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晤日參議員:面對極端氣候災害 盼能合作交流

2020-12-25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接見日本自由民主黨參議員中西哲,她提到,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是共同面對的課題,也企盼臺日之間在這個議題上,未來有更多的合作交流。同時,她也期盼訪賓能多為臺灣發聲、給予支持。

據臺灣「中央社」8月8日消息,蔡英文今天會見日本自由民主黨參議員中西哲一行時表示,臺灣跟日本除了民間關係友好,在戰略安全上,享有共同的利益,也都是自由、民主和人權價值的支持者。面對區域安全的現狀變動,她也期待能更加強彼此的互動交流,共同來面對區域局勢的變化和挑戰。

這場會面並未事先公開,會後由「總統府」提供新聞稿。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中西參議員從過去擔任高知縣議長,到現在擔任參議員,對臺日交流都非常熱心。臺日之間的友誼一直都非常融洽,很多日本觀光客非常喜歡來臺灣。這幾年很多日本期刊雜誌,都出現臺灣的城市風貌,對臺灣觀光非常有幫助,她身為臺灣「總統」,倍感親切。事實上,在「總統府」也常有很多日本學生來參觀,進行「修學旅行」,我們也非常歡迎。

她說,不但日本人喜歡來臺灣,臺灣人也非常喜歡去日本。尤其像是中西議員出身的高知,這幾年因為阪本龍馬,還有「四國遍路」的關係,在臺灣知名度越來越高。

談及「臺日關係」,蔡英文指出,臺灣一直致力推動跟日本各地的友好交流,目前為止,臺日之間各級行政區已經籤署超過110項姐妹友好交流協定,像訪團議員出身的兵庫、福岡、熊本和奈良等地,不僅和許多臺灣城市是姐妹市,在臺灣的旅遊知名度也很高。在我們會面的同時,應該有很多臺灣旅客正在這些地方旅行吧。

蔡英文也說,這幾天,臺灣遭到暴雨的侵襲,不久以前,日本也遇到類似的狀況。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害,是我們共同面對的課題,也企盼臺日之間在這個議題上,未來有更多的合作交流。最後,蔡英文也再度歡迎訪團來訪,並祝福訪問成果豐碩。

訪賓一行包括「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代表沼田幹夫、日本自由民主黨參議員小川克巳、足立敏之、朝日健太郎、自見英子、佐藤啟、元榮太一郎及藤木真也等,由「外交部次長」徐斯儉陪同,「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也在座。

