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家長的大考

2020-08-27 予素

朱朝陽在受傷住院時,媽媽說是爸爸拋下了她們孤兒寡母,而朱朝陽卻回道:「是你逼爸爸籤字的,是你非要離婚的「。

並且補充道:「你以為我不記得,我都記得,我什麼都記得「。

媽媽當時感到巨大的心理震撼,啞口無言,並且渾身發抖。

可以看出,媽媽對孩子記得這件事是沒有心理準備的,正如朱朝陽所說她本以為、或者說堅信自己年幼的孩子不記得這些事。

父母離異的陰影,加之後續沒有疏導,造成了朱朝陽雖然學習成績好,但其他方面尤其是與人交往方面的問題,並且還差點鑄成下一個「張東升」式的大錯。

朱朝陽的家庭教育問題,還得從幾件「小事」說起。

「成績好就行了,不用管別的」



朱朝陽又考了班級第一和全校第一,家長會上朝陽的媽媽特別驕傲。

但是會後班主任單獨留下朝陽的媽媽,委婉提議在學習之餘多和別的同學交流。

朝陽的媽媽當時很不高興,說孩子現階段就是要學習的,認為是別的同學的嫉妒和打小報告。

媽媽和班主任聊完後,朝陽問媽媽班主任剛才和她說了什麼,她隱瞞說沒啥,只要學習好就行了。

朝陽只知道學習,在同學們眼中是個「假正經「;家裡父母離異,母親在挺遠的景區上班,他很少有人陪伴,屬於社交真空。

所以,當「壞孩子」嚴良帶著普普來敲門的時候,他就瞞著媽媽輕易放進來了,有了僅有的兩個朋友,也有了後面一系列三個小孩與殺人犯張東升之間發生的驚險故事。

而朱朝陽班裡的第二名同學葉馳敏,自己爭強好勝,要考第一,爸爸的引導卻非常及時,告訴她第二名其實挺好的,名次不重要,所以在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念到第二名時,他一個人很開心地鼓掌。

葉馳敏的爸爸怕女兒學習壓力大,會提醒勞逸結合,會陪著一起玩,陪著買參考資料、見奧數老師等等,這對父女是朋友式相處的。

所以葉馳敏不但學習成績不錯,學習的自主性強,也有一幫要好的小夥伴。

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不僅要像朱朝陽的媽媽一樣,做頓新鮮飯菜,每晚喝杯牛奶,保障身體健康;還要像葉馳敏的爸爸一樣,及時地與孩子溝通,做心理疏導,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的行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

「十八歲之前,不想跟孩子談這些」

朱朝陽的媽媽和單位上司馬主任在交往,但因為擔心孩子接受不了,所以一直沒告訴,也未公開,但最終卻以一種很尷尬的方式很多人都知道了有個周六他倆在開房,包括兒子在內。

其實馬主任之前也提議過可以跟朝陽說,問問孩子的意見。在事情暴露後,朝陽也說「你可以告訴我的」。

但媽媽始終認為朝陽還是個孩子,承受不了這些。

十八歲不是一天長成的,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認為的並不一定就是孩子所思所想。

媽媽對孩子隱瞞,孩子對媽媽也不能敞開心扉,所以即使在後面遇到很大風險的時候,也是選擇了對媽媽和警察撒謊。


朱朝陽的媽媽是愛孩子的,為了保護孩子可以拼命的那種,但是她想把孩子放到了一個無菌環境裡,自己心理並沒有讓孩子面對複雜或者挫折的準備。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巨變中,一方面看到自己的成長甚至成熟,另一方面又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和迷茫。

青春期的這種巨變和衝突如果引導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現錯誤的出口,導致叛逆現象甚至青春期犯罪。

所以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的教育也要隨著兒童發展而升級,要坦誠面對、積極溝通,引導孩子走過這一段。

就像民警老王對嚴良,雖然沒有親情但是發自內心的愛是能夠讓對方感受到的,關鍵時刻也能讓孩子剎車「做個好人」,因為他就是這麼在退休後還義務幫忙的。

而現實情況是,有心理學研究發現,成年男性很怕與青春期的男孩相處,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那段時間充滿著黑暗與不確定,看到這些孩子就想到了自己的那段「VUCA時代」。然而在一個實驗中,當作為「臨時監護人被試」的成年男性硬著頭皮與青春期男孩相處了一段時間後,雙方建立了信任,「被監護人」青春期的男孩也願意有困惑向他求助了,發現雙方相處也挺愉快的。

