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被父母送到幼兒園。
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不僅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而且能夠擴展孩子的交往範圍,讓他們可以和更多同齡孩子在一塊兒生活學習,鍛鍊他們的交往能力,這是孩子們邁向獨立生活的第一步。
另外幼兒園的老師們都是相關專業畢業,相對於家長來說在照看孩子方面會更加專業,可以更系統,更科學地教導孩子。
作為父母的心頭肉,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傷害,家長會十分心疼。但是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保持理性,切忌胡攪蠻纏。
那麼,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受到傷害,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聽到孩子受了欺負,作為家長,肯定是十分心疼和氣憤,但是也不要被這些情緒影響。
不論青紅皂白就去替孩子打抱不平或者直接埋怨老師照顧不周,這樣子很有可能會把原本很小的事情擴大化,不僅惡化了與幼兒園老師間的關係,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後續交往受到阻礙。
家長們應該先平復自己的心情,通過自己的孩子和幼兒園老師以及其他的路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對整個事情有一個大致的判斷,然後才要考慮下步操作。
還要注意平復孩子的情緒,好好地受了欺負,孩子內心也肯定是感到十分委屈,要幫助孩子排解出來這些情緒,避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從家庭的小集體轉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孩子眾多,容易爭搶玩具,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有些矛盾也很正常。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信任幼兒園老師的處理能力,不要孩子受了一點小傷就去學校大吵大鬧,也不能只聽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就對幼兒園老師進行語言攻擊,咄咄逼人。
既然選擇了將孩子放在幼兒園進行教育,就要對老師有基本的信任,要相信老師的公平公正性。
出了事情要多多的與老師溝通,自己的想法也要向老師及時表達出來,一塊兒根據情況尋求解決的辦法,避免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
孩子在幼兒園中,家長畢竟很難做到全程陪同,教導孩子一些融入集體、免受欺負與傷害的方法技巧就十分重要。
要教導孩子不要一味忍受欺負,要懂得適當反抗,要讓他們從小就知道不要主動去欺負別人,也不要讓別人欺負自己。
當受到其他小孩子的欺負時,要想方設法地保護自己,進行反抗,可以大聲地呼喊老師,大喊大叫吸引其他小孩子的注意。
另外,家長要注意加強對孩子身體素質的鍛鍊,當遇到同齡孩子欺負時有足夠的能力來保護自己,進行反擊。
家長們要注意採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與幼兒園老師一道幫助孩子融入到集體中。當孩子受到欺負與傷害時以一種理性的態度做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