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雪啦!這裡有一份中國「降雪史」地圖,收藏級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貧雪」一冬的北京,

昨天終於迎來降雪……

大年初二,

北京延慶、懷柔、海澱、

朝陽、通州、順義、昌平等地陸續飄雪。

來源:新浪微博@北京天氣

晚至次年2月6日的初雪記錄,

使2018年順利進入北京初雪最晚年份前四名

北京初雪最晚年份排名。製圖:閻天雷

北京年年「盼雪」,

也有地區對雪既愛又怕,

哪個省會城市是降雪冠軍?

降雪又有著怎樣的南北差異?

這一份降雪地圖告訴你答案。

北京為何「貧雪」

對北京而言,降雪並不是件容易事,

北京三面環山,山區面積佔 62% 。

在北京冬季氣候條件和地形的共同影響下,

經常有高海拔山區出現降雪,

而平原地區不降雪的情況。

北京年平均初雪日期是11月29日。

但初雪下在第二年,也時有發生。

製圖:閻天雷

形成降雪需要較為充足的水汽及冷空氣影響。

當冷空氣與暖溼氣流帶來的水汽交匯,

且氣溫下降到一定溫度,才可能形成降雪。

北京是典型的季風氣候,

冬季多西北風,空氣很乾燥,

因而降雪不易。

但有完整氣象觀測資料以來,

1951年至今,整個冬天都不下雪的情況,

北京並沒有出現過。

與北京人民的「苦等」正相反,

廣大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小夥伴,

早在年初就體會了雨雪夾雜,

接近一個月的陰雨天氣。

前段時間,浙江氣象服務中心一段調侃天氣、對著氣象局招牌發誓的微博爆紅網絡。來源:新浪微博@浙江天氣

自入冬以來冷空氣勢力偏強、活動頻繁

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來自南方的暖溼空氣被堵在了南方地區,

造成南方地區多雨雪,

北京等北方地區「貧雪」的現象。

全國省會城市?哪個是降雪冠軍

積雪深度,就是我們肉眼看到的雪的厚度,

是一個衡量降雪量大小的重要指標。

30年最大積雪深度分布圖(1981年-2010年)。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受海拔和氣溫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在我國,積雪最深的地方主要分布在

東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部、

新疆中北部及西藏西部等地,

年積雪量最大可達30釐米以上

甚至超過半米。

其中長江中下遊地區異軍突起,

在全國省會級城市最深降雪記錄中,

南京秒殺一眾北方城市,成功躋身前三甲。

(點擊查看大圖)製圖:閻天雷

前三甲:石家莊、南京和烏魯木齊,

積雪深度都曾達到半米。

石家莊55釐米的降雪冠軍紀錄,

出現在2009年冬天。

這年冬天,華北地區人民一定印象深刻。

河北連降暴雪,

河北中南部地區的積雪深度在20釐米以上,

其中石家莊、邢臺和邯鄲西部

積雪深度都超過30釐米。

2009年11月12日,

石家莊市區最大積雪深度達55釐米,

突破歷史紀錄。

石家莊的暴雪壓垮沿街樹枝(2009年)。新華社發(餘洪恩攝)

深達半米的積雪,

已經可以沒過一般人的膝蓋,

部分加油站、農貿市場、

工地板房和樹木被積雪壓垮,

白菜賣出了羊肉價,市內交通基本癱瘓……

如今翻看石家莊當年的積雪照片,

依然觸目驚心。

這場兇猛的降雪和深厚的積雪,

使得石家莊成為我國北方省會中的積雪之最。

堪稱北方「雪王」。

南方城市一旦「開掛」

也可以將一眾北方城市甩在後面。

南方「雪王」南京51釐米的降雪記錄

出現在1955年元旦。

人民解放軍某部指戰員在南京站清掃積雪(1984年)。新華社記者方愛玲攝

位居第四的合肥,

最深積雪記錄出現在1954年12月31日,

積雪45釐米,

碾壓東北三省的省會。

60多年前的兇猛暴雪,

多數人並沒有經歷過。

但2008年我國南方大範圍的雨雪冰凍天氣,

卻令人記憶猶新。

那年,合肥的積雪深度達到44釐米,

積雪較深的還有南京36釐米,

杭州27釐米,武漢27釐米。

前十名的城市裡最令人最意外的,

可能是「四季如春」的昆明

昆明市民堆雪人、打雪仗,表達對大雪的期盼和喜愛(2004年)。新華社發(鮑利輝攝)

