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吳中現代漁業產業園區 水產品追溯系統「移植」全國

2020-12-22 水產養殖網

江蘇蘇州吳中現代漁業產業園區 水產品追溯系統「移植」全國

2014-06-06 08: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蘇報        瀏覽量: 2628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 在太湖邊的江蘇省吳中現代漁業產業園區,核心區內的1980畝標準化養殖池塘藏著不少「秘密」。水面下埋著進水和排水管,還裝有微孔增氧設備;魚池周邊上空裝有「電子眼」; 池塘裡水質的變化,可以實時傳送到產業園區控制室的顯示屏上。更「牛」的是,這裡原創的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已「移植」全國推廣應用。

  在產業園區控制室裡,吳中區農業局水產站站長錢彩源指著「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電子顯示屏說:「這個系統集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水質在線監控、水生動物病害遠程診療、智能養殖控制『四位一體』,只要點點滑鼠,每個塘口苗種、投料、疫病等情況一清二楚。」同時,通過水質在線監控,池內的水溫、pH和溶氧變化實時跟蹤,一旦發現缺氧就可以開啟「微孔增氧」,改善水質。

  錢彩源說,水產品是「活貨」,質量監控一直是個難題。2012年5月,江蘇省開展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產業園區是蘇州市唯一的項目實施單位,在已有的水質在線監控和水生動物病害遠程診療系統基礎上,集成實現了水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監管體系,建立了地產水產品的「準出制度」。並且,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查詢市場上水產品的「來龍去脈」。

  「當時全國有6個省搞試點,大家各做各的,五花八門,而且操作難度大。」吳中區農業局副局長馬惠民說,2012年9月,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研討會在產業園區舉行,將產業園區的這一追溯系統向全國推廣。目前,各地的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大多是從吳中現代漁業產業園區「移植」過去的。

  在池塘邊,記者看到有一條很深的溝渠。錢彩源說,養殖用水全部進、排分離,進水管道埋在池塘底部。這條是排水溝,出水通過這條溝渠引進尾水處理區。「我們劃出池塘10%的面積作為尾水處理區,通過投放螺螄、種植水生植物,對養殖汙水進行物理淨化,處理達標後的水可循環利用,也可排放。」同時,每個塘口土坡種上蘆葦、鳶尾等植物,既攔截氮、磷等肥藥,又防止水土流失。

  馬惠民說,吳中區有8.7萬畝養殖池塘,九成以上養蟹,產業園區也是以養蟹為主,品種太單一,風險大。去年開始推廣青蝦套養,青蝦可以消化蟹吃剩下的飼料,淨化水質,提高養殖效益。今年,還嘗試低碳、高密度池塘循環養殖,鱸魚、蟹、蝦、塘鱧魚等品種進行組養,既提高養殖收益,又豐富市民餐桌。

  吳中區農業局水產養殖工程師姜光明

  「我在池塘邊,住了兩年多」

  □蘇報「行走魚米之鄉」報導組

  用竹竿撐著小船,巡查養殖池塘,看水質是不是穩定,水草長得如何。每年一到6月,這是姜光明幾乎天天要做的「功課」。「6月到10月,要去現場抽取吳中區600個魚塘的樣本,平均每天要跑五六個點。」姜光明說,現在是長水草階段,水面清澈說明情況正常,如果渾濁的話,塘裡的小螃蟹會爬上岸的。

  姜光明,1982年出生,山東威海人。2009年,從蘇州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研究生畢業,進入當時的吳中區水產畜牧局(後併入吳中區農業局)工作,全程參與了吳中現代漁業產業園區的建設。

  「學了7年水產,能有機會到一線鍛鍊,起初還是蠻高興的,沒想到後來在池塘邊,一住就是兩年多。」姜光明說,一畢業,他就從學校宿舍直接搬到了建在魚塘邊的產業園區辦公樓宿舍。

  產業園建設剛起步,姜光明很忙碌,也充滿了新鮮感。白天,忙著量魚塘、選尾水處理的溼地,每個魚塘都跑了個遍,同時還要籌建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和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到了晚上,一個人睡宿舍「守」魚塘。「每天聽著鳥叫聲起床,感覺好幸福。」

