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 親職教育落地一直是社會難題

2020-12-25 上海熱線

  引入強制親職教育制度,共青團可以介入

  「我贊成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法學院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認為,我國法律對於兒童的保護仍然具有提升空間。

  作為擁有社會工作背景的學者,童小軍發現,很多人都會認為兒童遇到的不測只是單純的意外傷害,甚至認為會一直存在。值得警惕的是,意外事件的背後大多都是家長的疏忽所致,比如她研究孩子遇到性侵或者遭到虐待的案例發現,背後是很多家長沒有盡到監護責任或者是濫用監護權。若家長的監護到位,很多悲劇將不會發生。

  要解決這一問題,法律是最後一道保障,但不是唯一辦法。童小軍又支了一招——加強親職教育。

  什麼是親職教育?也就是,對家長進行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稱職的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專家呼籲進行這一教育。可是,親職教育如何在我國落地,一直是社會難題。

  童小軍認為,在親職教育中,毫無疑問父母是第一責任人,他們要承擔起學習的責任。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一些貧困家庭和文化水平較低的家長,無法主動學習。她認為,一些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要發揮作用,比如共青團組織在扶貧領域,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一些親職教育培訓,給貧困家庭賦能,這是阻斷代際貧困的一種方式。

  「國家不能袖手旁觀,應該承擔起親職教育的託底作用,形成制度化體系。」童小軍提出,比如孩子遭遇一些意外傷害案件,國家追究父母責任之後,還要對監護失職的家長進行強制的親職教育矯治。另一種常見情況,有的孩子出現嚴重不良行為,國家除了對孩子進行矯治幫助,還需要對父母進行強制的親職教育矯治,讓家長學會做家長,從根本上改善家庭關係。

  童小軍認為,共青團組織非常有必要介入親職教育的工作之中,不僅可以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而且也是維護少年權益的一種手段,畢竟,這些孩子未來還是要回歸家庭,父母應該掌握適度的教育方式。