在1983年12月27日—28日,

因為強冷空氣侵入雲南,

並遇到了孟加拉灣的暖溼氣流,

昆明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雪。

當年的12月28日積雪達到了36釐米

令以首都北京為首的眾多北方城市

也難望其項背。

哪裡是中國「雪神」

1989年1月9日,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聶拉木縣

積雪深度達到了230釐米。

2米3!可以淹沒姚明……

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1988年12月26日-27日

和1989年1月8日-9日,

聶拉木遭遇了兩場超變態級的強降雪。

1989年1月8日,

聶拉木降水量達到195.5毫米。

要知道,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30毫米,

就已經是特大暴雪的級別,

聶拉木當時的降水量已經超出6倍以上。

製圖:閻天雷

在兩場特大暴雪的累積下,

當年1月9日積雪達到230釐米。

持續多日的積雪,

使得聶拉木縣的平均積雪深度

也曾達到195釐米。

2012年2月8日凌晨,西藏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境內突降暴風雪,導致318國道中尼公路聶拉木縣至樟木鎮交通中斷,這段道路平均積雪厚度達1.2米左右,最深處達到2米。新華社發(姜貽江攝)

聶拉木的這項積雪深度紀錄,

也是我國縣級氣象站的最深積雪紀錄

憑此紀錄,足以被稱為中國「雪神」

除了遠在西藏的聶拉木,

黑龍江撫遠曾在2015年3月12日

達到120釐米,

新疆北部的阿勒泰、青河等站的積雪

也曾突破90釐米,

這些地方的積雪深度紀錄都是「變態級」的。

雪花最南飄到哪?

雪最南下到哪裡?

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

1951年以來,我國降雪南界,

有向北收縮的趨勢。

1951年—1980年,1981年—2015年我國降雪南界變化。製圖:閻天雷

在1951年—1980年這三十年間,

我國最南雪線是:

龍州-南寧-來賓-桂平-梧州-羅定-高要-廣州-河源-五華-汕頭。

而1981年後的三十多年,

氣候轉暖,至2015年,

最南雪線比之前30年

向北收縮了大概100公裡。

廣東、廣西不少地方雖出現過降雪,

但距今有好幾十年的時間了。

2016年

雪線曾短暫「抵達」南部沿海地區,

中國部分南方地區銀裝素裹。

2016年1月,

受前一年極強的厄爾尼諾現象影響,

被北太平洋暖空氣擠壓的北極渦旋冷空氣

分裂後南下,

影響到包括廣州在內的中低緯度地區,

出現了60年一遇的降雪

波及到南寧城區及福建部分市區、山區。

而此前,廣州降雪記錄是1967年,

南寧則是1983年。

2016年之前,在這些地方見過雪的人,

不是「爺爺」輩,就是「大叔」級了。

2016年1月24日,廣州下起霰和雪,激動的大學生撐開雨傘接雪花、拍照。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古代,雪最南能下到哪裡?

