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時代,網際網路大公司需要什麼樣的組織架構?

2020-12-13 楊國英觀察

楊國英

內部組織架構的調整,已成時下網際網路企業競相追逐的變革舉措。

9月29日,騰訊宣布調整內部架構,其中包括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等重磅內容,作為騰訊時隔6年首次大規模的內部構架調整,該舉措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9月之內,網際網路行業內的人事、組織調整動作頻頻,除騰訊之外,雷軍也宣布對小米公司架構進行系統調整,而在與騰訊更有對標價值的阿里,馬雲將退休、CEO張勇接棒的消息,也富有組織變革的實質性意義。

組織架構變革,是企業轉型進入深水區的關鍵標誌,當下組織變革的流行,則是網際網路行業的時代特性決定的。尤其對於騰訊而言,伴隨著外界對其流量驅動、投行模式損害本體創新能力的質疑,其組織架構的變革也普遍被認為過於滯後——騰訊推崇賽馬式的內部競爭,而如今,圍繞這一思維形成的部門牆、數據牆,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構成的「ABC時代」需要的系統運籌能力存在顯而易見的矛盾。

某種程度上,當前國內大象級網際網路企業的組織變革,都是面向「ABC時代」,就其中的共性而言,完全是可以互為參照的。

什麼是「ABC時代」的共性?就是網際網路企業必須大力發展系統化能力,換句話說,僅有好的產品、應用乃至用戶思維已經不夠,如何服務於數據生態賦能B端這個使命,推動產業網際網路的變革,而不是一味滿足於依賴用戶規模實現B端變現,才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由此我們看到,騰訊發力組織變革的首要劣勢,在於它從來就是以面向個人用戶的產品矩陣和組織取向取勝,而沒有To B業務的基因。儘管網際網路的服務能力持續向傳統行業滲透,騰訊也並非不想連結商業,但由於內部競爭帶來部門割裂、流量優勢導致嚴重的投行化,加之過往強勢的行業地位和「躺著賺錢」的業績高增長助長了「求穩」的思想,不僅賦能B端無從談起,就連一些立意很好的項目,最終也被閹割,反而給了對手崛起的機會。

阿里與騰訊是很好的互參對象,相比騰訊,阿里實際上先一步踏入了ABC時代,同時也是最早面向ABC時代調整組織架構的企業。作為ABC時代的重要能力,在雲計算方面,阿里對雲計算的認知、投入和戰略定立,都遠遠早於或高於騰訊,騰訊看到雲計算的價值更晚,且困於發力;在組織架構層面,阿里跨界學習了遊戲公司Supercell的強大中臺支撐和業務容錯能力,而這家在日後被騰訊收購的公司,在投資層面之外,似乎並未體現出更多的價值。

如果說對於ABC時代網際網路企業的組織架構,阿里身上展現了超前的典型價值,那麼,騰訊的啟示則在於,對於網際網路大公司,合適的組織架構應該部分類似於遊戲中的「防沉迷系統」——管理學認為,公司在高速發展階段,所有的問題都會被業績增長所掩蓋,那麼,作為沉迷於短期業績的苦果,公司業績一旦增長放緩,組織管理戰略上的問題便會大面積暴露。從騰訊遊戲、社交等應用目前遇到的多重挑戰和投行化的生態局限來看,騰訊當前調整組織架構,明顯已經是被動為之。

由於總是牽涉重大的內部資源再分配或利益調整,適時進行必要的組織架構調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公司發展的瓶頸期,過度的人事震蕩或業績陣痛,甚至有可能撼動公司之前的一些固有優勢。對於騰訊來說,擁有何種組織架構是一個問題,如何把四分五裂的業務、組織在數據打通等層面融合起來,也是一個現實問題,畢竟,相比未雨綢繆,變革越遲滯就意味著越被動。

