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到此為止,接下來筆者將從財報解讀和用戶體驗兩方面來簡單分析。沒有使用流利說App就沒有發言權,因此我將結合自己使用經歷和大家分析下流利說的用戶體驗。
「流血上市」的英語流利說
招股書顯示,流利說2016年淨虧損8916萬元,2017年淨虧損2.42億元(約3731萬美元),2018年上半年淨虧損為1.82億元(約2754萬美元),上年同期虧損6726萬元,流利說淨虧損規模在不斷擴大,虧損主要是因為銷售和市場營銷支出,以及在AI技術研發費用的增加,這點在招股書中運營數據可以直觀看出。
招股書披露,流利說2018年上半年運營支出為人民幣3.471億元(約合5250萬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人民幣8950萬元。其中,銷售與營銷支出為人民幣2.598億元(約合3930萬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290萬元;研發支出為人民幣6090萬元(約合920萬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960萬元;總務和行政支出為人民幣2630萬元(約合400萬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人民幣700萬元。
同時,流利說在招股書中表示,營銷費用還將以絕對數量增加,用於品牌推廣,提升用戶數量。此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戶研發、銷售與營銷、以及包括潛在戰略投資和收購的一般企業用途。
流利說月活用戶增長、以及付費用戶增長主要依賴市場營銷宣傳。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流利說累計註冊用戶達8380萬。流利說的月活躍訪問用戶從2016年的200萬升至2017年的440萬,並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720萬。在付費用戶方面,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用戶數為7.05萬、81.57萬、101.61萬。
截至2018年6月30日,流利說共有約1,016,100名付費用戶購買了課程和服務。流利說還於2017年1日開始提供企業學習服務,截至2018年6月30日已經擁有100多家企業客戶。
在線教育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眾多傳統教育機構和網際網路企業加速布局在線教育業務。隨著用戶新需求的多元化發展,教育細分領域的在線教育需求不斷增長,市場不斷細分化,主打AI+教育概念的流利說,在其招股書將公司定義為:一家以人工智慧驅動的教育科技公司,流利說能否憑藉其技AI技術,在教育行業取得顛覆性成功,值得期待。
在獲客成本逐漸增高的情況下,依靠增加營銷費用獲得用戶,不可持續。如何有效轉化現有註冊用戶,增加用戶留存率,提升用戶付費意願,對流利說來說是不小挑戰。
付費用戶初體驗,學員運營機制亮眼
英語學習市場需求強烈。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應用英語環境不斷的增多,英語技能的要求幾乎成為一種標配,雅思、託福考試、出國旅遊、日常工作越來越離不開英語。
流利說的營銷處處可見,讓筆者加入付費用戶陣營,始於微信朋友圈一位朋友的打卡分享。彼時,筆者剛剛加入一家外企公司,英語交流是日常,為了儘快擺脫啞巴英語,就付費加入99元/月的流利說「懂你英語」課程,在完成一個月的學習後,又加入499元/半年返學費的課程。學習時間結束,學習效率達到90分、平均表現達到90分、180天學習時長達到90小時,就可以獲取學費全額返現,筆者如今已經順利完成各項要求,只需保持,等待學費返還那一刻的來臨。達標,並不像一些用戶說的那麼難。
首先,筆者在使用流利說時,AI老師根據測試,把用戶劃分為L1-L6六個不同的等級,以此為用戶提供量身定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課程。筆者測試的結果是L3,後來加入專屬班群,群主統稱班主任,班主任為群員劃分語伴小組,設定小組長,監督學員學習。後來在與學員互動交流中得知,學生用戶佔比較大,是為託福、雅思考試做準備;當然加入工作的「社會人」也是有的,目的就是想練就脫口而出的英語,出國旅遊,可以不受語言限制。
此外,流利說設有打卡激勵,每日topic,口語糾正,每日總結,每周班會,班主任隨時在線輔導。教育必須是有「溫度」的,人不會和詞典發生情感。流利說的配音板塊,學員可以挑選一些經典廣告、電影精彩片段進行錄音,這個功能對提升用戶活躍度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英語能力提升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的是一個語境,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國人在缺少語境的情況下,能堅持學英語的人相對較少,因此在線教育平臺需要建立一個號的機制,儘量去激勵用戶堅持下去,針對核心用戶,設計符合用戶特點的產品。
流利說AI教學,有一個反饋機制,你讀的每一句都會給你打分,一句中的每一個單詞都會以綠/黑/紅三種顏色給你反饋,學員可以清楚的明白那個單詞讀得不好。此外,還可以生成學習報告,學習效率,進步情況一目了然。
學員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還可以進行強化特訓。跟讀低於75分會集中收錄到錯題集中,可以集中訓練,AI教育可以根據跟讀情況分拆進行特訓,特訓過程中整句得分等於或者大於85分將會標記為「已掌握」從錯題集中移除。
在運營層面上,學員有自己的專屬班群,語伴小組,打卡激勵,每日topic,口語糾正,每日總結,每周班會,班主任隨時在線輔導,班主任每日會在專屬班群同步每日榜單,讓學員之間了解全體學員的學習情況。
流利說學員運營機制讓筆者感覺亮眼。筆者作為其中一員,每次看到榜單,還是比較刺激,看到自己在學霸區,還是有些小驕傲,一旦發現自己榜單名次下降,會有意識的增加學習量,這可能是筆者的虛榮心在作祟吧。專屬群的班主任真的很用心,班主任把專屬群作為用戶服務群來運營,會根據每位學員的學習情況變化,來做個性化的提醒和輔導,讓學員感受到溫度,有了情感的維繫。
此外,筆者看到有學員吐槽499元/半年返學費,有些學員表示很難達成3個指標,這裡筆者想說的是,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21天學習習慣的養成,本身也是對人性惰性的挑戰,也側面體現了一個學員的自律性,學習終歸還是要看自身主動能動性,外在激勵措施也只能起到激勵作用。流利說的產品設計,如果能在激發人的能動性,協助學員克服惰性有突破性進展,或許會贏得更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