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紀實

2020-12-19 大江網

  2013年,我國在311個縣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興國縣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該縣率先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啟動公立醫院改革。

  隨著改革的縱深推進,興國縣兩所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得到了初步顯現。「公立醫院姓『公』,改革靠的是政府,而不僅僅是衛生部門或醫院一家的事。」在採訪中,興國縣衛生局局長鍾興福說,去年以來,該縣走出了僅靠醫院推進改革的局限,政府積極扶持、主動作為,通過建立醫藥補償機制、實行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完善醫療資源配置等方式,有效解決了資金短缺、編制緊張等問題,實現了縣級公立醫院人才、技術和專科水平的全面提升,縣域內就診治療率達92.4%,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共享公立醫院改革的成果。

  錢從哪裡來?

  【政府、醫院、醫保新農合三方給力,有效降低患者醫藥費用支出。】

  9月12日,來自興國縣高興鎮新圩村的64歲患者鍾某來到興國縣人民醫院就診。

  「以前在門診買藥,一年要花費3400多元。現在藥費更便宜了,一年下來可以省下400多元的藥費。」鍾某告訴記者,因患帕金森氏病,他需要終身服藥,這幾年服藥的品種和數量都沒有變,但是藥費少了。

  鍾某所說的變化,源自該縣從去年開始啟動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按照相關規定,我市醫療機構可在藥品採購成本基礎上,按照不高於成本價15%的價格銷售給患者。啟動公立醫院改革,首先就要實現藥品銷售零差率,即取消15%的藥品加成,按成本價銷售藥品。

  在興國縣,對於取消藥品加成產生的損失,省、縣兩級共同給予20%的配套補償,其他部分通過醫院調整醫療技術服務項目價格來實現。

  在改革中,該院按上級有關規定調整收費結構,在取消藥品加成的同時,調整了部分醫療技術服務項目的收費,更好地體現了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記者了解到,為儘量減輕群眾的負擔,該縣將調整後的醫療服務費納入醫保和新農合支付範圍。

  「比如,醫院原來的普通門診診查費為1元,實施公立醫院改革後,價格調整為14元。調價後,農民可享受13元的新農合診查費補助。這樣一來,農民照樣是出1元錢看病,醫院收入卻有所提高。」採訪中,興國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肖東泉告訴記者,在儘量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基礎上,該院通過調整收費結構,有效減少了藥品銷售零差率帶來的損失。

  據統計,去年,該縣兩所縣級公立醫院共減少藥品加成收入2294萬元,通過調整服務收費增加收入1583萬元,省、縣財政補助431.67萬元,醫院實際減少收入279.33萬元,而群眾看病費用卻降低了。

  人往哪裡走?

  【積極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逐年提高差額補償比例,讓醫護人員有尊嚴、受鼓舞。】

  醫護人員嚴重不足,一直是制約興國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提升衛生服務能力,促進改革發展的主要瓶頸。為此,該縣大力推進醫療衛生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為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做出了積極探索。

  根據醫院發展需要,該縣通過科學合理設置人員崗位,啟動競聘上崗、按崗聘用的人事制度改革,為兩所縣級公立醫院增加差額撥款事業編制共594名,其中縣人民醫院增加349名,縣中醫院增加245名。

  2013年,該縣按事業編制人員基本工資的20%進行差額補助,共投入事業費360餘萬元;2014年,該縣將補助標準提高至35%,投入事業費640餘萬元。

  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為突破口,該縣公立醫院通過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完善職工薪酬制度,實行全員競聘上崗和崗位績效工資考核,2013年實現職工年績效工資增長19.8%,極大地調動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提升技術水平從哪裡下手?