  半年過後,姜光明煩了,連鳥叫聲都嫌吵。「讀完研究生我28歲了,一個月兩千多塊錢,還是個合同工,都不敢成家。」姜光明說,其他同學都去了飼料企業和添加劑企業,收入不錯,他當時想和女友近一點,就到這裡來了,但對前景,他很迷茫。

  「我想暫時先幹個一兩年,再去外面找找其他工作」。2011年,姜光明碰到了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調回局裡辦公,不用「守」魚塘了;二是有機會參加事業單位入編考試。經過一年多精心準備,2012年,他終於解決了編制問題。當年,姜光明還有個大喜事,結婚了。姜光明說,平時要到各個養殖池塘去抽樣巡查,常常被曬得黑不溜秋的。「結婚前,每次出去,女朋友都要關照我戴好帽子、穿長袖、塗防曬霜,不要曬得太黑,免得影響婚禮上的形象。」今年5月底,姜光明「升級」了,抱上了兒子。

  姜光明現在很「定心」。產業園區初步建成,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在蘇州已小有名氣,有時市裡的一些實驗也放到這裡來做。「在線監測系統建好後,我也不用天天跑魚塘了。」現在手機上也能查看水產情況,下載相關APP,登錄後,每個監測點的數據一目了然。「這裡有發展空間,能體現價值」。

  專家點評

  「以水養魚」與「以漁淨水」

  □蘇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 張茂友

  蘇州是魚米之鄉,漁業資源豐富。據1982年太湖地區漁業資源現狀調查,魚類品種多達107種。因此,除四大家魚養殖外,我市在特種水產的發展過程中堅持以地方優勢品種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為主線,堅持優質高效生態的發展方向,不斷豐富養殖品種。

  水產養殖發展過程中與其他行業一樣,也走過一些彎路。由於傳統的養殖方式片面地強調以產量求效益,導致養殖密度不斷增大,養殖環境壓力加大。同時,這種養殖方式病害多,養殖效益得不到保證,養殖風險高。因此,在技術部門倡導健康養殖理念的指導下,養殖戶逐步向優質、高效、生態養殖方向發展。

  近年來,圍繞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我市大力實施池塘循環水養殖工程,不斷完善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為生態、優質、高效的現代漁業奠定基礎。實現「以水養魚」和「以漁淨水」的有機結合,促進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和生態的永續。

  延伸閱讀

  蘇州七成多是特種水產

  ■甲殼類以河蟹、青蝦為主,引進發展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和小龍蝦
  ■特種魚類養殖以地方優質的鱖魚、太湖白魚、黃顙魚、花魚骨魚為主

  近年來,我市水產養殖業加快由傳統養殖業向現代漁業發展。一是生態漁業建設不斷加強。全市在規模池塘養殖區大力實施池塘循環水養殖工程,並在池塘養殖中推廣混養、套養、使用微生物製劑調控的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在大水面養殖中推廣不投餌、不施肥、不用藥的生態養殖模式。

