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爆炸的瞬間有多短?一秒鐘在它面前相當於過去了幾億年

2020-12-16 奇點使者

筆者-小文

黑洞被稱為「太空中最自私的怪物」,這是因為黑洞只進不出,被黑洞吞噬掉的物質永遠也不可能再從黑洞中出來了。

但黑洞在吞噬的同時,還會發生一種神秘的現象,那就是黑洞的「蒸發」現象,據悉,一個太陽質量的黑洞要完全蒸發需要一個地球年,但如果是一個地球質量大小的黑洞,只要在1x10^-21秒內就會蒸發得乾乾淨淨。

1x10^-21秒是什麼概念呢?或許用「一瞬間」來形容是再適合不過了,在人們的常識內,一秒鐘是非常快的,它也是人類用來計量時間的重要單位。

但是,一秒鐘或者一毫秒都不是宇宙中的最小時間刻度,科學家認為,最小的時間刻度可以用普朗克時間來概括。

而所謂的普朗克時間指的是時間量子間的最小間隔,也就是 10E-43秒,提出這個概念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沒有比這更短的時間刻度了。

因為物質的時間一旦小於普朗克時間,那麼該物質就會崩壞,也就是不復存在,這是一個矛盾點,是量子間隔決定了時間的最小限度。

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900年,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發現,能量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單位,也就是「量子」。

而為了描述量子的體積,人們通常用普朗克量子來形容基礎量子,這一發現也標誌著量子力學的誕生。

此後,普朗克量子在量子領域的發展更是超乎了普朗克本人的想像,人們只需要將普朗克量子和其它空間或者時間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不可再分割的量子,由此,普朗克時間這個概念也被延伸出來了。

