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離世時表現「冷漠」,並且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躲避不了的事情。那麼我們就會經歷親人或者朋友,離開自己的事情。當我們聽到有陌生人逝去時,我們可能沒有什麼情感波動。但是當你聽到,你重要的親人或朋友離世時,你可能會沒有情感波動,或者是異常難過甚至大哭起來。那麼擁有這種不悲不哭情緒的人,到底是什麼心理呢?
人是一種感性動物,正因為我們擁有情感,所以我們才會品味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我們失去重要的親朋或好友時,表現得冷靜不哭不悲。這時候就可能有人說他們「冷血」。但是你並不知道,他只是太過理智性,把悲痛都壓在了自己心中,不願表現在別人面前,內心堅強的他,說不定比誰都痛苦,這是別人無法體會的。
簡單舉個例子,有個人在他媽媽去世的時候,並沒有哭。他嬸嬸就扭著他的胳膊叫他哭出來,不要憋壞身體,不過他還是沒有哭。在沒有人的時候,他只要想起媽媽,或是聽到別人叫媽媽,就會扭頭淚奔,泣不成聲,雖然已經過去五年了,但還是過不去。
還有一種情況,有時候親人突然離世,我們不覺得難過,其實是沒有反應過來。再加上親人不在了,肯定要忙前忙後,根本沒有那個精力想別的,有機會喘口氣了,才反應過來,那個一直在身邊的人,從今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只要在生前給予了親人或好友,最好的照顧與陪伴,自然問心無愧。不一定哭才會悲傷。不悲不喜的人,或許內心更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