  二是漁業優勢產業不斷壯大。通過產業引導,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進一步突出河蟹、青蝦等優勢品種。目前,全市已形成甲殼類養殖的河蟹、青蝦為主,並引進發展了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和小龍蝦養殖; 特種魚類養殖以地方優質的鱖魚、太湖白魚、黃顙魚、花魚骨魚為主,並引進發展了「優鱸1號」加州鱸等品種的養殖; 龜鱉類養殖中以中華鱉為主,並引進發展了珍珠鱉等品種。目前河蟹、蝦類產值分別超過了30億元和20億元。特種水產養殖佔比達72%,去年,全市水產品總產值超過105億元,佔全市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是漁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全市標準化池塘已達32萬畝,設施漁業面積達到27萬畝。已建成1個國家級農業(漁業)示範園區,3個省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區,2個省級現代漁業精品園。各類漁業園區建成總面積已達12萬畝。水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全市水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2012年起,每年吸引城鄉居民休閒觀光500多萬人次,實現漁業二、三產業產值超58億元。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權威發布|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
    ,工廠化養殖水體達100萬立方米,物聯網技術逐步應用於水產養殖生產,不斷提升我省水產養殖規模化、集約化、可控化水平;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精品養殖,重點支持打造萬寧和樂蟹養殖品牌,扶持建設產業示範園區,實現規模化養殖,同時在海口、文昌、瓊海、儋州及我省中部地區市縣支持發展觀賞魚、花鰻、龜鱉等特色高值品種養殖,促進水產養殖提質增效。
  • 廣東漁業融入現代化大農業交出「漂亮答卷」
    華大銳護相關負責人介紹,貨櫃養殖系統建立起了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通過模塊化管理與運營,建立了每個養殖箱的編號和二維碼,並通過雲端APP實時上傳飼料投餵記錄、養殖管理措施等,客戶可通過雲端系統調取每一批次的生產養殖記錄,了解相關的品質和嚴格措施,給食品安全生產建立了可靠的保障線。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研發的鮮活水產品智慧冷鏈物流運輸模式,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蘇州市資訊|蘇州吳中太湖旅遊區,周末親子遊再合適不過了!
    蘇州吳中太湖旅遊區位於蘇州西南邊,太湖煙波縹緲的湖景、東山島西山島上自在悠閒的鄉村生活以及江南水鄉的獨特風光,吸引了無數蘇州當地及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觀賞遊玩。穹窿山被譽為天下第一智慧山,也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乾隆皇帝當年六下江南就六次來此山祈福!孫武文化園是孫武當年隱居之地,並在此創作了世界名篇《孫子兵法》。萬鳥園可以讓孩子們看到各種各樣的鳥類!
  • 溫州四大漁港列入全國重點建設規劃 有望成為現代漁業經濟區
    溫州網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提出推動形成上海-浙江沿海漁港群等10大沿海漁港群、 93個漁港經濟區,記者昨日獲悉,溫州的洞頭、瑞安、巴曹、霞關4大漁港經濟區入列建設規劃。
  • 北方文化新谷(蘇州)影視文創產業基地正式啟動
    在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影視文創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加快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及僑文化傳播,由北方出版傳媒與華裔天下共同打造的北方文化新谷(蘇州)影視文創產業基地7月26日在蘇州吳中區正式啟動。
  • 寧德今年將建三都澳大黃魚產業園區 6項措施扶持發展
    發展灣外「海洋牧場」等現代漁業項目,政府予以資金扶持;每建成一艘遠洋漁船,政府補貼20萬……近日,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寧德市扶持現代海洋漁業發展的六條措施》,提出將從發展健康生態養殖、發展遠洋漁業、加快水產品園區及市場建設等各方面,扶持現代海洋漁業發展。
  • 【深加工是向現代漁業轉型的關鍵】
    2019年01月28日 17:23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李勇鋒 編輯:覃心 「廣西水產資源豐富,但缺乏有效引導,沒有形成規模的水產品深加工產業
  • 我市漁業產值同比增長5.52% 第09版:現代農業 20100325期 濟南日報
    切全市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52%;漁業養殖面積達到10.1萬畝,水產品總量4.1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5%。  轉變增長方式,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我市圍繞區域功能定位,充分挖掘漁業發展潛力,大力推動特色漁業健康發展。名優水產品養殖、生態漁業、休閒觀光漁業等「三支柱」產業規模分別達到了4.2萬畝、6.1萬畝、3萬畝,分別增長8%、5%和7%。
  • 走進江蘇濱海農業園區,感受現代農業產業魅力
    肖勇攝總面積64平方公裡的江蘇省濱海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自2019年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和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後,重點在農業科技、食品加工、特色農旅等方面持續發力,蜜梨、甘藍、蛋白桑、花卉等主導產業特色明顯,已形成萬畝果園、萬畝菜園、食品加工物流、農業休閒旅遊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 2016江蘇蘇州幼師(吳中)高等師範學校中考分數線
