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大戲院——大後方抗日救亡話劇的演出陣地

2020-12-22 搜狐網

  新華網重慶8月12日電 記者朱薇、周軼君、張琴

  因在抗戰期間上演過94出話劇的重慶國泰大戲院,被譽為我國劇場史上的一顆明珠,它是大後方抗日救亡話劇的演出陣地。在這裡,我國老一輩的話劇、電影藝術家們絕大多數都留下了藝術活動的足跡。

  如今已過古稀之年的萬健成,由於抗戰期間在國泰大戲院當學徒的經歷,使他成為國泰大戲院的戰時輝煌的見證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與這裡結下不解之緣,新中國成立後,國泰大戲院更名為國泰電影院,他從一名普通員工幹到經理,直到1989年退休為止。

  萬健成老人介紹說,國泰大戲院揭幕於1937年2月8日,坐落於重慶解放碑柴家巷口,霓虹燈構成的「國泰大戲院」,當年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前去觀看。戲院樓上樓下設有1500個鐵背靠椅座位,天花板上還掛有六個磨砂大吊燈,摩登至極。這裡白天放電影,晚上演話劇。

  致力於抗戰戲劇研究的石曼老先生,曾經是一家民營報紙專事戲劇、電影報導的記者,曾對白楊、趙丹、田漢、陽翰笙等影劇名人做過專訪,與他們的私交甚篤。談到抗戰期間發生在重慶國泰大戲院的逸事奇聞,他總是津津樂道1937年10月,重慶國泰大戲院首演《盧溝橋之戰》,當臺上喊出「我們為全民族而戰」,臺下無論官員、商人、軍人、學生都齊聲喊出「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來響應。

  1938年10月,日軍對我國開展了大規模進攻。在這緊急關頭,大後方民眾掀起了支援前方的募捐高潮。重慶影劇界決定上演《為自由和平而戰》,預計募集5萬元製作寒衣5萬件送去前線。演出的普通券為1元、2元、5元、10元。10元的票價當時是重慶前所未有的高價,一般公務員一個月的夥食費才3元。榮譽券更高達50元、100元、500元。500元相當於當時10兩黃金。普通券被一搶而空,榮譽券也有許多人購買。重慶市銀行同業會主席康心如一次就拿出2萬元購走多種榮譽券。石曼老先生說:「尤其稱道的是,當年重金購買演出券的人,為的是抗日,為的是愛國。」

  「大後方的影劇明星既是在戰火中演出,更是像打仗一樣參加抗日救亡演出。」石曼告訴記者,戰時重慶頻頻遭到日軍轟炸,警報一響,國泰大戲院的演出立即閉幕。空襲一過,演員和觀眾又回到劇場,戰時國泰的演出從未長時間中斷。1942年10月17日晚上,夏衍創作的大型話劇《第七號風球》在國泰大戲院首演,劇院人聲鼎沸,白楊等人在後臺忙著比妝。首演的帷幕馬上就要拉開了,不料,日本侵略者的飛機竄到山城的上空,白楊等人帶著妝與觀眾一起進入防空洞暫避。空襲過後,演員與觀眾又回到國泰大戲院。《第七號風球》開演,在一片暴風驟雨般的掌聲中,帷幕拉開。該劇首演後,連演十餘場,場場爆滿,在觀眾強烈渴望下又加演五場,後來還去成都等地公演。

  談到劇院內是否有專門為「大明星」安排的防空洞,或者一旦遇到危急情況,是否首先照顧明星們撤離,萬健成連連搖頭,說:「那時候演員和觀眾一樣。」

  1943年6月,國泰大戲院被政府當局明令禁止演話劇。截止到此時,這裡已上演了94出話劇。在國泰首演的話劇中,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如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蛻變》、夏衍的《法西斯細菌》、陳白塵的《結婚進行曲》、吳祖光的《鳳凰城》、宋之的的《霧重慶》、陽翰笙的《天國春秋》、於伶的《長夜行》、老舍的《面子問題》、顧毓秀的《嶽飛》,我國從此有了十大編劇之稱。

  至今,郭沫若、夏衍、陽翰笙、曹禺、白楊、吳茵、張瑞芳、石羽、秦怡等著名藝術家為國泰大戲院留下的籤名,篆刻在國泰電影院門廳右牆的石壁上,見證著國泰大戲院的戰時輝煌。

