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年末銷量迎來兩位數增長

2020-12-25 第一財經

乘聯會12月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前三周零售為日均5.4萬輛,同比增長25%,同比增速較強。

乘聯會方面分析,12月零售較好是因為去年月初基數偏低。而今年很多經銷商沒有銷量壓力,同時北京等地消費者購車是剛需,汽車產品零售價格平穩回升的同時,銷量也有較好的表現。此外,目前出口市場表現良好,消費者購車的熱情相對較高。

另一方面,車企在12月份頻推新車,這也刺激了終端銷量的增長。根據威爾森預測,12月投放的新車約35款,其中全新車型26款,其餘是改款、換代車型。

「豪華車、合資品牌年末增長較猛。合資企業在北京、上海等地區表現較強,拉動了汽車整體銷量的增長,12月零售表現較強主要還是大城市消費需求增長。」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自主車企表現較為疲軟,此前已連續多月市場份額低於40%紅線,儘管市場份額近期有所上漲,但銷量主要來自新能源車的貢獻。「12月自主車企整體表現一般,其中,除了長城、吉利等頭部車企外,自主燃油車表現仍然偏弱,而新能源車表現較強。」崔東樹表示。不過,自主車企在11月份就開始減產,在12月也並未採取大力降價的手段。「自主車企一方面降價的空間不多。另一方面,目前消費主力是購買中高端車的人群,因此自主車企年末降價的意義不大。」崔東樹表示。

自主車企已出現明顯的分化現象,吉利、長安、長城等頭部車企表現較好,華晨、眾泰等則已被邊緣化。乘聯會方面指出,年末銷量增長主要由新能源和限購城市拉動,大部分自主傳統車企燃油車並沒有享受到市場恢復的紅利,未來市場結構性分化還將加劇。

目前,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自主車企在避免與合資品牌直接競爭的同時,打造差異化產品。比如長城汽車高端品牌WEY在新平臺上推出了硬派SUV產品。而近兩年,吉利等自主車企還通過推出了轎跑、MPV等產品謀求在細分市場上的突破。

「中國汽車品牌市場份額呈現了向頭部集中的特點,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品牌以及產品競爭力方面的保證讓消費者主動選擇大品牌的產品。未來這種趨勢還會持續,而體量大的自主車企會在更多細分市場進行布局。」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

