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它才是稀飯的標配,南方人覺得不可思議,吃過後「傻眼」了
歷來南北方的飲食習慣都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北方人吃麵,南方人吃米;北方人過節吃餃子,南方人過節吃湯圓;北方人吃黃瓜都是用鹽拌,到了南方後,黃瓜也是可以加糖的;北方人鹹菜都是就著饅頭麵條吃,南方也吃鹹菜,它是放到粥裡吃。南北方飲食習慣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異,這和地理位置和氣候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老公是南方人,剛開始時候有一次和他一起出去吃飯,要了一碗自己愛喝的大米粥。正尋思著想要朝老闆要點白砂糖放進去一點,還沒回過神,他就從旁邊的一個罈子中給我夾到碗裡一大份鹹菜,頓時黑臉了。明明是配糖的粥給我放鹹菜進去,用我們的老家話兒就是「惡囊吃」。後來才知道,稀飯中放鹹菜是南方人的一種習慣,大家都這麼吃。其實北方人也是喜歡喝稀飯就著菜吃的,它不是鹹菜,而是蒸菜。
蒸菜是北方人可以當作主食的一種食物了,因為裡面拌有麵粉。飽腹感很強的,吃上一碗,半天都不會餓。小時候媽媽經常會用自己地裡種的蘿蔔葉和紅薯葉做蒸菜吃,澆上香油和蒜泥,再配上一碗稀飯,有吃有喝,真的好不滿足。現在時段,其他的像蘿蔔葉和紅薯葉都漸漸淡出去了,但它正在大量上市,不喜歡清炒和涼拌,就喜歡這口,就是茼蒿蒸菜。茼蒿營養豐富,飽腹強,又能助消化,用這個做這蒸菜,好吃得很。做過幾次,老公用它拌著稀飯吃,再不吵吵著要鹹菜了。在北方它才是稀飯的標配,南方人覺得不可思議,吃過後「傻眼」了。
【所需食材】:新鮮的茼蒿適量,色拉油,十三香,食用鹽,白麵粉,蒜泥,雞精,辣椒粉,熱油各適量
【製作步驟】:第一步:準備鮮嫩的茼蒿,擇出上面的枯葉,用清水多清洗幾次,確保清洗乾淨,然後瀝乾水分,最好將上面的水分晾乾。
第二步:將晾乾水分的茼蒿,用刀切碎,放入一隻大碗中。然後我們往裡面依次加入1小勺的色拉油,1小勺的十三香,充分的攪拌均勻。這個時候先不要放鹽進去,以免醃出太多的水分。往蒸鍋中加入2大碗的清水,蓋上鍋蓋,將水燒熱。燒得差不多時候,我們往切碎的茼蒿中加入適量的食用鹽,然後再加入2大勺的白麵粉。用筷子充分地將它攪拌散實。麵粉加的時候要少量多次,看菜葉的散實情況。
第三步:這個時候鍋中的水也已經燒冒氣了,然後放上蒸篦,上面再攤上一層紗布,紗布記得要沾點水哦,不然熟後會黏住紗布。將拌好麵粉的蒸菜,均勻的攤放到上面,中間稍稍給它留一個圓圓的小空隙出來,讓它出氣。中火蒸15-20分鐘就可以關火了,然後再稍稍燜上2分鐘。
第四步:2分鐘後,我們將蒸好的茼蒿放到碗中,這個時候要趁熱用筷子將它打散實,一定要充分打散哦,不然有疙瘩不入味也不好吃。攪拌散後,我們往裡面可以加配料了。蒸菜的話,蒜泥是必需的,不過實在不愛吃蒜的話也可以不放。加上1勺蒜泥,然後再來點辣椒粉,最後我們再準備1半勺燒熱的熱油,澆到上面,還沒攪拌一股香氣就撲面而來了。將它再次攪拌均勻就可以享用了。
【小貼士】
蒸菜的過程中,在水還沒燒熱前先不要加鹽拌哦,加入過早的話,等我們把水燒熱,就已經會醃出很多水分了,影響口感。放入蒸鍋後,蒸菜的中間要稍稍的留出一個圓圓的空隙出來,方便出氣,不然下面的菜會浸溼很多水分的,粘蒸篦不說,也會大大影響口感的。
這種蒸菜很飽腹,之前在老家的時候,可以當主食吃得。尤其是配上一碗稀飯,真的比吃肉都香。而且它熱量低飽腹強,吃多也不怕胖。這東西是個寶,才1塊錢1斤,飽腹感強熱量低,所以不想長肉的要多吃!好吃的茼蒿蒸菜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您經常吃蒸菜嗎?茼蒿做的蒸菜吃過多少呢?如果您還有其他有關做蒸菜的食材,別忘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出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