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朋友問我,職場中真的有溝通有問題的人嗎,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樣溝通既不方便自己也會對別人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嗎?明明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傳達的時候會出現變形,甚至還會造成誤會呢?
其實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口才了得,也不是人人都懂得職場的溝通技巧,相信很多職場中人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類似問題,所以用朋友的一個真實經歷來說一下在工作中碰到過的溝通能力嚴重有問題的人。
第一種:職場小白的共性問題
朋友在2009年,剛剛大學畢業分配到工廠的研發部,工作了4年的一個小姐姐坐朋友對面,因為是剛來到車間很多東西都不懂,車間主任安排這個小姐姐來做朋友的師傅,指導工作。具體的工作內容是設備的組裝工藝安排,如何安排工序把設備組裝起來。
朋友報到第二天,師傅小姐姐給朋友安排了一個工作——把設計好的工序交給車間主任。朋友就拿著整套工序卡片就跑下去了,新人嘛的表現,展示積極性。到了車間主任那裡,朋友直接說我師傅讓我把卡片給你,放到桌上就準備離開。結果車間主任叫住朋友,問這是什麼的工序卡片,工序順序是什麼。朋友傻眼了,趕緊回去問師傅,然後又抱著卡片就回到了辦公室把卡片的順序以及內容到整理了一遍又送回了車間,並把主任問的兩個問題都告訴了他(直到後來上線發現順序我傳達錯了)。
朋友又要走,車間主任說你先別走,你這些工序什麼時候安排上線,誰負責工人的培訓……朋友又跑了回去……一共跑了5趟。朋友對這件事記憶深刻,像朋友當時職場小白來說,溝通能力差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特別是對工作流程不熟悉,考慮不全面。
當熟悉工作以後,車間主任告訴朋友,他就想練練朋友。看看,也許溝通有問題是自己的問題,需要注意一下了解情況,發生的原因,找出辦法解決掉,溝通就變得順暢。
第二種:溝通能力本身就有問題,明明沒理解而充當大尾巴狼。
「我知道了」作為曾經一個同事的口頭禪,最後傳達的信息要不是胡言亂語就是指鹿為馬。這個同事擁有著八九年的工齡,但公司要裁員,每個職能部門要裁掉1/3,我們部門12個人,要裁掉4個,每個人都面臨著失業的危險,首當其衝的就是這哥們兒。
我們叫他「知道哥」,沒有他不知道的。結果也不用我多說,闊別了青春時期的崗位。和他共事的感受就是不能把事情託付給他,即使託付了自己也會再做一遍,不然極其不放心,慢慢地大家也不在找他,慢慢地他從大家的視線裡消失……
這種不是不會溝通,是太過於溝通產生了嚴重溝通問題,像這種情況,就不要跟他溝通,或者溝通完畢要後面做好監督工作,否則最終出現問題的可能就是自己吃虧。
溝通作為職場中很有必要的一種情況,人人都應該擁有這種能力,但是每個人對於溝通的理解並不相同,所以會出現問題,遇到情況第一是想著解決掉,如果解決不掉那就自己提高警惕,不要陷入這樣的溝通困境中。
【文/職場胡同】源於大學路,八方延伸,專注職場溝通、案例分析、職業規劃等,為小萌新老油條提供職場法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