相關焦點

  • 重慶珍檔 | 空襲一停,繼續開戲,國泰大戲院為啥這般淡定?
    重慶政協報消息,重慶「國泰大戲院」是抗戰時期大後方演出抗日救亡話劇的主陣地,有「劇場史上的一顆明珠」之譽,我國許多老一輩話劇、電影藝術家都曾在那裡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舞臺形象。國泰大戲院兼具電影放映和話劇演出兩大功能,白天放電影,晚上演話劇,每天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前去觀看。而它的聲名遠播,卻在於抗戰時期的話劇演出。(二)1937年10月,國泰大戲院首演《盧溝橋之戰》。
  • 夏雲瑚:抗戰時期創建國泰大戲院
    重慶國泰大戲院始建於1937年1月,同年2月8日揭幕,此時的夏雲瑚擔任總經理。大戲院寬闊無比,十分壯觀,既可放映電影,又可演出戲劇。座位1780個,其中樓下1280個,樓上500個,座位均為鐵靠背椅,金絲絨彈簧坐墊。天花板上有6個磨砂大吊燈,燈光從四周牆壁夾縫射出,牆上還有8個大風扇,戲院門口由霓虹燈構成的「國泰大戲院」5個大字熠熠生輝。
  • 崤函史話】匯聚蓬勃的抗日力量 ——三門峽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
    他從外地請來武漢三、崔濟民、薛劍三、馬俊青等進步青年教師,以學校為陣地,積極宣講革命道理,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除進步知識青年組織的活動外,各界群眾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也加入到救亡行列,這在陝州各界援綏抗日行動中表現得尤為突出。1936年11月,綏遠抗戰取得勝利。消息傳到到陝州,各界聯名致電傅作義將軍,慰勞綏遠抗敵將士。
  • 國泰藝術中心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國泰藝術中心的前世今生   「重慶國泰藝術中心的前身國泰大戲院,曾創下了我國戲劇史上的輝煌歲月,它承載了幾代人的集體記憶。」10月24日,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戲劇影視研究室副主任周津菁向記者講述了有關重慶國泰藝術中心的前世今生。
  • 孩提時她用歌聲話劇宣傳抗日 當年「孩子劇團」抗日小戰士回渝追尋...
    抗戰期間,重慶街頭,國泰劇院,難民營……這群小孩兒遠離家鄉,頂著烽火,用歌聲、話劇等形式宣傳抗日。他們最小的只有8歲,最大的不過19歲。當年「孩子劇團」的團員、抗日小戰士吳秀聖,從香港回到重慶,94歲高齡的她來渝尋找當年足跡,回憶當年往事,唱起當年唱過的歌……
  • 育才中學公布一批珍貴資料揭秘抗戰時期鮮為人知的故事 重慶師生用畫筆參與抗日救亡運動
    用自製木炭條畫畫;步行一夜到國泰電影院看話劇;舉辦抗日兒童畫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9月2日,先後聘請了陳煙橋、許士琪、汪刃鋒、劉鐵華、張望、王琦、梅健鷹等一批大後方的著名畫家任教。繪畫組首屆主任陳煙橋,是1939年應陶行知邀請來渝創建育才學校的教師之一。
  • 【「四史」學習教育】「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在西青
    遊行當天,來自南開大學、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河北省立法商學院、扶輪中學、匯文中學等學校的學生集結在官銀號,宣傳抗日救亡,提出停止內戰,槍口一致對外,反抗華北特殊化,反對日本增兵華北,清查海河浮屍案。「五·二八」大遊行後,天津市委明確提出:要鞏固學校中抗日鬥爭的陣地,利用暑假走向社會,在廣大群眾中開展抗日救國的宣傳活動,引導廣大學生繼續沿著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前進。
  • 國泰大戲院與美術館「二合一」(圖)
    製圖/胡楊本報訊(記者謝夷)落戶解放碑的重慶美術館將與國泰大戲院合二為一  市公安局年內搬家  6月1日,市二屆規委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決定,原選址在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對面的重慶美術館要改址位於臨江門的市公安局地塊,與國泰大戲院共同建設。市公安局將於今年12月底以前正式搬遷,以騰出地方。  這塊地面積0.96公頃,只有一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要放進兩大社會文化設施,該如何擺放才不顯促狹?
  • 帕慕克《雪》話劇版亞洲首演,揭幕中國大戲院開幕演出季
    6月22日晚,修繕一新的中國大戲院在上海盛裝開幕。88年歷史的老劇院迎來了新的歷史階段。京滬眾多演藝文化界人士和作家學者都趕來為劇院開幕致賀。即將參與開幕演出季的各國戲劇名導也通過視頻發來了祝賀。揭幕儀式上,中國大戲院向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頒發中國大戲院藝術總監聘書,並授予了劉恆、過士行、張軍、史依弘、黃豆豆等知名藝術家全球品牌推廣大使稱號。位於人民廣場地區的中國大戲院,始建於1930年,曾是上海京劇「四大舞臺」之一。歷慧良、馬連良、梅蘭芳、孟小冬、周信芳等名角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 日軍對泉州的侵略罪行及泉州人民的抗日救亡鬥爭
    在這危急時刻,中共中央發出「共產黨員應實際上成為各地救亡運動與救亡組織之發起人、宣傳者、組織者」的號召,中共泉州地方組織堅決執行中央的指示,廣泛發動各階層人士和廣大民眾加入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成立各種抗日救亡團體。九一八事變後,泉州社會各界滿懷愛國之情,迅速行動起來,成立各種抗日救亡團體開展救亡活動。