    新東方在線中考網整理了《2016江蘇蘇州幼師(吳中)高等師範學校中考分數線》,供大家參考。­  2016年蘇州幼師(吳中)錄取分數線:­  蘇州幼師學前教育(免費男生):616分­  (語數外三門成績不低於314分,面試合格、吳中區戶口)­  蘇州幼師學前教育:624分­  (語數外三門成績不低於328分,面試合格、吳中區戶口
  • 蘇州市吳中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獲批
    這個坐落在吳中區的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坐擁3000餘畝環太湖生態保護林和100多公裡的太湖水岸線,規劃面積8.1萬畝,涵蓋東山、臨湖、橫涇三個片區。示範園以「農業體驗」為特色,高質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先後獲得農業農村部「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江蘇省現代漁業產業園區」「蘇州市十佳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等榮譽稱號。
  • 濰坊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外出學習水產品品牌發展和追溯工作
    近日,濰坊市海洋和漁業綜合執法支隊二級調研員孟華一行赴重慶參加農業農村部舉辦的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學習水產品品牌發展和追溯工作。學習期間,考察組同貴州萬峰漁商貿有限公司和四川鹽亭西部水產種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就鮮活水產品追溯推進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貴州萬峰生態魚以湖底的微生物和水藻為食,形成了人放天養生態漁業產業。
  • 蘇州吳中區一大批鄉土工藝人才、文創產業載體蓬勃生長 「蘇作天工...
    11月10日,2018蘇作文創峰會將在太湖之濱拉開帷幕,這一成功舉辦兩屆的傳統手工藝「嘉年華」和文創產業盛會,將更加注重文化傳承性、學術交流性、產業融合性、社會參與性及技能提升性等,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產業經濟融合發展探尋新思路。「天下工藝看蘇州,蘇作精華在吳中」。
  • 剛剛蘇州最新成交數據出爐!新區園區吳中都降了
    剛剛蘇州最新成交數據曝光,和最近天氣變冷一樣,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齊跌。 其中上周新房成交量吳中、新區、園區都降了,最低降幅近2成,姑蘇、吳江、相城漲了,吳江上漲最多超前一周一半。 二手房成交量除高新區外,全線下跌,最高下跌37%。
  • 手機APP即可遠程養魚,大數據促漁業全流程信息化
    螃蟹上綁一個二維碼,可以追溯其從原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分析餐飲原料需求大數據,可以預測未來數年內的原料需求,從而有計劃地生產和採購……大數據與漁業的融合,已經將這些場景變為現實。日前,在第二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上,亞洲漁港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首席信息官孫海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漁業大數據經過專業化加工可以為水產養殖環境信息化、漁業資源調查信息化、漁業管理信息化和水產品加工流通信息化服務。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漁業生產國。
  • 蘇州「聚變」|新區、吳中迎來大變化!
    獨墅湖第二通道通車以後,市民往來吳中、園區,只需要5分鐘!獨墅湖第二通道工程中,湖面隧道部分共分為兩期建設,目前正在進行的一期建設,已經進入主體結構施工,整個工程量已經完成過半,預計今年7月底一期工程完工!明年年底建成通車!
  • 2020年版中國海洋漁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海洋漁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發展海洋經濟在「十二五」期間將被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現代漁業建設,已成為國家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8    7.4.12014 年全國水產品對外貿易分析中    7.4.22015 年全國水產品對外貿易分析國  7.5 海水產品市場渠道分析產    7.5.1
  • 蔡志清委員:鼓勵發展水產品深加工產業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蔣予昕 編輯:韋仲達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蔣予昕「我區的水產資源豐富,邊境互市貿易水產品交易量位居全國第一
  • 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推進泥鰍養殖尾水生態化治理 探索漁業產業綠色...
    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推進泥鰍養殖尾水生態化治理 探索漁業產業綠色發展新路徑2019-10-28 16:55:但近年來,隨著泥鰍養殖的飛速發展,養殖尾水如何達標排放問題逐漸凸顯,已成為制約整個產業發展的難題。為了確保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贛榆區自2018年開始,全面謀劃養殖尾水治理措施,並委託江蘇海洋大學高標準編制《國家級泥鰍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區產業規劃》,全力推進養殖尾水治理。
  • 汕尾市現代漁業考察團赴臺灣交流考察
    二、主要收穫    (一)開拓新視野,為謀劃現代漁業發展拓寬了思路。考察團通過一周的參觀考察、對接洽談,對臺灣的休閒觀光漁業、水產品市場物流、名優養殖品種、遠洋漁業、漁業文化等漁業發展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臺灣四面環海,海域廣闊,漁業發展條件十分優越,遠洋漁業、近海漁業及休閒漁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