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圈成「害命圈」圈出背後的真問題

2021-01-12 人民網

11月19日15時許,安徽涉外經濟職業學院學生何九春在救一名跳湖輕生女子時不幸身亡。這個小夥子其實不會遊泳,但他見情況危急,拿起了湖邊的救生圈縱身跳下。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救生圈發生破裂,何九春消失在水面上。(11月25日《法制日報》)

安徽涉外經濟職業學院學生何九春見義勇為,在救一名跳湖輕生女子時使用合肥翡翠湖公園的救生圈,當他他一跳下去,救生圈就「炸了」,何九春因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何九春家人質疑「用力一錘就斷」的救生圈質量有問題,而何九春使用的救生圈已送第三方機構檢測鑑定,初步排除存在質量問題。有關部門聲稱,可能是由於施救者使用不當外加跳湖衝擊力過大造成的。

救生圈,俗稱水浮,是水上救生設備的一種,是海或遊泳池等水上救生必需品,給遇溺者支援,避免沉到水底。通常由軟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較小的輕型材料製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根據國家標準,救生圈性能應該耐高低溫,無破裂、膨脹、分解。救生圈從規定高度投落後,應無開裂或破碎。救生圈在自由懸掛情況下,應能承受90千克重量持續30分鐘無破裂和無永久變形。

不管是「施救者使用不當」或者救生圈質量問題,這個問題都應該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我們看到,其一,如今的救生圈生產不規範,市場管理混亂,一些生產廠家不按國家標準生產,有的偷工減料,救生圈質量令人堪憂,而有關部門對於救生圈使用監督管理缺失,導致大量不合格的假冒偽劣的救生圈「三無」產品流入市場而成「害命圈」。

其二,如今,在一些地方,長期以來,設置救生圈設備的水域,救生圈成擺設,由於救生圈使用的機率小,而被人們所忽視,救生圈一放了之,無人管理,救生圈破損老化,無人檢查更新,救生圈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關鍵時刻排不上用場不說,反而成為安全的隱患。

其三,救生圈作為救生設備,按說應該有專人管理,有關部門平時應該加強檢查監督,可是,時下,各地對救生圈的質量無人過問,無人監督管理,導致大量不合格救生圈流入市場,救生圈被「例行公事」地成擺設,成為一大安全隱患,救生圈成「害命圈」現象普遍存在。救生圈安全質量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究竟由誰來過問一下救生圈,由誰進行專門的管理與監督這是個大問題。不妨來一次大檢查大排查,看看還有多少救生圈成為「害命圈」在那裡成為一大安全隱患。無論如何,救生圈的質量以及對救生圈的安全管理都應該提上議事日程,增強責任意識,補齊這一安全短板刻不容緩。