本質上,ABC時代網際網路大公司的組織架構,仍然是一個如何激發組織創新力的命題,因此,這個時代不管有多少掉隊者,根本原因可能還是忽視了創新本身。

相關焦點

  • 京東徐雷:「網際網路思維」是偽命題 企業組織架構要網際網路化
    徐雷表示,「網際網路思維」是一個偽命題。無論傳統企業還是網際網路企業,更多要關注的是自身的組織架構能否網際網路化。他解釋稱,不管是移動網際網路還是PC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時代,非常重要的標誌是用網際網路的組織架構和組織運營能力去運營一家公司。他以樂高玩具舉例,樂高只用最基礎的一些部件,通過組合就可以創造出幾大系列。
  • 瘋狂的架構 - 國內六大著名科技公司組織結構圖一覽
    摘自:http://www.ipc.me如果把那些大名鼎鼎的科技公司的複雜的業務架構用漫畫的方式來呈現,會是什麼樣子?去年6月,Web設計師Manu Cornet在自己的博客上,畫了一組美國科技公司的組織結構圖。
  • 史玉柱談公司架構:組織結構扁平化,管理越簡單越好
    史玉柱談公司架構:組織結構扁平化,管理越簡單越好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史玉柱最近裁掉了大批幹部,那麼他為什麼會下這樣的狠招呢?一方面是因為巨人網絡管理人員太多導致機構臃腫和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這樣的管理結構壓抑了年輕人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改革便勢在必行。
  • 網際網路大廠接連調整組織架構,透露了什麼信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來咖智庫時至新舊交替,阿里、京東、小米和美團等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正通過一系列的組織架構調整,布局2021全年以及未來的業務發展。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大多都有著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歷史,本身核心業務穩定,市值也豪橫,但同時又面臨著新業態、新對手的競爭,自身還有人員管理、業務重疊等一系列的組織問題。
  • 基於智慧城市戰略的組織架構設計
    階段二:大物業時期 物業公司頻頻上市,這一階段大約是2015~2020年。這一時期,物業集團提供專業化且綜合化的服務,大物業時代的技術特徵是網際網路、大數據及移動化普及,各類智能化產品雨後春筍般的顯現,對員工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多元的要求,過去的「I型人才」逐步被替換成「T型人才」。
  • 網際網路公司的架構設計要怎麼落地?| 技術頭條
    作者 | 張輝清責編 | 胡巍巍你做架構設計了嗎?你認為要不要做架構設計?你的公司有沒有做架構設計?網際網路公司的架構設計又要怎麼做?領域是一個專業科目,是人為的劃分,一個領域一個邊界一個框,領域會隨著規模、角度和時代的變更而發生變化。例如,公司規模很小的時候,沒有財務部,一個人既當會計又當出納。當公司規模變大一些時,可以一位做會計,一位做出納,可劃分兩個領域。當公司規模變得更大的時候,領域又變了,成立財務部,財務部裡有N位,每人幹的事情都不一樣。業務在變,認知在變,領域的劃分也要變。
  • 組織架構,企業的作戰地圖
    如果把企業發展比作打仗,CEO是元帥,KPI是戰爭目標,企業的使命就是戰爭的意義,組織架構圖就是企業的作戰地圖。作戰地圖標明誰率領多少部隊,從哪些地方去攻取什麼目標。戰事不同,需要的作戰方案不同。作戰計劃和地圖一定是軍隊的機密,企業的組織架構圖也代表了公司一定的機密。
  • tutorabc 湯崢嶸受邀GTLC峰會 分享技術領導之術
    tutorabc CTO湯崢嶸現場分享在7月1日舉辦的「領導之術」專題中,湯崢嶸發表了「技術管理者無法繞過的那些坑」主題演講。湯崢嶸擁有多年技術管理經驗,他在美國網際網路行業從事技術工作十年,之後回國,先後擔任日本阿里巴巴CTO、途牛CTO,現任tutorabc CTO,是有著「最具價值CTO」之稱的技術大牛。
  • 了解一個公司先從組織架構開始
    現在想來畫這個架構在PPT裡操作是最方便的,而且現在辦公軟體升級的都很模塊化了,畫這個架構圖幾分鐘就能完成,PPT裡插入smarart,用這個功能就很簡單就可以做出來。言歸正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從組織架構圖裡我們能看到什麼信息,什麼才是一個完整的組織架構圖。
  • SaaS創業路線圖(68):設計公司組織架構的思考框架
    臨近年底連續寫了2篇年度規劃的文字,今天再追加一篇,關於組織架構設計的。enjoy~曾經有一個公司超過400人的銷售運營負責人找到我,說她希望替換掉現有CRM,儘快上一套新的。問了她很多關於公司組織及業務上的問題,我最後給她畫了下面這張圖。
  • 騰訊組織架構的重大變革的啟發,讓你知道如何調整你的公司
