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很家常的食材,一年四季價格穩定,是咱們老百姓飯桌上不可缺少的。咱們常吃的有麻婆豆腐、家常豆腐、蟹黃豆腐等等,做法不同所使用的豆腐種類也大有區別。
傳統豆腐主要有南豆腐和北豆腐之分,主要是因為製作的時候添加的凝固劑的不同。南豆腐一般用石膏點制,因為凝固的豆花含水量比較高,吃起來會質地細膩。北豆腐多用滷水和酸漿點制,在凝固的時候豆腐的含水量較少,固然質地較南豆腐而言比較老,也因為含水量少,豆腐的豆味更濃,質地也更加有韌性,不容易破碎,容易製作美食。除了南北豆腐,另外還有一種也是我們常見的就是「內酯豆腐」,它屬於新型凝固劑,相比較傳統豆腐點制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產品質量,當然有的地方也叫「絹豆腐」,它質地明顯要比北豆腐和南豆腐嫩滑與細膩。
今天我要個大家分享我家最近飯桌上常見的一盤——香辣豆腐,它比麻婆豆腐製作起來更為簡單省事,每每有這菜,老公吃過都說太過癮、太下飯。
【香辣豆腐】家常做法
食材:嫩豆腐(南豆腐)、辣椒配料:蔥、姜、蒜、生抽、蠔油、老抽、醋、鹽、花椒粉、澱粉、植物油。
具體做法:
一、先將豆腐切2釐米左右的小方塊;辣椒切小圈;蔥姜蒜切碎塊。
二、鍋裡備水,水開後放入豆腐塊煮2-3分鐘左右,控水盛出入冷水,冷水冰一下,豆腐的韌性會好一些,同時也防止豆腐受熱後粘連。
三、另起鍋,熱鍋冷油,放入蔥姜蒜翻炒出香味後,倒入半碗水,放入生抽2勺、蠔油1勺、醋半勺、老抽一點點和少許鹽(鹽添加要看情況添加)。
四、待鍋裡水開後,放入豆腐塊轉中小火煮,煮豆腐期間,用鍋鏟背面慢慢滑動豆腐,這樣滑動豆腐不易碎,再撒一些花椒粉,喜歡味道重的可以多一點。
五、豆腐小火燉煮3-5分鐘左右後,淋入水澱粉,收汁。
六、見湯汁變得稍稍有些濃稠了,倒入切好的辣椒圈,繼續翻炒至湯汁濃稠,汁水別收得太幹,可以澆到米飯上吃也非常不錯。
香辣豆腐成品:撒少許小蔥或者熟芝麻都起點綴的效果。
香辣豆腐【烹飪小提示】:
1、我一般做這菜都選用的嫩豆腐,它是豆腥味淡,口感也更加滑嫩。你也可以用老豆腐,只是它豆腥味重,出鍋沒有嫩豆腐好吃。
2、不管是老豆腐還是嫩豆腐(北豆腐)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豆腥味,一般減少豆腥味的方法就是加熱(汆水煮一會)。
3、翻炒嫩豆腐的時候切記記得要用鍋鏟/勺子背面慢慢推動,這樣豆腐不容易破碎。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