  她提出另一個設想,在團組織系統,可以將婚戀教育與親職教育結合起來,婚戀不止於相親交友這麼簡單,未來還要面臨養育孩子問題。如果能提供親職教育服務,不僅提升了年輕人的素質,也讓共青團相親交友活動變得更加厚重,直接提升未來年輕父母教育孩子的水平。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未來網 作者: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專家呼籲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引入親職教育制度
    專家呼籲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有慣例最近,來自安徽的律師孔維釗,關注到本地幾起兒童意外傷害案例,背後都是家長疏忽照顧所致,作為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他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在他看來,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對社會具有強烈的警示作用,也是一種預防悲劇發生的手段。有人擔心,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是否太激進?他反駁:「有的未成年人遭遇意外,不幸離開人世,孩子找誰喊冤?最痛的還是孩子。因此,法律需要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他認為,法律是保護孩子的最後一道防線。近年來,我國保護未成年的法律越來越完善。
  • 如何根治兒童安全之痛 專家呼籲設疏忽照顧兒童罪
    如何根治兒童安全之痛專家呼籲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 引入親職教育制度每到假期,孩子的意外事故時有發生。媒體年年呼籲,學校年年提醒,可是悲劇總是見諸新聞。青少年假期的安全問題,似乎成為一個無解的難題。專家呼籲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有慣例最近,來自安徽的律師孔維釗,關注到本地幾起兒童意外傷害案例,背後都是家長疏忽照顧所致,作為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他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
  • 設「疏忽照顧兒童罪」根治兒童安全之痛?
    媒體年年呼籲,學校年年提醒,可是悲劇總是見諸新聞。青少年假期的安全問題,似乎成為一個無解的難題。孩子假期意外傷害,表面上是概率問題,實際上不少悲劇的背後,卻是家長的疏忽所導致。於是有法律專家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7月30日《中國青年報》)來自安徽的律師孔維釗發現了一個「空白」:法律缺乏對家長過失行為的處罰。
  • 設「疏忽照顧兒童罪」需嚴格入罪標準
    媒體年年呼籲,學校年年提醒,可悲劇總是見諸新聞。孩子假期意外傷害,表面上是概率問題,實際上不少悲劇的背後,卻是家長的疏忽所導致。如何治理這一社會痛點?對此,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孔維釗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對失職的父母進行追責(《中國青年報》7月30日)。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對導致兒童意外傷害案的那些「馬大哈」家長治罪,呼聲由來已久。
  • 設疏忽照顧兒童罪 需嚴格入罪標準
    最近,來自安徽的律師孔維釗關注到本地幾起兒童意外傷害案例,背後都是家長疏忽照顧所致,作為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他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  要不要對那些導致兒童意外傷害案發生的「馬大哈」家長治罪的呼聲由來已久。此番提出在刑法中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的建議,得到了多位專家學者的支持。但要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就必須秉持科學立法的要求,嚴格入罪標準。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疏忽照顧兒童」絕不是家務事
    媒體年年呼籲,學校年年提醒,可是悲劇總是見諸新聞。孩子假期意外傷害,表面上是概率問題,實際上不少悲劇的背後,卻是家長的疏忽所導致。最近,來自安徽的律師孔維釗,關注到本地幾起兒童意外傷害案例,背後都是家長疏忽照顧所致,作為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他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中國青年報》)   熱點預測:   每到假期,孩子的意外事故時有發生。
  • 應設「疏忽照顧兒童罪」
    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孔維釗建議,在刑法中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和權益。    對此,支持者認為,幼兒園校車司機把孩子遺忘在校車內造成傷害,校車司機和幼兒園的法人一定會受到法律的懲戒。但如果是因父母的疏忽把孩子遺忘車內造成傷害呢?很少有人想到要追究父母的法律責任——在大家的潛意識裡,這是家事,無關法律。
  • 疏忽照顧兒童入刑這個不妨一試
    □ 樊樹林最近,來自安徽的律師孔維釗關注到本地幾起兒童意外傷害案例背後都是家長疏忽照顧所致,作為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他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7月30日《中國青年報》)盤點近年來新聞報導的兒童意外傷害案,不少悲劇看似具有偶然性,其實都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與家長對孩子疏忽監管和照顧密不可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國家的未來,理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因此在立法上推進「疏忽照顧兒童入刑」,倒逼更多家長盡到監護、照顧責任,最大力度地呵護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呼籲疏忽照顧兒童罪 避免兒童發生意外
    但是這條法律通過孫維釗的觀察,發現這主是要是針對虐待兒童的,並沒有對家長們造成的錯誤去進行處罰。所以,他大力呼籲刑法希望能夠加入疏忽照顧兒童罪。  那麼,在生活中,家長們應該怎麼樣去看護好孩子們呢?特別是現在暑假,很多孩子都是放假在家的,最重要就是孩子的安全問題。  第一,家長要時刻告訴孩子,在外出的時候不能隨便去搭理別人的搭訕,在很多的公眾場合,有些人會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特意去搭訕孩子,所以家長們要多留心了。
  • 設疏忽照顧兒童罪,應成為兒童保護的可選項
