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來嘮一嘮今天的家風。在講今天的家風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家風」?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如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也可以是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
孟子曾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想要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自強不息」一詞也許就能概括出我們家的家風。在這裡稍微介紹一下「自強不息」的意思:自身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放棄的面對一切困難。它表現出來的是一種頑強堅韌的精神,不管是何困難,有多大,我們都會去堅持將其擊敗。只有自強不息、自力更生才能在生活中活得精彩,成為一位精彩的中國人。
我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家中有兄弟三人,在以前生活是非常困難的。爸爸小時候不僅要把自己的學習搞搞好,還要幫助爺爺奶奶幹農活來幫持家裡,結果,爸爸憑藉著自強不息的精神考上了軍事院校。媽媽同樣也是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考上了大學。爸爸媽媽沒有任何的外來的幫手和援助,來到大城市中安了家,一家人生活得很是幸福。
父母在我小時候就教育我,靠人不如靠自己,天賦超常而沒有毅力和恆心的人只會成為轉瞬即逝的火花。所以,縱觀許許多多的偉人們的豐功偉績,他們都有一大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毅力和恆心超乎常人,藉此超越了許多擁有天賦的人們。所以,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須自強不息。
在我二、三年級的時候,母親就讓我一人去上興趣輔導班。我那時候還很小,在街上行走,顯得與行色匆匆的大人們格格不入。曾經在去輔導班的途中,手機不知被我遺落在哪兒,就在我束手無措,急得快哭餓時候想起了父親說過的話,「不要哭,哭解決不了問題。」想到這兒,我理了些頭緒,沿著來時的路去尋找,最終在一位賣菜的阿姨處找到了手機。在那以後,我就知道了在苦難面前應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否則一切都是沒有用的。
低年級的我又是很懶惰,不喜歡動腦筋思考問題,一遇到思考的作業,一般都不想做。我只有一門心思地尋求他人的幫助,比如媽媽。但是結果卻是讓我出乎意料,母親卻只是說了一句:「自己去想,題目看都沒看就直接來問,做出來有意思嗎?」我就和母親賭了氣,「不教就不教,我還就不信我自己做不出來。」而我就自己一個人拿著題目,一點兒一點兒的分析,一步一步將解題步驟寫了出來,解決了所謂的「難題」,我自己也很是有成就感。媽媽的批評是出於善意的,讓我知道自己獨立完成了任務是最有意義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一家風成為了我們家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