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實的自己。
你追求的職業生涯,是否與你對自身優勢、弱點及興趣的評估一致? 如果不一致,那你還在等什麼?
你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領導風格了嗎?
你會信心十足地大聲說出你的意見,並自信地行事嗎? 你會鼓勵員工忠於自己、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嗎?
前幾章重點關注了領導者應自問哪些問題,以便更有效地領導團隊。其中許多方法都需要你打破舊習,建立新習慣,並學會提出新問題。前幾章的內容主要在於「識別問題,處理它」,換句話說就是:為你提供實用建議,告訴你可以如何培養領導技巧,以及整個公司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運作。你讀了之後很可能會挑出讓你產生共鳴、與你公司目前情況有關的想法與建議,並將它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然而,現在我們要進入的章節主題則是區分出「合格領導者」和「優秀領導者」。本章要談的內容非常個人化,因為焦點正是「你」。
在本章中,我們的焦點會放在你個人的工作哲學方面。我將對你進行一番考 驗,要求你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才能、性格、價值觀及熱情所在。這場討論的前提在於:如果你要成為一位優秀領導者,你必須深刻了解自己,並有意識地將你的特質與性格融入日常工作中。我深信,卓越的團隊之所以「卓越」,是因為領導者願意將自身特性融入工作中,並且也鼓勵員工效仿。當大家都這樣做時,他們便能在崗位上充分發揮出個人潛能,也能引導這家公司發揮出最大實力。
卓越領導者時刻都在學習與調整。關於這個世界、他們所處的行業、他們周圍的員工,他們都在持續的學習和了解之中。最關鍵的一點,則是學習認識自己。這趟學習路程未曾間斷,並且在他們生命中每個時期、每段職業經歷中不斷演化。
我們將會在本章討論了解自身優勢、弱點及熱情的重要性。我會強調向他人學習的重要性,但你同時也應該發展出適合自己的領導風格。
我們也會談到,你在工作中表達意見時是否過于謹慎保守,以至無法在職場上盡全力發揮。我們在本章還會提到一個重要問題:你在職場上是否有信心做自己? 還是你只是試著順應你想像中上司、家人或朋友對你的期待,做你認為「自己應該成為的人」?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我們還將談到如何營造讓員工敢於做自己、充分發揮潛能的工作環境。偉大的公司往往由忠於自己本色的領導者領頭前進,而這些領導者也營造出讓員工能安心做自己的工作環境。如此一來,小至員工個人,大至整個機構都能充分發揮潛能。
了解你的優勢和不足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嗎?你可以把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都列出來嗎?你的同事會認同你所寫的內容嗎?如果你是資歷尚淺的專業人才,你周圍有沒有其他同事或資深同事兼教練來協助你完成這個練習?如果你已經是資深領導者了(見第三章),你有沒有培養出資歷尚淺的員工兼教練來幫助你回答這些問題?你有沒有採取什麼方法克服弱點,好好利用你的獨特優勢呢?
一位最近剛上任的執行長,在擔任執行長一職之前已在4家不同的公司工作過,擔任的職位一個比一個高。他前幾年曾在一家大型且多元化的工業產品公司擔任財務總監,後來又接管那家公司的一個重要部門。由於他在行業內的名聲很好,因此後來被一家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全球性工業產品公司聘請去當執行長。他的新東家對於邀請到他擔任執行長一事感到非常幸運。
走馬上任8個月後,執行長發現他在新職位上還是走得跌跌撞撞,於是他打電話問我是否願意抽空與他討論一下他的領導風格,一併給他一些如何更有效領導的建議。
後來我們見了面,我先請他描述3項自己最出眾的優勢,以及3個最嚴重的不足。這位前財務總監對此給出了全面而坦誠的總結。我從討論中了解到,在他擔任上一家公司的部門主管時,他的上司已經對他這方面做過審慎嚴謹的評估。但不幸的是,他列出來的多項優勢都和他目前擔任的職位沒有直接關聯,而多數不足卻會直接影響到他的執行長生涯。我們說到他先前擔任的部門主管一職其實和現在的執行長職位有很大差別,例如身為執行長,他在電視上出現的次數大為增加,而且必須要面對新公司的重要成員。此外,如果他想要當好執行長,必須比以前更懂得如何挑選出能勝任工作的部門主管,以及找出合適人才擔任要職
(例如人力部主管、財務總監、信息部主管)。然而,過去他通常是與這類人才一較高下,而不是評估這些競爭對手的才能,以便將他們選進自己的工作團隊。
我們討論到他的工作內容中有哪些是需要做到出類拔萃的任務。我請他好好思考一下,他自己或是他的團隊需要培養哪些技能,才能表現出這般水平。
這些都不是他當場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在接下來的幾周裡,他認真思考了這些問題,並研究了重要對手公司的執行長有哪些特質。有些人他是認識的,至於他不認識的,他也找出足夠的公開信息對這些執行長的工作風格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他也詢問直接下屬對自己在優勢及不足方面的意見,而他的直接下屬對這些問題都做出了積極的響應。以前他們的上司從未問過他們在這方面的意見,因此他們受寵若驚,很熱心地提供幫助。
不久後,我們再度見面討論,這次他有了更新後的自身優勢與不足評估結果, 我只給出了一些教練指導,他就想出了能夠幫助自己在多個重要領域有所進展的培訓計劃。比如,他了解到自己需要加強在公眾場合演講的技能,因此聘請了一位演講教練。此外,與媒體的關係也是他需要加強的部分,因此在他的要求之下,公司內部的溝通團隊為他辦了「專人研討會」,為他提供媒體培訓、投資人關係,以及與記者應對進退方面的指導。
除了克服不足,他也深入思考了自己的優勢所在,以及如何將實力充分發揮出來。包括他自己在內,眾人一致認為他比公司前兩任執行長都更擅長分析。他知道該公司董事會之所以聘請他來當執行長,部分原因是希望他能為公司決策加入更嚴謹的分析過程,而且他確實具備這項能力。最後他得出結論:只要他做得不過火,嚴謹分析就是他可以履行新職務的獨特能力。
當我們的討論結束時,這位執行長覺得這場練習對他如此珍貴,以至他決定日後要定期練習,定期聽取他人的反饋意見,更新自己的優勢與弱點清單。懷著這種斬釘截鐵的態度,他還決意培養一群下屬級教練,幫助他更精準地做出自我評估,並確保他準確把握企業的脈象。在日後的每次公眾演講或電視演說之後,他都將收到下屬們的批評意見。
幾個月後他告訴我,他相信自己原本的優勢經過訓練後有了大幅的進步,而他的主要不足在眾人協助下也大有改進。除此之外,他還制定了新的公司教練制
及「早期警告」互助關係制,這些政策讓他的重要下屬和員工對他的評價大為提 升。這是非常成功的經驗,而幾個月前,恐怕沒有人相信這個故事會成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