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辦公化的生活中,頸椎問題幾乎成了困擾大多數人的病症,而對於開車一族來說,不良的駕車習慣和認識誤區使得頸椎病情雪上加霜。
總體來說,在通過駕駛造成的頸椎損傷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為追尾事故,一類是因為日常錯誤的駕駛姿勢,這兩類因素都給我們的頸椎帶來了不可逆轉的二次損傷,有車一族如何來捍衛自己的頸椎健康呢,就從這裡開始吧。
先來說說追尾事故引起的頸椎損傷,大量研究發現,追尾時人體最易受傷的部位是頸椎。由於追尾對前車施加巨大的衝擊力,前車乘客的頸椎會因為慣性劇烈晃動,頭部撞向座椅頭枕,這一過程很容易造成頸椎骨折,據醫學調研,即使輕微的追尾事故也很容易造成頸椎損傷,而且還可能會有後遺症,給受害者日後生活帶來不便。
有關資料顯示,在26%的追尾事故中,駕乘人員的頭部或頸部會受到損傷,而在同等條件下的追尾事故中,正確使用汽車頭枕比不正確使用汽車頭枕的駕乘人員頸部感到疼痛的概率減少40%,使用質量良好的頭枕比使用劣質頭枕的駕乘人員頸部損傷概率要降低24%。
預防交通事故的頸椎損傷,汽車頭枕功不可沒,頭枕除了增加乘員的舒適感之外,最大的功勞莫過於保護頸部。但是很多車主似乎不太理解汽車頭枕的意義,幾乎每位車主都會下意識調整自己的座位以及方向盤,但是很少有人會去調整頭枕的高低,甚至在一些沒有為後排乘客加裝頭枕的車型中,車主也不會主動去加裝。
那麼頭枕應該怎樣使用呢?
1、防止追尾撞擊事故中的頸椎傷害,關鍵在於發生撞擊事故時讓乘員的頭部和上身一起和諧地運動。測試表明在座椅頭枕有足夠的高度,身體、頭部都有效接觸座椅及頭枕情況下,碰撞給車帶來的加速度,將通過座椅靠背及頭枕同時傳遞給身體和頭部,從而有效降低碰撞時對頸椎的傷害。換句話說,乘車過程中我們要儘量保持整個身體(包括頭部)與座椅的充分接觸。
2、頭部與頭枕的間距要儘可能小,儘量不要超過4釐米,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護駕乘者的頸部安全。
3、頭枕應安裝在至少與耳朵上沿平行的地方或者乘員頭下約8.89釐米的地方。頭枕調整完畢後,牢牢固定頭枕,使頭枕不晃動。
4、很多車型的後排座椅中間位置都不帶頭枕,如果會有人坐後排中間位置,建議加裝頭枕。
5、在車輛碰撞事故中女性比男性發生頭部頸部受傷的機率高出1.8~2.2倍。因此女性開車更應該注意調好汽車頭枕高度。
6、如果車輛的座椅設計不能滿足舒適需要,可以自行加裝靠枕等來輔助汽車座椅頭枕。
汽車的靠枕的選擇:
自行選擇加裝的汽車靠枕不僅具有裝飾作用,而且能夠行車中都可起到舒緩疲勞的作用,其類別包括汽車頸枕、汽車頭枕和汽車腰枕。車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來選擇這些附加靠枕來輔助調整車輛的座椅舒適度。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頭枕面料多為高級絲毛、絨面或純棉材質,裡面填充有蓬鬆棉。建議購買頭枕時挑選富有彈性、手感舒適的產品。
頸椎的第二大殺手就是不良的駕駛坐姿:
通常駕車人目視前方、分析路況的過程中,身體不自然的會處於向前微傾的狀態,從物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來講,這個姿勢對頸椎的負荷都是最大的,時間一長不可避免的會導致頸椎病。另外,駕車人個人習慣不科學,或者汽車座椅不合適等情況(比如坐的過高或者過低、身體離腳踏距離不合適、手臂長期處於懸空狀態等),也會加大患頸椎病的機率。
正確的駕駛姿勢是調整好自己的坐姿,並將座椅調劑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使整個脊椎的四個生理彎曲能充分依附在座椅靠背上。
長時間的塞車和駕駛難免會讓人心煩氣躁,頸部和後背也會僵硬酸痛,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停車等短暫的休息時間來做一些保健活動,來保護我們的頸椎。
1、頭分別轉向左右以及下方,調整呼吸。向左向右各重複5次。可以緩解頸椎壓力,放鬆頸肩上背部的肌肉。增加頸椎內椎動脈向腦部供血、供氧量,防止缺氧引起的頭暈、睏倦等。
2、雙臂向後伸,雙手抓住坐椅椅背,儘量向前頂胸,臉向上仰呈45°角。重複做5次。可以充分伸展肩關節,並將胸廓打開、挺拔身姿,防止長時間開車引起的含胸駝背。
3、背部挺直,雙手環抱住肘關節,然後將雙臂抬起放在腦後,低頭,眼睛向下看,同時深呼吸5次,再恢復到原來的姿勢。重複做5次。可以伸展脊柱各節段,使長時間坐在車內的不良姿勢得以糾正,有效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4、身體坐直,肩膀下沉。用腰帶動身體向左轉,右手搭在方向盤上,左手向後放在靠背上。然後換方向重複著個動作,左右各5次。可以活動腰椎及腰部肌肉和韌帶,防止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帶來的身體僵硬。
5、雙手放在方向盤上,掌心向下,輕輕下壓,以拉抻小臂以及手腕。然後掌心向上,再次輕壓。重複做5次。可以美化手臂線條,伸展手指、手腕關節。
在辦公室久坐的辦公室一族,頸椎病幾乎是司空見慣的職業病,而在開車的過程中不注意這些細節有可能給頸椎帶來更大的負擔,正確的使用汽車頭枕能夠更好的保護脆弱的頸椎,同時在堵車的空當間也給自己的頸椎腰椎放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