雖無氣象記錄,

但降雪對於華南地區來說也算是奇聞。

許多地方志都有對於異常天氣現象的記載。

秦漢、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

雖有冷暖的幾次轉變,

但整體偏暖,

極端的降雪事件主要出現在

湖北、江蘇和浙江等地,

所以推測當時的最南雪線應該在南嶺附近。

北宋末,氣候轉冷,

12世紀10年代《桂海虞衡志·雜誌》

記載了關於廣西桂林降雪的情況,

當地人「皆莫知雪為何形」。

南宋早期淳熙年間,

福州荔枝因大雪嚴寒而枯槁,

也有福建北部「建寧府大雪深數尺」的記載。

此後的「小冰期」,海南也曾下過雪。

「小冰期」公認出現在16世紀至19世紀,

歷經約400年,大概對應明清時期。

在這個氣候相對寒冷的時期,

我國熱帶地區

出現雪、霜、凍災的次數明顯增多。

明清時期我國的最南雪線明顯比現代偏南,

海南的瓊山

在明朝萬曆、清朝康熙和光緒年間

都出現過降雪。

距今最近的史料記錄是在清朝光緒年間,

1893年前後,

廣東、廣西沿海地區和海南的瓊山

都有降雪出現,

距今已120餘年歷史。

冬日的海南白沙,依舊綠意盎然。新華社記者楊冠宇攝

降雪有南北差異嗎?

與積雪深度數值相應,

我國降雪日數的分布,

也呈現出高海拔地區大於低海拔地區,

北方地區普遍大於南方地區的特徵。

30年平均降雪日數分布圖(1981-2010年)。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南方的雪花和北方的雪花

在重量上有著微妙的不同,

北方的雪含水量較南方低,

體積上相對比較鬆散。

通常情況下,

1毫米的降水量,

在北方相當於下了8~10毫米厚的雪,

而在南方相當於6~8毫米厚。

因此同樣100公斤重的雪,

在北方,

需要在100平方米麵積上積累8~10毫米;

在南方,

則需要在100平方米麵積上積累6~8毫米。

小小的雪花堆積起來,也有千鈞之重!

100平方米的平面屋頂,

如果積雪一尺厚(333毫米),

就會承受超過3~5噸的重壓。

溫度和溼度對雪花形狀的影響雪花的形狀。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作為水的一種形式,

通常人們印象中的雪花是六角形的。

根據溫度和溼度的變化,

雪花其實可以變化2萬多種不同的形狀。

雪花還可以呈現多種不同的色彩。

灰塵、汙染或淡水水藻

可以把雪花變成黑色、橙色、藍色……

粉色的雪花也被稱為「西瓜雪花」,

最早記載於亞里斯多德的作品中,

這種雪花的顏色

是含有蝦青素的藻類造成的。

據說,因紐特人有50個表達雪花的詞彙。

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稱,

蘇格蘭人的語言中有421個表達與雪花有關,

如「skelf」(一片大的雪花)

「spitters」(小型的被風吹著的雪)等。

漢語中關於雪的詞彙也數量龐大,

在古代詩文中

有六出、玉龍、瓊花、梨花、

柳絮、玉絮、凝雨等別稱……

賦予雪別樣的美感和韻味。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不知天上誰橫笛,吹落瓊花滿世間。」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

雪,穿山越嶺,

跨越時空阻隔,

飄滿中華大地……

新疆

新疆昭蘇特克斯河國家溼地公園一角(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

安徽黃山

安徽黃山風景區迎來降雪,雪花為山巒、樹木披上銀裝,美如畫卷。新華社發(潘正光攝)

四川黃龍

黃龍風景區如鑲嵌在雪中的寶石。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貴州

1月28日,在貴州省丹寨縣,一名遊客在茶園內行走。 新華社發(黃曉海 攝)

湖南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麻慄場鎮的田園被白雪覆蓋。  新華社發(龍恩澤 攝)

重慶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毛壩鄉拍攝的山林雪景。  新華社發(陳碧生 攝)

河南

1月9日,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銀裝素裹。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北京

2013故宮角樓雪景,新華社資料片(王俊峰攝)。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中國氣象報社聯合出品(作者:王美麗、王玫珏、閻天雷、風物君)

