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評上教授後離職,被索取違約金,你支持學校還是教師?

2020-09-13 城市達人小妹

高校教師在本校評上教授後,服務期未滿而離職,被索取高額違約金,你支持學校還是教師?

南昌工程學院的一名教師,在本校評上教授3年之後,向校方提出離職,並被批准,南昌工程學院對其索賠違約金43萬餘元。校方的理由是,該教師評上教授的5年服務期未滿,該教師違約。 該教師是否已經辦理完成調動手續,沒有具體說明。

此後,該教師出爾反爾,希望留校,被學校領導駁回。隨後,該教師提出勞動仲裁,均被一一駁回。下一步,該教師準備走法律程序。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意見如下:

首先,學校的規章制度明確規定:教師在本校評上教授後,需增加5年服務期。如果教師評上教授後,違反增加服役5年期規定的,教師需支付學校相應的違約金。

教師個人的成長,絕對離不開學校的支持。有的教師,評上教授就要調走,另謀高就。其實很多教師同樣的條件,在其他學校是難以評上教授的。因此,省仲裁院駁回了該教師的各項訴求。

其次,這位教師在辦理完成調動手續,發現需支付高額的違約金後,出爾反爾,希望繼續留在學校,但學校拒絕。

該教師反悔後,學校拒絕該教師留任,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學校分析認為,該教師服役期滿後,很可能會再次另謀高就。如果產生這樣的後果,不利於學校的管理,不利於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不利於學校教師隊伍的穩定。

第三、該教師的勞動仲裁被駁回後,試圖藉助輿論,將自己置於弱勢群體的地位,希望藉助輿論的力量攻擊和指責學校,希望扭轉敗局。

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位教師試圖利用輿論解決這個問題,是沒有出路的,是極其不明智的。當初如果真的想解決問題,該教師可以主動提出延長服務期,延長五年以上的服務期,表明自己留在學校的決心,可能事情還會有所轉機。

第四、這也反映出這位教師的契約精神淡薄,也反映出該教師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不了解。試想,如果這位教師辦理離職手續之前,確定會有什麼樣的要求和規定,提前知曉會付給學校高額違約金,可能這位教師當初就已經知難而退,而不是事情發生,而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知道,教師成長為教授,既離不開個人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精心的培養。尤其是在一般高校中,課題、項目極其有限,一位教師要成長為教授,學校必然傾注了大量的精力,給予了該教師大量資源的傾斜,才能獲得課題,獲得項目,過五關斬六將,尤其是PK掉學校的同事之後,才能成長為一名教授。

該教師是一名工作時間長達17年的教授,相比學校對其的培養,40多萬元的離職賠償金並不算多。

當今社會,像這樣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無論到什麼樣的地方,不會為社會做出多大的貢獻,更不可能有燦爛的人生。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在本校評上教授後,服務期未滿而離職,被索取高額違約金,我完全支持學校。

