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小時候,就發現自己肚臍裡經常有一些黑乎乎的泥,用手摳肚臍眼的時候,這些泥還會掉出來,摳完以後肚臍看起來乾淨了不少。但是每當做這樣的事情時,家中的老人就會及時制止,不允許用手摳肚臍,這是為什麼呢?肚臍裡那麼些黑乎乎的泥,到底是哪來的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肚臍裡黑乎乎的泥是哪來的?可以用手摳掉嗎?
很少有人會將自己的肚臍一直露在外面,我們平時身上都是穿著衣服的,那麼肚臍裡這些黑乎乎的泥都是哪來的呢?其實看似不起眼的肚臍,在我們嬰兒時期,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嬰兒在母親體內的時候,通過臍帶來獲得母親體內的營養,在出生的時候,嬰兒需要脫離母親的身體,這個時候醫生會將臍帶剪斷,隨手打一個結,隨著嬰兒的成長,就逐漸形成了肚臍。
一般來說人體的肚臍位於腹部,會成為一個凹陷下去的形狀。肚臍周圍有很多穴位,能夠通向人體的五臟六腑,我們的皮膚上有一些毛孔,會分泌一些皮脂、汗漬等,由於肚臍的位置比較低,這些分泌物就可能會停留在肚臍裡面,時間長了經過空氣的氧化作用,這些分泌物就會逐漸被風乾,變成黑乎乎的泥依附在肚臍表面。那這些泥能不能直接用手摳掉呢?
既然肚臍裡黑乎乎的泥是身體的分泌物,那麼為什麼不能直接用手摳掉呢?這是因為肚臍周圍的穴位非常豐富,並且肚臍周圍的皮膚非常薄。人體在摳肚臍的時候,會刺激到身體的某些穴位,如果下手太重,就可能會導致身體受寒,出現腹瀉、腹痛的情況。因此不建議直接用手,將肚臍裡的黑泥給摳掉。那麼肚臍裡的泥該如何清理呢?
肚臍裡的泥該如何清理,才更有益身體的健康?
肚臍裡的泥該如何清理,才更有益身體的健康?
雖然說肚臍裡的泥不適合直接用手摳,但是長時間不清理,這些泥不但會影響美觀,還可能會滋生細菌。那麼該如何清理比較好呢?其實比較簡單省事的辦法是,大家在平時洗澡的時候,用一些肥皂或者沐浴露,專門清洗肚臍周圍的皮膚,用手指輕柔的來回摩擦肚臍,這樣能夠將裡面的泥給及時清理掉。
此外,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肚臍裡的黑泥比較多了,可以買一些細小的棉籤,把棉籤沾上溫水後,輕輕的放進肚臍裡來回清理,這樣能夠很好的清潔肚臍裡的皮膚,如果發現清理的效果不明顯,可以在棉籤上沾一些橄欖油,這些油能夠很好的軟化肚臍裡的黑泥,方便我們將這些黑泥更好的清理乾淨。
但是大家在清理肚臍後,一定要注意及時用紙巾或者幹毛巾,將肚臍上的水分給擦拭乾淨,防止水分蒸發的時候,帶走腹部的熱量,導致腹部受寒,影響人體的健康。建議大家每隔1-2個月,清理一次肚臍就可以了,平時不要用手摳肚臍,防止腹部受寒。
肚臍裡黑乎乎的泥,其實是人體皮膚表面分泌的皮脂、汗漬,經過了空氣氧化變黑,留下的一些汙垢。大家在平時洗澡的時候,可以用一些肥皂,或者沐浴露清洗肚臍部位,對於一些比較頑固的汙漬,可以在將棉籤沾溼後,輕柔的擦拭肚臍,必要的時候在棉籤上沾一點油,這樣能夠更好的溶解汙漬,保持肚臍周圍皮膚的乾淨整潔,大家在平時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