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胎火大」,是引起新生寶寶溼疹、黃疸的重要因素嗎?

2020-12-22 沫沫的靜好歲月

圖片源自網絡

這兩天霧霾真的好大,遠遠看起來天地一色,灰濛濛的空洞一片;太陽也被霧霾遮住,只有中午的時候偷偷露出一點點,刷一下存在感而已,很快就被灰暗陰沉代替。這樣的天氣,讓人真心不舒服。

我依舊咳嗽起來,是那種一咳有些止不住,聽起來還撕心裂肺的那種。每每身體不適,心中也總是會有些涼涼的感覺,人生際遇悲苦,在這一瞬間襲來,頗有些哀嘆!

孕中期的表妹要來看我,被我乾脆利落的拒絕了。孕期的她,這樣的天氣裡呆在家中才是最正確的選擇,挺著肚子奔波於霧霾中,看望咳嗽不已的我,我又豈會放心?

表妹幽幽的發來視頻,鏡頭那端的她,皮膚暗黃、滿臉痘瘡、嘴唇乾裂。完全不是昔日裡那種明眸善睞的感覺。

細細問下來,才知道表妹這幾天也格外鬱悶、愁苦,簡直要被逼出了孕期抑鬱症。究其原因就是她的婆婆天天說她孕期的這種種變化,都是胎火太旺的緣故;而胎火大,寶寶出生勢必會皮膚發黃或者容易生病……

圖片源自網絡

我想,表妹婆婆所謂的「胎火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胎毒」吧,從中醫角度來說,就是內熱!

內熱通常發生於體質偏燥熱的媽媽身上。由於懷孕後,體內雌性激素會變得旺盛,所以媽媽在產前的體質即使不是屬於燥熱型,也有可能因為懷孕而改變體質。本身就屬於燥熱體質的孕媽媽,產生胎火的機率更大。

另外,胎毒多是由於孕媽媽在懷孕期間不良的飲食以及不當的行為習慣積累下來的。例如孕媽媽在妊娠期吃太多魚肉,或者吃很多孕婦專用的奶粉和辛辣刺激類、油炸類食物,那麼孕媽媽身上的熱氣會增多,寶寶在出生之後有可能會患有溼疹或是黃疸的情況。

尤其是在我國南方的很多城市,都有傳統進行清除胎毒的習俗。這是由於南方較為溼熱的緣故。

圖片源自網絡

但是,新生兒的溼疹或黃疸,卻不僅僅是因為孕媽媽「胎火旺」而引起的哦!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眾所周知,寶寶在出生後的第2-3天開始「調皮」的用黃疸來嚇唬媽媽啦。首發於面部和脖子,然後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出生後的第4-5天時可達到頂峰,約1周後大多可自行消退。

而引起黃疸加劇的原因:

1、寶寶排解胎便的時間很慢,而且肝腸的循環不是很迅速,這樣的話黃疸的症狀就會加劇。

2、正常菌群未形成,膽紅素就會從膽道流到腸道,然後在細菌的作用下轉化成了糞便排出人體,導致黃疸變得更加嚴重。

3、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由於乳汁中的葡萄糖醛酸酶很活躍,那麼腸道中的膽紅素吸收會更加強大,黃疸的症狀也會加重。

4、有一些新生兒ABO血型不合,其黃疸與母乳性黃疸的病變有關。

5、宮內感染也會導致胎毒,例如巨細胞病毒。

6、甲狀腺功能異常,或者患有某種遺傳代謝性疾病。

這些引發寶寶黃疸加劇的原因都和孕媽媽體質無關。

圖片源自網絡

【新生兒溼疹】

至於新生寶寶的溼疹,引發的原因可是各種各樣。

例如我家小寶,剛出生後因為我家姑姑看護的時候給他穿的厚了一些,結果就能捂出一身溼疹+痱子的混合,讓我也很是無語……

其實在寶寶未滿周歲前,是很容易患上溼疹的。這種病徵的本質與普通溼疹類似,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亦伴隨著皮疹的狀況出現。

遺傳、環境、飲食和情緒等因素是引發嬰兒溼疹的常見原因。

發病初期,寶寶的皮膚上會出現逐漸增多的小紅疹,繼而發展成小水皰,水皰糜爛後滲出的液體會結成黃色的鱗屑和痂皮,有時還會反覆發作。

這個時候,嬰兒全身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皮膚炎症。其中,臉部、耳部、手部、小腿和肛門是多發的部位。部位。

