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國在311個縣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興國縣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該縣率先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啟動公立醫院改革。
隨著改革的縱深推進,興國縣兩所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得到了初步顯現。「公立醫院姓『公』,改革靠的是政府,而不僅僅是衛生部門或醫院一家的事。」在採訪中,興國縣衛生局局長鍾興福說,去年以來,該縣走出了僅靠醫院推進改革的局限,政府積極扶持、主動作為,通過建立醫藥補償機制、實行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完善醫療資源配置等方式,有效解決了資金短缺、編制緊張等問題,實現了縣級公立醫院人才、技術和專科水平的全面提升,縣域內就診治療率達92.4%,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共享公立醫院改革的成果。
錢從哪裡來?
【政府、醫院、醫保新農合三方給力,有效降低患者醫藥費用支出。】
9月12日,來自興國縣高興鎮新圩村的64歲患者鍾某來到興國縣人民醫院就診。
「以前在門診買藥,一年要花費3400多元。現在藥費更便宜了,一年下來可以省下400多元的藥費。」鍾某告訴記者,因患帕金森氏病,他需要終身服藥,這幾年服藥的品種和數量都沒有變,但是藥費少了。
鍾某所說的變化,源自該縣從去年開始啟動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按照相關規定,我市醫療機構可在藥品採購成本基礎上,按照不高於成本價15%的價格銷售給患者。啟動公立醫院改革,首先就要實現藥品銷售零差率,即取消15%的藥品加成,按成本價銷售藥品。
在興國縣,對於取消藥品加成產生的損失,省、縣兩級共同給予20%的配套補償,其他部分通過醫院調整醫療技術服務項目價格來實現。
在改革中,該院按上級有關規定調整收費結構,在取消藥品加成的同時,調整了部分醫療技術服務項目的收費,更好地體現了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記者了解到,為儘量減輕群眾的負擔,該縣將調整後的醫療服務費納入醫保和新農合支付範圍。
「比如,醫院原來的普通門診診查費為1元,實施公立醫院改革後,價格調整為14元。調價後,農民可享受13元的新農合診查費補助。這樣一來,農民照樣是出1元錢看病,醫院收入卻有所提高。」採訪中,興國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肖東泉告訴記者,在儘量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基礎上,該院通過調整收費結構,有效減少了藥品銷售零差率帶來的損失。
據統計,去年,該縣兩所縣級公立醫院共減少藥品加成收入2294萬元,通過調整服務收費增加收入1583萬元,省、縣財政補助431.67萬元,醫院實際減少收入279.33萬元,而群眾看病費用卻降低了。
人往哪裡走?
【積極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逐年提高差額補償比例,讓醫護人員有尊嚴、受鼓舞。】
醫護人員嚴重不足,一直是制約興國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提升衛生服務能力,促進改革發展的主要瓶頸。為此,該縣大力推進醫療衛生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為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做出了積極探索。
根據醫院發展需要,該縣通過科學合理設置人員崗位,啟動競聘上崗、按崗聘用的人事制度改革,為兩所縣級公立醫院增加差額撥款事業編制共594名,其中縣人民醫院增加349名,縣中醫院增加245名。
2013年,該縣按事業編制人員基本工資的20%進行差額補助,共投入事業費360餘萬元;2014年,該縣將補助標準提高至35%,投入事業費640餘萬元。
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為突破口,該縣公立醫院通過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完善職工薪酬制度,實行全員競聘上崗和崗位績效工資考核,2013年實現職工年績效工資增長19.8%,極大地調動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提升技術水平從哪裡下手?
【扶持開展學科建設,鼓勵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打造特色學科。】
前不久,興國縣人民醫院啟動了開設腫瘤科的發展計劃,該院選派出3名醫護人員到上海華山醫院進行為期3個月的跟班學習。在培養和儲備專業人才的同時,該院積極著手購置腫瘤內科治療專業設備,逐步引進化療、手術、介入、放療等新型治療手段,為開設腫瘤專科做好各方面籌備工作。
在公立醫院改革過程中,該院通過不斷培養和儲備人才,引進新設備、新項目等手段,加強專科建設。今年,該院引進了鈥雷射碎石等泌尿外科微創技術,又選擇了近年來轉診率較高的心血管科、腫瘤科進行重點打造和建設。
據了解,為扶持學科建設,為群眾提供更全面、優質的醫療服務,該縣積極鼓勵公立醫院引進新設備、開展新項目。該縣每年安排資金50萬元至100萬元,專門用於扶持兩所公立醫院開展學科建設;對於兩所公立醫院採購的大型設備,該縣給予25%的資金補助。
該縣公立醫院還積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每年選派10%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進修學習,將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列入年度目標考核。今年以來,該縣兩所公立醫院已選派13名專業技術人員,到上海、廣州、南昌的三甲醫院參加進修學習,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為醫院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技術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了該縣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和發展後勁。如今,該縣已實現縣內就診治療率92.4%,縣內群眾絕大部分常見病、多發病,可在縣內得到很好的治療。
(劉經勇、記者李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