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曉華、範舜隆、羅喜娟
一間間空調、電視、衛生間一應俱全的嶄新病房,一張張病人出院報銷時低負擔的輕鬆笑臉,一例例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的真實事例……近年來,永豐縣始終踐行「醫改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投入4.24億元著力做好「加減乘除法」,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017年,該縣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總體增幅、總體藥佔比分別由改革前的19.5%、48.82%下降至10.1%、32.1%,總體醫療服務收入佔比則由18.6%提高到35%。在2017年度全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中,永豐縣獲得江西省縣級第二名、吉安市排名第一名的佳績,得到了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通報表揚。
勤做「加法」,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長達6年的腫瘤潰爛,讓藤田鎮田心村曾某連曾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今年7月,經過縣中醫院新引進的腫瘤科粒子植入、射頻消融等新技術治療後,曾某連身上潰爛面神奇地癒合結痂。像曾某連一樣,如今該縣還有很多的患者在新技術、新人才引進後,之前在縣裡治不了的疾病現在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了。
近年來,該縣不斷增加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引進先進設備,改善就醫環境,提高醫療質量。預算投資7億元的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已進入招標程序。投資近億元的中醫院綜合大樓和投資2710萬元的第三人民醫院正式投入使用。全縣217個行政村衛生計生室中的161所完成標準化建設。全面實施按病種付費改革,按病種為主、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複合型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的醫療機構。
與此同時,該縣開闢多元化人才引進、培養渠道,通過開闢專技人才、高端人才「綠色通道」,選派技術骨幹赴國內知名大醫院進修學習,聘請省內外名醫專家來縣開展專題講座等方式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該縣還建立健全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籌資、支付和分配機制,優化籤約服務內涵,讓群眾和基層醫務人員從籤約服務中受益。
「設施+技術+人才+服務」加出新成效,目前該縣各級醫療機構技術水平穩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門診、住院人次同比分別增長5%和20%,人民群眾、醫務人員滿意度、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
善做「減法」,減輕群眾看病負擔
「真沒想到花費25253.74元,自己才出了1843.5元。」9月10日,上固鄉橋背村貧困戶陳某元辦理出院報銷手續後高興地說。
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看病貴問題,該縣全面調減醫療服務價格,降低醫療服務費用比例;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全面織密醫療保障網,大幅提高報銷比例,不斷降低患者自付比例;嚴格控制「大處方」,嚴厲查處不合理處方、超常處方,引導醫務人員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
2017年,該縣降低了31項檢驗費和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費,下調幅度達22%;4家縣直公立醫院全部執行取消藥品加成政策,「以藥補醫」政策徹底結束;對尿毒症血透、貧困家庭精神疾病等10種大病實行免費救治,對食道癌、胃癌等15種大病實施定點專項救治;為全縣25509名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購買疾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對貧困患者全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政策。貧困患者自付比例不到一成。
大刀闊斧做「減法」,減輕了群眾的看病負擔、心理壓力,增加的是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巧做「乘法」,醫共體讓醫療成效倍增
今年1月9日,縣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例心臟外傷的病人,情況嚴重,需要立即實施開胸縫合心臟手術。由於該院與南昌大學一附院建立了遠程醫療平臺,縣醫院的主治醫生現場向一附院胸外專家請教,共同討論手術細節,經過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最終從死亡線上搶回一條命。這是該縣建設醫共體後帶來的喜人成效。
近年來,該縣加大聯建共享的力度,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合模式,讓群眾不僅是「病有所醫」更達到「病有良醫」。該縣與南昌大學一附院、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等省內知名醫院建立醫聯體;與市婦保院婦幼醫療專科、洪都中醫院中醫骨傷科、省腫瘤醫院腫瘤防治專科結成專科聯盟;以縣人民醫院、中醫院為牽頭單位分別組建2個縣域醫共體,以縣婦保院為牽頭單位與21個鄉鎮衛生院組建「縣婦幼保健專科聯盟」。與全縣28所敬老院、光榮院開展了醫養協作,並由黨員牽頭組成醫療隊進行掛點工作。
醫共體的建立,解決了縣級醫院一床難求、群眾意見大及鄉鎮級醫院門可羅雀、資源浪費、醫務人員不滿意等問題,讓更多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醫療成效成倍增長。2017年縣域內就診率達90%,全縣臨床路徑管理病種增加到30個。
勇做「除法」,優化現代醫院管理
2017年11月13日,縣中醫院接診一名車禍病人,情況緊急,在患者身份無法確認,不能正常繳費辦理入院的情況下,醫院開通財務綠色VIP通道,進行先記帳救治。這只是該縣優化醫院管理,堅持患者至上,實施聯動救治的一個縮影。
一切為了百姓,一切從百姓出發。該縣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深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該縣成立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負責全縣醫院發展規劃、章程制定、重大項目實施、財政投入、院長選聘、運行監管,促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有序進行。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的過程中,該縣實行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考核評價機制,重點考評醫院的社會效益、功能定位、經濟運行機制、醫療服務、醫保政策執行等情況,嚴格管控醫療費用增長幅度、藥佔比、醫療服務收入佔比等主要運行指標,嚴肅查處收受藥品回扣、紅包等不正之風。
勇做「除法」,一項項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讓醫院管理更為公平、公正、高效、快捷,為百姓營造一個更加舒適、利民的就醫環境。目前,該縣已基本形成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