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馬尾樣本

2021-01-20 工人日報

福州一家縣級公立醫院,採用幫扶託管方式的改革模式,引發各方關注。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曾是當地實力最為薄弱的縣級醫院。去年8月,福州市提出以福州第二醫院幫扶式託管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對該醫院進行改革,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更名福州第二醫院馬尾分院。這樣的縣級醫院改革方法,在福建省屬首例。

半年之後,這場自髮式改革初步顯現成效:今年1~3月,該院醫療業務總收入同比增加192.13萬元,藥佔比同比下降21.9個百分點。

自下而上的自髮式改革

「我們是自下而上的自髮式改革!」馬尾區衛生局局長張俊峰告訴記者。

今年3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並不在改革之列。然而,開發區醫院到了不得不改的境地,「政府不滿意,群眾不滿意,醫院職工不滿意」。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離福州市中心20多公裡,常住人口24萬多。長期以來,區級醫院薄弱的服務能力讓當地百姓「敬而遠之」。2012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千人擁有衛生床位數全國平均4.08,福建省3.86,而馬尾區僅為1.1張。「這是全市實力最弱的縣級醫院,很多科室處於空白,原來日均住院人數是12個,床位數100張。」張俊峰說。

這樣的醫療條件,造成馬尾區患者外流比例全市最高,超過70%的參合患者選擇入住省、市醫院,住院費用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倍。「10多年沒到過開發區醫院,小病自己買點藥,大病去福州市區的大醫院,說實話,我們根本不信這裡的醫療水平。」馬尾居民劉民強說。

2013年5月,福州市委出臺促進開發區加快發展意見,市衛生局也適時出臺支援開發區醫療衛生工作意見。

「改革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張俊峰表示,「但只靠我們區內的醫務人員是無法完成的。」

經過多方考察,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最終在市衛生局的支持下,與市二醫院籤訂《醫院委託管理協議書》,在管辦分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前提下,馬尾醫院實行自主經營、自負風險、獨立核算。

當年8月28日,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更名福州市第二醫院馬尾分院,改革大幕開啟。

打造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賈春鋒是福州市第二醫院的副院長,他也成為馬尾分院的首任院長。與他一起到分院任職的共有5人,「與『走讀'完全不同,我們雖然還在市二醫院任職,但2/3的時間和精力都在開發區醫院」。

「託管以後,開發區醫院原有的領導班子全部免職,新的管理團隊由福州市第二醫院和馬尾區政府共同成立的管委會推薦產生。」張俊峰告訴記者。在這場自上而下的醫院改革中,管委會對院長績效考評擬定一系列詳盡指標,包括社會滿意、管理有效、資產運營、發展持續、公共衛生、職工滿意6大項,下轄門急診次均費用、藥佔比、每醫生出院人次等22個小項,每個小項都有明確的打分標準。

以院長負責制為核心,一場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在馬尾分院展開。

「能上也能下,只要你有能力,在這裡就有相應的平臺,編外人員同樣可以通過競聘成為中層領導,並享受相應待遇。」馬尾分院黨支部書記嚴鴻豔說,人事制度改革正在有序進行中,競聘分三輪,第一輪為行政管理人員,第二輪為科室負責人,第三輪為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現在進行了第一輪競聘,聘任院長助理2名、中層管理人員15名,收效良好。」

以工作量為槓桿的績效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院科兩級的值班制、以病人為中心的回訪督導制……接二連三的新機制出臺,推動馬尾分院蛻變。以績效管理制度為例,獎金分配向臨床一線和高技術高風險崗位傾斜。今年1-3月績效獎金人均3143元,同比增長243.9%。

「現在每天至少有兩名福州二院的專家坐診,他們不僅參與門診,還要查房、會診、手術等。」賈春鋒還帶來了19人的專家團隊,使得醫院醫療水平有了質的提升。

在醫院自身改革同時,區委區政府也給予了支持。2013年,投入近2000萬元更換添置醫療設備,並明確改革後連續3年每年投入1000萬元加強醫院全面建設,同時為醫院增加了76個人員編制。

與以入股方式進行託管的做法不同,福州市第二醫院進行的幫扶式託管並沒有從馬尾分院獲得經濟收益。但福州市二醫院也從中受益,雙方建立了雙向轉診、會診制度,開發區醫院轉診患者原則上全部轉入市二醫院,到目前為止,馬尾醫院對危重病人定向轉入福州市二醫院的「綠色通道」共149人。

