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多跟媽媽有關?若是這2點原因導致,媽媽不冤枉

2020-12-20 好孕

文|好孕姐

前段時間,表姐剛生了一個7斤多的大胖小子,全家人都很開心。但是,沒過幾天,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原因是寶寶得了新生兒黃疸。而表姐的婆婆,認為是表姐孕期吃了太多的橘子,所以才導致寶寶得黃疸。表姐覺得委屈,她說:「我婆婆的話太荒謬了,那麼多孕婦喜歡吃橘子,寶寶出生都沒有得黃疸,為啥就我吃,寶寶得黃疸?」

為了洗脫冤屈,表姐專門諮詢了一下醫生。醫生說:「新生兒得黃疸,與孕婦孕期吃不吃橘子沒有必然關係。新生兒得黃疸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主要是他體內的膽紅素代謝異常,使血液裡的膽紅素水平升高,從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的症狀。而且,你家寶寶是出生後兩三天發病的,黃疸值也不算高,很明顯是單純的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的生理性黃疸,七到十天差不多就能好了。」

聽了醫生的話,表姐終於洗脫冤屈。現在,她家寶寶已經半個月大了,黃疸也早好了。不過,有些情況引起的新生兒黃疸屬於病理性黃疸,發病比生理性黃疸晚幾天,且持續時間長。這種情況或許就跟新生兒媽媽有關了,我們不能大意。比如若是以下2點原因導致的,那媽媽就不冤枉。

孕媽為O型血,新生兒出現溶血性黃疸

如果新手媽媽是O型血,老公是A型、B型和AB型血,寶寶就有可能發生新生兒溶血,也即為ABO血型不合溶血。溶血的情況下,新生兒很容易發生溶血性黃疸,且發病早,多在出生後3-5天。出現這種情況,如果症狀較輕,可以先照藍光治療。如果黃疸情況較重,新生兒血清裡的未結合膽紅素接近或達到342μmol/L,且出現嚴重的精神系統異常的情況,就要進行換血治療了。所以,這種溶血性黃疸,是跟媽媽的O型血有關的。因此,建議O型血的母親,生產前一定要多注意,並且在產後密切觀察寶寶的變化,以便黃疸發生時進行及時治療。

產後母乳餵養,新生兒患母乳性黃疸

另外,產後進行母乳餵養的新手媽媽,也要注意。如果在寶寶出生後4-5天,出現皮膚、黏膜、鞏膜黃染,且黃疸不斷加重,不過沒有其他異常情況,就要考慮是母乳性黃疸了。具體判斷方式,首先,停止母乳餵養48小時後,檢查寶寶體內的膽紅素是否下降一半。另外,若再次母乳餵養,膽紅素又會升高一點,不過不會升高太嚴重。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基本上就可以確診是母乳性黃疸了。

從醫學角度上講,這主要是因為新生兒小腸內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增多,導致膽紅素代謝異常。而新生兒體內的這種酶,主要來源於母乳,所以是母乳性黃疸。出現這種情況,黃疸值沒超過病理值不建議停母乳,勤餵還能促進退黃。超過病理值的話媽媽停餵一段時間的母乳,配合醫生給寶寶治療。一般情況下,只要好好治療,新生兒很快就能好轉。

