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自主能力太差?老師:家長與其盼望開學,不如做好這4點

2020-12-23 學習方法寶典

本文由@學習方法寶典原創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全文一共3120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文 | 學習方法寶典

新型冠狀病毒成為大家最近一直關注的話題,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不僅禁止外出,各地區紛紛下發了中小學生延遲開學的通知,並實行網絡授課制度,可是對於自制力較差的孩子,效果並不理想。

有一位小學生媽媽和我說,放假期間為了上網課方便,專門給孩子買了平板電腦,可是孩子上課總需要她在旁邊陪著,不然就明裡聽課,暗裡玩遊戲。這幾天她恢復了上班,結果老師反映說孩子不僅曠了兩節課,作業也沒寫。回到家一看記錄,發現果然最近的遊戲戰績蹭蹭漲,課業蹭蹭降。

"我也不能光在家陪著他上課啊,真希望快點開學,讓老師看著他。"

可是,孩子學習自主能力差,只要回到學校就好了嗎?

01 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原因

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差,需要從多個角度分析。

一方面,在科學上,自控力與大腦額葉區息息相關,因為額葉區成熟得晚,所以孩子越小,自我控制越困難,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需要家長引導和培養的,而不是靠管制。

另外一方面,與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關係,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關注,無論做什麼都寸步不離,無形中讓孩子產生了做什麼都需要被督促的依賴感,就出現了家長在,孩子就專心,家長離開,孩子就懈怠的情況。

其實,不是孩子一直無法自主學習,只是家長剝奪了孩子掌握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罷了。

英國哲學家培根先生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雖然假期延長讓家長困擾,卻也是家長與孩子深入接觸、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絕佳機會,對此,我想談談斯納金的強化定律。

02 什麼是斯納金強化定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曾經提出了一個"操作條件反射"理論,也就是關於行為養成的強化定律。

他將一隻白鼠放在實驗箱裡,只要碰到箱內的槓桿,就會有食物彈出。白鼠通過幾次偶爾觸碰,學會了頻繁按壓槓桿獲取更多的食物。

如果接下來,白鼠通過觸壓得不到食物,老鼠就會對觸碰槓桿不再積極。相反,如果觸壓槓桿時得到的不是食物,而是電擊,白鼠則會在行動時避開槓桿。

也就是說,根據得到回饋的差別,白鼠對同一行為也會有相應的加強或減弱。

這就是著名的斯納金強化實驗,通過獎勵或懲罰的方式,逐步形成一種行為習慣。我們都知道21天習慣養成理論,所以,在孩子的行為養成上,用恰當的方法引導,可以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2019年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總分730分,英語數學滿分。有家長向楊晨煜的媽媽取經時,她提到,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教育,只是從小就十分注重他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在孩子沒有自主思維能力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楊晨煜從小比較貪玩,所以在學習方面需要時刻監督,後來媽媽想了一個辦法,每天完成學習任務,可以多看30分鐘他喜歡的電視節目。這樣長期下來,孩子逐漸從貪玩到主動學習,形成習慣。上了高中以後,家裡除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其他全部交給老師,孩子成績卻一如既往的好。

楊晨煜媽媽的做法,其實就是運用斯納金強化定律來培養孩子的自學習能力。通過簡單的獎勵和懲罰,達到行為強化的目的,從而使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03 斯納金強化定律給我們的教育啟示

葉聖陶曾說:"凡為教,目的在於達到不需要教"。

家庭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學習能力教育而非知識教育。在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上,如果家長合理運用斯納金強化定律,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1、制定合理的獎勵機制,增加學習的激勵性。

斯納金強化定律中,老鼠通過食物的激勵從而學會按開關。在孩子的行為獎勵上,由於通常我們對短期的、具體的目標,比長遠的、模糊的幻想更加有吸引力。因此比起取得成就或有個好未來而言,零食或看電視之類的誘惑,對孩子更加有吸引力。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約定一個短期的學習目標,並且根據目標細化學習任務,同時設置具體的獎勵機制,增加孩子對學習的激勵性。

