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外科醫生「抽絲剝繭」:頸部血管「叢林」裡的腫瘤——頸部...

2020-12-22 澎湃新聞

特色科普系列⑦ | 市一耳咽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抽絲剝繭」:頸部血管「叢林」裡的腫瘤——頸部神經鞘…

2020-12-1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宣傳處

Hi~我是神經鞘膜瘤

兩年前的某一天,

我出生在小王童鞋的頸部右側,

並以此為根據地安營紮寨。

幼時,我異常低調,

身材僅雞蛋大小,

小王完全沒把我當回事兒,

只當是淋巴結的「小感冒」。

一年間,我茁壯成長,

由於在咽喉部橫向發展過快,

我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小王的進食舒適度,

在他踏進醫院大門的那一刻,

我想我短暫的一生自此就要結束了。

Hi~我是那個倒黴的「宿主」小王,

沒想到兩年前長在頸部的小包

今年變成了大隱患!

輾轉多家醫院積極求治,

行組織活檢考慮是血管纖維瘤,

但都因為腫物過大且壓迫血管神經

表示手術風險極大。

正當面臨絕境的時候,

帶著一絲希望來到了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市一耳鼻喉-頭頸外科團隊完善相關術前檢查,組織全科專家進行了細緻的術前病情討論,根據患者的病史及影像學檢查,考慮神經鞘膜瘤可能性大,積極做好術前相關準備預案,為小王成功進行了手術,徹底切除了腫瘤,終於使小王告別了這個心頭大患。

那麼,神經鞘膜瘤到底是什麼?

有沒有什麼防範措施,

又該如何治療呢?

普通人發現頸部包塊又該怎麼辦?

神經鞘膜瘤,起源於神經主幹或者末梢神經軸索鞘的神經膜及神經束膜細胞的良性腫瘤,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好發於頭頸及四肢,頸部常見於頸叢、迷走、舌下神經等,發生於頭頸部的神經鞘膜瘤約佔全身該類腫瘤的 25%~45%。

由於腫瘤原發位置比較深、且早期大多數無不適,所以早期比較難發現,腫瘤增大後會對周圍的神經產生壓迫,導致出現相應的併發症,多數為單發,包膜較為完整,腫瘤多緊貼神經纖維的一側,增大時可發生中心液化壞死。少數人會出現多部位發病,其中約有20%-50%的病例有家族遺傳史,惡變率大概為4%-15%。

如果腫瘤壓迫了神經,就會出現神經壓迫症狀,比如壓迫迷走神經會出現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壓迫臂叢神經會出現上肢放射性電擊感、燒灼感等;壓迫交感神經會出現horner症候群。但也有可能腫瘤已經非常大了,仍然沒有明顯的不適。

對於神經鞘膜瘤而言,單發者確診後應首選手術治療,腫瘤較小時,易於保留神經,避免腫瘤對周圍神經的損傷造成併發症,且手術創傷小,可行「微創」治療。對於多發者,雖然外科手術後常常復發,但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目前對於神經鞘膜瘤還沒有特殊有效的預防措施。定期體檢進行彩超檢查是有效的發現方法。

早發現早治療才是關鍵!!!

如果自己在無意中或者體檢時發現頸部有包塊,首先不要慌,頭頸外科有「三個7」原則:發病7天的或許是炎症,發病7個月的可能是惡性腫瘤,發病7年可能為良性腫瘤。

如果僅僅是幾天,可以選擇觀察,但是時間較久,就不能大意,可行的方法是去醫院的頭頸外科就診。頸部包塊病因複雜,各種類型的包塊處理方法和原則有很大不同。專科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相關的檢查進行評價,再根據結果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或者臨床隨診。