    前陣子,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紛紛進入了重大的人事變革時期。9月10號教師節當天馬雲宣布明年教師節交權於下一任董事長,而小米創始人雷軍也在三日後宣布,要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大手術」,新增多個部門來安置80後。
  •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公司都在調整組織構架,以快速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2018年9 月 30 日,也就是國慶假期的前一天,騰訊公眾號發布了一篇名為《騰訊啟動戰略升級: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文章。文章公布了騰訊的企業組織架構大調整,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平臺與內容事業群,並將原七大事業群壓減至六個。這是騰訊時隔 6 年後首次動刀組織架構。
  • 華為、聯想、騰訊和阿里巴巴公司組織架構圖曝光
    華為、聯想、騰訊和阿里巴巴公司組織架構圖曝光業界 俺們這些平頭百姓對網際網路和科技界的這些大公司都是心存疑慮,感覺是極其神秘。這些公司到底是怎樣的呢?看網友對其組織架構的卡通畫法,可以很簡單地了解每個公司的特點。
  • 小米為什麼又調整了組織架構?
    不到半年的時間,小米持續進行了多輪組織架構調整。「這次的調整是既定梳理的延續」,小米集團組織部部長、聯合創始人劉德說。在最近一輪的調整中,有兩處最明顯的變化:一是「技術委員會」從一個「準民間組織」升格為更加體系化的組織性保障,其中的「大數據委員會」、「隱私委員會」等被賦予了更大的權力;二是網際網路業務線的比重被進一步增大。
  • UUabc:致敬時代 賦能未來
    2018 年 12 月 11 日,由網易教育舉辦的「致敬時代·賦能未來」 2018 金翼獎網易教育年度大選頒獎典禮在北京辰洲酒店舉行,旨在表彰為中國教育做出卓越貢獻的團體及個人。
  • 小米集團組織架構再調整:成立技術委員會 新增兩個網際網路事業部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2月26日下午,小米集團組織部發布文件宣布了最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任命崔寶秋為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並在核心管理崗位上共任命了14名總經理、副總經理。
  • 京東零售CEO徐雷:要用網際網路化的組織架構和組織能力運行公司
    徐雷在演講中表示,需要關注的不僅是當下和同行業,更應該關注消費者,包括消費習慣、消費需求、消費環境在內的變化,以及跨行業乃至更大視角範圍內的變化,這樣才能始終保持警覺,抓住變化。同時,徐雷認為,無論傳統企業,還是網際網路企業,更多的是要關注組織架構、組織能力是不是網際網路化,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就是應該用網際網路化的組織架構和組織能力去運行公司;要做到快速反應,就需要為企業搭建一個前中後臺式組織架構。
  • 阿里組織架構大調整
    在本次組織調整中,除了多位高管的職位變動外,也可以看到阿里組織調整的謹慎、蔣凡職權的變化以及職權擴張等信息。1『2020』首次組織升級在組織架構調整這件事上,阿里是國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中最頻繁的一個。而且幾乎每一年阿里都會發起一次相對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在最近的2019年,阿里分別於7月和12月完成了兩次調整,其中後者屬於集團大調整,包括張建鋒(行癲)卸任阿里集團CTO工作;螞蟻金服原CTO程立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TO;相比之下,2020年的組織架構調整來得稍晚,且屬於局部調整。
  • 黃一新: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組織和人才?
    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參加活動並講話,指出適應組織需求的人才需要具備四種能力。面向未來,南鋼的人才培養將基於「十四五」發展戰略對人才短、中、長期的差異化需求,數智化技術、數智化運營對人才能力的數智化需求,雙主業發展及拓展對人才品質的全球化需求,組織能級提升對人才敏捷、高效、創新能力的多元需求等四個重點,培養實用型、數智化、全球化、燈塔型、高潛儲備人才,滿足當前現實需要、數智能力需要、國際化需要、滿足核心競爭需要、戰略發展需要等多維度不同的需要。
  • 從工廠思維到網際網路思維,abc360的「老母雞模式」如何快跑?
    從2011年創業至今,abc360精簡課程,業務變成兩個產品線;從工場思維跳轉網際網路思維;兩年半內融資四次。五年多的摸索,abc360經歷哪些階段和轉型?一對一和小班業務又是如何運營?近期,鯨媒體專訪了abc360創始人李晶。(abc360創始人 李晶)差異化競爭,「看自己能做什麼」2011年10月創立abc360之前,李晶曾在日本工作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