比如前面提到的小學生家長,可以與孩子約定,通過當天完成多少課程以及根據當天的功課完成情況,來換取相應的遊戲時間,當然這些在前期,需要家長的監督來完成。

在獎勵的選擇上要注意,重精神而非物質,不要把獎勵"金錢化",這樣會容易讓孩子對報酬產生依賴。獎品可以是娛樂項目,例如延長動畫時間、去遊樂園或者看一場電影、一本書。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將獎勵放在完成學習任務後,讓他明白:只有完成任務,才能得到好處,不要把獎勵放在學習前。比如在學習前就讓他看動畫,那麼孩子自然不願意停止動畫而去學習,這樣就產生了倦怠情緒。

2.掌握鼓勵技巧,培養成長思維。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裡說:"如果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差,不要過分責備,當孩子失控的時就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感,他們也在受苦。"

前面我們提到過,小孩的大腦前葉發育的比較晚,所以自控能力相對大人也更弱一些。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孩子做的低於預期時,如果過度責備,容易使孩子產生"沮喪"情緒。適當的誇獎和鼓勵,能夠增添信心,拉近親子關係。

在誇獎方式上,要注意不能過於抽象或敷衍,如果頻繁使用"你真棒"、"你真聰明"等類似籠統的詞彙,容易形成"我就是很優秀的"固定型思維,而一旦做不好就更容易失去信心。

在誇獎孩子時,可以採用"原因+鼓勵"的模式誇孩子,強化成長思維。比如:"你今天一個人完成了學習任務(說明被誇的原因),太棒了!"

"你真厲害,是怎麼堅持不玩遊戲的?(讓孩子自己分析成功的原因)"。

對孩子努力成果的肯定,能夠強化信心,而引導孩子分析原因,能夠為孩子的這段經歷增長經驗,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當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時,能做的更好。

3.強化環境因素,讓孩子遠離誘惑。

《荀子·勸學》有言: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意思就是,當我們做事時,一旦旁邊有其他事物幹擾,那麼就不可能保持專注。

前面的廣西理科狀元楊晨煜的媽媽,在提到孩子習慣培養上,不僅注意監督,同時也要注重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把孩子扔在一邊學習,自己在旁邊玩手機,這是萬萬不可以的"。

有很多學生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時,常常因為無聊在一邊刷手機或看電視,殊不知這種行為,恰恰給孩子造成了誘惑。當孩子在學習時,儘量要保持周圍環境的"單一性",才能保持專注的的學習狀態。

董卿曾經分享過她的一個習慣:十幾年來,必須保證睡覺前一個小時看書。為了強迫自己保持這個習慣,一直以來在她的臥室裡,沒有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這樣通過環境的營造,迫使自己只能看書。

比如文前的小學生家長,可以將平板設置好密碼鎖,只保留平板的聽課功能。而且在孩子的學習區域內不放置任何玩具和其他電子產品,通過強化周圍的環境因素,讓孩子遠離誘惑。

4.學會放手,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方面不捨得放手,生怕一放手,孩子就表現不好。可是你總也不放手,孩子永遠也無法得到嘗試的機會。

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裡,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

試著去放手,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就是實現自我積極管理的第一步。

當孩子自己能吃飯的時候,就不要追著餵他;當孩子自己能整理房間時,就不要再大包大攬;當孩子能獨立學習的時候,可以嘗試別去旁邊監督,讓他自己規劃學習安排。家長的作用主要是通過監督和引導使孩子獨立,而不是成為依賴。

自主學習是一項生活技能,也是終生受益的良好習慣。

愛因斯坦說: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掌握了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掌握了正確的方法。而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與成功的距離更近了一步。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大家好,我是@學習方法寶典,分享高效學習方法和育兒建議,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學習方法

