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和狗: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病毒

2020-08-30 大漢世界

三百多年來,西方殖民者帶著他們製造的堅船利炮和他們豢養的兇悍獵犬橫行霸道,殖民全球。特別是大英帝國的殖民者登上北美洲大陸之後,5000多萬印第安原住民慘死在殖民者的屠刀下,以及晚清時被賣「豬仔」來到舊金山的大批華工慘死在每個礦坑和每根枕木之下,所有這些沾滿血淚的陳年舊案,早已蒙塵太久太久,殖民者和倖存者也早已老去,他們的後代也早已忘記了過去發生的一切。

我們今天也沒有心情去喚起人們對過去的那些痛苦而又殘暴的具體回憶。


西方殖民者來到北美洲

我們今天只來談談,講英語的大英帝國以及其他西方殖民者為什麼要殖民全球,奴役世界?

【01】英語等印歐語言思維具有侵略性思維特徵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的一種語言。英語以動詞為中心,英語的每一句話都要明確動詞的人稱、時態、格數的變化,因此英語思維屬於以行為為中心的攻擊性或侵略性思維。而漢語則以名詞為中心,不考慮動詞的人稱、時態、格數的變化,因此,漢語思維屬於以存在為中心的保守性或防禦性思維。漢語中有所謂「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等說法,正是此理。

攻擊性或侵略性思維是狩獵民族最根本的思維特徵。狩獵民族的主要食物來源於對其他動物的獵殺,其生存能力取決於其本身具備的攻擊能力,這種攻擊能力並不僅僅局限於他們對其他動物的攻擊能力,也還包括對其他部落的攻擊或掠奪能力。他們的生存還取決於生存的環境,以及他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一旦原來的環境不適合生存,他們就需要尋找新的環境來生存。因此,他們就要侵略、驅趕相鄰的部落以霸佔他人的生存地盤。長期的攻擊、侵略、驅趕、掠奪外族,塑造了狩獵民族的攻擊或侵略思維。隨著狩獵民族不斷的對外攻擊、侵略,地盤的不斷擴大,人口的不斷增長,狩獵民族逐步向遊牧民族轉型。

中國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前身是狩獵民族。受亞洲地緣、氣候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只能向南方發起攻擊、侵略。幾千年來,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斷南侵、不斷南下,原居於中原一帶的從事農耕的古漢人也被迫南遷。未南遷的古漢人與遊牧民族雜居融合,逐漸形成了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漢族民系即北方民系。與此同時,大部分的北方遊牧民族融入了漢族,其原先具有的攻擊性或侵略性思維,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和漢文化的薰陶,逐步改變並消失了。

人類從遊牧文明走向農耕文明,人類思維從侵略性思維走向防禦性思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既需要歷經幾千年的生存環境的根本改變的磨鍊,又需要歷經幾千年的文化環境的長期穩定的薰陶。誕生於中華大地上的中華民族,雖然脫胎於遠古的狩獵民族,帶有侵略性思維的原始胎記,得益於漢語漢字這一以「名」為本的防禦性思維的智慧的薰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已經完全徹底的丟棄了侵略性的思維模式。

農耕文明向工商文明的轉型

世界民族都是由狩獵、遊牧、農耕、工商一步步發展而來的。人類思維也是由以行為為中心的侵略性思維向以存在為中心的防禦性思維發展的。但是,世界民族又並不是同步發展前進的。當我們中華大地沉浸在歲月靜好、天下太平的時候,歐洲人正在拿著我們發明的火藥、指南針,開著堅船利炮向我們走來,向世界走來,,,,,

【02】歐洲語言思維是西方殖民者殖民全球,奴役世界的思維根源

七、八百年前,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遊歷了中國,後人寫了一本遊記,介紹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當時,中國出產的絲綢、茶葉,通過中亞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向歐洲,同時,歐洲的黃金、白銀也大量流入中國。後來,冒險家哥倫布受他的啟發,發現了美洲大陸,但哥倫布卻認為自己是到了印度,所以把當地居民稱為印第安人。再後來,歐洲列強陸陸續續來到美洲,對印第安人展開了連續幾百年的殺戮。

印第安人的祖先來自東亞,同是黃種人。當哥倫布來到美洲時,印第安人已經初步進入農耕文明時代,國家制度尚未形成,部落民眾的思維已經喪失了攻擊性。面對歐洲列強的瘋狂殺戮、掠奪,一個個印第安人倒下了。歲月的流逝,我們今天雖然無法重述當時的慘況,但是,列強、暴徒的語言還在,殘存、殘留在語言中的血跡還依稀可辯。過往的列強、暴徒雖然已經老去,但其後人尚在,銘記在他們心裡、身上的對受虐者的傲慢和蔑視,仍然在這個世界上橫行、泛濫。

美國印第安人與英國殖民者的戰爭

我們就以英語為例子,看看英語是一種充溢著怎樣的攻擊性、侵略性的思維語言吧。

英語第一人稱單數主格I,賓格me,屬格my。而古漢語不與區別。漢藏語系的各種語言也不做區別。表面看,好像英語表達更準確,而從深層思維角度來看,嚴格區分主格、賓格,將主格與賓格、屬格對立,反映更多的是動物屬性,即過度強調行為的發出者(功勞者)和受益(損)者。