監製:郭濤

編輯:張力

來源 北京日報微信公號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地圖收藏296】1895《河南省全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圖收藏】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1895《河南省全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北京沒下雪!但這裡有冰燈雪雕、松林玩雪,還有世界最長冰滑道!
    >天津都下雪了,北京就是不下……面對大家的熱切期盼氣象北京的小哥哥也是沒辦法啊靈山冰雪節以「北國風光,暢享冰雪」為主題的靈山古道景區冰雪節開始啦!>特別是在夜裡,當七彩的燈光打在上面簡直夢幻冰雪之城有木有!
  • 下雪啦:清華、北大、人大、北師大、北理、北航雪景,誰的最美?
    盼望著、盼望著,下雪啦、終於下雪啦:清華大學下雪啦,北京大學下雪啦、中國人民大學下雪啦、北京師範大學下雪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雪啦、北京理工大學下雪啦……那麼,雪後的校園,誰的校園雪景最美呢?最愛與學子一起玩耍指尖舞蹈匯聚成新的生命雪人像是冬天的使者它們懷揣著美好的想像融進人們的歡笑中中國人民大學雪景
  • 北京情緒地圖
    有太多角度可詮釋這座中國帝都,以情緒大數據看,卻完全不一樣:地圖上的北京,嚴密方正,是一環又一環的圍城;而大數據下的北京,情緒生動,似一隻顫動的蝴蝶。☕️今天,時差島邀你一起感受新北京的情緒地圖燃一直在燃燒的你攝影©CFP中國有660多個城市,北京一直在昂首領跑。
  • 快收藏 | 瑞士最古老城市官方旅行地圖出中文版啦
    為了方便中國遊客出行,庫爾旅遊局推出了專門面向中國市場重新設計的中文版城市地圖,登錄www.churtourismus.ch便可免費下載。( 為了方便大家,小瑞已將地圖搬運過來,點擊閱讀原文即可下載哦。)
  • 速速收藏!蒼南全域旅遊超萌手繪地圖新鮮出爐啦!
    聽說,有了它,不用擔心住哪裡!聽說,有了它,就可以說走就走!聽說,有了它,出行就可以不用做攻略!沒錯它就是山海蒼南全域旅遊手繪導覽圖!接下來,在蒼南縣各星級飯店和旅遊景區,你們就可以看到《詩畫浙江·山海蒼南——全域旅遊手繪導覽圖》這份萌萌的手繪地圖,這份地圖不僅具有極強的藝術感、實用性,還具有一定的珍藏紀念價值!
  • 武漢又下雪啦
    武漢又下雪啦 2020-12-14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圖話發展:16張地圖看北京變遷
    在民國後期,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地圖逐步在平常百姓家普及,甚至出現了地圖藏家,魏有華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近日,魏有華向記者展示他收藏的16張北京地圖,讓人直觀感受到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城如何一步步從古城演變為世界級的大都會。
  • 如果下雪,西安就成了長安,北京就成了北平,南京就成了金陵
    如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熱鬧的北京,一場雪後,顯得莊重又溫柔,此時的首都,仿佛洗盡鉛華般純淨,站在高處看此時的北京,仿佛穿越一般,恍惚間回到了從前。雪後的北京變得寧靜而詩意,行走在那些老建築下,北京最本質的雍容顯得格外悠遠。雪後,整個世界尤其安靜,就連那深深庭院重重朱門,也是人跡罕至,所有的喧囂漸漸遠去,是一場雪,讓北京回歸了她原來的面貌。
  • 下雪啦~賞雪要注意保暖
    一張圖證明你家溫度有多低 【下雪啦~賞雪要注意保暖】杭州下雪 溫州下雪 成都下雪 長沙下雪 都上熱搜了,看雪的同時要注意保暖溼度大+低溫=寒冷「魔法攻擊」來曬曬你家氣溫有多低 圖@Jennieqbq @一隻祖安人 @hyao666 @哩嚟哩嚟 @小以小以餵
  • 交大最滑地點-1 騰飛塔前的中國地圖被磨了