家長都知道語文很重要,但語文如何複習和提分呢?試試這個方法

方法得當,孩子背單詞都能背出幸福感,快讓孩子試試這樣背單詞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差?該怎麼辦?
    同熱切盼望疫情結束,孩子們可以早日開學的心情一樣, 提起學習,相信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就再也不會發生「不談學習,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提學習,雞飛狗跳,嗚嗷喊叫」的狀況。所有小家庭的親子關係也將步入如沐春風的和諧畫面。在我服務於很多家庭的時,「孩子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也是絕大部分家長的訴求。
  • 教師節送禮物,因禮物太差,懷疑孩子被老師針對,怎麼辦?
    八月份幼兒園開學,朋友家孩子回家說班級換了一位新老師,還覺得新老師很嚴厲。起初大家並沒有留意新老師的為人處事情,心想幼兒園換老師孩子多一分新鮮感,幾天就適應了。但在教師節過後,朋友覺得自己送的禮物太差了,懷疑孩子被老師針對了。
  • 家長:線上上課,孩子學習效果太差!老師:別緊張,聽我解釋……
    在經歷了這十幾天的「線上上課」之後,孩子們的種種反應,讓不少家長十分擔心!而家長們擔心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太差!至於為何學習效果差?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就筆者了解到的情況,很多地區的老師對於「線上上課」的安排,直接就是發布一些網上課程連結,然後再布置一些作業,一節「網課」就算這麼安排了!
  • 開學時的差生,三年級後逆襲,有5種能力的孩子「是塊學習的料」
    ,就會說這孩子就「不是塊學習的料」,怎麼教他都沒有用。所以家長們別只盯著孩子的成績看,著重培養孩子這些學習能力,他的成績會慢慢提升的。,因為家長和老師都不能時刻盯著他,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後才能一直保持好的學習狀態。
  • 澳大利亞兒童心理學家:小學階段家長做好7點,孩子愛上學習不難
    墨爾本兒童心理服務中心,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特斯普老師認為:沒有比小學階段更適合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的時候了。但是現實中,往往讓孩子學習變得足夠具有挑戰性。這也成了很多家長的難題。小學階段家長做好7點,對於日常生活進行簡單的改變,就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對學習的熱愛
  • 開學在即,做到這三點,帶孩子走出網課「疲憊期」!
    在這個超長的寒假,作為家長,大都經歷了興奮陪讀、鬥智鬥勇、憤怒巔峰、無奈將就、盼望開學,這樣一個反覆不定,惶恐焦慮的經歷。而學生也經歷了「疲憊期」。「疲憊期」是什麼?為什麼會有「疲憊期」?這兩個問題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 開學季對話名師|二年級寶寶如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聽名師這樣說
    贏在開學季,名校名師來助力!28日上午10點鐘,山師附小大學城校區老師趙良昊入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在情報站上線1小時為大家解答疑問,趙老師將結合多年積累的經驗向幼升小和家有小學生的家長傳授科學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就開學季中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家長教育的誤區等進行線上答疑。
  • 想要孩子認真聽老師教?新學年開學家長一定要做好這點
    新學年開學,大部分學生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分班問題,就算不分班,也很大機會接觸到新老師。新老師是嚴厲的還是溫和的?是能力強的還是能力弱的弱的?這些都會令孩子充滿好奇和期待。孩子對新老師的感知會影響他今後的學習,所以在開學初,家長引導孩子發現新老師的優點,有助於孩子提升學習該學科的興趣和信心。
  • 孩子開學,家長們先別忙著上樹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學校欣欣然敞開了大門。做好開學準備,首先就是用品準備,家長們要提前準備好孩子們新學期的文具用品。孩子日常學習所需主要有:鉛筆、本子、文具袋、畫筆、書包等,另外還有穿戴的衣服帽子等物件,這些都最好提前歸納好放進書包裡,以免開學當天丟三落四。
  •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孩子的漫長學習生涯中,家長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監督孩子的學習,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幾個方法來幫助你。探索學習的奧秘,帶給孩子新鮮感與未知感知識是一種取之不盡的東西,知識的海洋裡藏著無數的奧秘,這種新鮮感與未知感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所以家長們要帶領孩子去探索這片海洋,等孩子慢慢摸索出來一些新鮮東西,擁有自己學習的能力,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在知識的海洋上遨遊
  • 4項家長必做的開學準備,你做好了嗎?