不過嬰兒溼疹並不是深層的皮膚病變,等到開始添加輔食,情況會慢慢地變好,到寶寶2歲左右便可自愈,且治癒後一般不留痕跡。

圖片源自網絡

【預防、祛除胎毒的小方法】

首先要孕媽媽從孕期開始:

要注重科學飲食,多食用新鮮蔬果,儘可能少吃辛辣、油炸、油膩的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

如果孕媽媽本身是過敏體質,需要去正規的大醫院查明自己的過敏原,諮詢專家,防止孩子從母體中遺傳這種過敏源。

再者,千萬不要為了去除胎毒而盲目吃藥,其中有些成分不適合孕媽媽使用,如果盲目使用可能會帶來危險,比如龜苓膏、涼茶等。

最為重要的是孕媽媽應當注意勞逸結合,放鬆心情,適當休息,維持體內正常的新陳代謝。

要知道只有孕媽媽自己身體好了,胎寶寶才會有健康身體的基礎啊!

另外針對新生寶寶,最好不要用所謂的中草藥為寶寶祛胎毒或黃疸。

經研究發現,新生兒服草藥後,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發生急性溶血性黃疸,出現皮膚、眼珠、小便發黃。

在南方約有5%的男嬰發生過這類黃疸,原因多與新生兒服草藥有關。

圖片源自網絡

對於孕媽媽來講,關心身體內的寶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也不能因為過於擔心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情,讓自己過於焦慮、憂慮。

正如新生兒黃疸,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有的一次經歷;而溼疹本也就是寶寶最容易出現的症狀之一。

如果把未來寶寶可能出現的所有不適症狀,都歸結於媽媽在孕期沒有足夠的調養,豈不是妥妥的冤枉了孕媽媽?這完全是空穴來風的構陷!

但唯一可控的是,倘若孕媽媽心情不好,胎寶寶出生後倒會格外的需要照顧,不管是身體上和心理上。這才是經過無數專家驗證的真理!

所以,孕媽媽的心情會受到家人、親人行為的左右。請善待我們每一位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本就格外脆弱又不得不堅強的孕媽媽吧!