    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孔維釗建議,在刑法中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和權益。(7月30日 《中國青年報》)幼兒園校車司機把孩子遺忘在校車內,發生因校車暴曬而孩童慘死車內的安全事故,校車司機和幼兒園的法人一定會到法律的懲戒;那麼,如果是因孩子父母的疏忽,造成這樣的悲劇呢?
  • 涉罪未成年人強制親職教育制度構建
    二、構建強制親職教育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兒童福利和國家親權理念的理念基礎  作為一項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基礎性理念,兒童福利是對一系列關涉未成年人生命、自由、發展和權利保護等多項內容的歸納和凝練,是一種提綱挈領式的「宣言」,同時也是對整個國家和社會提出的一項要求和期許,是在根本上達致兒童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 兆蘭兒童愛心小屋開展親職教育 破解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難題
    兆蘭兒童愛心小屋開展親職教育 破解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難題 2020-09-18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疏忽照顧兒童」絕不是家務事
    媒體年年呼籲,學校年年提醒,可是悲劇總是見諸新聞。孩子假期意外傷害,表面上是概率問題,實際上不少悲劇的背後,卻是家長的疏忽所導致。最近,來自安徽的律師孔維釗,關注到本地幾起兒童意外傷害案例,背後都是家長疏忽照顧所致,作為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他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7月30日《中國青年報》)孩子在校期間發生意外,學校無疑要承擔責任。
  • 孩子出意外,家長要擔責 專家:建議設疏忽照顧兒童罪
    記者梳理安徽這兩年類似的判決書發現,不少兒童溺亡、墜亡等意外事件中,因監護人的疏忽或未盡到職責,都被法院認定承擔主要責任。有律師呼籲,應在刑法中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以體現兒童利益保護最大化原則。另外,小糖僅系不滿兩周歲的幼兒,尚不具備完全的行走能力,出入公共場所從安全角度出發理應由成年人手抱或使用專門的兒童車,而其奶奶選擇牽其手步入手扶電梯本身系安全意識的缺失;根據事發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小糖進入電梯後,即坐在電梯臺階上玩耍,用左手觸碰運行中的電梯縫隙直至受到傷害,而其奶奶在此之前僅拉著孫女右手直視前方,對孫女的該危險行為毫無察覺,沒有盡到在場監護人合理的注意義務,過錯明顯,對事故的發生具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 如何開展強制親職教育?各地專家學者成都論劍
    來自全國各地的130多位業界專家學者就強制親職教育、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進行深入研討。這次會議被譽為國內首次以強制親職教育為主題的高水平國家級研討會。「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近年來的少年司法實踐表明,涉罪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被害人多數具有問題家庭背景。
  • 強制親職教育與未成年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研討會召開
    正義網成都10月29日電(記者傅鑑 通訊員韓婷)10月28日,強制親職教育與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研討會在成都召開。本次會議由《人民檢察》雜誌社、四川省檢察院、成都市檢察院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30多位專家學者就強制親職教育、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進行深入研討。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
  • 檢察官、律師呼籲:未成年人犯罪 父母疏忽失職入刑
    昨日,熱心未成年人保護的公益人士、檢察官、律師通過成都商報聯合發出呼籲:針對未成年人犯罪背後的父母疏忽失職問題,建議追究「疏忽失職」父母的刑事責任。  為何呼籲  未成年孩子犯罪 父母多失職  成都雲公益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傅豔,一直在為「監護人疏忽失職」入刑而努力。
  • 2019年兒童權利事件出爐「強制親職教育案」令父母「回爐」入選
    分別是:民政部加大兒童福利保障力度,開啟兒童福利事業新徵程;全國首例「強制親職教育案」,讓不合格父母「回爐」;全國婦聯等九部門發布《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被執行死刑,未成年人保護亮利劍;首部《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出臺,兒童信息保護不容忽視;大連10歲女孩被害案引熱議,未成年人犯罪因引起審慎思考;以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為契機,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制度;多方聯手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
  • 孫雲曉:弒親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是親職教育缺失
    那麼,我國的親職教育處於什麼階段,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讓親職教育更好地服務於健康家庭的養成?新京報為此專訪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孫雲曉。新京報: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現象,尤其是弒親事件較多。你認為這與親職教育開展不多有多大關聯性?
  • 專家:未成年人犯罪家長要先檢討 強制親職教育亟待立法明確
    各地司法機關積極探索的強制親職教育,能否真正做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10月28日,由人民檢察雜誌社、四川省檢察院、成都市檢察院主辦的《強制親職教育與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研討會》在成都召開。上午,來自最高檢、全國6省市檢察院、全國少年司法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如何構建強制親職教育體系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