  【扶持開展學科建設,鼓勵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打造特色學科。】

  前不久,興國縣人民醫院啟動了開設腫瘤科的發展計劃,該院選派出3名醫護人員到上海華山醫院進行為期3個月的跟班學習。在培養和儲備專業人才的同時,該院積極著手購置腫瘤內科治療專業設備,逐步引進化療、手術、介入、放療等新型治療手段,為開設腫瘤專科做好各方面籌備工作。

  在公立醫院改革過程中,該院通過不斷培養和儲備人才,引進新設備、新項目等手段,加強專科建設。今年,該院引進了鈥雷射碎石等泌尿外科微創技術,又選擇了近年來轉診率較高的心血管科、腫瘤科進行重點打造和建設。

  據了解,為扶持學科建設,為群眾提供更全面、優質的醫療服務,該縣積極鼓勵公立醫院引進新設備、開展新項目。該縣每年安排資金50萬元至100萬元,專門用於扶持兩所公立醫院開展學科建設;對於兩所公立醫院採購的大型設備,該縣給予25%的資金補助。

  該縣公立醫院還積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每年選派10%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進修學習,將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列入年度目標考核。今年以來,該縣兩所公立醫院已選派13名專業技術人員,到上海、廣州、南昌的三甲醫院參加進修學習,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為醫院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技術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了該縣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和發展後勁。如今,該縣已實現縣內就診治療率92.4%,縣內群眾絕大部分常見病、多發病,可在縣內得到很好的治療。

  (劉經勇、記者李美霞)

