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講課,全程用中文,網友:揚眉吐氣!

2020-12-25 無憂文案

最近,一個月之前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參加的新冠疫情防控國際經驗分享會的視頻又火了起來。在這次會議中,鍾南山院士全程用流利的英語講解,全程聽下來確實讓人印象深刻。而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的中文,這一做法卻引發了網友的一致好評。在國際疫情進入全面爆發期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專家迫切的期待中國的防控經驗能傳授給他們。而李蘭娟院士的做法讓很多人感到揚眉吐氣,很多網友都表示:「讓他們自己去配翻譯,好好學習一下中文這門博大精深的語言」。當然,像這種國際性的醫學會議各國必然都會配翻譯。但為何僅僅是會議中使用英語還是中文這樣的小事就能引發如此大的討論,其背後還是各國之間「話語權」的競爭。

誰掌握新冠疫情的「關鍵技術」,誰就有話語權!

當然,也不能說鍾院士使用英語就是錯誤的,畢竟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使用英語各國專家更方便溝通。往大了說,醫學是無國界的,各國的醫生都是將「救死扶傷」作為己任。面對這種世界範圍內流傳的疫情,專家們做溝通、交流沒問題,我們也可以大度地將這些前期防控經驗分享給他們,這也是博愛的一種體現。但在我們掌握了疫情的「關鍵技術」的時候,也正是揚我國威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我更贊同李蘭娟院士的做法。我們需要的是表明一種態度,表明我們掌握了話語權。在這個時候,使用中文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國際通用語言改為漢語,以中文寫的論文成為主流,那才是國家強大的真正標誌。

英語是不是被過度高估了?花費10年學習卻不用有意義嗎?

在國內,很多家長對於英語都非常重視,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要求孩子學英語,為的就是能夠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但是各位想過沒有,等你真正工作之後,又有多少人在真正使用英語呢?除了大學裡做科研的專家和做國際貿易的一些人,其餘人對於英語並不是剛需。甚至有人說,正是因為英語才拉大了學生之間的差距,加劇了高考的不公平。國內的「憤青教授」鄭強在10年前就指出了這種現象:我們的孩子辛辛苦苦學習英語十幾年,最後僅僅為了一個考試,真的有必要費這麼大勁去學嗎?隔壁的日本人的英語也說得不好,但人家也沒有耗費這麼長的時間,多數人只要能溝通就可以,並不是全民普及。這種方式也值得我們去反思,我們是不是在英語上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而忽視了自己的母語了呢?

如何去改變這種現象?降低高考英語比重勢在必行!

既然大家有意識到了英語被過度高估了,如何去改變呢?問題的核心還在於高考,高考就是一個指揮棒。因為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中,英語和語文、數學所佔的比重都一樣,都是150分。想讓各位家長清醒,小編認為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在高考中降低英語的比重,轉而提升物理、歷史等科目的分數。正是因為家長都在逼著孩子學英語,而導致學生基礎學科能力偏弱,後續的影響就是國內基礎學科研究水平一直停滯不前。

在30年前,國內還有很多知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如今國內的基礎學科水平和國際上差距也越來越大。也正是看到了這種情況,教育部於今年推出了「強基計劃」,將越來越多的好苗子投身於基礎學科研究,其實也是為了搶佔這些學科的「話語權」。

不可否認的是,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語言,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當前,很多文獻都是用英文來記載的,短時間內我們不可能取消英語。但人人學英語的方式並不可取,語言的學習也是一種文化的輸出。這也是為何我對李蘭娟院士在國際重要會議上使用中文點讚,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核心的知識,不怕他們不去學中國的語言。