文/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 董頻

編輯整理/宣傳及精神文明處、醫務處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特色科普系列⑦ | 市一耳咽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抽絲剝繭」:頸部血管「叢林」裡的腫瘤——頸部神經鞘膜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特色科普系列⑦ | 市一耳咽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抽絲剝繭」:頸部...
    原創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宣傳處市一耳鼻喉-頭頸外科團隊完善相關術前檢查,組織全科專家進行了細緻的術前病情討論,根據患者的病史及影像學檢查,考慮神經鞘膜瘤可能性大,積極做好術前相關準備預案,為小王成功進行了手術,徹底切除了腫瘤,終於使小王告別了這個心頭大患。那麼,神經鞘膜瘤到底是什麼?
  • 頸部發現腫塊怎麼辦?頸部腫塊有「7」規律
    (Gettyimages 供圖)●不管痛不痛都應及早就醫,由醫生來判斷良惡,惡性則早做治療,良性也能落個心安●就診首選科室為耳鼻喉-頭頸外科,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是頸部腫塊重要的確診手段,別盲目抗拒醫學指導/廣東省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張思毅教授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頸部多了一個腫塊,不痛又不癢,該怎麼辦?
  • 97歲老人頸部長巨瘤,多學科團隊聯手成功摘除
    經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會診,醫生發現老人頸部的包塊直徑達20多釐米,再加上巨大腫瘤已發生破裂,如果不徹底手術,必定會並發腫瘤破口感染,進而誘發全身感染風險,威脅性命。市三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建輝說,97歲高齡的老人身體各項基礎機能都處於明顯下降狀態,尤其是心肺功能較差,手術及全麻風險極大;其次,巨大包塊和頸部周圍重要血管、神經之間的關聯,如果因為剝離包塊發生誤傷,可能導致大出血、癱瘓甚至是死亡;第三,手術的時間越長,對超高齡患者來說面臨的麻醉風險及術後肺部炎症反應及感染的機率就越大,因此必須在保障手術操作安全、減少重要結構損傷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縮短手術時間
  • 浴室玻璃門爆裂,大玻璃塊直插男子頸部,接下來……
    陳大哥嚇得腳底一滑,一個踉蹌便跌倒在浴室裡。可怕的是,爆裂後掉落的一大塊玻璃茬子不偏不倚深深戳進了陳大哥的右頸部。陳某忍著疼痛把玻璃拔出,頓時大量鮮血湧出,自行拿面巾包裹後,家人趕忙將他送至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醫學科就診。
  • 房主洗著澡浴室玻璃門爆裂 頸部扎出10釐米大窟窿
    陳某被嚇得不輕,腳底一滑,一個踉蹌便跌倒在浴室裡。可怕的是,爆裂後掉落的一大塊玻璃茬子不偏不倚深深戳進了陳某的右頸部。陳某忍著疼痛把玻璃拔出,頓時大量鮮血湧出,自行拿面巾包裹後,家人趕忙將他送至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醫學科就診。患者來到急診已是凌晨兩點,經過CT檢查,醫生發現右側頸部一個大窟窿,創面長達10釐米,頸部創面深入至椎體,但幸運的是未傷及脊髓。
  • 警惕頭頸部腫塊不痛更危險 頸部是腫瘤好發部位
    據了解,頭頸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頭頸腫瘤與耳鼻咽喉炎症相似,早期誤診率高,但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請注意:   喉嚨發炎、牙齦腫痛……每當這些疾病發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頸部摸到腫塊。這些腫塊大多會自行消失,而且不痛不癢,所以大部分患者對此不以為然。
  • 房主洗澡浴室玻璃門爆裂 頸部被扎出10釐米大窟窿
    陳某被嚇得不輕,腳底一滑,一個踉蹌便跌倒在浴室裡。可怕的是,爆裂後掉落的一大塊玻璃茬子不偏不倚深深戳進了陳某的右頸部。 陳某忍著疼痛把玻璃拔出,頓時大量鮮血湧出,自行拿面巾包裹後,家人趕忙將他送至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醫學科就診。
  • 八旬老人「囫圇吞棗」 棗核「穿越」到頸部皮下
    (原標題:八旬老人「囫圇吞棗」 棗核「穿越」到頸部皮下)
  • 雲南一患者頸部巨大腫瘤被成功切除
    雲南網訊(記者彭錫)脖子上切除的腫瘤重達2.65公斤!近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下稱:省一院)乳腺甲狀腺外科順利完成一例右側頸部巨大腫瘤切除手術。 在省一院乳腺甲狀腺外科住院病房,患者張文(化名)表示,自己57歲,是曲靖宣威人,2017年曾發現右側的脖子上有腫物。
  • 甲狀腺手術不想頸部留疤?醫生妙手助23歲小夥重拾自信
    6月11日中午,浙江省人民醫院頭頸外科主任助理忻瑩醫生收到患者小毛(化名)發來的信息,當醫生的成就感頓時充滿整個心窩。原來,今年23歲的小毛,時不時會背腹部疼痛,趁著年輕,休息一下忍一忍就過去了,也沒太當回事。去年年末單位組織體檢,被查出腎臟、膽囊多髮結石,同事們都戲稱他「石頭小哥」。自尊心很強的小毛從此少言少語,一心想找到致病原因。
  • 頸部淋巴結
    頸部淋巴結分區:為便於臨床應用,1991年美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基金學會將頸部淋巴結分區劃分,文獻上應用漸多趨向一致。是口底、舌錢、下頜骨前牙槽突和下唇腫瘤發生隱匿性轉移的高危區。口腔、前鼻腔、面中部軟組織和下頜下腺腫瘤易發生這一區域淋巴結轉移。
  • 上海市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簡介
