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瓶森林:中國人的輸液迷信_發現者第71期_網易探索

2020-12-20 網易新聞

注射劑微粒會在體內積蓄,常輸液體內會長「肉芽腫」

 

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北京某醫院在對「吊瓶」檢查中發現,在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黴素的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500毫升藥液中就會有20萬個微粒。由於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有一學者對一個一生輸過40升「吊瓶」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該屍體僅肺部就有500多個肉芽腫及大量微血管塞堵。由於輸液對血管也是一種刺激,長期輸液常會導致靜脈發炎,出現紅腫疼痛、局部體溫升高,甚至硬化等。

 

輸液藥物直接進入血液,易將病毒細菌帶入體內

 

在幾種給藥方式中,打點滴是最危險的。打點滴穿透皮膚屏障,直接把藥液輸入血液中,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皮膚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完全無菌,則會導致交叉感染。

 

輸液藥物的不良反應強烈,嚴重會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打點滴也比口服藥物更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如果是口服,藥物中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但是打點滴時這些雜質卻直接進入了血液,嚴重的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來媒體頻頻出現患者因為使用了中藥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還曾有媒體曝光某醫院在輸液瓶中發現黑色絮狀物。有醫生表示「藥物不良反應最終還是藥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靜脈滴注導致了這種不良反應的加劇。」口服藥物可以先通過腸胃進行吸收,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而肌肉注射等注射方式,因所給藥物的劑量較小,也不太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相關焦點

