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幾個表現的孩子,說明到了叛逆期,家長別不在意

2020-12-17 蘑菇老師育兒

青青的寶寶今年3歲了,他以前很個很乖的孩子,但是最近得她好像變了個人似的,變得特別愛哭,動不動就大哭大鬧,喜歡摔東西,你說往東,他偏要往西。你越去管他,他越來勁!這讓青青十分無奈,怎麼寶寶會變化這麼大?後來才慢慢意識到應該是孩子到了叛逆期了。面對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長常常束手無策,那麼寶寶叛逆期父母應該如何從容應對呢?

1 孩子叛逆期幾歲開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到了青春期才會叛逆,其實這種想法是有偏差的。一般情況下,孩子在2歲開始有第一個叛逆期,等到了七歲以後會迎來第二個叛逆期,到了十歲以後才是我們家長通常認為的青春叛逆期。而很多家長可能會忽略這前兩個叛逆期。

2 寶寶叛逆期的表現

寶寶在叛逆期也會有幾個典型表現。比如,孩子很喜歡說不,不管這件事情是不是她願意做的,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反抗;另外還會故意找茬,冷不丁的、沒有緣由的故意打你一下,父母常常會覺得孩子這樣做,非常沒有道理,但是又非常無奈。

3父母如何應對

首先,父母要跟孩子平等的交談。面對寶寶的無理取鬧,如果強制性的拿出父母的權威來跟孩子對著幹,只會適得其反。不如蹲下身來,和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訴求。如果寶寶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父母也可以幫忙出謀劃策。

其次,切勿打罵孩子。處在叛逆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跟她唱反調,打罵她,她越是會反抗。所以,父母一定要沉下心來,不要打罵孩子,否則還會讓孩子產生膽小,自卑的心理。

再次,適當的鼓勵和認可孩子。孩子們都是渴望得到大人的認可的。即使他們在做一件你認為不對的事情。你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先去認可他的想法和做法,然後等他的心情平復下來之後,再去表達你的意見,說出你認為的正確做法是如何的。也就是「緩兵之計」,給孩子一定的平復時間,再去認可和鼓勵他,可能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哦。

孩子的叛逆期始終會到來,父母要做的是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和孩子相處和溝通,掌握合適的方法去沉著應對,相信孩子會更容易接受的,以上的幾個方法也不妨一試哦。