而朱朝陽的青春期裡,父親是缺席的,只是在考上第一名後作為向周圍人炫耀的談資,更談不上成為他的好朋友、他的激勵者,他並沒有出問題後可以求助的成年男性,也導致了方向性錯誤。

比如在其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墜樓後,他擔心沒人相信自己,加之後媽王瑤的一次次指認「殺人犯」的恐嚇,讓他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加之妹妹死後父親那段時間對他的關愛,使他更怕失去失而復得的父愛,所以一直隱瞞著妹妹墜樓的真相,直到普普寫信鼓勵他自己說出來,這樣才真正獲得了新生。

一個引導者,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何其重要!

「你以為我不記得,其實我都記得」

恰如文章開頭的場景,朱朝陽的媽媽以為小時候離婚的事對孩子沒有影響,但其實未必,童年的創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會跟隨孩子的一生。

朱朝陽的父母顯然是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尤其是離婚這件事,在他懂得了離婚的意義後,這件事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的傷害是永久的。

導致了他對他人的不信任,比如嚴良和普普剛來時擔心偷東西,把一根頭髮夾在柜子縫裡,當看到並沒有動時才踏實讓嚴良和普普住下來。

導致了他內心的不善良,在看到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墜樓後,還惡狠狠地說:「誰讓你跟我搶爸爸呢」,因為嫉妒,全然沒有對逝去親人的憐憫和傷心。

正如精神分析學派奠基人弗洛伊德的一個理論認為,童年不幸影響孩子終生

有學者跟蹤了美國7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數據從出生一直到中年,其中有267人在未成年時受到虐待或忽視。研究結果發現,在0-5歲遭受虐待或者忽視的孩子,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從童年、少年、青少年、青年、中年,他們在社會競爭力(人際關係、社交能力等等)和學業表現方面的發展都低於正常水平。也就是說,他們在這些方面比童年一切正常的孩子都要表現得不好、更差。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些不良的影響,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也就是說,5歲之前遭受的虐待或者忽視對孩子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一直伴隨著孩子成長到成年。

這可不是電視劇,這是事實!

所有成年人的問題,都可以在童年的創傷中找到原因。孩子教育不僅是吃飽穿暖身體健康的事,而且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心理健康也要跟上,孩子的身心健康,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場嚴苛的大考!