英語等印歐語系語言以表達動作、行為的動詞為思維的核心,並且嚴格依據人稱、數格、時態的不同與變化反覆提示、強調,實質上反映更多的還是思考者的動物屬性。這樣的思維,實質是將思考者與外人作出嚴格的區隔,以思考者的利益為中心,根本不去考慮外人的利益。

在新冠肺炎肆虐世界的當下,印歐語系所屬的西方國家,絕大多數都對我們中國橫加指責、威脅。在國際經貿活動中對我們國家也是野蠻打壓。西方國家之所以要這麼做,其根源就在於印歐語系的語言具有攻擊性、侵略性的思維元素。

【03】狗,已經成為西方殖民者奴役世界的幫兇

狗的祖先是狼,狗繼承了其祖先的攻擊性基因。狩獵民族和遊牧民族養狗的目的是將狗作為幫手。

狩獵

農耕民族也養狗,用來看家護院。多餘的狗,也會擺上餐桌,成為一盤美味。

西方國家歷經幾百年的殖民侵略與統治,佔有了地球上最優質、豐富的自然資源。他們早已經解決了國內民眾的溫飽和肉食需求。他們在溫飽之餘,飼養一些寵玩動物,提高生活情趣,是好事。但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卻鼓吹什麼狗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不僅不能吃狗肉,還要人類對狗要有尊重,要有感恩。否則,就是不道德,不文明。這也難怪,西方人的思維充滿了攻擊性、侵略性,他們喜歡的,當然不允許我們反對。但是,人類如今還有十幾億人掙扎在溫飽線下,我們國家還有六億多人口月收入1000元以下,我們餓了,吃一口我們自己養肥的狗的肉,怎麼就不道德、不文明了呢?至於那些自行上高速路服務區去攔車救狗的所謂的愛狗人士,其行為的違法性眾所周知,我就不與他們多爭吵了。只是,我們國家竟然有上億隻寵物狗,不知道它們要吃掉多少糧食。如果沒有這些寵物狗,受餓的人肯定會少許多。

【04】英語和狗,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病毒

東亞以及東南亞地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農耕文明地區。幾千年來,中華文明是這一農耕文明的傑出代表,漢藏語系各民族的思維是這一地區最具人類文明要素的思維,即保守性、防禦性的人類文明思維。至於尚未蛻變的遊牧民族的攻擊性、侵略性的人類文明思維,終究要向保守性、防禦性的人類文明思維轉型。因為,地球就這麼大,土地就這麼多,攻擊、侵略總會走到盡頭,人類要想不自我毀滅,中華民族要想不被外人毀滅,任何一個民族要想不被其他民族毀滅,都得放棄西方殖民者的攻擊性、侵略性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大家坐下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因此,人類是到了該放棄英語的時候了。