相關焦點

  • 胎火會引發寶寶黃疸?該如何去胎火?試試這幾種食物!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很多孕媽媽臨近生產的時候會吃點冰糕,她們說這樣可以降降胎火,寶寶早點睜眼,不知道有沒有依據,但是有的孕媽媽體質偏燥熱,特別容易出現胎火:口乾舌燥,睡不著,皮膚容易長痘,手心、足心會發燙,便秘,小便較少,嘴唇易裂等症狀。孕期胎火大容易引起新生寶寶患黃疸、溼疹等。
  • 預防寶寶出生長黃疸,孕期媽媽多吃這3種食物,再不喜歡也要吃!
    導讀:預防寶寶出生長黃疸,孕期媽媽多吃這3種食物,再不喜歡也要吃!當一個嶄新的生命到來的時候,全家人都會翹首以待,滿心歡喜,恨不得將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擺在這個惹人疼愛的小天使面前。不想生「黃疸」嬰兒」,孕晚期多吃3種食物,再不喜歡也要吃,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大多與膽紅素有關。胎兒在子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過多的紅細胞被破壞,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尚不成熟,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較差,阻礙了膽紅素的代謝。(1)玉米須:對於孕婦來說,玉米須其實是種非常好的去胎毒的食物。
  • 當新生寶寶遭遇黃疸
    護理篇  對於生理性黃疸的寶寶而言,不需要特殊處理而黃疸可自行消退,對寶寶影響不大。所以,我們建議媽媽們重視黃疸寶寶的日常護理:  1. 平時多給新生寶寶曬太陽,冬天室外太冷的話可以將寶寶放在居室內陽光較為充足的地方,讓陽光直射到寶寶的皮膚上,同時注意保護好寶寶雙眼以免引起損傷。  2.
  • 孕期吃鵝蛋能去胎毒,寶寶不溼疹除黃疸?此言差矣~
    作者:寶寶知道 呵護小寶貝的愛鵝蛋去胎毒,到底真還是假?民間流傳著「鵝蛋去胎毒」的說法,也有很多老人家千叮萬囑要自家媳婦多吃鵝蛋。網上有很多網友也傳言懷孕晚期吃鵝蛋可以排胎毒,將來孩子出生不會得溼疹,而且還能快速去除黃疸。但有些媽媽並不是喜歡吃鵝蛋,只是衝著「去胎毒」的目的,強忍著吃了。
  • 孕晚期,哪些食物不僅能排胎毒,還能預防寶寶黃疸?
    在南方每個孕婦到孕晚期都很習慣的要「去胎毒」,我當時就是聽到過來人教的各種方法:吃鵝蛋、綠豆湯、玉米須煲水喝、枸杞根煮青皮鴨蛋等等,這樣寶寶出生後臉蛋才光滑嫩白,不會長紅斑、溼疹等。但是真的有胎毒這一說法嗎?其實從科學上來說沒有「胎毒」這說法,因此也不要盲目去「胎毒」。
  • 新生兒黃疸、溼疹是「胎毒」,想減輕,需要孕媽媽改掉3個壞習慣
    導語:新生兒很多都會有黃疸、溼疹等情況,雖然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用太過擔心,但是這也屬於【胎毒】,想要避免或者減輕這種症狀的出現,孕媽媽需要改掉3個壞習慣。新生兒一般會有黃疸情況出現,正常屬於生理性的黃疸,有可能持續2周左右。
  • 為啥說「產前一盆火」?孕媽胎火過盛對自己和胎寶都不好,早調理
    三、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也會加劇孕媽胎火過盛的現象,比如:夏季氣候乾燥炎熱,孕媽本身身體沉重,心情煩躁,極易出現胎火現象;但如果孕媽不及時調理,胎火較大的話,很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不良影響,比如新生寶寶長膿包、口瘡等,眼睛發紅,更為嚴重的可能會發生黃疸。如果因胎火嚴重不加調理治療,導致孕媽持續發熱,很有可能讓孕媽產生流產、或者胎兒畸形的可能。
  • 溼疹、黃疸折磨寶寶?媽媽這樣做,寶寶少遭罪
    因為茵梔黃容易引起寶寶胃腸道出血、腎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更是容易引發新生兒溶血。茵梔黃口服製劑也不建議用,如果口服了茵梔黃,需要密切關注患兒在服用期間是否有腹瀉的情況。1.溼疹的罪魁禍首是因為「潮溼」嗎?相信有不少家長有這樣的想法:寶寶出現溼疹,肯定是皮膚太「溼」導致的,就更不能洗澡了。實際上恰恰相反,皮膚越乾濕疹會越嚴重。
  • 用「神仙水」去胎毒,新生寶寶差點沒命!
    但這所謂的「神仙水」,要是給新生寶寶喝,那問題可就大了。在福建漳州,就有一個出生僅2天的寶寶亮亮,喝了這所謂的「神仙水」,進了一次急診室。其實亮亮媽媽在懷亮亮時是非常健康的,產檢一路綠燈,分娩也非常順利,亮亮出生時評分是滿分10分,是非常健康的寶寶。
  • 想要新生寶寶沒「黃疸」,孕期堅持「3不做」,讓寶寶更加白淨
    表妹懷孕快9個月了,前幾天她家鄰居剛剛生完寶寶,但據說那個寶寶剛出生沒多久就因為「黃疸」偏高而住進了保溫箱,這讓表妹很是擔心,急忙問我:懷孕期間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寶寶有「黃疸」。其實每個新生寶寶出生時都會有「黃疸」,主要看黃疸值的高低。
