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對企業違法用工的查處力度真的會造成大批企業倒閉?
小灰的團隊通過百家號幫助普通勞動者勞動維權快1個月了,也已經幫助處理了20多起勞動糾紛,每當小灰在百家號分享相關的案例(用人單位需要敗訴後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補償或賠償)時,評論區總會出現一些批判小灰的聲音,大意是,企業已經很艱難了,再讓企業賠錢,企業都倒閉了,勞動者找工作會更難,只會帶來更多的失業和社會問題。
一時間,弄的小灰像罪人似的!
加大對企業違法用工的查處力度真的會造成大批企業倒閉?我看未必!可能正好相反,只會促使用工環境越來越好。
昨天一位百友在私信和我聊了聊他的一些看法,他聊了劣幣驅逐良幣和良幣驅逐劣幣的觀點,小灰覺得很有道理。
市場上有10家企業,只有2家企業遵紀守法,嚴格遵守勞動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規,比如按時發工資、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但其他8家企業正好相反,經常拖欠工資,不交社保,違法辭退員工,等等。
試問,短期內,到底是哪一類企業更容易賺錢?肯定是違法的企業更容易賺錢,那麼,如果你是那2家遵紀守法的企業,你會選擇繼續遵紀守法,還是同流合汙?這就必然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反之,如果是加大對違法用工企業的查處力度,最終8家企業遵紀守法,而只有2家企業違法用工,就必然是優秀的人才流向遵紀守法的企業,雖然短期內遵紀守法的企業的用工成本會略高,但長期來看,一定是遵紀守法的企業更有競爭力。這就有可能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
放眼整個社會,類似的問題其實並不少見,前些年國家開始大力整治環保,關停了一大批高能耗、高汙染的小作坊,當時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認為會影響經濟發展,會影響就業,但現在回過頭來看呢?
再看東莞,2014年整治無煙工業的時候,短期內也遭遇了陣痛,一時間大量人口和資金外流,但6年過去了,東莞的發展可以用迅猛來形容,2019年的GDP已經近萬億,晉升新一線城市。
其實,企業要做到在勞動用工方面不違法並不難,無非是按時發放工資、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不違法解聘員工,但為什麼就那麼難呢?
小灰百思不得其解!各位元芳們,你怎麼看?請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