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分享 記戴立信院士的化學人生

2021-02-14 RSC學生俱樂部

戴立信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日寇侵略的戰亂中度過的。1937年9月,他隨父母由北平逃難上海,先後入讀幾所中學,於1942年由三育中學高三畢業。當年在三育中學兼課的一位交通大學桂姓講師講授的化學課十分貼近日常生活,生動有趣,還穿插著不少有機化學的知識,讓戴立信非常著迷。後來他入讀滬江大學化學系,與桂老師的化學啟蒙頗為相關。

抗戰開始後,上海的公辦國立大學多已遷往外地,戴立信留在上海讀書,考入私立滬江大學。起初,有美國教會背景的滬江在租界內的校園尚能保持一點平靜,不受日軍之擾。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滬江大學也不得太平。此時,支撐家庭的戴母審時度勢,同意讓戴立信隨表姐由滬去渝,戴立信於1943年4月抵達陪都重慶,經教育部批准,在同年9月進入西遷貴州的浙大借讀化學系一年級。

浙江大學師生由竺可楨校長率領,於1937年11月11日由杭州西遷,經四次易址,於1940年1月在貴州的遵義、湄潭和永興安定下來。不願在日本帝國主義刺刀下屈辱求存而行程2600公裡的浙大西遷壯舉,被譽為「文軍長徵」,鼓舞著全體浙大師生和在抗戰時期來自國內外43所大學、17個學系包括戴立信在內的394名借讀生們抗日救國的民族氣節,激勵著高昂的教學、科研和學習的熱情。戴立信入校時期,浙大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居國內乃至國際的第一流水平。其中數學系有蘇步青、陳建功,物理系有王淦昌、束星北、盧鶴紱,生物系有貝時璋、談家楨,化學系有王璡、王葆仁,加上氣象大師竺可楨,名教授們的聲望和研究工作為浙大迎來了「東方劍橋」的美譽。求知慾望十分強烈的戴立信似海綿吸水,全身心地接受著大師們的教誨和科學風範的感染,尤其是科學人生恩師王葆仁院士在長達兩年的有機化學理論教學和實驗中的言傳身教,為戴立信的科學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葆仁(1907—1986)是新中國第一代有機化學家,1941年至1951年任浙江大學化學系主任,後參加籌建中科院上海有機所任副所長至1956年。在有機所期間,他建立了新中國最早的高分子化學組,研製了我國第一塊有機玻璃,第一根尼龍纖維等等,所以他和戴立信有著浙大師生之情和有機所同事之誼,先後有過六年之久的導師之緣,這是戴立信科學生涯的幸遇。

王葆仁先生開設的有機化學課在每學期要進行三次不通知的小測驗,每次測驗均在80分以上的學生,則可免予大考。測驗的題目確實很難,戴立信平時學習紮實,是全班少有的大考免試者。今年92歲的戴立信每憶及此事,仍流露出自豪之情,他曾連續三學期,經歷九次有機化學課程測驗,因高分而豁免全部有機化學課大考,此事足見他對王老師的敬重和王老師對他的賞識。

在浙大四年,戴立信領教了多位化學名師的科學風範。其中有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學所所長、浙大化學系主任、浙大代校長和中國化學會發起人之一的王璡(季梁)的分析化學課程;有中科院原院長盧嘉錫的物理化學課程等,盧在1946年曾任浙大化學系主任。

浙大外語學科教授、王璡的夫人德夢鐵講授的德語課,常穿插詩歌,使同學們多能牢記,也使戴立信在進入有機所後,能順利接觸當時很重要的德文文獻,因而得益匪淺。在浙大的一年級至三年級都是在貴州度過的,並且他們幾個從上海來的同學(如李政道、顧以健等)都是在校外租房住宿的,因而能專心讀書。每晚,他們六、七個人圍著一張方桌,共用一盞明亮的煤油燈,埋首用功,孜孜不倦。戴立信回憶說,李政道當年學習分外勤奮,很好的帶動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至於集體宿舍則環境比較雜亂,學生們只能用幾根燈草點燃的油燈,足見那時浙大求學環境的艱苦。三年級時以及1946年浙大遷回杭州後,戴立信有機會參加了更多的學生運動,開始接受革命洗禮,從而逐步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相關焦點