因此,人類是到了該放棄養狗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 今天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章全面深刻闡述對文明交流互鑑的看法和主張,強調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文章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
  • 回應紫竹張先生《異煙肼到逼中國養狗文明進步》和他的支持者
    這篇不只是回覆紫竹張先生一文「遛狗要栓繩,異煙肼到逼中國養狗文明進步的文章」,我也要回應所有支持他的人。
  • 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推動文明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以下幾點。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鑑的價值。陽光有七種顏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
  • 習近平:工程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
    回顧人類文明歷史,人類生存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源頭就是工程科技。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於生活需要,又歸於生活之中。歷史證明,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推動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遊牧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走向信息化時代。
  • 人類和狗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為什麼?
    動物界中,狗可以說是和人類相處得特別多的物種之一。狗又叫犬,種類很多,狗是狼的近親,聽覺,嗅覺特別好。狗與人類的關係早就已經確定了,這個沒有任何意義——人是萬物靈長,狗為人所用,既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工具,還可以為玩物,到底是什麼,全憑你的興趣。現在有人不這麼想,他們想要打破大自然的安排,重新給狗找一個位置,說什麼「狗是人類的伴侶動物」,這個我也不反對。關起門來都是自己的事,誰也別礙著誰。
  • 2021國考申論範文:發明創造引領當代人類的文明發展和進步_北京...
    如今我國的「新四大發明」又引領了人民走向便捷舒適的生活的方式,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科技創新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光谷量子號」已經正式的開始實施布局,在我國的長春首次亮相。該車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70公裡,並且還包含著世界上很多的「黑科技」比如一種是油電混合以及電電混合,標誌著我們的國家創新發明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端。
  • 發明,不只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
    □禾刀    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加速器,我們生活的當下,發明日新月異,過去一般人去個縣城就算出趟遠門,而今坐上高鐵一天飛奔數千公裡也稀鬆平常。如冷鏈的出現,一開始僅僅是實現對許多水果和食物的長距離長時間保鮮運輸,後來應用到疫苗的推廣普及,為提高嬰兒的成活率立下了汗馬功勞。    發明有時還會創造一種新的經濟模式,蒂姆提到的50項發明中就包含了行動支付,遺憾的是未能在書中進行充分鋪展。但據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我國2017年全年行動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萬億元,這個數字在全球位居第一。
  • 柳斌杰:歷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教科書
    柳斌杰:歷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教科書  ——在《簡明中國歷史讀本》和《中華史綱》出版座談會上的講話  江澤民同志提議編寫出版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中國歷史書,寄託了他對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深厚情感  一、歷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本教科書  歷史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後人是在學習前人認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歷史活動的,每一代人都在學習歷史,也在創造歷史。歷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本教科書。
  • 狗成人類寵物引發國人思考,所有國人都無法迴避現實中的狗問題
    自進入本世紀以來,許多城市人群開始喜歡起狗這種幾千年生活於農村的動物來。具體是何原因使城市中的部分人突然喜歡起狗來,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於狗這種人類身邊的動物,所有人都應該知道,即使在已經過去的歷史歲月裡,狗一直是農村人的好幫手,城市永遠是它們的禁區。
  • 2020年高考模擬考試優秀作文:讓科學技術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作文】讓科學技術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學校運用大數據對貧困學生進行默默資助,促進了資助的公平,呵護了學生的自尊,體現了制度的善意,也必將會產生良好的影響。這是大數據或者說科學技術造福人類,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人類的列車進入了一個高速前進的時代。
  • 八項顛覆性技術進步改寫人類文明
    (人類進步的提速表,2045年是人類技術爆炸的奇點時刻,此後技術將可能超速發展)第二  人類發明了「語言」,人類能夠徵服地球,站上食物鏈的頂端,全靠閒聊「八卦」,語言最神奇的魅力就在於「想像」
  • 匯聚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鐘聲)
    在題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把握人類進步大勢,全面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與中國行動,為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強大的中國信心與力量。  戰爭廢墟中默默滴落的淚水、緊緊握在一起各種膚色的手臂,「開心事,共分享」「有希望,有盼頭」「老有所為、兒孫滿堂」……各國兒童、青年、老者將各自夢想中的世界娓娓道來。
  • 世界廁所日,廁所文明助力人類更健康
    氣候變暖、疫情病毒、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些問題都與廁所息息相關。自2013年起,世界廁所日成為聯合國一年一度的紀念活動日。創建廁所文明是基本民生問題,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窗口。 <br/><br/>  創建廁所文明,需要人類共同努力。廁所問題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共同難題,一些發達國家也有不足。
  • 狗已經不算是家畜了?我反對以立法的方式禁食狗肉
    但近期農業農村部出臺的《遺傳資源名錄》將狗排除在外,並在徵求意見期將其解釋為「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個人是反對的。
  • 人類文明會消失嗎?如果會,人類文明能夠持續多久?
    對於宇宙來說,沒有永恆的輝煌,只有永恆的黑暗和冰冷!生命對於宇宙來說就是一個個的奇蹟,而智慧生命創造的文明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人類觀察過許許多多的星球,都未曾發現生命存在的痕跡,更何況是文明!那麼,我們人類文明是否也有滅絕的一天呢?
  • 狗是人類好幫手和忠誠朋友,為何帶「狗」的成語多帶貶義色彩?
    文·段宏剛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狗的祖先是遠古的野狼,早在10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就把一部分野狼馴化並豢養起來,幫助人們打獵、看家護院,乃至打仗,從此,狗成為人類的好幫手和忠誠朋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很高。
  • 漢語還是英語?人類文明的終極選擇
    而且中華文明海納百川,拉丁文居然也在漢字系統裡派上了用場,新中國研究出了應用拉丁文的漢語拼音。 簡體字+漢語拼音,成為了脫盲大殺器新中國成立僅僅用了15年,全國15歲以上的文盲率就從80%下降到了52%,到了2000年,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的文盲率已經下降到6.72%。
  • 未來的人類文明是進步還是退步?
    黑人是繁殖能力最強大的人種,在可預見的將來,黑人的數量可能會超越黃種人和白種人,成為主宰未來世界的人群,只不過這種趨勢對人類文明來說是退步還是再一次騰飛,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科學驛站,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黑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了。
  • 「評論」它才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
    縱觀人類上百萬年的進化史和6000多年的文明史,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著一次類似「電子計算機」這樣的重大技術突破:100萬年前學會用火,人類進入氏族時代;公元前2萬年學會批量種植農作物,人類進入農業時代;16世紀發明蒸汽機和熱武器,人類進入蒸汽
  • 人類的文明,就從烹飪和飲食文化開始
    飲食,是人類生存和提高身體素質的首要物質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在早期的野蠻時代,人類與其他動物一樣,飲與食只是他們的本能。但是,當人類開始用火熟食、進入文明時代,尤其是用陶器開始真正烹飪的時候,飲食品就已成為人類自身智慧和技藝的創造,人類的飲食便與動物的飲食有了本質的區別,具有了文化屬性。由此,人類飲食的歷史成為人類適應自然、徵服與改造自然以求得自身生存和發展的歷史,而在這個歷史過程中便逐漸形成了人類的飲食文化。西方飲食文化是人類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源遠流長,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