相關焦點

  • 關於印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意見的通知
    >關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    公立醫院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下同)改革是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關鍵環節。
  • 福建長汀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長汀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基本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醫院增實力,百姓得實惠今年5月,長汀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並在2019年公立醫院中央補助資金分配中予以傾斜,新增安排中央補助資金500萬元。
  • 衛生部就2011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答記者問
    答:根據國務院部署,去年2月衛生部等五部門出臺了《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確定了16個國家聯繫試點城市,各地也選擇了37個省級試點地區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啟動近一年來,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紮實推進試點工作,形成了中央、省、市政府和有關部門、醫院多方努力、綜合改革和單項改革相結合的工作格局,試點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積累了一定經驗。
  • 衛計委: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要破除「以藥補醫」
    中新網4月4日電 據國家衛計委網站消息,近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領頭雁
    高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茂生一言道出山區群眾對看病難題的心聲。如何切實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這是從醫四十年來王茂生一直思考並為之奮鬥的目標。2013年4月,王茂生臨危受命,立足山區,以黨建引領高州市人民醫院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推進縣鎮村三級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增強並擴大優質醫療資源總量的供給,提前四年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國家醫改目標,走出了我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新路子。
  • 銳觀察 | 透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二):解碼醫改的「天長樣板」
    編者按:作為承上啟下的中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成敗,關係分級診療和整個醫改的成效。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又將往何處去?健康界推出「透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系列報導,從國家衛計委的宏觀梳理和解讀,到先進改革試點案例剖析,全面解讀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本文為該組報導的第二篇。
  •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領頭雁!從醫40年來,他奮鬥的目標是…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領頭雁!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丘立賀 攝2013年4月,王茂生臨危受命,立足山區,以黨建引領高州市人民醫院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推進縣鎮村三級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增強並擴大優質醫療資源總量的供給,提前四年實現了大病不出縣的國家醫改目標,走出了我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新路子。王茂生本人被評為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 衛生部副部長調研廈門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
    2011年4月14日,衛生部副部長、衛生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協調工作小組組長、國務院醫改辦副主任馬曉偉同志對廈門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進行調研。調研期間,馬曉偉聽取了廈門市醫改辦和有關部門關於醫改情況的匯報並作了重要講話,考察了長庚醫院和廈門第一醫院。廈門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丁國炎參加匯報會並介紹了有關情況。
  • 河北省91個縣市公立醫院納入國家醫改試點名單
    原標題:河北省91個縣市公立醫院納入國家醫改試點名單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河北省財政廳和河北省醫改辦昨天發出通知,我省91個縣市納入縣(市)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第二批試點縣(名單附後)。通知要求,對於未按要求開展綜合改革的試點縣,將取消試點縣資格,並扣回相應中央財政補助資金。
  • 福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馬尾樣本
  • 為健康撐起一片藍天——永豐「四則運算」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紀實
    □饒曉華、範舜隆、羅喜娟一間間空調、電視、衛生間一應俱全的嶄新病房,一張張病人出院報銷時低負擔的輕鬆笑臉,一例例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的真實事例……近年來,永豐縣始終踐行「醫改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投入4.24億元著力做好「加減乘除法」,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 市級和區縣公立醫院原則上不再開分院
    市級和區縣公立醫院原則上不再開分院  全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今年底要達到總量15%以上  重慶晚報訊(記者 張水紅 見習記者 王乙竹) 看病難、看病貴、醫療資源不均衡,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去年11月29日,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分組審議了《重慶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報告》,並提出審議意見。昨日,記者從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獲悉,市政府就《市人大常委會對<重慶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處理情況向大會作了書面報告。
  • 德州啟動公立醫院「薪改」試點工作 德州市中醫院為全市唯一試點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石少軍 通訊員 左天普王琰)「按照我市整體部署,德州市中醫院被列為我市唯一一家公立醫院酬制度改革試點單位,試點時間為一年。希望市中醫院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為全市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積累豐富的經驗。 」 5月18日下午,在市中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動員大會上,市衛計委副主任王振東說。
  • 新泰市人民醫院位列全國縣級醫院綜合排名第48位
    中國縣級醫院競爭力百強榜由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以第三方研究機構身份主辦,以系統、客觀、量化數據為基礎,根據醫院最優規模、醫療技術、醫院運行、品牌誠信、學術影響力5個一級指標和22個二級指標,秉承「數字說話」的原則,對全國6000餘所具有資格的縣級綜合性醫院(含綜合性中醫院)進行量化考核記分,經來自中國、美國及歐洲等地的醫療管理專家組成的團隊共同論證、評比
  • 專家:縣級醫院發展是公立醫院改革成敗關鍵之一
    「縣級醫院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如果縣級醫院發展不好,不僅將對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更可能成為導致醫改全局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黨委書記肖平15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 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內容是什麼?
    500家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滿足縣域居民醫療服務需求,制定本方案。2.深入推進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提升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大病救治能力,按照「定臨床路徑,定定點醫院,定單病種費用,定報銷比例;加強責任落實,加強質量管理」的「四定兩加強」工作模式,推進「一站式」結算和「先診療、後付費」,切實降低貧困患者負擔。(六)落實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各項任務。
  • 甘肅將全面推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
    新甘肅客戶端9月2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通訊員宣學洲)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甘肅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及分工》的通知。通知明確,我省將全面推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推動薪酬總量核定常態化、動態化。
  • 推廣試點,發揮示範突破帶動作用(深閱讀·改革試點如何「試」)
    經過試點探索,重慶建立新機制,將評估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安排,並由有關部門先行墊付,經過磋商或訴訟後,追償賠款,再及時繳入同級財政,保障改革順利推進。為督促各個區縣積極開展工作,重慶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納入政府管理考核體系,有力地促進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試點。
  • 關於貫徹落實「兩個允許」,深度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建議
    而貫徹落實「兩個允許」政策,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是我省當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兩個允許」讓廣大醫務人員歡欣鼓舞。這些問題解決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成敗,影響到醫務人員積極性的調動、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和公益性。基於此,我委立足於海南實際,主動通過省醫改辦、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等相關部門,採取積極穩妥、先易後難、試點先行等方式,以貫徹落實「兩個允許」政策為目標,穩步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為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體現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
  • 公立醫院改革助推醫院發展——鹹陽市中心醫院調研報告
    二是合理配置護士人力,推進「優質護理示範工程」,推廣移動臨床護理系統,持續推進優質護理服務。三是積極推進預約診療和雙向轉診服務。醫院上線衛生廳門診掛號預約平臺,並和智慧鹹陽建立連結,對所有門診均可實現手機預約掛號,按照患者自願、分級診治、資源共享、無縫式管理的原則,與基層醫療單位建立雙向轉診關係,為病人提供整體性、持續性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