相關焦點

  • 教育類APP存在「隱秘角落」,孩子的安全誰來守護?
    孩子上網課、布置課外作業、網上課外班、網上檢查作業等等,現如今,眾多的教育APP儼然成了老師和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得力小助手」。然而,並不是每個教育APP都是純潔的天使,在一些教育類APP的「隱秘角落」裡,卻存在著涉黃涉暴、不良遊戲、洩露隱私等嚴重問題。如何加強監管?如何規範平臺?如何淨化網絡,給孩子一個安全潔淨的網絡環境。
  • 面對孩子內心「隱秘的角落」,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
    不少網友以《隱秘的角落》為例,去揣測那位身穿藍衣搶手機的女孩內心的惡意,認為她「自己緊緊拽著天台欄杆卻教唆另外兩個女孩跳下去試試」實乃居心叵測,評價她「搶手機的時候表情兇狠冷漠讓人看了害怕」。更有甚者,罵出了許多不堪入目的髒話。面對這一情況,視頻的拍攝者在接受採訪時解釋道:「孩子家長說去天台玩耍並不是藍色衣服孩子的主意。」「搶奪手機是出於對本身的自我保護意識,我不怪她。」
  • 《隱秘的角落》:孩子不合群,根源在家長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開播後,由於劇裡的情節過於真實,引發了許多關於家庭、婚姻和親子關係的思考。集集有看點,個個有話題。其中,那個叫朱朝陽的孩子,讓人印象特別深刻。他是學校裡的學霸,次次考第一。但在同學們的眼裡,他只不過是一個書呆子,光讀書,不合群。
  • 你家孩子,有自己「隱秘的角落」嗎?
    我們想談的,是一個中國大多數家長都忽視的問題: 你的孩子,能在城市裡,找到那個讓他們開心的那個「隱秘的角落」嗎? 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認為: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都市裡「隱秘的角落」的價值,被家長們嚴重低估了。
  • 你家孩子,有自己「隱秘的角落」嗎?
    我們想談的,是一個中國大多數家長都忽視的問題:你的孩子,能在城市裡,找到那個讓他們開心的那個「隱秘的角落」嗎?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認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都市裡「隱秘的角落」的價值,被家長們嚴重低估了。
  • 怎樣及早發現孩子的「隱秘角落」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上線,劇中反映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備受大家關注。但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很多家長並沒有及時意識到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成因學習問題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1注意觀察孩子的異常行為
  •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
    每一個孩子內心,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尤其是被稱為「優秀」的孩子,內心有著隱秘的角落,這個角落是好是壞,看家庭教育。今天我們來講講這個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說,隱秘的角落指內心。朱朝陽內心太壓抑了,他黑化是必然的事。而他的黑化,又讓人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的心壓抑太久了。
  • 《隱秘的角落》:孩子不是「惡魔」的棲息地
    《隱秘的角落》爆火的背後,很多人看到了朝陽漸漸東升,開始反思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影片開始朱朝陽符合大家心目中好孩子的標準,就是成績第一、表現乖乖、聽話順從、不給父母添麻煩。埃爾菲·科恩:「道德成長的根基在於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三個孩子無意間錄到張東升犯罪的視頻,為了給普普的弟弟籌集30萬醫藥費,三個孩子和罪犯周旋與狼共舞。
  • 隱秘的角落:我是怎麼變成壞小孩的
    文:健康編輯說,丹妮郭圖:《隱秘的角落》最近特火的一部網劇,估計大家已經看過了,或是間接地了解過了,就是這部懸疑推理劇《隱秘的角落》,原著名《壞小孩》。說實話,這部劇看得我有點上頭,看著看著心率直逼130,稍微平復一下繼續看,我一直在想,眾人眼裡那麼「好」的一個孩子(朱朝陽),怎麼就變成壞小孩了呢?
  • 審查7次才上映的隱秘的角落:真正隱秘的是什麼?角落又指什麼?
    近日,一部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打破了這個沉寂的夏天!連朋友和我見面打招呼都成了:「看《隱秘的角落》了嗎?」嚇得我抓緊拿起手機補作業。首播至今,依然佔據著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單第一名,並獲得了豆瓣評分9.0的肯定。
  • 成都少年毆打8歲男童之後,還望家長關注孩子那些「隱秘的角落」
