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誰更能展現國際話語權?

2020-12-10 超人爸爸說教育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

最近幾天,高福院士、李蘭娟院士又分別在鏡頭上露面了,他們一個全程「飈英語」,一個全程「紹興話」,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高福院士接受CGTN(CGTN是中國國際電視臺,或稱「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文簡稱)的採訪,說:「我從未說過不存在『人傳人』」。

李蘭娟院士的畫面就更有意思了,她是應美國方面的邀請,為美國專家們講授中國抗疫經驗。

和高福院士全程「飈英語」不同,李蘭娟院士全程江浙口音普通話,據能聽出來的網友說,是紹興話,美國方面自己配的翻譯(還得配能聽懂紹興話的翻譯)。

在高福院士接受採訪的時候,一些網友驚呼「英語不好的我,只能看字幕」,並開始強調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在李蘭娟院士「飈紹興話」的時候,又有一些網友說,看到一群美國專家乖乖地聽漢語,還是漢語的方言,這說明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我們做得最出色,掌握了話語權,美方要想學習經驗,就得配翻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既然網友提到了話語權,我們就來論一論,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誰更能體現國際話語權呢?

如果僅僅以這兩者來比較,那當然是李蘭娟院士微微勝出一些,但是,總體形勢都不是太樂觀的。

話語權

話語權,即說話的權力,以及說過話之後的現實影響力。

這個很好理解,如果你在單位是個普通職員,你說「往左走」,單位領導說「往右走」,兩個人同時做出了判斷,這時候應該聽誰的?

當然是聽領導的,那麼領導的話語權就比你強,你說了就不算,你的觀點會被忽略。

還是以高福和李蘭娟兩位院士為例。

高福是接受的CGTN採訪,主題是「他從未說過沒有人傳人」,在這個時間點、這個主題的採訪,而且再聯想CGTN的受眾群體,高福用英語就是很正常的了。

因為國外現在有很多「黑」我們的雜音,我們需要加強對外宣傳,這種時候人家本來就不愛聽、不樂意聽、不想聽、選擇性失明,你說漢語,人家不會主動給你翻譯。

直接用英語,先把語言這一關過了,至於人家播不播、看不看,那不是咱們能決定的了的。

這和李蘭娟院士面對的場景不一樣。

如果是李蘭娟院士這種場景,筆者(超人爸爸說教育)認為,還是應該多使用漢語,在儘可能多的場景中使用漢語,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說,誰會替你去說?

這和英語水平高低沒關係,而且你英語水平越高、地位越高,越應該在更多的場合使用漢語,因為很多情況下,別人把你當成「中國人」,你可能就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同胞。

比如我們知道,福西是美國的抗疫隊長,很多媒體一說美國版的「鍾南山」,大家就很好理解,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德博拉·伯克斯博士,看這個頭銜和名字,大家可能雲裡霧裡,但一說美國版的「李蘭娟」,大家就清晰明了。

德博拉·伯克斯博士

雖然只是個人,但是他們身上中國、美國的標籤,非常鮮明。

普通人平時學習的時候,英語可能只是交流、學習的工具,但在國與國之間的對話中,語言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國際話語權的體現,就絕不僅僅是簡單的交流工具了。

所以有些網友說的,用什麼語言完全無所謂,是把問題想簡單了。

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大使館都得在別人的地盤(推特),用英語與對方「鬥爭」,然而,還是隨時都可能面臨被「封號」的結果。

推特事後稱:封號是因為「技術失誤」,我使館表示:對推特公司所說的「技術失誤」深感遺憾,「言論自由」既不應該被濫用,也不應該具有雙重標準。

唉,雙重標準又不是一天兩天了,言論自由只是他們的自由,當他們需要的時候,連聲都不讓你出。

話語權是要一點一滴、潛移默化地爭奪,並逐漸形成的,總在人家的話語權體系之下,你的聲音自始至終都會很微弱。

如果只能別人「黑」你,你的聲音自始至終都很小,甚至根本發不出來,那這場輿論戰,還沒打就輸了。

再說英語教育

我們當前的英語教學,就是在把英語的地位「神化」。

英語高高在上,重要性甚至還超過了我們自己的母語,就像有位網友說的,考個和英語毫不相關的專業研究生,語文不是必修、必考,但英語卻是,這是什麼邏輯?