    2009年在學科帶頭人李曉豔主任的帶領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全面起航。從零開始,積極籌備建設,經過7年的歷練,已成長為門類齊全,專業特色突出的小兒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醫療、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上海乃至全國具有極高知名度。
  • 新生兒巨大頸部腫瘤壓迫呼吸 附屬兒童醫學中心醫生妙手仁心巧拆...
    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普外科成功救治了一例出生僅8天的患有巨大頸部淋巴管瘤的新生兒。患兒母親於孕期超聲檢查發現寶寶患有頸部腫瘤,出生後即轉運至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監護室,由於腫瘤巨大,已經對氣管產生了壓迫,只能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且隨時可能出現腫瘤內出血等意外情況。普外科專家們進行了討論研究,結合已有的檢查報告,初步診斷為新生兒頸部淋巴管瘤,應立刻手術治療。
  • 頸部包塊有10公分大,專家妙手端掉巨瘤
    72歲劉奶奶感覺走路喘甚至呼吸困難,罪魁禍首竟是長在頸部的10多公分的巨瘤。「腫瘤太大,壓迫了氣管,侵犯了動脈外壁,導致呼吸困難。若現在不行手術切除瘤子,待瘤子再長大,很可能要切動脈,這樣會給老人帶來更大創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黃志純教授說。
  • 頸部淋巴腫瘤可以活多久?
    核心提示:頸部淋巴腫瘤是一種聽起來就非常嚴重的腫瘤疾病,這個疾病的患者最為關心的就是頸部淋巴腫瘤可以活多久? 只要大家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生存期還是可以延長生存期的,大家的心理壓力不要太大。   頸部淋巴腫瘤聽起來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不少人知道自己或者家人患上頸部淋巴腫瘤之後心裡十分的擔心,問醫生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患病之後還可以活多久?其實大家不要過於擔心這樣的問題,下面就是腫瘤專家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
  • 因頸部巨大腫塊成「雙頭」女孩 湖南省腫瘤醫院助其重獲「新生」
    紅網時刻6月10日訊(通訊員 楊輝 呂春柳)湖南郴州19歲的女孩小菊(化名)因為頸部巨大腫塊成為「雙頭」人,湖南省腫瘤醫院腫瘤整形外科李贊團隊僅用2個小時順利為其切除巨大腫瘤,成功保留了全部重要血管神經。6月9日,小菊成功卸下包袱康復出院。小菊出生後即發現右頸部有「小手指」大小腫塊,不痛不癢也就沒有重視。
  • 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
    頸部腫塊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曾經有份研究統計,在非甲狀腺非炎性腫塊中,頸部腫塊80%為腫瘤;在腫瘤中,惡性腫瘤佔80%。因此當頸部莫名其妙長了一個腫塊,患者首先擔心的是不是癌症。頸部腫塊是癌症會有什麼症狀?頸部腫塊如果是癌症的話,一般會有以下症狀:腫塊相對固定且變大的速度較快,頸部疼痛伴隨同側耳朵疼,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中帶血,在頭頸部有第二處明顯的病變,面癱等。另外,平常抽菸喝酒量很大的患者,相對得頭頸部癌症的機率也要大很多。頸部腫塊主要病因是哪些?
  • 博學明辨 慎思篤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
    學科重點發展方向:眩暈綜合診治和康復治療、顳骨及側顱底外科、聽覺植入、小兒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頭頸腫瘤外科治療及修復等。學科下設聽力障礙眩暈診治中心、耳鼻咽喉內鏡中心兩個診治平臺,以及耳神經及顱底外科、頭頸腫瘤及咽喉外科、小兒耳鼻咽喉科、鼻外科4個三級學科,分別由各亞專業學術帶頭人擔任亞專業主任。
  • 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首屆學術會議在我...
    10月26—27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主辦,我院承辦的「首屆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學術會議」在我院召開。接著,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主任委員李慧軍教授,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孫冀教授、高志光教授及陳偉剛教授分别致辭。來自省內50餘家醫院的120餘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的中青年骨幹醫生參加了會議。大會由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我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孫亞男教授主持。
  • 切除頸部腫瘤,為啥要從口腔下手?
    頸部出現包塊,不能小視。如何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又保證美觀呢?日前,在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就開展了第一例經口腔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讓術後患者不留瘢痕。市民王女士今年31歲,半年前她發現頸部有一個直徑接近4釐米的包塊,嚴重影響美觀,就此來到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尋醫問診。經過乳腺甲狀腺外科診斷,王女士良性腫瘤可能性大,但因為包塊較大,有壓迫周圍重要組織器官的危險,仍有手術指徵。王女士擔心術後頸部會留下難看的疤痕,因此對手術一直有所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