位「英語爺爺」還是個有故事的人......王先生說,前兩天上午,他到泰州老街參加第四屆泰州「公益日」活動,活動現場發現了一名「英語爺爺」,用英語和兩名外籍教師聊得正酣。王先生原以為老爺爺是一名英語教師,上前詢問才知道,老爺爺叫呂繼禹,是泰州市人民醫院退休的口腔內科主任醫師,泰州市翻譯協會理事,今年已經86歲啦!
  • 英語比漢語難學?這份留學生的漢語試卷,多少國內同學敢說容易?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找過英語老師,說孩子拿這英語課簡直沒有辦法,怎麼學習、怎麼努力就是不見英語漲分,還說自家孩子語文都學得好,為什麼幾個「豆芽腳腳」的英文這麼難學呢?這個時候,英語老師往往會安慰家長、勉勵學生:「能學得好語文的同學,完全學得好英語。」
  • 當年的英語教材曝光,英語單詞用漢語諧音標註
    民初參加高考的不少學子,語文成績絕對是優異的,英文成績可能也不賴,但數學就說不好了,就比如錢鍾書於1929年考清華大學,國文和英文水平高到讓同學拜服的地步,英文還是得了滿分,但數學成績卻只有15分。而近段時間,一本出版於鹹豐十年的英語教材書在網上瘋傳流傳,網友都感嘆:我們小時候也是用這樣的「土方法」學習英語,原來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英語單詞用漢語諧音標註,雖然看起來怪異,但確實是一個「英語速成」的好方法,至於能不能發音標準,就另說了,據了解,光緒帝學習英語18年,口語依然很差,屬於那種看得懂,寫不出,但說不會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