在國外長期的輿論薰陶下,再加上不論哪種考試,英語都是必修、必考,讓一些人對英語「蜜汁崇拜」,鼓吹英語「國際通用」,漢語倒成了「晦澀難懂」。

然而即使是這樣聽起來十分可笑的言論,竟然還有8人點讚(那是截圖的時候,現在可能不止了)。

國際通用與否,是靠國家實力競爭得來的,不是靠別人施捨得來的,只要國家實力強,就算語言再「晦澀難懂」十倍,照樣「世界通用」,你信不信?

結束語

現在,我們還是話語權相對弱勢的一方,長路漫漫,大家一起努力!

相關焦點

  • 李蘭娟院士漢語為美國授課,美方自帶翻譯,網友喊話高福、鍾南山
    李蘭娟院士威武!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寶」級專家李蘭娟院士向美方介紹中國抗疫經驗。視頻中,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自己配翻譯,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授課」效果,美方的專家們各個都認真得像小學生,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
  • 美國專家學習抗疫經驗,李蘭娟全程漢語授課,誰說非得學英語?
    今天很巧合,上午剛剛寫了一個關於高福院士接受專訪視頻的文章,高福院士在專訪中一口流利的英語,實在是讓人佩服,月亮姐姐也是真聽不懂,於是看著視頻的字幕,了解專訪的全部內容。我深有感觸,這些院士是真了不起,個個會說英語,還有鍾南山院士,也會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得不說,讓人們再次刷新了對於要不要好好學英語的想法,我想很多網友和月亮姐姐一樣,看著字幕才能聽懂高福院士所講的一切內情。
  • 李蘭娟院士提名「最高科技獎」,高福未入選,網友:幹得漂亮!
    而在近期的202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提名過程中,李蘭娟院士,憑藉醫學領域的創新研究,獲得「最高科技獎」的提名,然而無論是學歷還是論文數量都完虐李蘭娟院士的高福院士卻未能入選,網友們看到這些信息後,紛紛表示國家幹的漂亮。
  • 不唯論文,李蘭娟院士獲「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高福無緣
    因此,能夠獲得這項獎項,都能稱得上是國士。最近,2020年國家科學進步獎的候選人名單向社會進行了公布。 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加強管控娛樂圈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梁! 有網友說這段話是李蘭娟院士說的,不過它卻並沒有得到考證。不過這段話卻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因為在我們的生活裡,什麼是正確的人生導向,什麼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早已模糊不清。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在向國外專家介紹中國經驗時,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令許多人大呼「太帥了!」無獨有偶,沉寂許久的高福院士也剛剛接受了CGTN的採訪,全程同樣用英語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這些專家不但專業能力過硬,而且語言能力也非常出眾,令人敬佩!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誰說一定要學好英語
    但是我們發現,在整個分享會上,李蘭娟院士全程採用的是漢語進行講述,而不少的美國人則是認真做起筆記。 對於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在網絡上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不少人紛紛給李蘭娟院士點讚。對此,我也來談談我的看法。
  • 該不該取消英語?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講漢語,闡明3點
    幾天前,李蘭娟院士應美方邀請,為他們分享我國抗擊疫情的寶貴經驗,從始至終全程講漢程。不信的朋友可以找這段視頻看看,全程講漢語,並且帶著浙江紹興方言。不僅沒有影響講解效果,而且那些專家個個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有些聽不懂的自帶翻譯。美國人能聽得懂紹興普通話嗎?這要在以前,估計人們想都不敢想。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全程講漢語,學英語還有用嗎?
    近日,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的視頻又火了,引發眾多網友圍觀。原因是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講解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她全程用漢語講。這些美國專家們聽著李蘭娟院士「江浙」口音的漢語,有的認真的做筆記,有的甚至聽不懂直接帶了翻譯,表情豐富多彩。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講課,全程用中文,網友:揚眉吐氣!
    最近,一個月之前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參加的新冠疫情防控國際經驗分享會的視頻又火了起來。在這次會議中,鍾南山院士全程用流利的英語講解,全程聽下來確實讓人印象深刻。而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的中文,這一做法卻引發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全程講中文,帶給了我們怎樣的思考?
