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比耳:移民村化身藝術村 柑橘和竹編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0-12-24 紅網

村民在編織竹藝。

紅網時刻9月10日訊(通訊員 易果 田麗 滕思敏捷 陳雄 剪輯 張皎)9月初,走進新農村網紅打卡地——保靖縣比耳鎮比耳村,呈現的是「一條老街、兩個碼頭、三個廣場」,這是一個精緻而別具一格的藝術之村,村民們農忙栽種柑橘(酉酉橙),農閒時編織竹藝(本順竹藝),以這兩大支柱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該村已從當年的移民村發展成為全省最美鄉村示範村。

村民展示編織的竹藝品。

比耳村位於保靖縣西北比耳鎮中部,酉水河畔,風光迤邐,人傑地靈,轄區面積13.05平方公裡,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1000戶4120人,其中移民人口483人,建檔立卡戶貧困人口72戶236人(5戶17人未脫貧),現在,村民平均年收入可達到12000元。

比耳鎮種植柑橘歷史悠久,現有面積1.8萬畝,年產量2萬噸,年產值1億元,是農民的當家致富產業。比耳村精準脫貧戶滕久標正在自家臍橙園裡忙活,沉甸甸的臍橙已經掛滿枝頭,滕久標家裡種了二十畝臍橙,預計今年收入有十多萬元,「我孩子讀書,蓋新房,娶媳婦,這些錢都來自賣『酉酉橙』,是『酉酉橙』讓我一家脫了貧致了富,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滕久標喜笑顏開地說。

遊客們在體驗「臍橙宴」。

「酉酉橙」是2017年鎮政府與湖南湘潭大學藝術學院聯合創建的橙類品牌,果品美觀,色澤亮麗,皮薄肉厚,清甜爽口,富含「硒」元素,強體抗疫,深受網絡新青年和廣大消費者熱愛追捧。現在,比耳村有3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檔立卡72戶。合作社引入四川陽光綠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電商平臺,策劃了「觀橘花開」「橘子紅了現場摘」「酉酉橙樹認領」等一系列活動,助力比耳村的鄉村振興。

比耳村村支書米劍平表示,自從有了「酉酉橙」品牌,給村裡老百姓帶來了實惠,以前的臍橙在線下每斤價格就是1.8元,有了「酉酉橙」品牌,如今一下子漲到線上的每斤8元,「翻了好幾倍呢,老百姓的收入也就翻了好幾倍。」

農忙時種養臍橙,農閒時做竹編,一年四季都有事做,都有收入。比耳老街村民姜勝賢正在自家院壩上手執篾絲,編輯竹藝產品,一個方形背簍已見雛形。近年來,比耳竹編最出名的要數姚本順和姚元飛父子,他們一個是竹編大師,一個讓竹編走向了世界。

姚元飛在向父親姚本順(右)學習竹編技藝。

2012年,姚元飛開始向父親姚本順學習竹編技藝,和父親姚本順一起,把竹編與茶文化結合,做了茶墊、茶籃子、濾茶器等,小巧精緻的竹器在深受消費者喜愛。

2014年8月,湘西第一家竹編合作社——本順竹藝合作社成立,比耳竹編進入了與市場接軌的新發展期。「本順竹編」於2010年列入湖南省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目前比耳村已有竹編省級非遺傳承人姚本順、州級傳承人姚元飛、縣級傳承人胡重雲、宋芳等,帶動留守婦女、殘疾人、貧困戶、民間老篾匠和竹農種植戶在家門口就業創收,每人月平均工資是2400元,產品全部為純手工製作,產品遠銷國內外十多個地區,年產值大概100萬左右,月銷量能達到8萬元。村民楊鳳吉和賈曉珍,一邊在合作社做工,一邊在家帶小孩,照顧家人。她們表示,如今不僅就近就業了,家庭生活狀況也有了明顯改善。(視頻素材 保靖電視臺)