  • 寶寶黃疸、溼疹怎麼辦?明晚7點群裡專家為您解答
    「我家寶寶一生下來就有黃疸,已經一周多了,值還是沒有下去,該怎麼辦啊?要不要去照一下蘭光?但是蘭光對孩子有傷害嗎?」「寶寶馬上滿月了,最近幾天溼疹特別嚴重,怎麼辦?要不要換成脫敏奶粉呢?」「寶寶現在純母乳餵養,但是怎麼一直拉肚子?」「寶寶要不要接種二類疫苗呢?我想選擇性的給接種二類疫苗,但是要怎麼選呢?」
  • 闢謠,孕晚期要吃鵝蛋去胎毒?小心胎兒過大引起難產
    可是,所謂的」胎毒」真的存在嗎? 其實,在現代醫學中,並無胎毒這種說法。所謂的胎毒,不過是胎毒信奉者認為,如果孕婦在孕期出現了皮疹或者新生兒出現黃疸、紅斑、溼疹等問題,都是體內的胎毒所致。其實,孕婦在懷孕後,子宮增大,子宮內除了胎兒外,還有胎盤、胎膜、羊水、臍帶等胎兒附屬物。子宮內的這些組織對孕婦和胎兒都是有保護作用的,並不會產生毒素。
  • 吃橘子會加重寶寶黃疸?孕期吃橘子的這3個好處準媽媽要知道
    特別是對於口味挑剔的孕媽來說,胃口不好時吃上一口酸甜爽口的橘子別提有多滿足了。可是最近聽人說孕期吃橘子,會加重新生寶寶黃疸,真的是這樣嗎?一.孕期吃橘子的好處1.為了滿足胎寶寶的生長發育,孕媽需要補充足量的維生素,而橘子中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一天吃兩個橘子就能滿足人體的需求。
  • 家長用這個方法給初生寶寶退黃疸,卻讓寶寶進了重症監護室...
    通過全面檢查,小豆豆的黃疸並不嚴重,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無需治療,只是因為家人盲目治療引起的灼傷和繼發的感染需要住院了。因此,早期預防和適度幹預對於黃疸非常重要。觀察寶寶大便顏色及性狀正常新生兒胎便呈墨綠色,2-3天逐漸轉為黃色,大便顏色淺,甚至呈陶土色,應警惕膽道疾病,請及時就醫。觀察寶寶黃疸時間如果寶寶黃疸時間較長或退了又出現,請及時就醫。
  • 孕媽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對胎寶寶有影響嗎?
    懷孕後,腰酸背痛加尿頻,半夜總是睡不好,可是孕媽媽翻來覆去睡不著,胎寶寶在做什麼呢?如果孕媽不睡覺,對胎寶寶有影響嗎?胎寶寶因為有羊水的包圍,孕媽媽在活動時,胎寶寶可以避免受到直接的震動和擠壓,減緩了外界刺激對寶寶的影響。但是這是否說明孕媽媽活動時,對胎寶寶就沒有影響呢?
  • 寶寶黃疸知多少,關於黃疸的一切,父母要知道
    更為重要的是,當嬰幼兒血液內持續高濃度的膽紅素會對人體的腦、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壞,進而引發更多的問題,如智力低下,腦性癱瘓,眼球運動障礙、手足徐動、聽覺障礙、抬頭無力、流涎、經常性驚厥等後遺症。此外,相比足月寶寶而言,早產寶寶更容易由於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嚴重的後遺症。
  • 寶寶黃疸,看病時醫生為什麼要問我祖籍在哪?
    新生嬰兒發生黃疸不在少數。這個時候媽媽剛從醫院回家坐月子,爸爸媽媽剛開始學習照顧小baby,手忙腳亂不可避免。 不少家長對於黃疸吃不準,有些會租一個黃疸儀(多好的商機啊,我怎麼就沒想過呢)回家測,有些會下載個APP,用手機測量,有些靠有經驗的人目測。
  • 新生寶寶常見問題和疾病的預防及護理!媽媽這樣做,寶寶少生病
    也可以挑選一根熟透了的苦瓜,掏出部分瓜瓤,然後灌入中藥硼砂50克,硼砂溶化後會流出水來,用這種水塗擦寶寶長痱子的部位,療效也很好。寶寶生理性黃疸要儘早排出胎便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而引起的血中膽紅素升高,出現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的臨床現象。
  • 孕媽注意!胎寶寶缺氧的3大症狀
    孕媽媽都很關心胎寶寶的發育情況,而子宮內的供氧充足與否對胎寶寶發育至關重要。你的胎寶寶氧氣充足嗎?來檢測一下,如果有這些症狀,比如胎寶寶發脾氣生悶氣之類的,則有可能是胎寶寶缺氧了,孕媽媽趕快給它愛的供「氧」吧!
  • 寶寶便秘,黃疸,肚臍炎,腹瀉,腸絞痛,溼疹,尿布疹……看這裡
    這個時候,家長發現寶寶出現黃疸,要先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如何,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寶寶出現精神不濟,少動,發熱,就要立即送醫。黃疸的程度看這裡:如果只在臉蛋腦門有黃疸這就是輕微的,不需要處理;如果發展到前胸後背都有,這就是中度的,就需要去醫院查一下黃疸值;如果胳膊,腿上都有了,那就是重度的。肚臍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