相關焦點

  • 極端氣候工程地質:乾旱災害及對策研究進展
    正因為如此,近年來歐盟、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地質、巖土工程領域相繼啟動了一系列與全球氣候變化及災害相關的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如2014年歐盟重大國際合作項目GREAT獲得立項,該項目旨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共同提升工程領域應對極端氣候災害的能力。與此同時,氣候變化與工程地質防災減災也越來越成為許多國際會議的熱門主題,極端氣候工程地質也成為了現代工程地質研究的重要發展方向。
  • 學者建議建立兩岸因應極端氣候之防救災合作機制
    中新社廣州7月11日電 (路梅 胡雨晴)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世圯11日在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指出,鑑於近年來異常氣候現象給臺灣和大陸帶來的災害,建議建立兩岸因應極端氣候之防救災及相關事宜合作機制。
  • 蔡英文訪美會晤麥凱恩等美參議員 促美臺加強軍事交流
    正在美國訪問的臺灣民進黨主席、2016年大選參選人蔡英文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1日下午抵達華盛頓。蔡英文在華盛頓將停留三天,並會晤多位美國官員,但民進黨方面堅持不提前透露拜會對象,不過相關會晤情況陸續披露。 蔡英文周二(2日)會見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傑克·裡德、丹·沙利文,希望繼續加強臺美的軍事交流,強化臺灣自我防衛能力。
  • 蔡英文接見日本參議員 重提日方協助臺灣加入CPTPP
    蔡英文稱,希望訪賓們返日後「能夠給予臺灣更多支持」,協助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議》(CPTPP);更稱要儘快與臺灣展開「雙邊經貿協商」,讓「臺日合作關係」更加穩固。蔡英文接見日本參議員 要求協助加入CPTPP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蔡英文26日接見日本自由民主黨參議員瀧波宏文及其夫人瀧波史織、參議員吉川有美、小鑓隆史及小野田紀美。
  • 蔡英文會見「日臺交流協會」會長:盼夥伴關係更緊密
    【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27日接見「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臺灣「總統府」發布新聞表示,蔡英文感謝交流協會為深化雙方關係長期努力,並盼臺日成為更緊密的夥伴關係。蔡英文稱,未來希望能在臺日之間長期合作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參與包括TPP在內的區域經濟整合,並和日本籤訂「經濟夥伴協議」(EPA)。
  • 美參議員邀蔡英文「訪美」?蔡英文第一時間澄清,沒有這回事
    之前川普為了自己能連任不斷拿臺灣地區說事,想要藉由臺灣地區要挾中國大陸。現在的川普似乎還不死心,還想要繼續打「臺灣牌」。11月19日,據臺灣媒體消息,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杜美18日在研討會上稱,美國應該與臺灣地區加強合作,加強高層之間的互動。並且杜美還邀請蔡英文「訪問」美國。
  • 英國明年主辦氣候公約大會,蔡英文仍不死心:盼英國支持臺灣參加
    @銳看臺灣報導 蔡英文今天會見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唐凱琳,期盼未來能持續加強臺英在能源轉型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由於明年英國將主辦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蔡英文仍不死心希望英國能支持臺灣參加明年的大會,讓雙方在能源轉型上持續加強合作。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2019年12月15日,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西班牙馬德裡召開,各國就氣候問題進行了集中探討。遺憾的是,即便延長討論兩天,這場歷時超長的談判仍未能就《巴黎協定》第六條「碳市場機制問題」(合作減排)達成一致。
  • 當極端災害來臨時……
    原標題:當極端災害來臨時……今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以「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為主題的各類活動在全市開展。近日,針對影響較大的地質災害、暴雨洪澇及雷電等極端災害,記者走訪了我市各相關單位,尋找應對辦法,提高基層群眾防災減災救災意識和能力。
  • 數據:美國極端災害天氣近十年來驟增
    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收集數據顯示,極端天氣情況開始呈現聚集性,給人們和其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並且隨著華盛頓對於氣候的討論激增,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也獲得了政客們的注意。從2019年此時人們腦海中存在有關颶風和熱帶風暴的話題來看。
  • 美參議員邀蔡英文「訪美」,民進黨緊急表態,蔡英文腳踏兩條船?
    11月19日,有臺媒報導,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杜美18日在「挑戰時期下的美臺夥伴關係」在線研討會上聲稱,美方應多方面深化與臺灣關係,包含洽籤「自由貿易協定」(FTA)、建立政府高層常態性往來。除此之外,杜美還邀請蔡英文訪問華盛頓。畫個重點,杜美是誰咱們不關心,「共和黨」三個字就顯得有意思許多。
  • 加緊與美國勾連,蔡英文一周內參加三場視頻交流活動
    據臺媒報導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自12月3日起,罕見一周內參與三場與美國華府智庫相關視頻活動及談話,「彰顯臺美關係穩定及交流熱絡」。蔡英文黨政人士聲稱,蔡英文將強調三方面內容:第一,臺灣在各種挑戰下對自由民主的堅持,這是和美國共享的價值;第二,當前國際環境所遇到的挑戰,包括新冠疫情持續延燒,以及經濟及產業鏈的重組
  • 島內農產品價格暴跌 蔡英文:有人散播網絡謠言影響農價
    蔡英文7日上午出席「第6次農業會議」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新科技替農業帶來的助力,但同時也帶來一些困擾,有人通過社交軟體散播網路謠言,影響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波動,讓農民收入受到影響。 蔡英文稱,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前陣子中南部受到豪雨成災災害,當局雖然已經即刻啟動天然災害救助,協助農民復耕復養,但極端氣候不僅造災害,同時也是農業未來的挑戰。 蔡英文指出,現代的農業扮演著糧食安全、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以及農村文化發展的多元角色,這幾年來她到每個縣市,不只會到都會區,也一定會到農村走訪,因為到農村才能了解農業及農民所面臨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求。
  • 美國參議員攛掇蔡英文訪問華盛頓,臺外事部門緊急接戲:目前沒規劃
    臺灣「中央社」19日消息稱,美國參議員提議與臺灣籤「自由貿易協定」(FTA),並邀請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訪問華盛頓。對此,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今天(19日)回應稱,目前沒有安排蔡英文訪問華盛頓規劃。▲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央社」等臺媒報導,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杜美(Pat Toomey)18日在「挑戰時期下的美臺夥伴關係」在線研討會上聲稱,美方應多方面深化與臺灣關係,包含洽籤「自由貿易協定」(FTA)、建立政府高層常態性往來、邀蔡英文訪問華盛頓云云。
  • 美國海岸面對氣候變化很「脆弱」
    新華社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質勘探局等機構1月28日聯合發布報告稱,在氣候變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風暴、洪水等現象面前,美國所有海岸都很「脆弱」。   這份名為《海岸影響、適應和脆弱性》的報告認為,墨西哥灣、大西洋中部、阿拉斯加北部、夏威夷等沿岸人口稠密、地勢較低的地區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   報告認為,美國沿海地區還將面臨海產品質量下降、疾病形態變化以及與熱浪相關的死亡率上升等公共衛生威脅。
  • 疫情若趨緩,蔡英文:盼與「新南向」國家更緊密交流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延燒,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表示,希望等國際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她還期勉臺灣學界,不僅取得個人的成就,也協助臺灣有創新的能量、前瞻的視野,持續「超前部署」,創造更好的發展。
  • 季風氣候決定我國氣候資源和災害格局
    編者按:氣候是一種自然資源。隨著人口和物質需求的增加,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制約日益明顯,提高氣候資源利用率的問題便迅速提上日程。對此,林之先研究員將作系列論述,此為第一篇。  季風氣候造成了我國主要氣候資源  我國盛行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中冬季風來自高緯內陸,嚴寒乾燥。
  • 蔡英文:臺日互補 可開創合作新契機
    蔡英文今天接見日本眾議院眾議員山口俊一訪問團一行時表示,臺日間若能持續交流,彼此互補,將可開創臺灣與日本相關產業的合作新契機。     蔡英文今天接見日本眾議院眾議員山口俊一訪問團,行程並未公開,蔡英文辦公室會後發布新聞稿。
  • 英國明年將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蔡英文鼓譟讓英國支持臺灣參會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接見「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唐凱琳,宣稱「能期盼未來能持續加強臺英在能源轉型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由於明年英國將主辦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聯合國氣候大會」),她希望英國能支持臺灣參加明年的大會。
  • 水火兩重天的美國東西部:氣候變化放大了極端情況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日益惡化的氣候變化問題如同其在國內大選的形式一樣兩極分化。這個月,美國的一些地區一直在燃燒,一直在,似乎停不下來!而另一些地區則在毀滅性的極端天氣災害中被大水淹沒。一些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正在放大這兩個極端氣候的情況,但氣候變化可能不是唯一的因素。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科學家理察·西格說,「西部的故事將會是……炎熱乾燥的,在東部,更多的氣候變化影響將會帶來更加強烈的降水。我們在颶風薩莉身上看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