相關焦點

  • 遊泳圈≠救生圈
    □記者 劉江浩 通訊員 趙正銀    本報訊 炎熱夏日,遊泳圈的需求量持續升溫。然而,市場上遊泳圈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有不少是「三無」產品,存在破裂和漏氣等安全隱患。  鄭州市民王女士給孩子買了一個遊泳圈,回家充滿氣後,不到一個小時就漏完了。
  • [臨沂]不是所有的遊泳圈都叫救生圈 別把玩具當救生用品
    入伏以來,遊泳成了很多市民避暑的好選擇,臨沂市場上的遊泳圈也隨之熱銷起來。近日,河東區趙女士帶女兒遊泳,發現遊泳時遊泳圈漏氣,讓她嚇了一身冷汗。27日-29日,記者走訪多家水上用品店發現,多數遊泳圈為「三無」產品,很多市民混淆遊泳圈和救生圈的概念,認為遊泳圈就是救生圈,將兩者混為一談。
  • 遊泳圈救生圈可別分不清 充氣遊泳圈受捧泡沫救生圈遇冷
    ­  [泳具店]­  泡沫救生圈無人問津­  昨日,在江頭批發市場附近的一家泳具店,出售著兩種不同尺寸的充氣遊泳圈,價格分別為30元、40元。而泡沫救生圈則要賣到45元左右。面對記者,老闆推薦了充氣遊泳圈。他表示,充氣遊泳圈採用牛筋的和雙層出風口,浮力比較大,在海上遊泳也比較安全;而泡沫救生圈外層塑料容易壞掉,耐久性差,如果裡層泡沫斷裂也容易發生危險。
  • 鎖捆救生圈,究竟照出了什麼?
    一個救生圈被鎖在鐵欄杆上,另一個救生圈被透明膠帶捆綁在石欄杆上,近日,河南鄭州金水河畔的「禁錮系」救生圈經微博爆料引發熱議。12月12日,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第三管理所朱姓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河南太極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負責金水河汝河路到隴海路路段河道的綜合管理,兩處救生圈系該公司工人私自上鎖及捆綁,目的是防止被破壞和偷盜,12月9日第三管理所工作人員發現後已拆除。(12月12日澎湃新聞)  救生圈該不該遭「禁錮」?救生圈者,救人急難的工具,一旦遭到禁錮,絕難迅速打開。
  • 救生圈什麼材質的最好
    救生圈是救生設備中的一個主要種類,通常是作為水上救災及相關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必備產品,具有使用方便、救人及自救功能。隨著經濟發展、新型行業的崛起,以及政府對安全生產經營要求的加強,救生圈應用配備的範圍已擴展很廣,涉及船舶航運、漁業捕撈養殖、水上旅遊休閒及抗洪救災等一切水上活動。一旦發生落水意外時,人們求生的希望便寄托在救生設備上,一個合格的救生圈或許就能救起一個或兩個人的生命。
  • 古代人遊泳如何防範溺水,原來他們也有「救生圈」,真乃大智慧
    古代人遊泳如何防範溺水,原來他們也有「救生圈」,真乃大智慧大家好,我是有知識的小江,又到了小編來給大家補充知識點的時候了,相信每當炎炎夏日,總有不少小夥伴喜歡通過遊泳來健身減肥,又可消暑,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 蘭溪:再次安裝100個救生圈築牢生命安全防線
    昨天上午,蘭溪網蘭救援隊的志願者們為市區蘭江大橋、橫山大橋等橋梁裝上了愛心救生圈。一道道橙色的「生命守護線」,「點亮」了三江清水河畔。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蘭江大橋,志願者們正在大橋中間的橋面護欄上安裝救生圈。據網蘭救援隊負責人「阿楓」說,此前由於施工需要,大橋上舊的救生圈被換了下來。如今大橋修復完工,他們又給大橋安裝救生圈。安裝一個救生圈只需幾分鐘,卻容不得半點馬虎。
  • 救生圈被上鎖?兩個月就丟了三分之一,管理部門的回應來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丁豐林 攝影 吳國強 河邊設立的救生圈,為的就是在緊急情況下拯救生命。但昨日有網友爆料說,在鄭州金水河畔有一處救生圈,竟然被上了一把鎖,這引起了網友熱議:如果真有了緊急情況,去哪兒找人開鎖?開鎖的過程難道不耽誤救援時間嗎?
  • 兒童救生衣遊泳圈使用意外頻發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原標題:兒童救生衣遊泳圈使用意外頻發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三無」產品充斥遊泳設備市場。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陳維 文/圖  7月24日,南寧市民陳女士帶著7歲的兒子去遊泳時,儘管兒子穿著兒童救生衣,但入水後卻依然沉下了水,把陳女士嚇出一身冷汗;7月1日,一對情侶在北海銀灘浴場深水區遇險,原來,他們使用的塑料充氣遊泳圈漏氣了……針對遊泳設備的安全問題,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售賣的兒童救生衣、遊泳圈種類繁多,但不少是「三無」產品。
  • 勿將遊泳圈當做救生圈
    勿將遊泳圈當做救生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近段時間遊泳圈銷售異常火爆,一些價格低廉標識不明的遊泳圈在市場上並不鮮見。業內人士提醒,應購買材質較厚、接縫處平滑的遊泳圈。另外,遊泳圈僅是水上玩具,與救生圈是不同產品,勿將遊泳圈當做救生設備使用。  部分在售遊泳圈標識不明  「我家孩子喜歡印有卡通圖案的遊泳圈,而我主要是看它氣充得足不足。」遊泳館內,一位正帶著孩子戲水的年輕母親說。