而在眾多關於宇宙形成的理論當中,目前得到最多科學家支持的是著名的「宇宙爆炸論」,科學家認為,在宇宙誕生之前,時間和空間都不存在。

而整個宇宙的物質都被壓縮在一個體積無限接近於零的奇點內,這個奇點的爆炸,才形成了如今人們所看到的宇宙萬物。

而當時,宇宙爆炸的一瞬間是非常短暫的,而科學家認為,普朗克時間正是宇宙爆炸瞬間所需的時間,一秒鐘在它面前,如同過去了上億年。

相關焦點

  • 即將誕生的宇宙巨獸!比太陽大16億倍,正處於爆炸邊緣
    比太陽大16億倍,正處於爆炸邊緣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會從出生逐漸經歷人生的各個階段,最後平靜的走向死亡,這個世界的萬物也都是如此,就連宇宙的恆星也不例外,只是行星的一生要比人類漫長的多,因此一個人能夠在活著的時候,見證一個行星的誕生和死亡,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 宇宙中最大天體有多可怕?它能大到什麼程度?裝下1.3億億個地球
    除非這個天體完全是一個鐵疙瘩,但宇宙中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重元素來形成一個超級鐵疙瘩,所以恆星依舊是宇宙中質量最大的一類天體。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太陽系,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都集中在了太陽一個人的身上,圍繞太陽運行的八大行星、矮行星、衛星、以及一些小行星在太陽面前都像一顆米粒一樣。
  • 宇宙終極謎題之一:發生大爆炸前,它原本有多大?
    你可能會認為宇宙是無限的,老實說,它可能真的是無限的,但我們並不能確定。多虧了大爆炸——宇宙有生日的事實,或者我們只能回溯有限的時間——還有光速是有限的事實,使我們只能看到有限的宇宙。到今天,可觀測的宇宙已經有138億歲了,它向四面八方延伸了461億光年。那麼在138億年前,它到底有多大呢?
  • 誰是宇宙最大星球?盾牌座uy能裝18億個太陽,但在它面前卻弱爆了
    以我們人類來比較,山河大地都是龐然大物,然而在宇宙之中,「山河大地尚屬微塵」,就連我們的地球,都仿佛是宇宙浩瀚空間中的一粒「微塵」。如果我們放眼銀河系的話,太陽系其實只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中的一員,其中有著很多星球,都比我們的太陽大很多,比如人們常提到的盾牌座uy,雖然它也是一顆恆星,但是它的體積卻相當於是太陽體積的18億倍,是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如果跟地球相比較的話,那麼它能裝下2340萬億個地球。
  • 宇宙中最大的爆炸,黑洞誤吞一顆超新星,亮度超太陽5700億倍
    我們都知道,黑洞是宇宙最可怕也是最能吃的一種天體,只要是在黑洞身邊出現的,無論是恆星還是比黑洞體積大數百萬倍的天體,都會被黑洞吞噬掉。
  • 宇宙中最強的能量是什麼,它的威力有恐怖?
    過去,超新星爆發很少被人們觀測到,因為古代主要依靠人們的眼睛觀測,即便後來有瞭望遠鏡,也很難發現在密密麻麻繁星中突然閃爍的幾下星光。近代以來,天文學家們採用自動巡天望遠鏡,採取拍照記錄的辦法,就發現了許多超新星爆發現象,這些爆發基本都是銀河系外的爆發,距離我們都很遠。
  • 伽馬射線暴:瞬間釋放的能量竟超太陽一生總和,殺傷力宇宙第一!
    ,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伽馬射線,伽馬射線是波長短於0.01埃的電磁波,為原子核能級躍遷退激時 所釋放出的射線,它和我們所見的可見光差不多,可見光則是電磁波譜的一部分,電子波譜有許多分類 有長波 短波 ,有無線電 可見光 紫外線 伽馬射線等,射線的波長越短 能量就會越高,伽瑪射線爆說的是 在宇宙中的某個方向,伽馬射線的強度 在很短的時間裡,突然增強許多 隨後又減弱的一種現象
  • 宇宙電波的源頭找到了!持續時間幾毫秒,能量夠人類用622億年!
    為了找到外星人的蹤跡,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宇宙信號,這麼多年來科學家也接收了無數的宇宙信號,如果能夠對某些有規律的信號進行解密,那對於人類探索外星文明來說,將有著重大的突破。快速射電暴快速射電暴與其他無線信號不同,持續時間很短,大部分只有幾毫秒。在2007年的時候科學家第1次探測到了快速射電暴,只不過時間太短暫,快速射電暴也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 歐洲對撞機模擬宇宙爆炸 溫度超太陽核心百萬倍
    億年前宇宙形成的瞬間過程。對撞之際,這些粒子「狂飆」的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99.99%,從而使它們在對撞瞬間產生的高溫相當於太陽核心溫度的100萬倍,即10萬億度。據信這個溫度就是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剛剛發生後百萬分之幾秒內的溫度,之後宇宙中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高溫。在這一溫度下,連構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也被融化了,產生「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uark-Gluon Plasma)。
  • 超新星爆發有多恐怖?40億顆毀滅恐龍的小行星的撞擊力量還要多