所以,如果新生兒是這兩種原因得的黃疸,那媽媽就不冤枉,好好幫寶寶治療才是關鍵。

相關焦點

  • 如果新生兒黃疸是這兩個原因導致的,媽媽是「罪魁禍首」!
    最近家裡的親戚剛生了個七斤多的寶寶,大家都非常的高興,但讓人難過的是寶寶得了黃疸。而親戚的婆婆認為是孕媽在懷孕的時候吃了太多的橘子導致了寶寶得了黃疸,親戚非常的委屈,去醫院求證醫生。醫生說孩子的黃疸是一個正常現象,與孩子的媽媽在懷孕時吃橘子是沒有必然的聯繫的,這才幫助親戚洗脫了委屈。醫生看了親戚家的孩子說,寶寶是出生後兩三天才發病的,黃疸值也不算高,這種黃疸7-10天差不多就可以痊癒了,親戚聽了醫生的話這才放心下來。
  • 聽到寶寶有新生兒黃疸,總令媽媽心碎,臨床處理這樣做!
    其中,最常發生在新生兒身上的黃疸,一直是讓媽媽最常感到心碎的狀況,因為有的寶寶必須與媽媽分開,獨自在醫院接受藍光照射。其實黃疸並不一定是疾病,還請媽媽放寬心,務必配合醫囑,讓寶寶的黃疸不致變得更嚴重!在新生兒身上出現新生兒黃疸雖是常見現象,卻也不是每個新生兒都有,通常足月兒有五、六成的寶寶,早產兒約有七、八成,可觀察到有新生兒黃疸的現象。
  • 新生兒黃疸,跟孕期飲食有關嗎?或許你需要這5個關於黃疸的誤區
    閨蜜生完孩子後,我每天都去醫院看望她,前兩天她跟寶寶出院了,我也已經好幾天沒有去她家看她跟寶寶了,所以今天想去她家看看她,到她家之後才發現家裡只有她自己在家,寶寶沒在家,原來是閨蜜的寶寶長了新生兒黃疸,去醫院照藍光了。
  • 新生兒黃疸全解析,每個媽媽都要重視:收藏這篇就夠了
    ;而且新生兒旁路膽紅素來源多,肝功能尚不成熟,肝排洩膽紅素功能差;此外,新生兒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糞膽原),使新生兒發生黃疸。當媽媽是O型血,寶寶是A型或者B型血時,O型血孕婦中的抗A、抗B抗體IgG,可以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環,與胎兒紅細胞上的相應抗原相結合,破壞胎兒紅細胞,導致溶血發生。正因如此,O型血媽媽比別的血型的媽媽多了一層煩惱。
  •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寶寶知道 薄荷街的毒教授黃疸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的。因為新生兒不需要那麼多的紅血球。紅血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就是膽紅素,如果膽紅素太高,即「高膽紅素症」,會引起黃疸。一般膽紅素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直接型的膽紅素主要是肝臟膽道的問題;間接型的黃疸是由於紅血球破壞過多,使膽紅素太高,這可能會造成腦部核黃疸,所以都需注意。1. 紅血球破壞過多紅血球破壞過多,這多半是間接型的高膽紅素造成,它可以自由進出腦部,一旦腦部發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產,就更容易造成傷害,因為黃疸主要就怕對腦部造成傷害。
  • 寶寶黃疸,寶媽粗心導致越來越嚴重,寶寶黃疸可能跟孕媽行為有關
    寶寶出生後,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比如,皮膚、眼膜會慢慢的變黃等。 由於黃疸出現的原因不同,儘管黃疸呈現的表現相同,但是在診斷治療方面卻存在差別。 部分寶媽因為沒有重視到這個問題或者對黃疸不了解,就會因為自己的一些行為,從而影響到黃疸的治療過程。
  • 新生兒常見問題之黃疸
    對於準媽媽們或者剛晉升為媽媽的寶媽們對新生兒黃疸不是太了解今天給大家兩講解下黃疸的有關知識,感覺有用的話可以轉發或者關注下啊生理性黃疸:成因:>由於寶寶肝功能不成熟,膽紅素生成過多導致。大多在生後2-3天出現,4-5天時最嚴重,足月兒一般在7-14天消退護理:生理性黃疸不需治療,注意寶寶的保暖,適當提早餵養,多補充水分,促進及早排出胎便,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即
  • 新生兒黃疸是怎麼產生的?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
    新生兒黃疸如何應對?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新生兒出生後,在3—5天開始,寶寶眼睛和臉開始逐漸發黃,而且感覺越來越黃,這就是所謂的新生兒黃疸,10個新生兒9個有黃疸的,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新生兒黃疸是怎麼產生的?胎兒在媽媽子宮內是通過臍帶,胎兒的生長發育後的廢物也是通過媽媽的臟器幫助排洩出來的,當寶寶出生後,自己的產生的膽紅素,就要由自己來處理了,新生兒肝臟處理膽紅素能力很弱的,多餘的沒有被肝臟處理的膽紅素蓄積在體內,達到一定程度,孩子就表現出黃疸。
  • 新生兒「打嗝」,可能和這幾個「方面」有關,寶媽媽多留心一些
    ,看起來特別的難受,做媽媽的看著也是十分的心疼,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新生兒「打嗝」,可能和這幾個「方面」有關,寶媽媽多留心一些1、有一些著涼受寒。2、吃的東西有關。很多爸爸媽媽就會說,寶寶還那麼小,根本就沒有添加輔食,怎麼會因為飲食呢?
  • 新生兒出生有黃疸,跟孕婦這些習慣有關,中招的孕媽趕緊改掉
    比如說熬夜呀,或者沒有什麼好的生活習慣等等都算,然後小陳想了一下,說因為我工作的原因,每天都要加班加點,所以睡得比較晚,跟這個有關係嗎?醫生說太有關係了,睡太晚的話,膽囊和肝臟都會受到影響,所以這樣的話對胎兒的發育沒有任何好處,孕期千萬不能有熬夜的壞習慣。小陳恍然大悟,因為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導致孩子出現黃疸,心裡很內疚,心想著這下一定要好好彌補自己的孩子。
