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語中的漢字,那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覺得有了漢字學日語太方便了,也有人覺得日語中漢字的讀音很多,還要區分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讀音,真是麻煩透了。
其實不光是讀音,日語中漢字的寫法也大有學問。有不少字跟中文是完全一樣的,比如椅子、貓、月等。還有一些是繁體字,或寫法與中文稍有區別,比如天気(天氣)、電話(電話)等,但意思我們都能明白。另外一些單詞的漢字就要費一番思量了,光看字面還真猜不出來意思。今天小編就介紹幾個這樣的詞。
1、人參(ニンジン)
這個詞看上去很簡單啊,不就是人參嗎?——錯!在日語中它是「胡蘿蔔」的意思。那麼為什麼胡蘿蔔會叫人參呢?因為它們長得像咯。
據史書記載,人參是公元8世紀由朝鮮傳入日本的,而胡蘿蔔是16世紀從地中海沿岸經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因為其根類似人參,葉類似芹菜,起初被稱為「芹人參」,後來乾脆直接稱為「人參」了。那原本的人參怎麼辦呢?為了以示區分,它被稱為「高麗人參」(こうらいにんじん)。
2、馬鹿(ばか)
這個詞有些人看著陌生,但小編一說它的讀音大家一定都知道——baka!就是「笨蛋,傻瓜」的意思,你一定聽說過吧?那麼它的漢字為什麼是「馬鹿」呢?
關於這個詞的來源,有兩種主要的說法:一是說它來自梵語「baka」或「moha」,即表示「無知」。二是說它來自《史記》中「指鹿為馬」的故事。這種說法比較有名,不過只是民間傳說,可信度不高!
3、素敵(すてき)
這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很好的,很棒的。這兩個漢字跟它的意思沒什麼關係,是先有讀音,後來才根據讀音配上了漢字,這叫做「當て字」。
「素敵」二字來自於「素晴らしすぎて敵わない」。「素晴らしい」是很棒的意思,「敵わない」是敵不過的意思。所以「素敵」就是「太棒了,敵不過他」。
4、面白い(おもしろい)
這也是個形容詞,意思是「有趣的」。它的漢字也很有趣,「面白」是什麼意思呢?
關於這個詞的語源也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面是眼前的意思,白是清楚明白的意思。這個詞本來是形容眼前的景色很明快、美麗,後來引申為有趣。第二種說法是民間俗說,很有意思。據說古代人無聊時喜歡圍爐講笑話,講到好笑的內容時眾人一起抬起臉來,火光把他們的臉照得很白,所以「面白」就是有趣的意思啦!
5、我慢(がまん)
這個詞是忍耐的意思,那麼跟「我慢」又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它也是來自於梵語的「mana」一詞,原意為「傲慢」,後來慢慢就演變為了「我慢」。
6、勉強(べんきょう)
這真是學日語的小夥伴最熟悉的一個詞了,因為它的意思就是「學習」。是不是很生動呢?學習真的是件很勉強的事情啊。然而,這個詞並不是勉強的意思,它原指商人壓低價格出售商品,再後來就演變為「學習」的意思啦。
而勉強在日語中則要說成「無理(むり)」。
7、一生懸命(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
小編初學日語時,看到這個詞可是嚇了一跳。它的意思是「拼命努力」,比如「一生懸命勉強します」,就是努力學習的意思。但這四個漢字看上去太可怕了,怎麼有種要出人命的感覺呢?
其實它本來寫作「一所懸命」,指武士拼命守護封地。因為「所」和「生」讀音相近,後來就慢慢演變為了「一生懸命」啦!
怎麼樣,日語中的漢字還是蠻有趣的吧?讓我們一生懸命地勉強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