  • 抗日戰場上的中國科學家 | 浙江大學西遷:竺可楨校長領導下的抗日救亡活動
    浙江大學特種教育執行委員會布告(取自《國立浙江大學日刊》1937 年第254期)竺校長的決定與全校師生抗日救亡決心不謀而合史地系學生施雅風看到一則招收青年戰地服務團的消息,覺得當下抗日比讀書更為重要,就暫別同學們,去了南昌報名。數學系學生錢克仁休學一年,到長沙跟隨劉良模開展救濟難民、教群眾歌詠等抗日救亡工作。在浙江建德時,浙大師生難以時刻關注戰局的發展態勢。
  • 抗戰大後方音樂研究匯報音樂會舉行
    12月9日晚,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舉行了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系列活動之「抗戰大後方音樂研究匯報音樂會」。該校音樂學院的師生們表演了13首著名的抗戰歌曲,用獨特的藝術形式紀念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這也是該校「課程+思政」的一種教育形式。  當晚的音樂會由重師「抗戰大後方音樂研究所」的老師們帶領學生完成。
  • 在重慶解放碑遇見美好:國泰藝術中心的華麗
    在重慶解放碑,有一座外形奇異的建築,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而它就是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這座建築採用了黑色和紅色作為主色調,像筷子一般交織重疊。雖然看起來毫無規律,但是卻又井井有條。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國泰藝術中心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真正體現了多姿多彩。
  • 國泰大戲院重慶美術館實施方案選定「鬥拱」
    本報訊(記者 陳龍華)備受市民關注的國泰大戲院和重慶美術館設計方案昨天選定,記者昨天從市規劃局獲悉,方案最終確定中國建築設計院的「鬥拱」方案為實施方案,並進行方案深化設計。  國泰大戲院和重慶美術館,一院一館將合併建在解放碑原市公安局和國泰戲院地塊,總建築面積達29100平方米(含專用車庫6000平方米),是我市十大社會文化事業基礎設施之一。在初步設計中建築體將分上下兩部分,下面部分為國泰大戲院,而上面則是重慶美術館。
  • 【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共產黨領導下的隴原救亡運動如火如荼
    爭取了省政府秘書長丁宜中、民政廳長施奎齡、建設廳長李劍華、國民黨駐甘肅外交特派員李鐵錚及文化教育界名流張維、水梓、浦敏政等人對抗日救亡運動的積極支持和對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贊同。  積極開展民族統戰工作,也成為黨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中共甘肅工委培養了一批回民進步青年入黨,成立了中共蘭州回民特支。特支在團結回族群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 話劇《紅白玫瑰》將揭幕中國大戲院2019國際邀請展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記者 白瀛)中國大戲院2019國際戲劇邀請展將於7月4日開幕。上海戲劇學院青年話劇團的《紅白玫瑰》、中國煤礦文工團話劇團的《五脊六獸》、英國巡迴劇團的《奧賽羅》、英國霓海劇團的音樂戲劇《手提箱裡的死狗》將與觀眾見面。
  • 《一代斯文》話劇赴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演出
    ,在臺灣新竹清華大學交流演出。 葉傳 攝  原標題:再現梅貽琦校長風採 《一代斯文》話劇赴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演出  中新網臺北9月23日電 (記者 徐德金 黃少華)9月22日、23日晚,由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和四川省文聯支持,清華大學四川校友會與四川傳媒學院聯合出品的《一代斯文》話劇,在臺灣新竹清華大學連續進行兩場交流演出。  今年時值兩岸清華大學分別建校105周年和60周年校慶。
  • 一二·九運動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上)
    同年11月,長徵到達陝北的中共中央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的名義,於11月13日、28日連續發表《抗日救國宣言》,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指出中華民族已處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號召停止一切內戰,共同對日抗戰。    八一宣言和中共中央的兩個宣言,在社會各階層中引起強烈反響,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
  • 大華大戲院·群劇場周周好戲獲好評
    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秉承「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指導、協助大華大戲院以「疫情」為契機進行改造升級,邀請知名戲曲編劇、導演、製作人李卓群擔任藝術總監,專注小劇場戲劇演藝的「大華大戲院·群劇場」於今秋盛大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