相關焦點

  • 辭舊迎新在比耳
    「比耳,是土家族語言,意為一塊小小的美麗之地。」在儀式現場,劉詠,地景藝術活動的總策劃執行人之一,道出了「比耳」的含義,言語裡還透著幾分快意。 確實,比耳是美麗的。
  • 玉溪新平:柑橘飄香照亮致富路
    在「褚橙」品牌的引領下,新平縣柑桔產業快速發展,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走進新平縣戛灑鎮,哀牢山上,紅河谷畔,鬱鬱蔥蔥的柑橘煥發勃勃生機。位於新寨村委會山坡上的玉溪高原甜橙有限責任公司的柑桔基地裡,棵棵柑橘碩果纍纍,工人們正有條不紊的採收下成熟的冰糖橙。
  •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室外乍暖還寒,開原市慶雲堡鎮南花樓村村民張建發家的鮮花大棚裡卻暖意融融,美麗的太陽花絢爛綻放。張建發擁有6個鮮花大棚,年收入30餘萬元。他也是一名有著7年黨齡的黨員,致富不忘鄉親,帶領20多戶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 阿壩松潘:中藥材原漿蜂蜜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阿壩松潘:中藥材原漿蜂蜜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時間:2017-05-05 22:45:56 來源:中國網 編輯:張林 然而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該地盛產各類中藥材,白羊鄉吳家梁村第一書記吳貴霖,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帶領村民,將中藥材種植與蜜蜂養殖有機融合,引導貧困群眾走上了一條甜蜜的致富路。  吳家梁村,共有42戶120人,貧困戶8戶17人,以群眾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是一個典型的「空殼村」。
  • 湘西保靖比耳鎮聘鄉鎮「首席品牌官」 代言酉酉橙、本順竹編
    紅網時刻6月23日訊(記者 何超)近日,湘西保靖縣比耳鎮頒給湖南省地質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漢洪頒發了「湖南保靖比耳藝術小鎮及酉酉橙、本順竹編首席品牌官」的證書。比耳鎮黨委書記何春林表示,劉漢洪是旅遊策劃界的資深專家,他作為省委脫貧攻堅幹部考察工作組組長,近段時間在保靖開展脫貧攻堅幹部考察工作,對全縣總體品牌特別是比耳藝術小鎮特色品牌建設有了較為全面深入的了解,且願意為該縣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品牌助力,故聘請他擔任「首席品牌官」。
  • 西峽縣田關鎮:產業扶貧拔窮根 村民走上致富路
    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產業基地,發展光伏產業……一項項扶貧舉措使西峽縣田關鎮牛角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村民生活幸福指數提高了,在奔小康的路上更有信心了。2016年4月,西峽縣殘聯駐村工作隊進駐以來,通過深入貧困戶走訪調研,與村民代表交流座談,從結對幫扶、培育產業、改善環境、文化惠民四方面入手,帶領牛角村村民走上致富路。原來,牛角村村莊面貌髒、亂、差,土坯房多,通村公路尚未硬化,組組通道路多為土路,基礎設施相對落後。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李哲:盡全力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一定要讓全村村民脫貧致富!」李哲靜下心來,很快進入工作狀態。他把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迥異、沒有交通工具、食堂不能正常運轉等困難視作難得的學習鍛鍊機會,很快就掌握了眾多新技能。短短幾個月,他就從帥氣精幹的書生轉變為皮膚黝黑髮亮的高原漢子,順利完成了人生「華麗」蝶變。  幾個月來,李哲走訪村民千餘人次,為每一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實現了「全覆蓋」。
  • 同安農民變導遊 走上綠色致富路
    在鄉村旅遊開發中,關鍵在人,人才培養先行,因此,通過培訓專業人才隊伍,來帶動綠色致富路,做精做特同安旅遊,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4月21日,由同安區旅遊局主辦,廈門旅遊培訓中心承辦的同安區首期美麗鄉村講解員培訓班順利開班。本次培訓採用全封閉式,為期4天,來自區旅遊局諮詢服務中心、竹壩、頂村村、溪林村、軍營村和白交祠村共30位學員參訓。
  • 品牌大咖受聘鄉鎮「首席品牌官」 保靖比耳鎮要做「中國品牌營銷第...
    向劉漢洪頒布「湖南保靖比耳藝術小鎮及酉酉橙、本順竹編首席品牌官」金字牌匾。紅網時刻6月19日訊 6月17日晚,在湘西保靖縣雲鼎國際酒店,在保靖縣副縣長胡文峰的見證下,比耳鎮黨委書記何春林代表廣大村民們,把一塊「湖南保靖比耳藝術小鎮及酉酉橙、本順竹編首席品牌官」的金字牌匾,頒給了湖南省地質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漢洪。近兩個月來,劉漢洪作為省委脫貧攻堅幹部考察工作組組長,正駐在保靖負責此項工作。
  • 內蒙古鄂爾多斯:這倆兄弟養南美白對蝦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
    內蒙古鄂爾多斯:這倆兄弟養南美白對蝦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2018-05-17 09:43:00  水產養殖網,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  5月9日下午,記者在白櫃村三寶營子社見到了這對養蝦的兄弟——李群峰和李群永。哥哥李群峰專業就是搞水產研究,弟弟李群永是一名生意人。李群峰對記者講述了兄弟二人在這裡養蝦的經歷:「前幾年,我弟弟李群永在包頭做生意。我去看弟弟時發現包頭九原區以及黃河對岸的達拉特旗有大量的鹽鹼地,當時我就預測這裡的鹽鹼地非常適合養殖南美白對蝦。
