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去電影院看剛上映的電影《姜子牙》,可能是因為星期天,電影院有很多小朋友,看電影的時候總會有好奇的孩子問身邊的爸爸媽媽問題,有的家長會耐心的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有的家長會忽視孩子的問題……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共鳴,家裡的小朋友好像是十萬個問什麼,每天都在不停地說「為什麼」,那麼,家長們該如何應對孩子的「為什麼」呢?
一、孩子為啥總問為什麼?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經說過:「每個人在他們幼年的時候都是科學家,因為每個孩子都和科學家一樣,對自然界的奇觀滿懷著好奇和敬畏。」
寶寶在3歲-5歲之間,開始逐漸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寶寶愛問為什麼,也是源自對周圍環境的好奇心,同時這也是寶寶擁有獨立思考的前兆。這種探索本能的可以說是每個幼兒的必經之路,提出問題就是減少疑惑,這也是思考的過程。
既然寶寶有意識的提問可以起到積極作用,父母做出合理解答就非常有必要性了。
二、回答問題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在回答孩子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考慮三點問題:
認真傾聽、予以肯定
勿要敷衍孩子,保證回答的嚴謹性
把問題分類,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第一點:孩子在向我們問問題的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到認真傾聽,並予以孩子求知態度的肯定,比如:「孩子你問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這樣做有益於提高孩子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第二點:有些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可能存在認知不足現象,回答孩子問題時含糊其辭,很有可能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認知,這對孩子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回答問題前,家長可以查閱資料後在回答孩子。
第三點:回答問題時我們要先對孩子的問題進行分類。比如哪些問題孩子可以通過討論得到答案、哪些問題可以從動畫片以及書本中得來、而哪些是可以直接告訴孩子的。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一些家長一股腦地把自己的所知、所學的東西灌輸給孩子,家長一味的回答會讓孩子缺乏思考,這樣非常不利於孩子的發展,所以我們應該引導孩子自己從身邊事物探索答案。
那麼,寶寶的每一次提問,我們都要仔細認真又嚴肅地回答嗎?
不不不!其實,對於寶寶的提問,只要你的回答簡單明了,他就會非常感興趣!比如,
寶寶問:「為什麼我必須……」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指出,回答這一類問題時,你不需要覺得必須將所有道理都講清楚!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還不能理解各種大道理,有的時候你的回答他其實並不感興趣。而如果你非得進行「嚴肅」的問答對話,你會發現,寶寶會一臉茫然,又或者是馬上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有趣的地方上去。
所以,對於個別提問,你可以選擇回答「因為這樣對你好!」又或者「這樣做你才不會受傷」等相關簡單的回答,這比詳細回答要更適合寶寶。
寶寶問:「為什麼……?」等抽象的問題。
這一類問題更難應付,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寶寶每天要問許多許多這樣的問題;二個是這樣的問題並非都有正確的答案,有些甚至是沒有答案又或者你根本不知道答案!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你可以直接告訴寶寶你不知道,然後找一本相關的書本,與寶寶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比如,寶寶問你「為什麼小狗不會跟你說話!」有的家長在回答這類問題時,都會直接告訴寶寶答案,但有時候費勁解釋了半天,寶寶依舊是聽不懂。
所以,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先誇獎寶寶提了個好問題,然後反問寶寶為什麼,讓他給出自己的答案,這樣有利於寶寶養成思考的習慣。另外,你也可以找一本相關的書籍,與寶寶一起看,陪他一起找答案。這個過程,比回答不靠譜的答案更有趣和有效。
寶寶愛問問題,真是讓人高興又讓人憂愁!無論如何,有一個關鍵點必須要注意,那就是無論孩子問你什麼問題,你一定要嚴肅地對待。這樣能拓展他的知識面,滿足好奇心,同時也養成有條有理思考問題的習慣!
轉自:http://www.shudaibaby.com/show-135-7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