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編織竹藝。
紅網時刻9月10日訊(通訊員 易果 田麗 滕思敏捷 陳雄 剪輯 張皎)9月初,走進新農村網紅打卡地——保靖縣比耳鎮比耳村,呈現的是「一條老街、兩個碼頭、三個廣場」,這是一個精緻而別具一格的藝術之村,村民們農忙栽種柑橘(酉酉橙),農閒時編織竹藝(本順竹藝),以這兩大支柱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該村已從當年的移民村發展成為全省最美鄉村示範村。
村民展示編織的竹藝品。
比耳村位於保靖縣西北比耳鎮中部,酉水河畔,風光迤邐,人傑地靈,轄區面積13.05平方公裡,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1000戶4120人,其中移民人口483人,建檔立卡戶貧困人口72戶236人(5戶17人未脫貧),現在,村民平均年收入可達到12000元。
比耳鎮種植柑橘歷史悠久,現有面積1.8萬畝,年產量2萬噸,年產值1億元,是農民的當家致富產業。比耳村精準脫貧戶滕久標正在自家臍橙園裡忙活,沉甸甸的臍橙已經掛滿枝頭,滕久標家裡種了二十畝臍橙,預計今年收入有十多萬元,「我孩子讀書,蓋新房,娶媳婦,這些錢都來自賣『酉酉橙』,是『酉酉橙』讓我一家脫了貧致了富,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滕久標喜笑顏開地說。
遊客們在體驗「臍橙宴」。
「酉酉橙」是2017年鎮政府與湖南湘潭大學藝術學院聯合創建的橙類品牌,果品美觀,色澤亮麗,皮薄肉厚,清甜爽口,富含「硒」元素,強體抗疫,深受網絡新青年和廣大消費者熱愛追捧。現在,比耳村有3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檔立卡72戶。合作社引入四川陽光綠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電商平臺,策劃了「觀橘花開」「橘子紅了現場摘」「酉酉橙樹認領」等一系列活動,助力比耳村的鄉村振興。
比耳村村支書米劍平表示,自從有了「酉酉橙」品牌,給村裡老百姓帶來了實惠,以前的臍橙在線下每斤價格就是1.8元,有了「酉酉橙」品牌,如今一下子漲到線上的每斤8元,「翻了好幾倍呢,老百姓的收入也就翻了好幾倍。」
農忙時種養臍橙,農閒時做竹編,一年四季都有事做,都有收入。比耳老街村民姜勝賢正在自家院壩上手執篾絲,編輯竹藝產品,一個方形背簍已見雛形。近年來,比耳竹編最出名的要數姚本順和姚元飛父子,他們一個是竹編大師,一個讓竹編走向了世界。
姚元飛在向父親姚本順(右)學習竹編技藝。
2012年,姚元飛開始向父親姚本順學習竹編技藝,和父親姚本順一起,把竹編與茶文化結合,做了茶墊、茶籃子、濾茶器等,小巧精緻的竹器在深受消費者喜愛。
2014年8月,湘西第一家竹編合作社——本順竹藝合作社成立,比耳竹編進入了與市場接軌的新發展期。「本順竹編」於2010年列入湖南省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目前比耳村已有竹編省級非遺傳承人姚本順、州級傳承人姚元飛、縣級傳承人胡重雲、宋芳等,帶動留守婦女、殘疾人、貧困戶、民間老篾匠和竹農種植戶在家門口就業創收,每人月平均工資是2400元,產品全部為純手工製作,產品遠銷國內外十多個地區,年產值大概100萬左右,月銷量能達到8萬元。村民楊鳳吉和賈曉珍,一邊在合作社做工,一邊在家帶小孩,照顧家人。她們表示,如今不僅就近就業了,家庭生活狀況也有了明顯改善。(視頻素材 保靖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