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ture Genetics | 強強聯合,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大學揭示東亞人群精神分裂症的遺傳結構基礎
來源:iNature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使人神經衰弱的精神疾病,全球終身患病率約為1%。大規模的精神分裂症基因研究主要報導了歐洲血統樣本,可能缺少重要的生物學見解。2019年11月18號,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所師詠勇團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現倉團隊、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嶽偉華聯合眾多國際知名研究單位在Nature Genetic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omparative genetic architectures of schizophrenia in East Asian and European populations的研究論文。
報告了迄今為止對東亞參與者(227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5362名對照)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研究,在19個遺傳位點中確定了21個全基因組範圍內的顯著關聯。導致精神分裂症風險的常見遺傳變異在東亞和歐洲祖先之間具有高度相似的影響(遺傳相關係數=0.98±0.03),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基礎及其生物學在人群中廣泛存在。
2,專家點評STM │ 陽懷宇/蔣若天課題組合作開發鉀通道TASK-3首創選擇性激動劑:基於化學小分子探針的鎮痛藥物新靶標發現和確證
來源:BioArt
疼痛治療迫切需要發現和確證新靶標。2019年11月20日,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陽懷宇教授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轉化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蔣若天研究員等多個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Selective activation of TWIK-related acid-sensitive K+ 3 subunit–containing channels is analgesic in rodent models的研究論文,報導了首個TASK-3選擇性激動劑CHET3,並基於該小分子系統地評估了TASK-3作為新靶標的潛力,發現激動TASK-3可以降低傷害性感覺神經元興奮性,從而抑制多種疼痛,為開發非阿片類的新型鎮痛藥物提供了新思路。
3,Cell 子刊:不僅助眠,白噪音還可以改善聽力
來源:生物探索
背景白噪聲抑制聽覺皮層神經元的調諧曲線,增加了頻譜相似音的可分辨性
白噪音與其他噪音不同,安靜的環境甚至也不會具有與白噪音相同的效果。來自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ell Reports》的一項研究中證明,連續的白噪音背景下,純淨的聲音變得更加精確,這一發現可用於進一步發展人工耳蝸。
由巴塞爾大學生物醫學系的Tania Rinaldi Barkat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在一個充滿挑戰的聲音環境中聲音感知和辨別的神經基礎。重點是研究聽覺皮層——「聽覺大腦」,即處理聲學刺激的大腦區域,通過測量大鼠的腦獲得了聽覺系統的活動模式。研究團隊的數據顯示,白噪音顯著抑制了聽覺皮層神經細胞的活動,正是這種對神經元興奮地抑制,才導致人們對純音的更精確的感知。
4,飲酒與伴侶選擇存在關聯
來源:Nature自然科研
本周《自然-通訊》發表的一篇論文Genetic evidence for assortative mating on alcohol consumption in the UK Biobank報告了一種與飲酒水平相關的遺傳變異,而這種遺傳變異反過來可能與伴侶選擇存在關聯。
5,近2萬中國人研究:退休可能加速認知衰退?要多動腦!
來源:醫學新視點
一項IZA勞動經濟學研究所對中國人群的研究報告顯示,退休可能會加速認知能力下降,增加患痴呆症風險,尤其是女性。研究人員介紹,該研究首次考察了發展中國家退休可能產生的認知影響,其結果與先前關於退休對美國、英國和歐盟地區老年人影響的一項研究結果相似,支持了腦力活動減少會加速認知能力下降的假設。
6,精液中的這種分子,讓雌性果蠅記憶力更強
來源:環球科學
性肽(sex peptide)是一種附著於果蠅精子上的分子,在果蠅的性交過程中,隨著精液進入雌性體內。此前的研究已經發現,性肽作用於與生殖道相連的神經元後,會導致雌性果蠅的行為發生一系列變化,例如進食慾望更高、拒絕其他雄性果蠅。
在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新研究中,來自法國的研究團隊發現,這種分子不僅影響了上述行為,還作用於腦部相應的神經元,改變了雌性果蠅的長期記憶。對於果蠅來說,這項行為的意義在於,雌性果蠅產卵時的安全性提高了。
7,患臉盲症,可能是腦神經迴路失衡了
來源:環球科學
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臉盲症與大腦右側梭狀回面部區域(FFA)有關。而新發表於《大腦》的研究分析了19項已發表研究中、44名中風後臉盲症患者的腦部核磁共振成像數據,發現臉盲症不是單一腦區的功能失常導致的。這44名患者的病灶位置不僅與FFA腦區相關,也與左額頂葉皮層的4個腦區相關,而該皮層負責從視覺刺激中提取特徵。研究人員推測,面部識別功能異常與這兩個不同的神經迴路有關,這項研究將有助於開發針對臉盲症的新療法。
8,Nature研究詮釋中國古語:什麼樣的失敗才是成功的母親?
來源:環球科學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新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分析大量的失敗案例,證實了中國的古語「失敗乃成功之母」。但研究也指出,苦幹和蠻幹是無法成功的,想要成功需要快速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因為改進所花的時間越長,你就也越可能失敗。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你睡覺時,大腦竟然在努力加深記憶!
2,腦科學日報|Nature子刊:大腦GPS系統呈蜂窩狀,彎路多了就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