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一些社區可能會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是罪犯,但是在遵守相關監督管理規定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範圍內生活和工作,他們是社區矯正對象。社區矯正,就是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置於社區內,矯正他們的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幫助他們順利融入社會。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在冊的社區矯正對象有66.7萬人。社區矯正工作需要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行政等多部門的協作配合。其中檢察機關在社區矯正中發揮法律監督的作用,促進將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最大限度地降低罪犯「又犯罪」比例,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張某是阜陽市一家醫院的一名主管護師,因犯貪汙罪於2019年9月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在阜陽市潁州區接受社區矯正,在此期間,她一直表現良好。2020年初,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候,張某第一個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
張某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有20多年的急診工作經驗,而且參與過2003年抗擊非典,雖然是一名社區矯正對象,但她希望能夠參與其中。按照規定,社區矯正對象不能隨意離開所在轄區,要前往武漢必須要經過當地司法局的批准。於是,張某向潁州區司法局提交了申請。
安徽阜陽市潁州區司法局局長陸吉安說:「考慮到疫情防控很重要,所以我們就向市支隊、省司法廳社區矯正處進行了及時匯報,得到他們答覆之後,我們批准了她的申請。」
2月15日,張某和同事一起抵達武漢,當天他們被分到了漢陽醫院的發熱門診工作。每天一早,她就要到醫院為病人登記、分診,並進行核酸採樣,身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她只能是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2月25日,由於這家醫院不再作為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張某接到通知,她可以先行撤離,但張某卻選擇了留在武漢繼續抗疫,並再次寫下請戰書,隨後她被分配到一家方艙醫院,開展救治工作。
3月23日,阜陽市人民檢察院在進行社區矯正檢察的時候,注意到了張某的情況,隨後,他們了解了張某的日常監管表現。作為社區矯正對象能主動請戰赴武漢抗疫,這種行為值得肯定,當即有辦案人員提出,像張某這種行為是不是可以申請減刑,對於這個問題,辦案人員之間產生了分歧。
安徽阜陽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李偉說:「因為根據法律的規定,社矯對象一般不予減刑,只有社矯對象符合重大立功條件,才可以參照減刑假釋相關規定予以減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八條規定,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重大立功表現。阜陽市檢察院進一步開展調查核實,認為張某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主動請纓,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為「武漢保衛戰」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條規定的法定減刑條件,於是發出檢察建議,建議阜陽市司法行政機關對張某提請減刑。
今年5月22日,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張某減刑案,7月6日,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對張某減去有期徒刑一年,緩刑考驗期由五年縮短為三年。阜陽市檢察院依法對中級法院的裁定進行了監督。
檢察機關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司法行政機關及時啟動減刑程序,張某作為社區矯正對象,她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樣,對於涉及民營企業的社區矯正對象,因生產經營需要外出,檢察機關同樣在法律框架內予以保障。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社區矯正對象曹某,是江蘇某企業負責人,2019年12月31日,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六個月,在揚州市接受社區矯正。今年1月,因為企業生產經營需要,曹某向司法行政機關申請到新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按照有關規定,社區矯正對象不能外出超過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的範圍,加上當時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司法局沒有同意曹某的申請。
江蘇揚州市江都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鄒慶慶說:「後來在3月份,曹某再次向司法局、鎮政府,還有檢察院提出,希望儘快批准他到新疆復工復產。」
接到曹某的再次請求後,揚州市江都區檢察院詳細了解了曹某的情況,並與其他部門進行商量。
經過充分的調研走訪,今年3月11日在公檢司聯席會議上,依據《滬蘇浙皖社區服刑人員外出管理辦法(試行)》,揚州市江都區檢察院建議司法行政機關批准曹某的請假外出經營申請,同時以電話通信、手機定位、實時視頻等方式實施監督管理,準確掌握其日常活動軌跡,並由司法部門派人隨行前往新疆監督行動軌跡等。做到既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又保證監管落實到位。
到了新疆之後,曹某的企業順利籤下了3000餘萬的合同,保證了1000多名職工復工復產。
檢察機關除了為個人和企業重新回歸社會、融入社會創造條件,在社區矯正檢察過程中及時發現存在的漏洞,並進行糾正和改進。李某是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人,因犯詐騙罪被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一萬元,緩刑考驗期為2019年4月15日至2023年4月14日,在突泉縣接受社區矯正。
內蒙古司法廳社區矯正管理局局長王永賢說:「以前,因為技術不允許,如果每天實地到司法所報到,肯定要影響到社矯對象的工作和生活,後來出現了手環腳環。手上帶上手環,腳上帶著腳環,社矯對象本身就形成標籤化,會引起社矯對象牴觸心理。」
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研發了「正行通」手機APP,並應用到全區的社區矯正工作中來。李某需要通過手機APP用指紋進行籤到。除此之外,突泉縣司法局還要求每個月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一次面對面的法制學習和公益勞動。
內蒙古突泉縣司法局局長張永信說:「2019年12月17日,突泉鎮司法所舉行集中學習和公益勞動活動點驗人員的時候,發現李某無故未參加這次活動,隨即進行電話聯繫,電話顯示關機狀態。」
一直以來,系統顯示李某手機APP籤到的狀態都是正常的,隨後,司法所工作人員向李某母親詢問,她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李某人在哪裡。但讓人納悶的是,系統上顯示李某每天仍在正常籤到,但是打電話又打不通,司法局工作人員隨即又對李某母親進行詢問。
原來,李某在2019年11月19日離開突泉縣,結果2019年12月1日,又因為招搖撞騙被內蒙古科右中旗公安局刑事拘留。他有兩部手機,其中一個留給自己的母親替自己籤到,李某的母親每天籤到後就將手機關機。突泉縣司法局發現「正行通」手機APP的漏洞後,立即將相關情況匯報給當地檢察院。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於2020年4月8日向自治區司法廳提出立即改正「正行通」手機APP籤到方式的檢察建議。
王永賢說:「今年4月下旬左右,『正行通』全面更新換代,更換成現在最新的銀行人臉識別活體檢測技術,要求全區所有的105個社區矯正大隊和1052個司法所全部升級換代成人臉識別活體檢測技術。」
將網際網路技術手段運用於社區矯正,有利於提高社區矯正工作效能和保障社區矯正對象合法權益,但在探索的過程中,被少數社區矯正對象鑽了空子,檢察機關通過及時下發檢察建議,堵住這一漏洞,彌補了損失。我國的社區矯正工作從2003年開始試點,2009年全面試行,2014年又在全國進一步全面推進。17年來,社區矯正成果顯著,據統計,社區矯正對象的再犯罪率一直在0.2%這樣一個較低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國的社區矯正工作從2003年就開始試點了,2009年全面試行,2014年在全國進一步全面推進。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並於2020年7月1日開始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就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專門立法,標誌著社區矯正工作邁出了跨越性的步伐,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希望,社區矯正對象們都能浪子回頭金不換,在家門口重塑人生。(焦點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