    日地距離觀看超新星=在你眼珠前爆炸一顆核彈。這不誇張,讓我們來看看超新星爆發到底釋放了多少能量就知道了。超新星釋放的能量有多大?天文學家在描述超新星爆發產生的巨大能量,用了一個我們很多人沒見過的新單位——foe,來度量它。
  • 我們都想知道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科學界是怎麼解釋的呢?
    被大多數的科學家支持的理論是「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觀點是由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莫夫和弗裡德曼提出來的。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的一個「奇點」,然後出現了爆炸式的膨脹,生成了眼前這個廣袤的宇宙。宇宙膨脹的趨勢一直延續至今。
  • 那是宇宙的盡頭嗎?科學家發現一堵「宇宙之牆」,橫跨35億光年
    如果把人類比作是地球上的細菌,那麼整個宇宙就相當於銀河系的存在,細菌連人體都分不清,更不用說去分清銀河系這個巨型星系了,而人類目前與宇宙的大小比例就類似於細菌與銀河系大小的比例,甚至會更小,面對這麼龐大的宇宙,人類這種「細菌」又怎麼能夠知道宇宙的大小呢?
  • 在它面前太陽如同一滴水,瞬間被融化
    絕對零度的溫度是零下273.15度,其熱力學溫標寫成K,但一個物體的粒子動能再低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靜止,因此,絕對零度就相當於粒子運動的下限。但是,溫度為什麼就沒有上限呢?科學家解釋道,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無論是什麼物體內,粒子的運動速度都會存在一定的限度的,它既不可能超速地運轉,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靜止,只不過,相比於溫度的下限,粒子的運動上限的空間要更為廣闊而已。就地球和太陽為例,對於許多人而言,太陽可能就是宇宙中溫度最高的星體之一了。
  • 太陽表面的風暴中心「太陽黑子」,有11年的周期性會引發耀斑爆炸
    太陽屬於恆星中的黃矮星,直徑相當於地球的109倍,太陽的主要成分是氫,約佔太陽總質量的75%,其餘大部分是氦,當然組成太陽的成分「氫」和「氦」是以等離子超熱氣體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太陽是一個超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擁有巨大的能量,起碼可以繼續燃燒大約60億年。
  • 地球3.9億光年外大爆炸!已探測到的規模最大宇宙爆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系人類已探測最猛烈,10億個太陽發光10億年的能量不及此次百分之一&nbsp&nbsp&
  • 宇宙文明分為7個等級,人類文明1級都算不上,那7級是什麼樣子?
    宇宙文明與地球45億的年齡、銀河系136億的年齡相比,人類文明的發展不過是滄海一粟。宇宙那麼大,一定存在著更多、更先進的文明,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宇宙文明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從我們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其他宇宙文明的探索之旅。據美國太空網報導,或許在我們生活的太陽系裡就有其他文明,這可能需要更多的望遠鏡去發現他們的存在。
  • 《宇宙究竟有多大》
    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7億年,可長度為什麼是1560億光年?宇宙的大小為什麼是一個你從未聽說過的數字。他們的解釋是這樣的: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7億年。光從最早已知的星繫到達我們地球要穿行130億年以上。他說,光還沒有穿行那麼遠,「但是穿行137億年到達我們地球的光子的起點到現在是780億光年遠。這是宇宙的半徑,那麼直徑是1560億光年。這只是基於光線返回時所用時間的95%,因此宇宙實際的長度可能會更長一些。
  • 宇宙有多大呢?
    在可觀測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假設宇宙是各向同性的,那麼到可觀測宇宙邊緣的距離在每個方向上都是大致相同的。也就是說,可觀測宇宙具有以觀察者為中心的球形體積(球)。宇宙中的每一個位置都有它自己的可觀測宇宙,它可能與地球上的宇宙重疊也可能不重疊。從這個意義上說,可觀測這個詞並不指現代技術檢測來自物體的光或其他信息的能力,或者說檢測是否有任何東西存在。它指的是光速本身所產生的物理極限。
  • 電影《宇宙與人》解說詞,當時這部電影在全國放映,無人不知
    我們把自己擁有的一顆恆星叫做太陽,它的光輝對地球的生命是最根本的,陽光在地球表面已經掠過了40多億年,今天的生態就是純粹陽光的塑造,這種塑造使得地球擁有了一個長達40億年的生命鏈,這個鏈條其實就是固體的陽光,因為生命的本質的含義就是把光能變成物質的新陳代謝。
  • 它是宇宙中最奇怪星體,科學家至今搞不清楚它巨的巨大能量來源
    宇宙浩瀚廣闊,自138億年前發生大爆炸以來,浩瀚的宇宙形成了無數各類天體,星系等。本來宇宙應該是完全黑暗的空間,可由於像恆星一樣的天體存在,讓黑暗的宇宙有了些許光明。晚上的夜空,我們抬頭看到那麼多的星星,大部分都是恆星,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