相關焦點

  • 中國品牌年末迎來銷量高峰
    在此情況下,中國品牌佔有率穩步提升,銷量高峰有望在春節前到來。11月,汽車消費能力、消費水平雙增長。來自北京正則大成的統計分析顯示,今年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規模為4015.2億元,創下該月有統計以來市場規模最高值,同比增幅高達15.8%。正則乘用車市場規模指數為851.3 點,較去年同期大漲116.3 點,表明消費能力大漲。
  • 三成車企壟斷95%市場|一句話點評
    11月份,乘用車市場迎來了不錯的增幅,特別是狹義乘用車批發量的增幅高達11.3%,達到今年月度增幅的最高水平。而強大的消費潛力助推全年跌幅已經收窄至-7.8%,毫無疑問12月份旺盛的消費依舊會持續,全年汽車批發銷量的跌幅有望收窄至5%-6%左右。 市場的高漲,車企的表現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 車企半年考:車型全面發展,廣豐銷量增長不偏科
    根據廣豐日前發布的數據,廣豐在今年6月實現銷量55,500臺,比去年同期增長9%;上半年累計銷量311,224臺,比去年同期增長22%。在日益嚴峻的國內車市大環境下,總的來看,廣汽豐田憑藉著優良的產品競爭力和市場認可度,保持了高質量的增長態勢。22%的銷量增幅,對廣豐來說真是來之不易。
  • 車企半年銷量「表情包」大盤點
    與此同時,各大車企也在情願或者不情願中陸續發布了上半年的銷量成績。在厚厚一疊的成績單當中,有幾家車企的表現可以說是格外引人關注。它們中有笑傲江湖的學霸,也有黯然退步的失意者。上半年銷量的冰火兩重天編織出了一張張耐人尋味的表情包,也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有趣的「車企江湖」。吉利汽車
  • 2020車企銷量冰火兩重天,有的直接倒閉
    這一年,疫情突襲、行業洗牌,有的車企越挫越勇,有的則淚別舞臺。盤點越挫越勇,穩中有進的車企銷量正增長品牌統計表(部分)作為2020年的「銷冠」,新年伊始,一汽-大眾便宣布了2020年的年銷量數據。在奧迪、大眾、捷達三大品牌共同努力下,一汽-大眾在2020年的銷量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累計終端銷量高達2161888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1.5%。2020年,一汽豐田銷售80萬臺,同比增長9%,市場份額提升到4.3%。
  • 日系車企9月銷量報告:前三季度僅豐田增長,本田日產Q4衝量
    中汽協數據顯示,國內汽車9月銷量為256.5萬輛,同比增長12.8%,已經超過了2018年的水平,持平2016年的表現,算是產銷兩旺。至此,包括豐田、本田、日產在內的日系品牌都迎來了銷量的歷史新高,並且豐田、日產都實現了連續六個月的增長,而本田雖然因為東風本田身處疫情中心的拖累,但也已經是連續三個月銷量上漲。
  • 蔚來市值高達679.75億美元,超越寶馬、通用等老牌車企
    臨近2020年末,造車新勢力呈現出一波淘汰大潮,有實力的股價飄紅銷量攀升,PTT造車企業紛紛胎死腹中。截至12月15日美股收盤,蔚來市值高達679.75億美元,超越寶馬、通用等老牌車企。根據最新數據,蔚來11月共交付新車5291臺,繼10月後再超5000臺,連續第四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
  • 上汽通用豪擲軍令狀:明年跑贏大盤 凱迪拉克實現兩位數增長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自去年開始下行的中國車市行至2019年仍未改變全年負增長的總體趨勢,這也使媒體與車企高層間的溝通徒增了一層嚴肅的色彩。即便是本土化最為成功的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也不例外,在這場長達兩小時的媒體專訪中,「如何打破現狀突圍而出」成了隱藏在媒體提問和高管回應核心中的主旋律。
  • 一句話點評:2019年車企年終銷量總結!
    近日,車叔獲悉,乘聯會正式公布了前十五位車企排行榜。南北大眾依然佔據前二的位置,只不過一汽大眾以微弱的優勢成功上位。日系車企普遍持續增長,多家自主車企出現下滑。具體榜單如下:下面來看看車叔是如何點評的吧!
  • 主流日系車11月銷量 豐田銷量最高 本田增幅最大
    轉眼間,2020年已經進入了最後一個月份,各大車企也都紛紛公布11月份的銷售成績。儘管上半年整體市場環境特殊,但到了下半年,國內市場恢復迅速,車市迅速迎來好轉。其中「國民家轎」卡羅拉11月銷量達到3.5萬輛,再次領跑整個豐田車系。值得注意的是,雷克薩斯在11月也再次領跑了二線豪華品牌,並且1-11月份的累計銷量更是達到了202647輛,不出意外的話,2020年雷克薩斯的銷量將突破22萬輛。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資本熱捧/銷量暴漲 長期向好
    2020年,造車新勢力們迎來了「轉運年」。一方面,拜騰、博郡、賽麟、前途、長江等相繼爆雷。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四小龍」好事連連:蔚來獲得國資百億「救急」;理想、小鵬相繼赴美上市;威馬融資100億元即將登陸科創板。
  • 車市2020:V型回暖,2021:汽車銷量有望增長4%
    與高增長的銷量表現一致,2020年新能源汽車也備受資本青睞,特斯拉、蔚來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公司市值不斷增長 ,超過業界預期,特斯拉更是拿下全球汽車企業市值第一的寶座。【變化】:「馬太效應」顯現,銷量前十車企吃下近九成市場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共銷售2264.4萬輛,佔汽車銷售總量的89.5%。
  • 2019這些銷量腰斬的車企,2020還會再見嗎?
    但是看著不久前出爐的2019年度車企銷量數據,吉祥話怕還真是說不出口——現實,比人們想像的更殘酷。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跌幅達到9.3%,連續兩年陷入負增長。而今年,也被認為是車企生存狀況20年中最難的一年。最典型的,就是部分車企銷量的大幅下滑。
  • 2018年車企人事變動:各個車企誰更歡喜誰更愁?
    2018年已經過去了,但在這年國內汽車市場卻並非那麼樂觀,甚至還迎來了國內市場28年來的首次下滑。市場的下滑對於車企來說毫無疑問是一次巨大的考驗,面對著2018年的全年目標完成率,可謂一家歡喜一家愁。但不論如何,這次的考驗對於車企其實也是一次「優勝劣汰」的過程。
  • 2017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中國車企如何撐起半邊天?
    各品牌銷量:比亞迪獲得第一 北汽衝勁十足 從12月份的汽車品牌電動車銷量排名來看,其中有五大品牌出現兩位數的增幅,而這在一年之前幾乎是無法想像的。但從一整年來看,比亞迪毫無疑問的排在第一位,這也是它連續三年獲此殊榮,總銷量達到109,485輛。
  • 雙十二車企「套路」的名場面!新勢力與傳統車企誰能完勝2020
    而其中這些商家中,車企的品牌店才是玩的最「high」,相對於其他類型產品,只要成交價格確定便足矣,而車企則是推出一系列代金券政策到店核銷來衝擊銷量,雖然11月銷量已出,各車企銷量排位賽基本算是塵埃落定,但不少車企依然要「搏」一把,在最後一個月進行最後的衝刺,以最優的「戰績」完勝2020年,接下來我們借著雙十二盤點下各車企最後一個月衝銷量玩起了怎樣的「套路」。
  • 除廣汽本田之外,恐怕沒幾個品牌敢挑戰「全年銷量正增長」!
    因此在今年出現了一個較為矛盾的現象,那就是近兩年汽車市場進入銷售寒潮期之後,整體銷量狀況在持續下滑,然而當大家在經歷過公共運輸罕見的出現停止運營後,導致消費者對於新車的購買力忽然上漲,出現了市場預料之外的銷量正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汽車銷量正增長的兩極化同樣比較明顯,比如優秀車企會持續增長,而表現差的車企在今年可能就會從此消失。
  • 二手電動車亦能獲補貼 2月德國電動車銷量增長141.4%
    據德國機動車管理局(KBA)公布的數據顯示,繼1月負增長7.3%後,2月德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下跌10.8%至239,943輛。這是時隔17個月之後德國市場再次出現兩位數的跌幅,上一次為WLTP開始實施的2018年9月。
  • 十一月份乘用車市場分析:持續向陽,實現銷量「五連增」
    [車友頭條-車友號-賈新光汽車評論]  公曆十一月份七至八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25°,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逐日遞減,我國也正式迎來「立冬」——雖說氣候轉涼,但中國車市卻持續向陽,實現了銷量連續五個月的增長。
  • 第一個入駐清華大學的車企,1月銷量增長53%,新車賣32w提速3.9秒
    雖然這次合作建設的充電樁不是特別多,不像當年共享單車遍布各大校園那麼誇張,但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入駐清華大學的電動車企了,在廣汽新能源之前,還沒有其他車企與校方展開如此合作,看到這裡想必會有人疑惑,為何堂堂百年歷史的清華大學,會選擇一個成立不到3年的新能源車企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