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這樣的海綿城市建設願景,在我市21.61平方公裡的試點區域內已成為現實。如今,部分住宅區、辦公單位、道路廣場、公園綠地等「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獲得市民的紛紛點讚。
記者 宇文軒
在城西區五四大街汽車六廠家屬院內樹木蔥鬱,生機勃勃,居住環境乾淨整潔,而僅僅在兩年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道路坑窪不平,雜草叢生,隨著我市海綿化城市步伐的不斷加快,整個小區進行了海綿化的改造,這幾日降雨量很大,但是小區停車場因為海綿化的改造卻沒有一點積水。其實在我市不但有這樣的小區,我們路面整體的基礎設施都進行了海綿化的改造,可以說這裡是我市海綿化城市改造的一個縮影。
市民 周菲
這個院子裡以前因為積水,連門都出不去,自從海綿工程做了以後,院子裡的積水沒有了,地面乾乾淨淨,雨水管道各方面都做的非常不錯,居民出行也方便了。
市民 錢俊倉
我在這住了十幾年,現在我們這裡的衛生等等各方面都做的很好,下雨天一點積水也沒有,景觀綠化也相當不錯。
2016年,海西幹休所、瑞安小區等一批老舊小區相繼被納入海綿城市改造範圍,通過修繕道路管網、提升小區景觀、完善健身器材、增設垃圾處理設施,不僅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還解決了小區內雨汙合流的問題,使得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
市民 伍春容
以前的路有好多泥坑,下雨天出去一趟,回來腳上全是泥,現在的路修好了,真的給大家出行帶來了方便。
市民 史秀娟
我們小區的綠化做的很好,有時候我們在家都不知道外面下雨了,地面上一點積水都沒有,雨水直接被吸收到草坪裡面或者排到其它地方集中利用了起來。
市民 蘇國華
隨著海綿城市的打造,我們的居住的環境,甚至整個市容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山清水秀,現在一眼望去滿目青翠。
高位花壇、植草溝、外置雨水管、引流槽和深埋於地下的暗溝形成了完整的雨水傳輸系統,而不少小區、單位還鋪裝了彩色透水磚,下面設置了生態碎石層,利用綠地、花園等自然生態調蓄功能,達到防洪排澇的目的。
市民 陳金環
現在的環境越來越好,綠化也做的很好,小區打造得就跟公園一樣,環境非常好,感謝省市政府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我們才能有這麼好的環境。
市民 顧鴻軍
我們小區海綿工程就做的很不錯,地下安裝了抽水管,下雨天路面上從不積水。
中共西寧市委黨校教育長 田輝錄
雨水在我們學校循環利用,平常不再採用自來水澆灌花草樹木,而是經流的雨水循環利用,既減少了費用,又保護了水資源。
綠化帶花木蔥蘢、湖水碧波蕩漾、溼地綠草茵茵,從城市主幹道到街頭巷尾,從居民社區到公園綠地,我市的每個角落都因為海綿城市而悄然發生著變化。市民趙紅梅住在城西區文匯街道,平常喜歡帶著孫子到家附近的西寧湟水國家溼地公園玩耍,對於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改變,她連連稱讚。
市民 趙紅梅
通過國家的扶持打造海綿城市,規劃得特別好,現在到處都是青山綠水,降水都沒有流失,利用率非常高。到公園裡面去都是水汪汪的,綠水青山。
市民 陸文平
現在各個區幾乎都有溼地公園,這些溼地公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雨水充沛了,綠化植被變多了,空氣也好了,我們也覺得更幸福了。
位於西山腳下的西寧市園林植物園,自2018年8月實施海綿化改造以來,以營造自然生態景觀和城市綠色海綿體為理念,充分運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技術手段,依託現有山坡地形和綠地優勢,將海綿化改造與景觀風貌提升相結合,成功打造出了美景觀賞與調蓄水量、淨化水質相結合的海綿化公園。漫步園內綠意撲來,更顯西寧宜居本色。
西寧市園林植物園辦公室主任 張堅
作為一個園林工作者,在這裡已經工作十幾年了。自從經過海綿改造以後,該存的水全部存了下來,該流出去的水也都流了出去。樹木成活率提高了,綠化景觀變多了,市民對我們植物園的評價也越來越高了。
市民 楊先生
海綿城市的試點,就西寧的這個狀況來說,尤其像植物園這塊,我可以認定,這種科學的蓄水方式,它是成功的,我的小孫子都經常說,你看我們的城市多美麗。
市民 李先生
我真心體會到,這幾年不管是各大園區,還是公園建設,在海綿化城市改造上有很大的改觀,主要就是在綠地植被這一塊,每一處都給人鳥語花香的感覺,好像來到了內地大都市的感覺。
海綿城市建設讓市民感受到了城市轉型發展中的可喜變化,也逐步提高了市民尊重自然、呵護生態的意識。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按照試點後續任務安排,督導落實海綿城市建設。到2020年底,實現城市建成區海綿城市建設面積比例達到20%的目標任務;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海綿城市建設面積比例達到80%的目標任務,讓更多市民共享海綿城市建設的成果。
—END—
監製 | 劉昌瑛
原標題:《我來說說:新變化 新感受 | 「會呼吸」的「海綿城市」引市民點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