  • 《有機化學:結構與功能》:戴立信院士、席振峰院士領銜翻譯,經典再回!
    該書由戴立信院士、席振峰院士領銜,國內知名專家團隊譯審,是有機化學領域的經典教材,全球暢銷書 。國外名校名著有機化學全球暢銷書  經典教材全球13種語言發行戴立信院士、席振峰院士領銜 國內知名專家團隊譯審
  • ...機化學:結構與功能》:戴立信院士、席振峰院士領銜翻譯,經典再回!
    該書由戴立信院士、席振峰院士領銜,國內知名專家團隊譯審,是有機化學領域的經典教材,全球暢銷書 。化學加特別為大家爭取到了幾本贈書名額,作為新年福利,快來留言獲取吧!  跳轉閱讀→    國外名校名著  有機化學  全球暢銷書  經典教材  全球13種語言發行  戴立信院士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derson院士做客翱翔名家講堂
    西工大新聞網11月26日電(通訊員 高峻)11月25日下午14點,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國立大學Brian D. O.Anderson教授做客我校翱翔名家講堂,在長安校區教西D100為同學們進行了《Localization of UAVs in GPS-denied environment》主題報告。與Anderson院士一起到場的還有澳大利亞伊莉莎白二世榮譽研究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自動化學院人才特區特聘人才於長斌教授,他同時為同學們帶來了《澳國立/西工大工學學士「2+2」聯合培養項目》的宣講。
  • 我校翁史烈院士榮獲「華人教育名家」稱號
    1月8日,2019-2020華人教育家大會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榮譽講席教授翁史烈院士榮獲「華人教育名家」稱號。翁史烈院士是著名熱力機械專家,我國新一代熱力渦輪機的開拓者之一。
  • 吉大校長周其鳳院士受聘「楊石先講座教授」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張麗 攝影李星皎)12月6日,著名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周其鳳受聘為南開大學「楊石先講座教授」。  在綜合實驗樓舉行的致聘儀式上,校黨委書記薛進文介紹了周其鳳的簡歷,並向他致送聘書、佩戴校徽、贈送楊石先先生銅塑像。
  • 川大原副校長數學名家劉應明院士病逝 明日遺體告別
    原標題:川大原副校長數學名家劉應明院士病逝 明日遺體告別 7月15日晚,四川大學官方網站上掛出訃告:我國著名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原副校長劉應明教授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一代名家隕落,享年76歲。   劉應明院士畢生致力於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工作,為推動模糊數學及相關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2005年,時任中國四川大學副校長劉應明院士被授予模糊數學領域的最高獎項「FuzzyFellow獎」。
  • 《光明日報》【光明訪名家】欄目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太原理工...
    5月17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發【光明訪名家】欄目,以「趙陽升:把創新成果融入採礦工程領域」為題對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採礦工程專業趙陽升教授進行了專訪。  趙陽升是太原理工大學採礦工程專業教授,原位改性流體化採礦理論與實踐的開拓者,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浙江大學這個系真牛,31名院士曾在那學習或任教,還有一網紅教授
    第三、培養和擁有一大批優秀的院士、專家和學者很多不了解浙江大學化學系的人,說起浙江大學系,可能只知道原來的鄭強教授,他被稱為網紅教授。當然,它的專業水平確實也很厲害。不過目前,已經從浙江大學副書記的調任至太原理工大學書記了。
  • 有教無類 大師風範——記王之卓院士二三事
    王之卓院士有教無類 大師風範——記王之卓院士二三事(測繪名家故事之27)1973年春天,武漢珞珈山鮮花盛開。我認為,王之卓院士的看法非常正確,就是要扎紮實實作學問,在繼承中求發展,把攝影測量的優良遺產繼承下來,發展下去,決不能玩新概念,玩花架子。2001年,已經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王任享整理了自己長期以來,尤其是1998年以來研究「三線陣CCD影像空中三角測量」的階段成果,並將手稿寄給了王之卓教授,請求指點。