    而很多家長會將不良情緒壓在心裡,但無形中會感染到身邊人,更有不少家長,會將情緒宣洩到身邊的弱者身上,比如孩子。把自己的不快、壓力、不滿統統發洩到孩子身上,那麼這些不良情緒在孩子身上又如何去宣洩?所以,家長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受到外面人的傷害,同時也要警惕自己,不要將不良情緒宣洩給孩子,更要學會疏導孩子,讓孩子學會釋放情緒。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其中就談到了那些孩子內心的世界,他們沒有我們成人想像的那麼簡單,由於經歷的環境不同,他們已經形成了很多隱秘的想法。或者遠遠超過了我們成人的理解。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究竟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究竟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完這部劇了這部網劇短短12集劇情十分的婉轉曲折首先讓我們先來品一品作者起名的藝術所以他們想要通過自己來改變這種生活,但是走錯一步路就踏向了深淵張東升全劇最後說的一句話,你可以相信童話童話和現實本就是一線之隔,可以相信現實也可以選擇相信童話朝陽可以永遠是朝陽,但朝陽也可以東升這就看內心的選擇了隱秘的角落中
  • 《隱秘的角落》:好孩子是如何變壞的?缺席的父愛+窒息的母愛
    端午假期,各大網絡平臺的焦點都放在了最新出爐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之上。這部劇成為了許多追劇觀眾的心頭好,開篇從秦昊的"帶你去爬山"的梗就已經走紅網絡。隨著討論量爆發,這部基本零宣傳的"黑馬"劇在國劇堆裡拋出。觀眾沉浸於其中劇情的"黑暗性",而這一特點也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
  • 《隱秘的角落》:校園與家庭對性格成長的雙重「冷暴力」
    《隱秘的角落》劇照(右一為朱朝陽)家長出面去找老師澄清事實,這是為人父母的基本要求。家長千萬記住,任何事不能只聽老師的一家之言,因為老師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說的話都是百分百正確的。個人認為,在這種情形下,採取第二種做法的父母才能稱得上是合適的父母。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對他人的評判也需要去驗證,而不是盲聽盲信。
  • 《隱秘的角落》交朋友是進入社會的事,學生只管學習?你怎麼看?
    最近火爆的《隱秘的角落隱秘的角落這部電視劇中反應了家庭關係與教育中存在的很多問題相反,葉馳敏爸爸的教育就不一樣,他認為第一第二不重要,他希望孩子休息,陪孩子看電視吃薯片,孩子也願意與他交流。小孩需要全面發展,需要與人正常溝通正常交往,需要有興趣愛好等等,孩子的身心健康很重要。僅僅考試拿第一隻能代表學習成績好。事實證明,太多僅僅只是學習拿第一的人出社會後並沒有那麼好。二、親子高質量陪伴少不了。
  • 從《隱秘的角落》看孩子交友,家長把關少不了,3點不能深交
    網劇《隱秘的角落》火了好久了,相信很多寶媽寶爸們都去看了,劇中三個小孩裡唯一的一位女孩:普普,不知道大家對她的印象如何,這個可愛的齊劉海小姑娘的所作所為,完全顛覆了大家對她外表上的感覺。普普從外表上看是個單純善良的小姑娘,楚楚可憐惹人憐愛,但是漸漸的大家發現這個小姑娘其實並不簡單。
  • 豆瓣評分近9.0的國產劇《隱秘的角落》刷屏!戳中了多少中國家長的...
    原創 王媛 光明網今年上半年,《隱秘的角落》可以說是最熱的國產劇了。豆瓣評分近9.0的電視劇,劇史上其實沒有幾部,但《隱秘的角落》就是其中之一。辛爽坦言,如果將案件與故事情節比喻為手術刀,《隱秘的角落》想為觀眾剖開的是家庭、人物情感與成長軌跡這些背後的心理根源,而不是展現手術刀本身。在他看來,《隱秘的角落》講的就是以愛之名行惡之事,所有人都是帶著愛去做一些不對的事,是來自於他對愛的錯誤理解。有人把愛理解成卑微,有人把愛理解成控制,還有人把愛理解成佔有,這些都是不對的,但也都是愛。
  • 父母學會情緒管理,孩子才能遠離「隱秘的角落」
    這句話其實是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裡的「開端」,正因為此,幾位劇中的孩子的童年被蒙上了「陰影」。家長壞情緒帶來的惡果,最終化作孩子內心「隱秘的角落」。優秀的父母,會敏感地察覺到孩子的每一處細微的變化、成長、傷痛,並儘可能的去引導、關愛孩子,甚至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努力讓孩子能夠在一個健康、向上的環境中成長。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愛母愛缺一不可,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有著父親的勇敢堅強,母親的寬容偉大,也會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那麼怎麼做一個情緒柔和的家長呢?
  • 太陽鏡潮牌的隱秘角落
    如果說,眾多太陽鏡品牌就像是一名慈愛的家長,那YY太陽鏡就是一名初出茅廬的小孩。它以追求生活美學、發掘生活美好這些標籤而娓娓成長。然而,當了解YY太陽鏡後,原來是芸芸太陽鏡品牌中的瑰寶,它們用特立獨行的態度,帶領年輕一代勇敢做自己。颯取溫柔,YY太陽鏡的兩面體戴上颯氣的YY太陽鏡,也是體現自我的一種方式。
  • 《隱秘的角落》:故事愈「角落」 愈有震撼感
    正如有些冷靜的觀眾所評價的那樣,《隱秘的角落》並非無可挑剔,在後面的劇集中,節奏顯得拖沓,整部劇也與它的「推理」定位吻合度不高,而之所以觀眾認為「瑕不掩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隱秘的角落》給觀眾提供了不錯的參與感,在打分網站與社交媒體上,許多觀眾都在猜測光明結局背後讓人不寒而慄的隱喻,不少解讀帖子都寫得很精彩。能為觀眾提供參與劇情討論的入口,就已經表明劇作已經佔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