  • 好媽媽俱樂部|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寶寶不做「小黃人」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新生兒在出生2—3天左右,皮膚、眼球或是口腔黏膜等部位會出現發黃的症狀。據統計在我國大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在出生後第一周,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黃疸,常常讓新手爸媽措手不及。那麼,哪些原因會造成新生兒黃疸呢?如何治療和護理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黃疸寶寶怎樣護理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1、膽紅素生成多紅細胞破壞多: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紅細胞代償性增多,但壽命短,出生後血氧含量增高,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 這3類食物容易導致新生兒患上黃疸,媽媽要管住自己的嘴
    很多媽媽在備孕的時候,就已經為將來做了很多功課,也可能認識到了新生兒黃疸。其實黃疸是新生兒比較容易患的疾病,並且研究數據表明,這種病症與孕期媽媽的飲食以及不良習慣都有關係。說到新生兒黃疸,還有一部分媽媽可能不太了解下面,我們就先來說一說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 孕媽媽「胎火大」,是引起新生寶寶溼疹、黃疸的重要因素嗎?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眾所周知,寶寶在出生後的第2-3天開始「調皮」的用黃疸來嚇唬媽媽啦。首發於面部和脖子,然後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出生後的第4-5天時可達到頂峰,約1周後大多可自行消退。而引起黃疸加劇的原因:1、寶寶排解胎便的時間很慢,而且肝腸的循環不是很迅速,這樣的話黃疸的症狀就會加劇。2、正常菌群未形成,膽紅素就會從膽道流到腸道,然後在細菌的作用下轉化成了糞便排出人體,導致黃疸變得更加嚴重。
  • 對於孕媽媽:新生兒黃疸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所以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只需要餵足夠的奶量,就能慢慢減緩。但是還是要按時測皮下黃疸值,如果黃疸值過高就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是比較危險的。因為過高很有可能就是病理性黃疸了,是需要幹預治療的。以前見過因為黃疸過高導致腦癱的,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我家兩個寶寶都是病理性黃疸,為什麼呢?
  • 新生兒寶寶有黃疸,是孕期不注意飲食導致的麼?很多人都搞錯了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新生兒寶寶黃疸問題,跟孕媽脫不了關係,卻不是孕期亂吃導致的不少寶媽都曾擔心過,寶寶出生後有黃疸問題,因此,在孕期都會非常注意飲食,但是孕期漫長,一直忌口,卻又少有人能夠做到,因此,寶寶出生後有黃疸,寶媽們都會自責不已。寶寶出現黃疸問題,真的就是寶媽孕期不注意飲食導致的麼?
  • 新生兒黃疸是黃色食物吃多了?寶寶這幾個「怪現象」,跟寶媽無關
    其實不然,新生兒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後,會表現出很多奇怪的現象,比如皮膚黃黃的,有些還會覆蓋一層白色皮脂,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表現,媽媽們不用過分擔心。今天我們盤點幾個新生兒的「怪現象」:1、新生兒皮膚變黃:@寶媽海洋:我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黃疸很嚴重,婆婆說是我懷孕的時候橘子吃多了,跟黃色食物有關,反正都說是我造成的。
  • 新生兒出現了黃疸,媽媽們應該怎麼做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新生兒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會出現黃疸。因為大部分黃疸的出現,都僅限於新生兒剛出生的那段時間,所以也稱「新生兒黃疸」。大多數情況下,出現黃疸是不用擔心的。通常寶寶出生後第2~3天起出現黃疸並逐漸加深,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足月兒10~14天黃疸消退,早產兒2~3周黃疸消退。
  • 聰明媽媽會護理3一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特殊的生理現象,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有關。如果不是由於疾病引起的黃疸,父母不必太擔心,只要按照醫生的吩咐,照顧好孩子,過一段時間黃疸自然會消失。症狀: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2-3天開始,在自然光下觀察可發現,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色,
  • 新生兒發生黃疸,做到以下這幾點,媽媽可以安心!
    寶寶出生是從羊水的一個無菌環境突然進入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很多細菌,寶寶會跟各種細菌進行各種各樣的戰鬥,從而增強自己的體質,為將來打好基礎,最讓人措手不及的大概就是新生兒黃疸了,我家寶寶也是很艱難的度過了這個黃疸期,給寶媽寶爸們一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