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0月28日報導 今日,強制親職教育與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研討會在成都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30多位業界專家學者就強制親職教育、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進行深入研討。這次會議被譽為國內首次以強制親職教育為主題的高水平國家級研討會。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近年來的少年司法實踐表明,涉罪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被害人多數具有問題家庭背景。目前,監護人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監護職責導致家庭教育缺失,是未成年人違法涉案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成都市檢察機關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探索針對部分涉案的未成年人的父母開展強制親職教育工作,自2015年開始探索,2016年八個基層院試點,2017年全面鋪開強制親職教育工作。
強制親職教育:間接監護幹預的現實考量
目前,父母監護失職甚至侵害未成年人的慘案屢見報端,國家公權力介入幹預未成年人監護教育的呼聲日漸高漲。2015年1月1日,《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正式實施標誌著國家監護幹預機制真正進入司法實踐層面。採用撤銷監護權等直接幹預方式因需兼顧公權力幹預與家庭自治之間、兒童利益最大化與父母親情需要之間的平衡而具有固有的局限性。
「親職教育」的概念來自於德國,意思是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作為一項專業要求極高的職業來看待。一般的親職教育針對未婚青年與已為人父母,為他們提供子女成長、適應與發展有關的知識,增強父母教養子女的技巧與能力,使之成為有效能父母。
「強制親職教育」意味著要強行要求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接受專業的教育指導。強制親職教育系國家公權力強制介入幹預家庭監護的一種方式,其目的不僅僅在於提升父母教養子女的技巧與能力,更在於監護監督的面目督促監護人切實履行監護教育職責。
「從這種意義上講,建立強制親職教育機制,豐富間接幹預手段,是國家監護幹預實踐中的一大創舉。」成都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楊春禧告訴記者,「通過對監護失職或者監護失誤的監護人開展強制性的親職教育,督促其切實正確履行監護職責,幫助為人父母者掌握教育撫養技能,不僅是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避免其遭受犯罪侵害的現實選擇,更是為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重塑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促其順利回歸社會的必由之路。」
成都現狀:強制親職教育有其社會基礎
據了解,當前,成都開展的強制親職教育主要針對涉罪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被害人。從少年司法實踐來看,監護失職或失誤不僅是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或者受侵害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涉罪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被害人走出犯罪(受害)陰影、順利回歸社會的重要障礙。2014年以來,成都範圍內涉罪未成年人與未成年被害人中,來自單親家庭、繼親家庭以及父母不和家庭的佔41.6%,不與父母共同生活、脫離家庭監護的佔47.6%,放任、溺愛、打罵體罰等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的佔78.8%。
「強制親職教育是一種間接幹預手段,不僅不會使未成年人脫離家庭監護、割裂親子情感依附,反而能夠改善親子關係、增進家庭監護。同時,強制親職教育也是一種幹預程度相對較低的監護幹預,這種教育方式不同於一般的『家長課堂』式的親職教育,通過強制親職教育督促監護失職或失誤導致子女違法犯罪或者遭受侵害的監護人切實履行監護職責。」研討會上,已經和成都市檢察院在強制親職教育方面合作兩年的成都雲公益發展促進會相關負責人這樣說。和他持同樣看法的還有成都新空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
據了解,強制親職教育工作通過公權力介入,引導教育學、心理學專家幹預,幫助為人父母者掌握教育撫養技能,為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重新回歸社會塑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近兩年,成都檢察在強制親職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實施效果:強制親職教育有效彌補家庭創痕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自2016年起,成都市檢察機關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探索開展強制親職教育工作。對於在執法辦案中發現的因監護失職或者失誤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或者受犯罪侵害的監護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織專門力量對其開展包含家庭溝通、親子關係、情緒疏導等內容的親職教育課程;對於拒不接受強制親職教育課程、拒不履行監護職責的教養失職父母,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對其予以訓誡、警告、拘留等行政處罰,強制其接受親職教育課程、正確履行監護職責。
2016年以來,共對176名涉罪未成年人、11名未成年被害人的父母開展128次強制親職教育課程,有效彌補家庭創痕,增進親子溝通,重塑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為涉法未成年人回歸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實踐中一個較突出的例子是:一名涉罪未成年人的離異父母參加強制親職教育後選擇複合,該涉罪未成年人在檢察機關依法不起訴後也順利考上大學。
實踐證明,開展強制親職教育工作對於強化幫教矯治實效、促使涉法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減少社會對抗大有裨益。「法律法規並未賦予司法機關強制親職教育的決定權與實施權,」成都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我們實踐認為,應當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賦予未成年人刑事訴訟進程中負有幫教矯治職責的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強制親職教育決定權與實施權。」
據了解,2016年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參與制定《湖北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已將強制親職教育寫入。2016年10月,成都市檢察院聯合政法委、公安、法院、教育局、民政局、婦聯、關工委會籤了《強制親職教育實施辦法(試行)》,現已生效。目前,成都地區已經有10餘個基層檢察院與社會公益組織、專業心理諮詢團隊深度合作開展強制親職教育:武侯區檢察院與新空間青少年發展中心會籤《強制親職教育」實施辦法(試行)》;錦江區檢察院與成都市雲公益發展促進會籤訂《關於共同開展家長強制親職教育的合作協議》;新都區檢察院與新空間青少年發展中心共同制定《團體方案計劃書》,籤訂《未成年人司法社工親職教育合作協議》,與成都市雲公益發展促進會籤訂合作協議。
會議研討:少年司法中社會支持體系
當天,研討會分為兩個單元舉行。在強制親職教育研討單元,播放了成都市檢察院製作的強制親職教育宣傳片《調查·成都檢察「強制親職教育」探索實踐》,該片以訪談的方式進行,通過小徐、小譚等家庭在親情僵持之際,在強制親職教育幫助之下變得融洽和諧的案例,介紹了未成年人違法涉罪與家庭監護的關係、成都檢察在強制親職教育上的探索與實踐、「強制親職教育」的成效等。
同時,宣傳片也介紹了成都是如何施行強制親職教育的,特別是對於拒不參加強制親職教育的家長,成都檢察有其辦法。「對此,我們分成三個步驟:一是首次通知不來的家長,公安給予訓誡;二是多次通知不到場的,公安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警告或5日以下拘留;三是後果嚴重或涉嫌犯罪的,公安啟動立案程序,檢察院進行立案監督。」成都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確是這樣。」會上,看完宣傳片,一位專家感慨,「當前,全國各地的強制親職教育實踐都面臨著一個瓶頸,如何有效保障強制親職教育,如何長效保障強制親職教育,都離不開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問題。」
當天,多位專家學者對此次研討會樹上大拇指。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姚建龍認為,此次研討會是未檢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標誌。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英輝認為:「成都未檢工作將專業化與社會化很好地結合起來,抓住了未成年人司法最關鍵最核心的監護問題,主動與相關部門和公益組織建立聯動協作機制,為法制完善提供了寶貴的司法實踐。」暨南大學少年家事法研究中心張鴻巍認為:「成都市未檢部門在強制親職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有效探索,體現了成都市檢察機關的擔當和勇氣,形成的成都經驗為此類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鑑。」
當天,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宋英輝還代表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授予錦江區檢察院為「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