  • 遊泳圈和救生圈的區別
    三伏天來襲,帶孩子去遊泳成為很多家庭的娛樂項目,不過這裡提醒家長,切不可將孩子的安全託付給普通的遊泳圈「玩具」,因為遊泳圈和救生圈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前者絕不能替代後者。救生圈的圈體芯材採用聚苯乙烯材料,外面包裹玻璃纖維布,塗上三層酚醛樹脂,然後包帆布並塗刷數層油漆。
  • 問題遊泳圈可能變「奪命圈」
    「我們走訪調查發現,不少經營者都誤以為遊泳圈就是『救生圈』。事實上大多數造型各異、五顏六色的遊泳圈都沒有救生功能。」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遊泳圈分為充氣遊泳圈和泡沫遊泳圈,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而真正的救生圈和救生衣則比較少見。
  • 遊泳圈可能變「奪命圈」廈門查獲一批問題泳圈
    另外,充氣遊泳圈材質輕薄,容易發生側翻,這些情況下遊泳圈很可能會變成「奪命圈」。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遊泳圈,執法人員當場採取了扣押強制措施。據悉,截至目前,同安市場監管部門已檢查各類經營主體36家,查獲「三無」遊泳圈12個、泳帽16個;下一步,還將針對遊泳圈進行產品質量抽檢。
  • 「一家一個救生圈」發揮作用
    本報訊 (記者黃錦軍、趙影 通訊員陳銀生 實習生張宇軒)「一家一個救生圈」項目免費發放的救生圈,又一次發揮作用,成功救起一名落水少年。6月29日,一名少年騎電動車墜入鄱陽縣古縣渡鎮的河中。由於水深,圍觀的群眾沒有辦法下水營救,巧的是,鄱陽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正在古縣渡鎮發放救生圈。
  • 河邊救生圈被鎖,救命優先還是防盜優先?
    在鄭州河道管理處工作人員面前,擺著一道難題:金水河畔,幾處水深的河道上的救生圈,自投放以來,被人破壞和偷走了十多個,怎麼辦呢,是將救生圈鎖住防盜,還是救命要緊,丟了就補呢?管養公司的工人們,沒考慮那麼多,直接把幾處最愛丟失的救生圈上了鎖,或者用膠帶纏繞固定。這樣一搞,丟是不容易了,但萬一遇到危險,找誰開鎖呢?市民一番熱議之後,被鎖的救生圈全部鬆綁。但是,救生圈鬆綁了,難題卻沒解開。
  • 「學業救生圈」系列公益講座(二):給高中英語課加個「救生圈」
    做為重教育、負責任的華裔家長,我們看到孩子們又在學海裡浮沉,我們需要為孩子們尋找一隻「學業救生圈」,用外力為孩子們助力,為孩子的學業護航!【加高在線】」學業救生圈「系列講座,上周的主題是針對各年級數學課,由華裔學生和家長們最最信賴、首位加拿大公立學校數學部長傅雁老師,給大家分析了疫情下新學期,與以往相比,數學課在」教「和」學「當中分別存在的問題。
  • 小攤販賣遊泳圈多為「三無產品」 不等同於救生圈
    ■地點:遊泳館門口體育用品店   種類齊全有產品標籤   昨天傍晚,記者走訪了市區不少遊泳場所,發現使用遊泳圈的人還真不少。在市遊泳健身中心,記者看到大人小孩套在身上的遊泳圈都很花哨,款式也挺多。當記者問及是否對遊泳圈的質量有所懷疑時,一些家長一臉茫然,好像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只表示在泳池中使用遊泳圈應該沒什麼安全問題,也不會對遊泳圈的生產廠家、認證標誌等信息細查。   一家遊泳館的入口處有一家體育用品店。所售的遊泳圈種類齊全。從十幾個月大的嬰兒到成年人,都有不同大小的遊泳圈可供選擇。
  • 一個救生圈關乎一條人命 河道邊救生箱被誰掏空了?
    越來越多的河湖邊安上了救生箱,箱中放上了救生繩與救生圈。一旦有人落水,救生圈、救生繩就能起到救人一命的關鍵作用。最近,蘇城的氣溫節節攀升,溺水意外接連發生了好幾起,正是這些救生圈、救生繩發揮作用的時候,「姑蘇晚報96466」微信卻接到網友反映:有不少救生箱被人掏空了,變成了空架子。
  • 瀏陽河邊救生圈剛補齊4天就丟了8個
    記者羅時茂   剛補齊4天,就丟了8個救生圈   公安:盜竊、故意損壞,均可治安拘留   市民發現偷盜或拿愛心救生圈遊泳可報警   7月8日下午剛補上新的愛心救生圈、救生繩索、浮環。7月11日傍晚,愛心救生圈就丟了8個,救生繩索被割斷,浮環全沒了……「缺德!」昨天上午,當救援隊員在現場打撈被扔到河裡的救生圈時,路過的市民都對惡意破壞、偷盜愛心救生設施的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 擲入水中3秒自動充氣成完整救生圈 寧波女孩秀出技術成果
    中國寧波網記者 周瓊整個產品重量僅400克左右,體積小,易攜帶,投擲距離可以超過20米,入水後僅需3秒就可以自動打開充氣成為一個完整的救生圈!兩位女孩都是市區一所小學的五年級學生,她們交到記者手上的科技作品「手榴彈式救生圈」,在不久前剛剛斬獲第34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這個產品的設計和製作周期已有近一年。因為時常看到一些溺水的新聞,從小就喜歡動手搗鼓的小周同學就萌發了念頭,希望自己可以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