改變「以藥養醫」的模式

「以藥養醫」是醫院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最難啃的骨頭。不過,賈春鋒很有信心,「我們將改變以藥養醫的模式,藥商、醫藥代表來了也沒用。」

「現在藥佔比在逐步下降,下一步我們將把醫院的藥房託管出去。醫院藥房每年耗在藥品上的流動資金不少,讓專業的醫藥集團來經營,就可以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他告訴記者,按照目標,今年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藥品收入雖然少了,但通過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總體收入肯定會有好的預期。」

賈春鋒認為,「藥佔比下降最能體現醫療水平上升,這意味著病人來我們醫院享受到了更多的醫療服務,醫院不是靠賣藥掙錢。」

患者餘麗嬌在馬尾醫院接受了市二醫院專家施行的右全髖置換手術,醫藥費總計4.15萬元。「我之前去一些大醫院諮詢過,比在這至少貴6萬元。」她說。

在推進醫院改革中,福州開發區醫院善於借力。5月26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作建設的體檢中心投入使用,而與福建中醫藥大學合作建立的中醫館也在裝修中。賈春鋒介紹,今年還將成立小兒科、康復科、ICU等,爭取2015年達到「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驗收標準,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達到二甲綜合性醫院水準。

此外,馬尾醫院還結束了近10年沒有引入專家的狀況,積極引入骨科、外科等方面的人才,並與臺灣高雄骨科醫院開展合作,計劃將青年醫生送往醫術先進的新加坡、中國臺灣、日本等地醫院進修。

為進一步提升醫生的服務態度,馬尾醫院專門設立了客服中心,對住院病人24小時後48小時內必須徵求意見,對到醫院就診的病人和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及時整改和反饋,開展病人滿意度調查,及時掌握患者訴求、現場化解糾紛。