相關焦點

  • 十二歲孩子進入「叛逆期」,有這幾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這年頭想要當一個合格的家長是非常難的,特別是在孩子「叛逆期」時,管教顯得尤為困難。「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走過的人生階段,在這個時期內的孩子往往性格暴戾,喜歡和父母對著幹等。家長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做好孩子的情緒疏導工作,很可能讓孩子走上一條不歸路。
  • 孩子出現這3個表現,可能是叛逆期來了,家長要及時引導
    成年人大多都經歷過青春期之後的叛逆,實際上在寶寶2歲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幼兒的叛逆期,在這個叛逆期是媽媽最難熬的日子,也是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對待幼兒的叛逆期時,家長一定要謹慎。切勿被孩子的各種行為打的手足無措,亂了方寸。
  • 孩子一生有幾個叛逆期
    孩子一生有幾個叛逆期呢?家長如何巧妙應,對才能安然度過叛逆的現象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出現的一種問題,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十幾多歲的初中生,幾乎都會出現叛逆的現象,就算是僅僅兩三歲剛剛會走路的孩子,可能多多少少也會出現叛逆的問題。
  • 孩子表現出這些行為,說明叛逆期已「初現端倪」,再不糾正就晚了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只不過有些孩子的叛逆期尤為明顯,另一些孩子的叛逆期不僅短,且並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表現。對於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們也是頭疼十足。身為父母,家長們也應該清楚,現在的孩子與過去的孩子不同。那會的孩子可能打一頓,孩子就不敢造次,而現在一部分孩子,家長們只要一打,孩子可能會趁家長們不注意就離家出走。這種情況下,讓家長們怎麼敢打孩子?
  • 1歲內的寶寶,若有這些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已達標,家長別不在意
    寶爸寶媽們對剛出生的寶寶,總是怕出現一些不正常的反應。可謂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是往往,初為人父母的家長們,總是關注寶寶的身體變化,卻往往忽視了大腦發育。其實,絕大多數寶寶都是正常的,只要是大方向沒有問題,大人完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裡,1歲內的寶寶,若有這些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已達標,家長別不在意。一起來跟靖媽了解一下吧!
  • 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到底有幾個叛逆期呢(如果控制得不好,則「坑爹」的事情常常在這個時期發生);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 小時候長得漂亮,長大醜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特徵,家長別不在意
    ,但這是小小的一方面,如果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有這麼幾個特徵,那他可能長大後,顏值多少有點不太好小時候長得漂亮,長大醜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特徵,家長別不在意01、遺傳基因有的孩子可能遺傳了爸媽所有的好基因,但也有運氣不太好的孩子,遺傳了爸媽的缺點,但是小時候沒有張開,所以不明顯
  • 孩子有這幾個表現,說明要長身體了,家長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
    孩子有這幾個表現,說明要長身體了,家長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相信很多的家長都非常擔心自己孩子的身體成長,高矮胖瘦各個方面都非常的關注,但是有時候越關注孩子就會越擔心,擔心孩子這樣不好那樣也不好,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家長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才會長身體,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孩子長身體錢的幾個象徵。
  • 「信心語譚」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該怎麼辦?叛逆期是怎麼回事?
    這就出現了外在和內在之間的矛盾,顯示出來的就是一種「叛逆」,尤其是從小倍受嬌慣的獨生子女。這時,師長的說教、家長的打罵會讓他更加覺得是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傷害,而又加劇了這種叛逆。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思維能力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他的眼裡,很多事情是不符合自己的認知的,有種「不順眼」「都和我過不去」的錯覺。
  • 孩子遭遇叛逆期,多數家長易做錯,孩子叛逆期心理要摸對
    如果此時家中再有一位「更年期」的老媽,那一句話就可碰撞出劇烈的火花。很多人將青春期稱為孩子的叛逆期,這階段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最初形成的狀態,若家長學不會引導,一味減去孩子想放飛的羽翼,或只是以家長的身份壓制孩子,反而可能適得其反,讓叛逆期來得更加猛烈。
  • 寶寶有這3個「討人嫌」的表現,是進入了2歲叛逆期,家長及時引導
    比如吃飯經常挑三揀四、上幼兒園拖拖拉、小女孩衣服不好看不穿…… 對於家長安排的一切,不願意做的理由說起來就像個「小話嘮」喋喋不休。這些都是孩子以自我中心的萌芽階段,一部分孩子不滿足還會發脾氣。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還在小寶寶的時期,家裡都會圍著他們轉,「待遇」慢慢在改變,孩子們的心理也產生變化。
  •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兩次叛逆期,一次是幼兒時期建立了自我意識,有自我思想產生叛逆行為。另外一次是青春期叛逆,覺得自己是個成人,不需要在受限於各種制度。針對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去做?三、正確認識叛逆期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叛逆期的存在,這是一種正常的成長行為。
  • 3歲看老,寶寶的4種表現預示叛逆期來了,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不少家長會有這樣一個發現:自從孩子進入了三歲,就好似突然變了一個人:倔強、非常有主見、老愛對著幹、腦袋瓜裡有層出不窮的鬼主意……不少家長都會感慨,這孩子,是越大越不好帶了。然後,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順從,便開始各種責備、恐嚇、不斷講道理。換來的是,孩子越來越&34;。其實,這只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34;到來了。
  • 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他在變得自卑,很多家長都不在意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就說明他在變自卑,一定要注意啦~一、習慣遠離人群孩子由於擁有自卑的心理這種情況就說明孩子有自卑的跡象,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樹立孩子社交的信心~二、試圖掩蓋自己的缺點其實,每個人都有缺點,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有自卑心理的孩子,不能客觀看待自己的缺點。
  • 孩子有這幾個特徵,說明他有當學霸的潛質,別埋沒了
    從孩子背上書包上學開始,家長就在他的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期望,希望孩子在學校能有優異的表現。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幾個特徵,說明他有當學霸的潛質,家長可別埋沒了!一、注意力集中你家孩子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表現:常常丟三落四,玩耍時周圍一丁點動靜都能驚動他,在幼兒園上課總是坐不住....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專注力差的孩子上課容易走神,根本就記不住老師講的話,學習成績自然就上不去。
  • 孩子第二個叛逆期,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重視
    孩子的成長中要經歷三次叛逆期。不同階段的叛逆期,孩子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不同,家長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及時更新。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前兩個叛逆期,孩子的問題會慢慢變成「頑疾」。如果等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再想辦法補救,為時晚矣。親子關係會因為孩子關閉了交流的大門,而無法溝通。
  • 叛逆期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不聽話」「學習沒精神」「做事不積極」「回到家裡拼命地玩遊戲」「講道理不管用」「油鹽不進」……在我們看來,還沒長大的孩子,有時候會處處覺得自己很有理,處處和我們對著幹,就是不服管,就是不聽話,這就是叛逆期的表現。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一個乖巧溫順的孩子當然更討人喜歡,聽話最重要,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多好。
  • 寶寶也有叛逆期?寶寶進入叛逆期,家長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要到青春期才會進入叛逆期,但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在嬰幼兒時期就有了。 一般來說,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時間段,分別是2-3歲,7-8歲和青春期。那麼2-3歲的寶寶叛逆期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呢?
  • 孩子有這兩種表現,說明父母的教育很成功,將來會是棟梁之才
    說到養孩子,幾乎每位家長都有一套「獨門秘訣」,而他們共同的心願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科學研究證明:即使是極為聰明的父母雙方,孩子的智力遺傳也很預測。如果孩子能有這兩種表現,說明家長的教育成功了!將來必是棟梁之才。2歲的寶寶就像個「小霸王」?說明家長的教育成功了!
  • 孩子叛逆不可怕,家長口中的"大道理",才會傷到孩子的心
    教育孩子自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隨著時代的進步,孩子也越來越難管,家長不能打不能罵,還要時刻考慮著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沒有錯,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傷害到孩子的心靈,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鄰居家孩子最近正處在叛逆期中,前幾天一起聊天時聊到了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