  • 中國百名書畫名家同寫《醉翁亭記》全國巡展在滁州完美收官
    中國百名書畫名家同寫《醉翁亭記》全國巡展在滁州完美收官中國百名書畫名家同寫《醉翁亭記》全國巡展自11月10日在滁州美術館開幕以來,至11月15日撤展,累計接待全國各地書畫愛好者和單位觀展人員2200人次,社會影響廣泛
  • 85歲院士經驗分享:轉氨酶升高,莫慌張!記好3句話,少往醫院跑
    在我國肝病領域中,有這樣一位院士,他從事肝病研究50多年,現任「世界肝炎聯盟公共衛生學專家」。 雖然今年已經85歲高齡,但他仍堅持在肝病研究「一線」,很多人稱他為「醫學界的傳奇」,他就是莊輝院士。
  • 【方志四川•人物】蔣德均 ‖ 大地之子——記侯光炯院士(七...
    【方志四川•人物】蔣德均 ‖ 大地之子——記侯光炯院士(七):風範長存 高山仰止 2020-07-29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院士湖南大學開講共話未來計算與產業變革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芳 田萌 楊楊 長沙報導11月4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的第二場名家講堂在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舉行。本場名家講堂以「未來計算與產業變革」為主題,匯聚了知名院士、學者,線上線下同步分享計算技術的發展前沿與未來趨勢,探討計算技術為生產生活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可能性。
  • 50位名家分享心得提閱讀建議
    2019名家閱讀講壇暨《2019名家閱讀生活報告》發布會日前在東城區第一圖書館舉行。出版界、圖書館界、書店、閱讀空間等業界人士和眾多閱讀推廣人共80餘人參與活動。《2019名家閱讀生活報告》以北京閱讀季名家面對面項目組組織的名家為基礎,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邀請其他著名作家、評論家和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而形成。報告分為閱讀風尚、閱讀主張和閱讀指南三部分,同時附有名家薦讀書單。
  • 北京協和醫院頂級專家助力市中心醫療集團擔任婦科腫瘤放療名家專...
    5月8日,青島市中心醫療集團婦科腫瘤放療名家專病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助理兼放療科主任張福泉教授被聘為該工作室首席專家。這是該集團今年成立的第二個名家專病工作室,也是該集團繼前列腺疾病、肝膽疾病、胃腸外科、骨髓移植、淋巴瘤、急危重症、中西醫結合老年腫瘤、神經介入、胸部影像等名家專病工作室後之後成立的第12個名家專病工作室。
  • 歐洲求助鍾南山院士,鍾老全程英語分享經驗,真是高山仰止啊
    據報導,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更讓人嘆為觀止的鐘老全程用英語分享經驗,看了真是讓人高山仰止啊!
  • 讀懂中國|鍾惟德分享鍾南山院士的早餐「秘訣」
    11月20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大劇院舉辦「美食,讓我們讀懂中國」故事會活動,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分享美食促進跨文化交流的個人經歷和體會,以美食為橋梁,讀懂更多彩的中國、更多滋味的廣州。現場,鍾南山院士之子、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鍾惟德分享了鍾院士的早餐「秘訣」。
  • 荔枝讀書會·「名家見面會」系列活動如火如荼,快來參與吧
    近期,江蘇廣電旗下荔枝讀書會成功舉辦了張嘉佳南京分享會、作家章魚見面會、何襪皮新書首發分享會、漫畫作家匡扶新書分享會等一系列
  • 【方志四川•人物】蔣德均 ‖ 大地之子——記侯光炯院士(三...
    大地之子——記侯光炯院士蔣德均三、嚴謹治學 成果豐碩1主要科研論文1 侯光炯.土壤之鹽基代換作用.科學,1927,12(9)2 侯光炯.中國農業界施用肥料之實況與磷肥荒之補救.自然界世紀情緣——侯光炯的人生道路【M】.餘德莊著.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版3.農業土壤學——侯光炯在宜賓應用研究17年論文選集【C】.侯光炯著.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2000年版4.侯光炯畫傳【M】.張曉華、郭蘭、劉潤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5.院士長寧情——侯光炯院士在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