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企業當中,銷售部是舉足輕重的部門,但是偏偏有人和銷售部對著幹
今天和公司的人資經理大吵了一架,他們一個人力資源部門,居然凌駕於我們銷售部門之上。
我不知道在別的公司部門招人誰說了算。在我以前公司的時候,管理上百人的團隊,招聘和辭退都是我一句話的事,沒想到到這家小公司事這麼多。
我是去年底來到這家公司,負責其中的一個新成立的銷售部門。當時也是看中了公司的產品市場前景不錯,因為他們之前的銷售一直做得不好,業績一直不溫不火。
本來我想著大幹一番,但是年初就遇到了疫情,這半年多業務都基本無法開展,原來做的銷售計劃也都作廢了。現在市場剛剛有點起色,我準備帶著銷售部的人大幹一番,爭取在年底達到盈虧平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於是我向老闆提出先招一名秘書,做好服務與支持工作。老闆讓我直接找人力資源經理,於是就發生了今天的衝突。
本來我以為給他說一聲就行了,我們在前方打拼,人資就是應該為我們服務的嘛。結果人資經理非要讓我說出招的秘書具體做什麼工作。
我想了想,應該主要是這四項工作:
一、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出差,每個月有一半的時候在外面,每次回到辦公室後總覺得辦公室髒亂差,所以需要有一個人每天幫著打掃辦公室的衛生。二、我要求下屬每天下班前把當天工作匯報以電子版形式發過來,但有時個別人會忘記,需要提醒,而且發的時間也不統一,我希望有個秘書每天收集全了這些匯報,一起發給我。三、有時我需要列印資料,但印表機離得比較遠,這在我以前都是由秘書給送過來。如果每次我自己去拿,客戶看著也不是一回事兒啊!四、每次想了解各區域的任務完成情況,都要我親自分別打電話給他們,我覺得這很浪費時間,需要要一個人把這些做好統計,統一發給我就行了。
我以為告訴他這些就可以了,可人資竟然說這些工作可以讓內勤去做。可這個內勤是和銷售二部合用的,有時候一些工作會耽誤。而讓我受不了的是,銷售部招人,人資按我說的去招就行了,可他居然鄭重其事的還要算什麼工作量。問我這個秘書一個月的工作量是多少。
我尊重他是人資經理,耐著性子跟他一塊算了半天,核下來一天有一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結果人資經理以這個為藉口拒絕招聘。
我銷售部招人居然說了不算?公司的錢都是我們衝鋒陷陣的掙來的,沒有我們辛辛苦苦的掙錢,哪有他們的工資?全公司都是靠銷售部來養活,作為一個服務部門,他們有什麼權力來卡我們?就算是現在工作量少,將來業績上去了,工作量不就多了嗎?現在這些活人幹,總不能我堂堂銷售經理去幹吧?
於是我當時一點面子也沒給他,大吵了一頓摔門走了。我準備去找老闆,要是讓人資這麼卡著脖子,這業務沒法幹了!怪不得好多公司說要取消人資部,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莫非把企業搞垮了他們才高興?
企業是重銷售還是重規則?
在這場糾紛當中,銷售部經理顯然習慣了霸氣的自己做主,但是忘記過有國法,公司也有公司制度。而制度不是約束,而是為了促進公司的發展。試想,每個部門想招幾個人就招幾個人,公司豈不是亂了套?
首先,一個企業的崗位設置是有規則的,不是一個人想設置一個什麼崗位就設一個崗位的。而作為公司架構以及人員編制管理的部門,就是人力資源部門。
所以說,增加崗位編制,確實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而且這不存在誰說了算了問題。關於崗位編制的增減,是市場說了算,具體業務說了算。所以大可不必在這個事情上大動肝火。
其次,在企業裡,部門之間是互為客戶的。銷售部可以作為人力資源部的客戶,但是以為自己是上帝就是你的不對了。就像我們拿著錢去飯店吃飯,就對飯店吆三喝四地認為人家就應該為你服務那就錯了。部門之間的地位是對等的,銷售部確實是直接給企業掙錢的,但是你需要其它的部門做好相應的支持、服務與配合。所以,以為銷售部就是老大,要自己說了算,這個想法就有問題。
第三,每個公司有每個公司的制度,包括你說的增加人員崗位編制。如果你是獨立的事業部的話,增減人員確實是你說了算,但是在公司內,人力資源部是要對企業的人力成本負責的。所以人力資源經理的做法並沒有錯。如果你給不出具體有效的工作職責,人力資源是無法招聘的。
第四,其實你要考慮的一件事是,公司半年多沒什麼業務了,說明這近一年的間裡,公司一直在賠錢,而到現在還沒有達到盈虧平衡。所以你現在提出配一名秘書你覺得是時機嗎?你跟老闆說的時候,老闆並沒有給你籤字已經說明問題了,只是不好意思撥你的面子,讓人力資源部告訴你而已。
第五,不是說你不能配秘書,而是在做出業績之後,而且確實有這樣的需求才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下屬工作半年連業績還沒有,就提出配車配秘書,你自己會同意嗎?
在一個企業裡,各部門之間是互相配合,互為客戶。通常我們說業績為王,我們肯定銷售部的努力,但是還需要各部門的良好配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