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妞證」、「人妖證」、「色狼證」、「發春證」、「流氓證」、「黑社會證」……近日,這些重口味的證件以惡搞的方式出現在漢中的一些小學周邊,受到很多小學生的追捧,不少家長擔心「惡搞證件」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也有老師提醒,家長應積極引導,不要讓孩子過多受到這類低俗文化影響。
小學生送「惡搞證」用來維護同學感情
11月22日,華商報記者隨機走訪了漢臺區一些中小學校園周邊的文具店,發現不少文具店內都有這類卡片售賣。北一環路一小學附近的文具店店員表示,購買這些「證件」的孩子不少,「有買少女殺手證的,還有扁人許可證的,孩子們認為這裡面的話都很搞笑。」
一般證件上會印很多字,語氣類似於調侃。比如美女證,大致會有如下表達:茲證明XX同志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特發此證,以資鼓勵。——聯合國美女帥哥協會頒。證件上面的「姓名、性別、年齡」等內容根據需要自由填寫就可以了,如果想達到逼真的惡搞效果,還可以貼上照片。
正在一家文具店內挑選「惡搞證」的小學生說:「之前我們都買這些證件,等朋友生日時送給他們,可以互相捉弄一下,很好玩。」另一位六年級的陳姓學生認為,同學間互送「惡搞證」,是用一種搞笑的方式來維護同學之間的感情,「好玩,又沒有壓力,挺好的,同學們都在互相送。」
家長希望校園周邊少點此類粗俗文化
除實體店外,網絡上出售「惡搞證」也很火熱,價格從0.5元到20元不等,有惡搞獎狀、美女證、帥哥證、光棍證、恐怖分子證、吹牛證等。
家住明珠小區的武女士反映,兩天前,她從兒子的書包裡發現了幾張標著「熊大」、「諸葛亮」、「光頭強」等身份信息的山寨版「身份證」。「孩子們年齡小,不知道身份證的重要性,容易造成理解上的誤區。」武女士擔憂地說。市民李先生表示,自己的女兒快讀中學了,身心健康正是需要關注的時候,希望校園周邊少點這種粗俗的文化,這些物品不僅影響青少年的思想,還違背良俗民約,不利於精神文明建設。
老師建議正確引導提升孩子辨別能力
漢臺區鋪鎮一所中學的文老師則表示,這些「惡搞證」有很多內容低俗甚至不健康,比如恐怖分子證等,而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育階段,是非辨識能力欠缺,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證件的影響而誤入歧途。
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低俗文化也悄然進入校園,引起懵懂無知孩子的好奇心。很多學生認為手持一張「陪聊證、泡妞證、結婚證、色狼證」等等,是一種時尚。
「家長看到孩子玩「惡搞證」不要一味地批評孩子,要正確引導,向孩子講明使用亂七八糟證件不僅不能證明身份,反而是一種無知的行為。」文老師建議,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孩子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儘可能多讀一些課外書,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等促進身心健康的活動。
華商報記者 曹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