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黑洞被稱為「太空中最自私的怪物」,這是因為黑洞只進不出,被黑洞吞噬掉的物質永遠也不可能再從黑洞中出來了。
但黑洞在吞噬的同時,還會發生一種神秘的現象,那就是黑洞的「蒸發」現象,據悉,一個太陽質量的黑洞要完全蒸發需要一個地球年,但如果是一個地球質量大小的黑洞,只要在1x10^-21秒內就會蒸發得乾乾淨淨。
1x10^-21秒是什麼概念呢?或許用「一瞬間」來形容是再適合不過了,在人們的常識內,一秒鐘是非常快的,它也是人類用來計量時間的重要單位。
但是,一秒鐘或者一毫秒都不是宇宙中的最小時間刻度,科學家認為,最小的時間刻度可以用普朗克時間來概括。
而所謂的普朗克時間指的是時間量子間的最小間隔,也就是 10E-43秒,提出這個概念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沒有比這更短的時間刻度了。
因為物質的時間一旦小於普朗克時間,那麼該物質就會崩壞,也就是不復存在,這是一個矛盾點,是量子間隔決定了時間的最小限度。
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900年,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發現,能量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單位,也就是「量子」。
而為了描述量子的體積,人們通常用普朗克量子來形容基礎量子,這一發現也標誌著量子力學的誕生。
此後,普朗克量子在量子領域的發展更是超乎了普朗克本人的想像,人們只需要將普朗克量子和其它空間或者時間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不可再分割的量子,由此,普朗克時間這個概念也被延伸出來了。
而在眾多關於宇宙形成的理論當中,目前得到最多科學家支持的是著名的「宇宙爆炸論」,科學家認為,在宇宙誕生之前,時間和空間都不存在。
而整個宇宙的物質都被壓縮在一個體積無限接近於零的奇點內,這個奇點的爆炸,才形成了如今人們所看到的宇宙萬物。
而當時,宇宙爆炸的一瞬間是非常短暫的,而科學家認為,普朗克時間正是宇宙爆炸瞬間所需的時間,一秒鐘在它面前,如同過去了上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