  • 輸液成醫院暴利 數次藥品降價難撼高價吊瓶
    一些重症患者每天光輸營養液就要上千元,「醫」和「藥」結成的利益同盟中,輸液儼然已成為藥品暴利的最後一塊「保留地」。 誤區 壯小夥,一年輸液九瓶     「吊瓶森林」——這是青島各大醫院輸液室的真實寫照。當前的寒冬季節導致感冒盛行 ,輸液室裡又排起了長隊,坐著、躺著、站著掛吊瓶的人隨處可見,還有家長手舉輸液瓶給孩子打「點滴」。
  • 「吊瓶森林」_評論_騰訊網
    在12月24日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聯組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過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這種過度用藥危害著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現實生活中,發燒感冒就去醫院打點滴。
  • 如何走出「吊瓶森林」?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個醫學基本原則,在現實中卻呈逆向順序。大小醫院,輸液室儼然是最忙碌之地,「吊瓶森林」蔚為壯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輸液量達百億瓶,約有20萬人死於輸液藥物不良反應。向「吊瓶森林」說不。我省在全國率先提出:下月1日起,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今年底前,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
  • 全民輸液時代:中國人為什麼輸液成癮?-搜狐評論
    至少一半的輸液是沒有必要的 104億瓶,250萬,95%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近日披露了一個驚人數據,去年一年中國輸液用了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個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
  • 我國年人均輸液8瓶被指泛濫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
    (新華社發)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相當於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人均8瓶」的消息一出,立即成為民眾的熱議話題。按世衛組織推薦的用藥原則,應該「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一直是醫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方式」。
  • 再迷信輸液,中國下一代就廢了!
    一些人生病後為了快快好起來,動輒打針輸液。孩子生病了,家長帶去醫院,一般會選擇輸液,覺得輸液見效快、好得徹底。 殊不知——危害是長遠的,甚至是致命的。
  • 抗生素輸液被禁止!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四、抗生素輸液的危害  1.肺水腫  因為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有心力衰竭或心臟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輸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誘發肺水腫。
  • 三十而已:王漫妮輸液時,為何母親要讓拍吊瓶照片?真相讓人淚目
    三十而已:王漫妮輸液時,為何母親要讓拍吊瓶照片?真相讓人淚目 在最近熱播的《三十而已》中,江疏影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她扮演的王漫妮在劇中是個高級專櫃的櫃姐,也是在上海漂泊8年的資深「滬漂」。
  • 打吊瓶近似小手術更要慎用
    核心提示: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相當於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人均8瓶」的消息一出,立即成為民眾的熱議話題。
  • 新生兒不是越重越好_發現者第191期_網易探索
    [詳細]   過期妊娠等因素也會增加嬰兒超重機率   過期妊娠會直接影響新生兒體重,所以中國產婦的年齡不斷提高和對良辰吉日的迷信也成為新生兒超重的推手。根據2010年的一項《中國城市和農村居民生育意願調查》,中國人由於經濟和住房等因素導致預期生育年齡較之前晚了2.1年,而高齡產婦由於荷爾蒙異常,更容易產生過期妊娠等現象。另一方面,由於迷信吉祥的日子可以為新生兒帶來好運,所以一些孕婦會選擇「非常規的」過期妊娠的方式為孩子選擇一個吉利的生日。
  • 「輸液好得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37.5℃這樣的低燒,真的需要輸液嗎?作為中國人最常見的治療手段,輸液真的會危機生命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一起來重新了解一下。輸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02.「吊瓶森林」泛濫,關於輸液的3大誤區在中國,一感冒就輸液,一發炎就輸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
  • 盲目輸液最嚴重可致死
    生病掛水是很多人的選擇,有資料顯示,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輸液8.6個吊瓶,農村的輸液率高於城市,總體遠高於歐美國家,如此看來,中國可謂一個輸液大國。有些人熱衷於輸液,到底是為什麼呢?醫生在接診時發現,雖然濫用抗生素並非消費者的本意,但病人自身對抗生素認識不足、輕信網絡上的一些傳言、對發燒生病抱有恐懼心理、迫於工作壓力急於求好等因素,造成很多消費者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生素的誤區。連日來,記者走訪島城多家醫院發現,主動要求輸液的不在少數,盲目輸液有危害,最嚴重可致死。醫生倡導患者應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輸液」的原則,合理用藥。
  • 上億人不知道的真相:生病輸液好得快,你被騙了多久?
    37.5℃這樣的低燒,真的需要輸液嗎?作為中國人最常見的治療手段,輸液真的會危及生命嗎?輸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吊瓶森林」泛濫,關於輸液的3大誤區在中國,一感冒就輸液,一發炎就輸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只要生病就輸液,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
  • 4歲女童輸液致死:一句「輸液好得快」,正在摧毀無數中國孩子!
    第一瓶吊瓶還未打完時,辰辰的體溫開始上升、手腳冰涼。  當三隻吊瓶都打完後,田女士抱著辰辰回家了。  誰知道,回家後半小時左右,辰辰口鼻流血、嘴唇發紫。  於是,立馬打了120緊急送往淄博市中心醫院,但醫生還是遺憾的告訴家長:  「孩子已經沒有心跳了!」  不敢相信!輸液竟要了孩子的命!
  • 八成患者選吊瓶「屁股針」去哪啦
    八成患者選吊瓶「屁股針」去哪啦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10.27 星期一     「記得以前感冒發燒到醫院裡打個『屁股針』就好了,怎麼現在全都是吊瓶了?
  • 近日林俊傑輸液吊瓶在網絡上售賣刷爆了整個網絡
    近日林俊傑輸液吊瓶在網絡上售賣刷爆了整個網絡,這是發生在鎮江第一人民醫院的奇葩事情,10月26日,在結束鎮江演唱會後,林俊傑因身體不適,前往鎮江第一人民醫院就診。27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朋友圈中有鎮江醫院的護士,發現對方在售賣林俊傑的同款配套藥水、已經掛水的血針頭;按理說醫療廢棄物應該有專門的部門進行回收和利用的。為什麼會出現在網絡售賣的情況呢。雖然醫院已經發文,說沒有醫療廢棄物流出,其涉及的人員也停職了。
  • 正常人輸胺基酸沒意義 打吊瓶不好玩
    近日網上一條「孝感一中高三學生集體打吊瓶」的微博被迅速傳播,配圖裡那密集的吊瓶掩蓋了教室本該擁有的陽光和朝氣,反倒讓人感覺像是進了緊張壓抑的病房。作為一名臨床營養師,我在對同學們表示同情和理解的同時不得不提醒一句:正常人輸胺基酸沒意義,打吊瓶不好玩。
  • 濫用輸液要人命?兒科更是重災區?聽聽專家怎麼說……
    過度輸液危害巨大,輸入體內的液體中含有不溶性微粒,可能會堵塞毛細血管,還可能導致藥物性腎損傷。然而,記者走訪多家基層醫療機構發現,兒科、急診科等科室隨處可見「吊瓶森林」,靜脈輸液仍然是很多基層醫生治療的首選。
  • 孕婦輸液發現藥品過期半年……
    輸液後卻發現,嘔吐比前一天還嚴重,手腳和臉上都發麻,感覺喘不過氣來。於是,她的丈夫就看了一下吊瓶,驚訝地發現:「這個吊瓶怎麼發黴了?」然後,他看了一下生產日期,發現這瓶葡萄糖輸液瓶已經過期半年了!
  • 被忽視的愛滋病真相_發現者第41期_網易探索
    雞尾酒療法副作用非常大,會令服用者產生嘔吐、無力、惡夢、體重下降等反應,且早期價格高昂,每年費用近20萬元人民幣,但現在由於有國產藥物產生,價格回落到每月480元左右,越來越多的感染者能夠負擔得起。據2008年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調查報告表明,自1996年推出雞尾酒療法並全球推廣後,HIV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的預期壽命平均延長13.8年,死亡率大幅下降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