    這兩天,李蘭娟院士向美國專家傳授經驗的視頻火了。原因很簡單,在這次國際交流中,李院士全程說的都是中文,而且還是中國人都不見得能聽得太明白的「江浙」普通話。在看到屏幕「對面」美國翻譯的表情時,感覺有點滑稽。而看到美國專家認真做筆錄的時候,更覺得無比自豪。
  • 最高科技獎:李蘭娟院士獲提名,高院士落選,SCI不代表科研能力!
    就像今年的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有13人,13名候選人中有一人的呼聲特別高,那就是在此次抗擊疫情工作重要有著卓越貢獻的李蘭娟院士,而有500多篇SCI文獻的高福院士卻遺憾落選!說起李蘭娟院士,所有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對她說一聲服氣!
  • 李蘭娟院士最高科技獎提名,500餘篇SCI論文的高福,為何沒提名?
    01李蘭娟院士在非典抗擊和2020年的新型肺炎防治中,做出突出貢獻。在新型肺炎爆發後,李蘭娟院士率領自己的團隊進駐湖北武漢一線,對患病人員進行診治調查,收集病毒情況特徵。02在這次的國家最高科技獎項中,有很多人會感到疑問,為何高福院士沒有被提名,他不是已經發了500餘篇SCI論文嗎?SCI論文,是發表在國際期刊SCI上的論文,便稱為SCI論文。SCI論文發表的數量、質量,能夠表明一個人的科研水平能力。
  • 英語無用論?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專家講中文!我就飆中文,你咋地!
    但李蘭娟的英文也不錯,但是她選擇用中文進行授課,是有原因的。誰的實力強,那麼誰講的話就有力量。像我們的鐘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全程說英文。高福院士在接受國外記者採訪時,也全程飆英文。兩個採訪視頻出來之後,就有很多人說:你看,很厲害吧,所以我們要好好學好英語。但是,這一次李蘭娟院士不同於前面兩位院士。誰說與外國專家對話時,就不能夠講中文。我就飆中文,你咋地!
  • 李蘭娟院士入選最高科技獎候選人,為何要提及高福院士?
    李蘭娟院士提名最高科技獎,高福院士卻沒戲?一文超500萬閱讀這一篇題目為《大反轉:李院士提名最高科技獎,身兼要職資歷老的高福院士卻沒戲》的文章,超500萬閱讀,在線上引起了人們的熱議。該篇文章的作者真是放「狠招」了,拿李蘭娟院士和高福院士來做對比,藉此來吸引讀者的眼球,對於這樣的做法,雖然斬獲了很高的流量,憑藉這篇文章,該位作者也賺到了不少的收益,但卻讓人感到心寒。
  • 都是國際交流,李蘭娟用漢語、高福用英語,代表的都是中國
    如今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這無形中,就為那些原本說英語的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無形價值。李蘭娟院士的做法,令其他國家的人,更加尊重中國,也會影響他們去學習漢語。誰又敢說,漢語不會是下一個的世界語言呢?,作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高福院士,就此次疫情,也接受了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的專訪。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網友:這才叫真正的自信!
    前不久,李蘭娟院士用漢語給美國防疫專家講課的視頻突然在網絡上瘋傳,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李蘭娟院士用著一口地道的"江浙"口音,美國防疫專家們對於李蘭娟院士不用英語而用漢語非常無奈,卻又無可奈何,網友們紛紛給李蘭娟院士點讚!
  • 國家科技獎候選人出爐,李蘭娟院士被提名,身兼要職的高福沒有戲
    從年齡上看,高福豔是比李蘭娟院士要小14歲,高福考入的大學是山西農業大學,而本科就讀的便是獸醫專業,但之後經過個人的不懈努力,最終到世界著名的高校進行深造,其中就有哈佛大學。而李蘭娟院士能夠進入浙江大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做了五年的赤腳醫生才能夠被推薦。這樣一比,高福院士的經歷比李蘭娟院士的經歷更加的引人注目。
  • 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前段時間,中國國際電臺對高福院士進行了採訪,事情的起因在於網上有消息稱,高福院士曾說過,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並未存在人傳人情況。一時之間引發了大家的熱議,畢竟當前情況感染人數已經激增,人傳人現象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倘若高福院士真的說過這句話的話,對於他目前在學術界的身份地位一定是有不利影響的。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想聽?自己找翻譯
    李蘭娟院士英文也不錯,但是這次用中文給美國專家上課,給我們這麼幾點啟示: 一、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不是因為英語說得好 前一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全程「飈英語」,高福院士在專訪時,也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很多人都說:你看,英語很重要吧,專家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要好好學習英語
  • 73歲李蘭娟院士再戰前線!童年家貧差點輟學,曾是紹興赤腳醫生
    據公開資料,李蘭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於浙江紹興,感染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