已經在開發區醫院工作10多年的江祥麟醫生感慨道:「和過去比,大不一樣了。對醫院的前景,從未像現在這麼自信過。」

相關焦點

  • 衛計委: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要破除「以藥補醫」
    中新網4月4日電 據國家衛計委網站消息,近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專家:縣級醫院發展是公立醫院改革成敗關鍵之一
    「縣級醫院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如果縣級醫院發展不好,不僅將對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更可能成為導致醫改全局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書記肖平15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 關於印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意見的通知
    >關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    公立醫院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下同)改革是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關鍵環節。
  •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領頭雁
    高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茂生一言道出山區群眾對看病難題的心聲。如何切實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這是從醫四十年來王茂生一直思考並為之奮鬥的目標。2013年4月,王茂生臨危受命,立足山區,以黨建引領高州市人民醫院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推進縣鎮村三級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增強並擴大優質醫療資源總量的供給,提前四年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國家醫改目標,走出了我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新路子。
  • 福建長汀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長汀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基本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醫院增實力,百姓得實惠今年5月,長汀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並在2019年公立醫院中央補助資金分配中予以傾斜,新增安排中央補助資金500萬元。
  • 興國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紀實
    2013年,我國在311個縣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興國縣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該縣率先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啟動公立醫院改革。  隨著改革的縱深推進,興國縣兩所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得到了初步顯現。「公立醫院姓『公』,改革靠的是政府,而不僅僅是衛生部門或醫院一家的事。」
  • 銳觀察 | 透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二):解碼醫改的「天長樣板」
    編者按:作為承上啟下的中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成敗,關係分級診療和整個醫改的成效。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又將往何處去?健康界推出「透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系列報導,從國家衛計委的宏觀梳理和解讀,到先進改革試點案例剖析,全面解讀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本文為該組報導的第二篇。
  • 福州將啟動公立醫院院長目標年薪制
    記者了解到,今年福州市、縣兩級財政年初預算安排醫改資金為31.75億元,將啟動公立醫院院長目標年薪制,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醫改資金投入較2008年增加21.2億元 增長近3.2倍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09-2015年,福州市、縣兩級財政共投入醫改資金125.49億元。
  • 這家「臺灣人投資的醫院」,為何成了中國公立醫院的樣本
    原創: 健聞王晨 它是中國縣級醫院的一個「異類」。在縣級公立醫院排名中,論規模它很少進入前十。但在醫院精細化管理上,它又是眾多大三甲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醫院管理體制改革近30年,醫院都由東陽本土團隊管理打造;它是中國最早實施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公立醫院,也是最早完成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推行精細化管理的醫院。它是中國縣級醫院的一個「異類」,在國內縣級公立醫院排名中,論規模,它很少進入前十。但在醫院精細化管理上,它又是眾多大城市三甲醫院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
  •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領頭雁!從醫40年來,他奮鬥的目標是…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領頭雁!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丘立賀 攝2013年4月,王茂生臨危受命,立足山區,以黨建引領高州市人民醫院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推進縣鎮村三級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增強並擴大優質醫療資源總量的供給,提前四年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國家醫改目標,走出了我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新路子。王茂生本人被評為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7月開業 公立醫院改革新樣本
    按照深圳市政府的計劃,該醫院的建設目標是成為 「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為中國公立醫院改革創造樣本。根據規劃,醫院採用「診療中心+重點專科」模式,設置綜合門急診、20個診療中心、12個醫技中心以及特需診療中心,建成後可容納日門急診量8000-10000人次。
  • 縣在起航:縣級醫院管理能力提升項目之現代醫院管理與公立醫院績效...
    「縣級醫院管理能力提升項目」是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指導下,在輝瑞中國公益支持下開展的,以縣級公立醫院管理者為培訓對象的培訓項目,旨在推動我國縣級醫院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培訓主題主要包括:政策解讀、學科建設、機制創新和現代醫院管理等內容。
  • 衛生部就2011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答記者問
    二是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優化公立醫院結構布局。各地重點加強薄弱區域和領域的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加強農村縣級醫院配套改造和技術管理改革,推廣陝西省子長縣、神木縣、府谷縣、河北省贊皇縣推進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帶動縣域醫療服務體系改革發展的做法。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
  • 福州市屬公立醫院今年將試點院長目標年薪制
    新華網福州5月10日電(鄧春花)記者從今日下午召開的福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州今年將啟動公立醫院院長目標年薪制試點工作,並以此為突破口,帶動公立醫院編制、人事、薪酬、職稱等運行機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 漢中市人民醫院-公立醫院改革-案例
    醫院被正式納入到第二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單位後,醫院上下高度重視,統一思想,積極按照市區醫改工作的總體要求及安排部署,結合醫院創建三級綜合醫院及國家級優質醫院活動,確定了醫院「以改促評、以評促建、評建結合」的醫改工作思路,並從管理體制改革、運行機制改革、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推動醫院持續發展、努力承擔社會責任,全力實施幫扶鄉鎮醫院等方面著手,紮實開展了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現將主要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 安徽75家縣級公立醫院推行「標準化診療流程」
    今後, 我省75家縣級公立醫院將被納入 「臨床路徑」 推廣管理範疇, 而且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增加。到2017年底, 這些縣級醫院中, 70%的出院患者將能沿著臨床路徑, 得到合理、 高效的治療。醫院至少選50個病種在開展 「臨床路徑」 管理的醫院, 醫生治病有了 「標準流程圖」。
  • 東莞公立醫院薪酬改革先行先試的樣本
    大洋網訊 不管是在編還是非在編,工資、補貼、績效完全相同,在全國公立醫院中率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崗同酬。目前,東莞市兒童醫院在編與非在編人員薪酬待遇完全一致,為東莞公立醫療機構薪酬改革趟出了一條可效仿的路。
  • 福州規劃預留13塊醫療用地 半數用於辦民營醫院
    原標題:福州規劃預留13塊醫療用地 半數用於辦民營醫院 福州新聞網記者今天從省發改委獲悉,2014年底,全省社會資本辦醫院305所,佔全省醫院數的54.7%;床位數18695張,佔全省總床位的11.3%。其中1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37所,佔社會資本舉辦醫院總數的12.1%。目前正在籌建的社會資本舉辦醫院42所,床位數7286張。
  • 唐縣「一優一升一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顯成效
    唐縣「一優一升一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顯成效深化「一優」強管理,激發醫院發展新動力近日,唐縣人民醫院被河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系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命名為「2019年度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樣板」。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最關鍵的是醫院可持續發展。
  • 2020年桂林市陽朔縣縣級公立醫院招聘體檢公告
    【導讀】華圖廣西醫療衛生考試同步陽朔縣人民政府發布:2020年桂林市陽朔縣縣級公立醫院招聘體檢公告,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廣西醫療衛生筆面群:788544395】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廣西醫療衛生課程諮詢電話:0771-280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