    ​​面對這幾天突如其來的複課通知,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孩子們擺脫了網課的支配,同時也帶著大大的問號想起——原來還有【學校】這個東西存在。而各位家長則是歡天喜地眉飛色舞,敲鑼打鼓恨不能明天就把自家【神獸】送回學校...且慢,孩子的開學的準備,您,做好了嗎?
  • 家長為什麼盼望開學?學校為什麼急於開學?答案全在這裡
    儘管如此,家長們還是焦急地盼望開學,而學校也在積極地準備開學,只等上級一聲令下,立刻召集學生返校。難道精心設計的網課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嗎?其中有對孩子視力和身體的擔憂,但更多的還是學習質量。參與網課的老師們也不太自信,總是懷疑有學生在「騙」老師。因為不管是作業還是考試,學生的答案中,有不少和標準答案幾乎完全相同,一看就是從網上抄來的。老師和家長的看法很相同,他們認為現在的孩子智商高,太聰明了,應付老師和家長的手段太高明,老師的遠程「遙控」,家長的當面監督,都無法杜絕學生的偷懶作弊。這種情形下的學習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 與其盲信培訓班不如培養好習慣
    若沒有強烈的學習動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適合的學習方法,不能做到從實際出發,從點滴做起,最終一定是緣木求魚,事與願違。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交錢上補習班的一錘子買賣,更不是立竿見影的短效之功。即便個別案例做到了一補就靈,往往也不全是補課老師多麼神奇,而是孩子做好了臨門一腳前的準備。
  • 新學期開學家長孩子都別慌,這4點做好,孩子還是「班級學霸」
    孩子們的暑假要結束了,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過著稍微比較自由的生活,那麼新學期快開始了,孩子們的心是否已經從自由的空間裡收回來了呢?因此,建議家長在臨近開學,幫助孩子們調整自己的狀態和生物鐘,開啟新的學習之旅了。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調整進入學習的狀態呢?
  • 娃上幼兒園要給老師「送禮」嗎?幼師坦言:不如做好這些事
    每次到開學季前,家長們的心總是操個不停,總覺得孩子上學的必需品少了一樣,擔心孩子去了學校不適應,害怕孩子被欺負、排擠。各種各樣的原因讓家長們焦躁不安。特別是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家長更是要不停地&34;。
  • 快開學了,家長務必做好這10件事幫助孩子收心
    暑假快過完,就要開學啦,您的孩子是否做好了開學準備?作為老師和家長,此刻是否因為不知該為孩子做什麼而感到焦慮呢?以下10項準備工作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邊玉芳老師結合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以及學習適應規律梳理總結出的,做好這10項準備,和孩子一起從從容容迎接新學期吧!
  • 老師提醒家長:8月做好這6件事,新學期孩子成績會更好
    哪怕在暑假,孩子不能完全放鬆,家長也要加強管教,做好這幾件事,孩子開學後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有些家長縱容孩子玩一整個假期,結果就是開學後不管孩子怎麼努力,和學霸還是有著很大的距離。學霸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悄悄努力,然後變得拔尖。
  • 孩子想開學的程度是家長100倍!想學習啦?看真實原因:想多了
    疫情的影響,每家的「神獸」都在家學習了一學期,你以為最想開學的是家長?no,no,no,其實「神獸」們比家長更盼望開學!昨天北京發布開學通知,一位朋友發朋友圈說:正在洗澡的兒子,興奮得跳了起來!尖叫:終於開學了!
  • 家長必看:開學第一個月要緊抓,孩子學習抓什麼?
    >要狠抓狀態調整其實,只要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地做好以下這幾點,就能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調整孩子的心態多鼓勵孩子,和孩子談談心,讓孩子講一下開學的趣事,讓孩子心情放鬆。家長在這期間,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孩子才能夠摒除雜念。孩子只有集中精力,把貪玩的心收回來,學習才不會出現斷條現象。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中)
    而在個人特質中,動機起著決定作用,反映了學習者在學習情景中的參與度和貢獻度。可以說學習動機決定了其它因素能否最終起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抓住學習動機的培養,來具體談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2.1.1 在有歸屬感的家庭、班級中,父母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同伴合作競爭,都可以對兒童、青少年自主學習能力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父母要做好榜樣,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此外,也要注意教育方式,鼓勵、引導為主,斥責、體罰為輔,不能謾罵、打擊、過分體罰,儘可能避免在學習輔導時輸出負面情緒(輸出負面情緒還不如不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