  • 保靖首八峒村:免費發放紫薯苗 助力疫後村民發展生產
    保靖縣新銘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在給村民免費發放紫薯苗。保靖縣新銘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正在採剪紫薯苗。綠油油的紫薯苗格外惹人愛。沉甸甸紫薯苗,滿滿的希望。紅網時刻湘西5月7日訊(保靖站記者 彭振 通訊員 王兆勝)5月6日,湖南恆保靖縣碗米坡鎮首八峒村紫薯育苗基地,該縣新銘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江堰正組織社員免費為村民發放紫薯苗,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忙著剪苗、清苗、運苗......
  • 告別泥巴路 走上致富路
    「我們村的路修好了,水果收購商進村方便了。」河村村主任黃若景說,2011年他從廣東回到家鄉後種植砂糖橘。那幾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種植的砂糖橘口感雖好,但只能用摩託車一筐一筐地拉到鎮上去賣,費時費力。近幾年,在中石化廣西石油梧州分公司駐村扶貧隊員的接力幫扶下,黃若景家門口通向果園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砂糖橘種植面積也從10多畝擴大到30多畝。
  •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全國人大  作者:  2020-10-21 他是來自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桃嶺鄉高灣村長嶺組的一位農民代表,面對偏僻貧窮的山村現狀,他不退縮、敢創新、真幹事,帶領鄉親成...
  • 新圩鎮龍家坊村:柑橘掛果喜豐收
    紅網藍山縣分站12月23日訊(通訊員 潘有娣 黃思僮)近年來,我縣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柑橘產業,並提供技術指導,引領農民採用無公害栽培技術,施用有機肥,走規模化、標準化綠色農產品種植路子,所產的柑橘成色好、口感爽、糖分高。
  •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2020-12-23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借力十裡水果長廊 三水區南山鎮天橋村走上致富路
    從向遊客兜售水果到遊客主動到果園採摘,從髒亂差的人居環境到淨潔優的村容村貌……說起村裡這些年的變化,三水區南山鎮天橋村村民陳香水感受深切。近年來,隨著南山鎮不斷擦亮十裡水果長廊品牌,不少天橋村村民乘著東風,發展起水果採摘旅遊業務,走上致富路。
  • 新莊發展「紅色旅遊」帶動貧困村民走上致富路
    隨著「瓜果飄香靈山端·百家媒體看賓川」大型媒體採風活動的深入,在新莊村走長徵路、看紅軍博物館、聽紅軍故事、嘗紅色水果、品海稍魚成為採訪團的最後日程安排。如今,新莊村通過農旅融合發展,實現紅色旅遊帶動新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9730元,為海稍村委會9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78000元,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貧困戶脫貧、村民致富。「海稍魚」,2013年公布為賓川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公布為大理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當地特色飲食文化的亮麗名片。
  • 村民日誌:觀察鰲湖藝術村的一本全景日誌
    抱著此般好奇的遊客不在少數,而當他們走進鰲湖藝術村,人們吃飯、喝酒、閒聊,或是足不出戶地創作,村民在公共藝術作品旁散步、跳舞、跳房子,這個村子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神秘。但對比六年前的鰲湖,經過藝術家們參與設計改造的「社區營造」,已逐漸將古村及社區空間與人連接在一起。5月19日,圍繞鰲湖社區營造的「村民日誌:藝術村生活全景觀察」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將持續兩個月。
  • 回峰嶺下柑橘香 永州回龍圩做大做強柑橘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
    回峰嶺下柑橘香——永州回龍圩做大做強柑橘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蔣 晨初冬,在被稱為「湘桂邊界柑橘之鄉」的永州回龍圩管理區,處處飄蕩著沁人心脾的橘香。去年,在管理區政府的扶持下,神仙洞村村民易守滿建起了一個20畝的蜜柑良種繁育基地。目前基地一共培育了30多個柑橘品種,其中,特早熟柑橘「陽光一號」集合了其他品種的優點,不僅成熟早、含糖量高、便於管理,還解決了其他品種容易浮皮的問題。
  • 貴州:威寧一農民帶領村民致富 盆栽「栽」出了致富路
    中國園林網7月3日消息:在觀風海鎮海豐村,從事盆景種植的村民耿澤清,用20多年的時間,通過盆景種植走上致富路,並帶動周邊上百戶村民加入這一行列。時間一長,就發現自己已經由關注變為喜好,離不開這些東西了,後來通過對盆景市場逐步深入了解,發現這還是一門很好的營生手段,於是就準備將來賺錢後回家搞盆景……」每年打工回家過年,耿澤清總要去周邊的鄉鎮和山野轉悠,看看是否有可培養成盆景的植物資源。他根據對盆景相關知識的多年了解和積累,從一般的到貴重的,從普通的到珍奇的,還真發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