相關焦點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浙普」,網友評論炸鍋了!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在向國外專家介紹中國經驗時,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令許多人大呼「太帥了!」無獨有偶,沉寂許久的高福院士也剛剛接受了CGTN的採訪,全程同樣用英語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這些專家不但專業能力過硬,而且語言能力也非常出眾,令人敬佩!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網友:這才叫真正的自信!
    前不久,李蘭娟院士用漢語給美國防疫專家講課的視頻突然在網絡上瘋傳,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李蘭娟院士用著一口地道的"江浙"口音,美國防疫專家們對於李蘭娟院士不用英語而用漢語非常無奈,卻又無可奈何,網友們紛紛給李蘭娟院士點讚!
  • 李蘭娟院士全程用漢語給美國專家上課,不要過度重視英語
    李蘭娟院士全程用漢語給美國專家上課,不要過度重視英語看到了一篇文章,題目為《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這給我們什麼啟示?》,線上的閱讀量突破了100多萬,筆者主要拋出了3個觀點:(1):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不是因為英語說得好。
  • 「太解氣」李蘭娟給「美國」專家講課,全程用漢語,不懂拉倒
    很久沒說心裡話了……看到這一段,我心裡為之一震,沒想到我們國家都變得這麼強大了,在過去,不管什麼樣的會議,都要翻譯成英語,或者自己用英語講課,而這一次,李蘭娟院士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操著一口流利的「江浙」口音,讓「美國」專家們有點捉急。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全程講漢語,學英語還有用嗎?
    近日,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的視頻又火了,引發眾多網友圍觀。原因是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講解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她全程用漢語講。這些美國專家們聽著李蘭娟院士「江浙」口音的漢語,有的認真的做筆記,有的甚至聽不懂直接帶了翻譯,表情豐富多彩。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全程講中文,帶給了我們怎樣的思考?
    這兩天,李蘭娟院士向美國專家傳授經驗的視頻火了。原因很簡單,在這次國際交流中,李院士全程說的都是中文,而且還是中國人都不見得能聽得太明白的「江浙」普通話。在看到屏幕「對面」美國翻譯的表情時,感覺有點滑稽。而看到美國專家認真做筆錄的時候,更覺得無比自豪。
  • 李蘭娟向美國專家傳授經驗,為什麼全程講中文?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突然有幾點感慨。 感慨一 李蘭娟院士作為才高八鬥的科學家,全程「飆英語」實在不是什麼事兒,但她堅持全程說中文,個人感覺這既是一種自信,又是一種平常而深沉的愛國情愫。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想聽?自己找翻譯
    這個視頻我看了,說實話,心裡非常自豪,尤其是看到美國專家聽著一口「江浙」口音時,那個表情,確實也有點滑稽,如果全球說漢語,漢語將是他們的「噩夢」,不過美國專家聽得非常認真,有人做筆錄,有人帶來翻譯來聽課。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專家講中文!我就飆中文,你咋地!
    李蘭娟院士對話美國專家,講中文日前,美國有關方面的專家,邀請國內頂尖院士李蘭娟進行網絡授課。在視頻授課上,李蘭娟院士選擇用中文對話的方式,和美國專家進行對話。這次,美國專家聽得非常認真,有的認真記筆記,也有的直接帶著翻譯來聽課。
  • 李蘭娟院士「浙普」連線美國專家!我似乎明白了鄭強教授的意思!
    前幾天,我們的「抗疫英雄」李蘭娟院士接受美國方面的邀請,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為美國專家們講解了,中國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所採取的一些有效方法和措施!而李蘭娟院士的全程「浙普」更是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
  • 專家都會講英語?李蘭娟院士為美國專家中文授課,網友:扳回一局
    專家都要會講英語?李蘭娟院士為美國專家中文授課,網友:扳回一局。作為新冠病毒防控疫情的佼佼者,美國方面已經不止一次地曾邀請中國鍾南山院士前往美國傳授經驗,而李蘭娟院士網上為美國專家授課這一事件,也讓網友再度陷入深思。