    似乎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之外,最喜聞樂見的就是,「看那裡又有個同學摔倒了!」就不放圖了吧,畢竟我也是一個非常善良可愛又童真的小編。然而槍打出頭鳥什麼的,作為交大最滑地點之一的中國地圖,要被磨糙了。滑死沒商量bibi (此人乃90後孤獨老人),南門天橋靠門口這側,貌似是第3階沒有膠皮墊特別滑zfwyou (凡凡),騰飛塔背面的中國地圖 哈哈 永遠記得大一時候早上去中二上課,被同行的老婆帶倒,倆人齊刷刷的摔地上了(嗯它現在已經狗帶了。以及,這是……狗糧?)
  • 下雪了!全網刷屏!蘇州未來一周卻是……
    今日雖是「小雪」節氣 但從下面這張「全國初雪地圖」來看 目前咱們大蘇州的雪 還處於「缺貨」狀態
  • 愛好者收藏30張日軍繪製長沙地圖 部分至今仍準確
    「我想著這些地圖不僅具有收藏價值,而且有警示和教育意義。我就硬纏著那位老人,最終買下了這些地圖。」  30張地圖中,有17張地圖的背面有某測繪局收藏的印章和收藏文件的編號。「這些地圖當時既可以作為民用地圖,也可以作為軍用地圖使用。」成洋淘得這些地圖後,曾經找到湖南省測繪局有關專家鑑定,專家們都稱這些地圖繪製真實可靠。「可見當時日軍為了侵略中國,在偵察和勘測上下足了功夫。」
  • 一張北京手繪老地圖背後的浩大時代
    手繪於1936年的《老北京風俗地圖》是賣得很好的一張地圖。當年3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琉璃廠邃雅齋書店出售這張再版地圖,每天都能賣出近百幅,它在地理上複寫了老北平城,還附了一張《北京城歷史發展簡圖》,幽默風趣地表現了北京的千年變遷。
  • 北京|一份最有歐洲氣息的打卡地圖
    這裡的cafe從服務到餐點都毫不遜色,深感帝都這樣的目的地多幾處才好啊。 目前的下午茶set一共分為兩種,咖啡很是出彩,但記得一定要提前定位哦~ 北京麗思卡爾頓酒店 其實除了短暫式的打卡拍照,我更樂於花一個周末的時間來一段沉浸式體驗。
  • 《貓和老鼠》經典之家下雪了,聖誕場景地圖已經布置好!
    2種裝飾品禮盒,每種禮盒都有5個,一個禮盒開出一個裝飾品,一共可以開出10個,還有2萬金幣、1000熟練度*10,4萬銀幣以及5000知識點。經典之家下雪了,聖誕場景地圖已經布置好!在共研服中,經典之家地圖已經被改造成聖誕場景地圖,原本只有雪夜古堡有的雪地,現在在經典之家的後院也能看到了。在經典之家的地圖中,增加了很多聖誕裝飾品,包括各種聖誕樹,已經聖誕老人的頭像等,在庭院中,還有一個大雪人。
  • 7級風+雨+斷崖式降溫組團到貨!冷嗎?這裡已經下雪了……
    降溫超10℃+7級陣風+降雨!自求多「服」吧......、寧夏、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湖北等地氣溫將下降6—10℃請大家感受下這涼涼的一片藍!今天早上內蒙古赤峰下雪了雪已經來了冬天還會遠嗎?,降水概率70%,南風2到3級轉北風4到5級陣風6到7級,湖面5到6級陣風7級。
  • 北京冬天一下雪,就往故宮跑?這個景點才叫低調奢華
    如今現在已經來到冬天了,大家就等著它下雪。有飄雪的冬天才有冬天的靈魂,下雪了的冬天才能看到美麗的雪景,對於現在愛旅遊的我們來說,一到下雪的時候我們就該行動起來了,一年才一次看到中國各大景點飄雪的機會呢!
  • 下雪啦!下雪啦!讓朵朵雪花重新點燃心中的夢想
    「下雪啦」、「下大雪啦」、「好美的雪花呀」……一大早,我被家人的歡呼聲驚醒,拉開窗簾,哇塞!鵝毛大雪密密麻麻地從天而降,隨風漫舞,洋洋灑灑,這不就是我朝思暮想、心心念念的大雪嗎?欣喜之情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跳出被窩,馬上洗漱,今天還有重要的工作要出去忙呢!
  • 下雪了!下雪了!象山官宣入冬
    下雪了!下雪了!它一來,給久不下雪的象山帶來了2020年的初雪,一舉擠入江浙滬下雪「朋友圈」。最新氣象資料顯示,今天下午,象山蒙頂山、珠山等多地山區飄起了雪花,沒多久,地面上、樹枝上、菜葉上就積起了薄薄的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