  • 李蘭娟院士全程給美國專家中文授課,英語未來將取消?
    最近和朋友探討李蘭娟院士全程給美國專家用中文授課的話題,他的唾沫星子亂飛,高興地說:「這就是咱中國人的自信,我們現在是抗疫模範生,他們美國這個差生需要來膜拜學習我們,我們就不說英語,氣死你們丫的。另外咱們中國就要崛起了,學生以後就不用學英語了,老兄你可是要失業了啊。」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誰說一定要學好英語
    美國的疫情已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他們已經是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當前已經突破了82萬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邀請李蘭娟院士分享抗疫經驗。 但是我們發現,在整個分享會上,李蘭娟院士全程採用的是漢語進行講述,而不少的美國人則是認真做起筆記。 對於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在網絡上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不少人紛紛給李蘭娟院士點讚。對此,我也來談談我的看法。
  • 李蘭娟院士全程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美專家一邊聽翻譯一邊做筆記
    今日,應美國邀請,李蘭娟院士就新冠病毒問題跟美國專家連線,參與的美方人員相當齊全,明顯是請教如何防治病毒的。李蘭娟院士全程使用漢語,美方專家自帶翻譯,除了認真傾聽外,還有人做筆錄。李蘭娟院士用漢語與美國專家交流並不是說明李蘭娟院士不懂英語。
  •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網友:幹得漂亮!想聽自己去翻譯
    李蘭娟院士又衝上熱搜了,這次同樣是讓我們自豪的原因,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傳授一下中國的抗疫經驗,李蘭娟明明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這次上課卻堅持用「江浙」口音的漢語來給大家上課,而美國專家只能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還得帶翻譯來幫忙。這一舉動讓無數國人感動,覺得李蘭娟院士幹得漂亮!
  • 李蘭娟院士全程用漢語給老外講課:漢語不一定比英語差!
    前段時間,李蘭娟院士在網上跨國給外國專家講課,但是全程用的是漢語。這個視頻我看了,讓我很自豪,腦子裡想像得是國外專家一臉懵逼的樣子,也讓我們知道,只要自己牛氣,漢語並不一定比英語差!但是李蘭娟院士是否不懂英語呢?
  • 李蘭娟為美國專家上課,全程中文,美國人自帶翻譯做筆記
    目前,美國的疫情形勢嚴峻到無以附加的地步,僅今天一天新增確診人數就高達26487例,累計確診人數已接近80萬。雖然川普政府還在千法百計的試圖推脫責任,甩鍋給中國,但是美國的醫務人員,防疫專家等人卻在抗疫一線不遺餘力地殊死搏鬥。
  • 美國專家學習抗疫經驗,李蘭娟全程漢語授課,誰說非得學英語?
    無獨有偶,應美國的邀請,李蘭娟院士就新冠肺炎病毒問題與美國專家連線,參與的美方人員相當齊全,李蘭娟院全程都用漢語交流,所以全程都美方專家自己翻譯來聽,美方專家除了認真傾聽外,還有人做筆錄。真霸氣!李蘭娟院士現在掌握著話語權,美國專家想學習,你就得跟著我們的語言習慣走,此時此刻,漢語就是「國際語言」,誰說在國際上必須都得說英語?誰說只有英語才能翻譯成漢語,我們說漢語這不也能翻擇成英語嗎?
  • 李蘭娟院士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使用漢語,給我們什麼啟示
    我國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多虧了國內的各個專家自告奮勇前往前線支援,最後在多方人員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的發展。前段時間我國的李蘭娟院士就在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起了課,網友們注意到李院士全程使用的都是漢語,而不是國際通用語言英語,這給我們什麼啟示呢?1. 英語並不是專家必須具備的技能會說英語確實存在一定的優勢,但並不表示每個人都必須會說英語。
  • 李蘭娟院士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講漢語,闡明3點
    幾天前,李蘭娟院士應美方邀請,為他們分享我國抗擊疫情的寶貴經驗,從始至終全程講漢程。不信的朋友可以找這段視頻看看,全程講漢語,並且帶著浙江紹興方言。不僅沒有影響講解效果,而且那些專家個個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有些聽不懂的自帶翻譯。美國人能聽得懂紹興普通話嗎?這要在以前,估計人們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