相關焦點

  • 江西南昌某學院一教授5年服務期未滿離職,被索賠近44萬元違約金
    這所學院的領導稱:「評上教授也有5年服務期的做法,並不是該學校的特例做法,在國內很多高校都有類似的規定,可能時間上會不一樣,有的是5年,有的是3年,但是通常教師不會仔細閱讀合同上這些細節,也沒有去仔細核算違約金的多少,等最後違約的時候才發現是一筆高昂的違約金,心裡上多多少少會產生不滿意和不理解。」
  • 高校教師離職繳納了違約金,現在如何要回來?
    這一現象並非偶然,而是許多三四流高校應對離職教師的慣用手法,「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檔案,只要扣押住檔案,就不怕你不回來掏錢告饒。」1哪些違約金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對於哪些違約金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可以參見本號刊發的「對於教師離職違約金,高校不能無視法律規定,獅子大張口」一文。大致來說,高校資助教師攻讀學位和出國訪學,可以算作是提供專業技術培訓,基於此可以約定追加服務期和違約金,但「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 博士教師提離職被索賠42萬,支持教師還是支持校方?
    「這兩天校方終於同意了執行仲裁裁決,按程序辦理我的離職,賠償費用再另談。」忻州師範學院地理系教師、博士賈某青說,自己從去年9月提出離職至今差不多一年,目前事情有了新進展。因為提出離職,賈某被學校索賠42萬元,並引發了一場賠償官司。
  • 高校教授離職,遭「巨額索賠」
    日前,由澎湃新聞報導的「高校教師離職遭校方索賠」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公眾圍繞協議合理性和人才去與留的問題展開熱議。9月8日,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寧(化名)向澎湃新聞反映,他在博士服務期滿後提出離職時,被南昌工程學院索賠違約金43.8946萬元人民幣,校方給出的理由是:博士服務期滿了沒有違約,但評上教授的
  • 江西一教授離職被索賠44萬,校方:評上教授5年服務期未滿
    澎湃新聞記者 吳怡 實習生 廖學琴日前,由澎湃新聞報導的「高校教師離職遭校方索賠」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公眾圍繞協議合理性和人才去與留的問題展開熱議。9月8日,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寧(化名)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他在博士服務期滿後提出離職時,被南昌工程學院索賠違約金43.8946萬元人民幣,校方給出的理由是:博士服務期滿了沒有違約,但評上教授的5年服務期還沒滿,算違約。
  • 高校教師合同期滿離職,領導卻百般阻撓,怎麼辦?
    最近,有知友諮詢,自己是高校事業編制,輔導員系列,現在已經合同期滿,打算離職跳槽到新的單位,但領導卻不僅不批准,還要求自己再籤2年合同並交納違約金。輔導員屬於高校行政崗,只要有事業編制,就與其他行政人員和專業教師一樣,屬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統稱為高校教師,其離職適用於同樣的法律規定。
  • 教師離職時,怎麼發律師函給學校人事處?
    這份書面材料,將會成為後續可能的離職糾紛的第一份法律文件。要求離職,並不是寫申請書,而是寫告知書,可以是直接的離職告知,也可以包括離職的法律責任告知。離職教師完全可以自己寫告知書,作為律師函,發給學校人事處。
  • 江西一教授離職不成反被學校索賠44萬,不吃不喝白幹三年
    日前,由澎湃新聞報導的「高校教師離職遭校方索賠」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公眾圍繞協議合理性和人才去與留的問題展開熱議。9月8日,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寧(化名)向澎湃新聞反映,他在博士服務期滿後提出離職時,被南昌工程學院索賠違約金43.8946萬元人民幣,校方給出的理由是:博士服務期滿了沒有違約,但評上教授的5年服務期還沒滿,算違約
  • 江西一教授離職遭學校索賠:等於不吃不喝為學校服務近3年
    日前,由澎湃新聞報導的「高校教師離職遭校方索賠」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公眾圍繞協議合理性和人才去與留的問題展開熱議。9月8日,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寧(化名)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他在博士服務期滿後提出離職時,被南昌工程學院索賠違約金43.8946萬元人民幣,校方給出的理由是:博士服務期滿了沒有違約,但評上教授的5年服務期還沒滿,算違約。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學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
    ——設4個級別;教授三年不給本(專)科生上課要轉出職稱按照改革意見,保持高校教師現有崗位類別總體不變,一般設有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等崗位類型。適應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的需要,高校可根據自身發展實際,設置新的崗位類別。
  • 青年教師為何要慎重入職三四流高校?
    在一般情況下,入職三四流高校的青椒將會冒著更大的職業發展上的風險。其中,主要風險包括以下。(1)三四流高校普遍學術氛圍差,教師地位低。一般而言,高校的辦學層次與其行政管理水平、科研支持力度、晉升公平公開程度成正比例關係。
  • 青年教師為何要慎重入職三四流高校?
    (1)三四流高校普遍學術氛圍差,教師地位低。一般而言,高校的辦學層次與其行政管理水平、科研支持力度、晉升公平公開程度成正比例關係。相較於一流高校,三四流高校或多或少有行政氛圍濃、工資待遇差、科研實驗經費少、基金中標概率低、晉升暗箱操作多等問題;而在很多情況下,學校檔次越低,則教師在學校的地位也越低,甚至低於普通行政人員。
  • 評上職稱就賦閒?部分中小學教師評上職稱後就轉崗
    來源:半月談在中小學,評上高級職稱後,有人很快改教副科或轉到管理崗位;在高校,評上教授後,有人10年不寫一篇文章……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在部分學校、科研院所,不少人為了評職稱拼盡全力,一旦評上,受種種因素影響,出現種種懈怠情況
  • 教師提離職被學校索賠42萬,法院到底會支持哪一方呢?
    8月23日,經媒體報導,山西忻州師範學院地理系副教授賈某,在去年提出離職後,遲遲得不到學校的回覆,卻反被學校以對其作出大力培養為由要求賈某賠償42萬。「天價」賠償金阻撓教師離職?2008年,賈老師碩士畢業後被忻州學院錄用;2015年-2018年,學校允許和支持賈老師在西北師範學校脫產攻讀博士,而在賈老師三年的脫產讀博期間,由其原先工作單位即忻州學院為其發放工資、往返車費、住宿費等一些生活補貼費用,雙方於2018年籤訂一份協議,該協議中明確約定賈老師需要在忻州學院工作滿五年後才能提出調動要求(2018-2023)。
  • 高校教授離職,遭「巨額索賠」?校方稱:評上教授5年服務期未滿|2020.09.12 教育熱點早知道
    針對大家關注的高校「相對封閉管理」的相關問題,李奕作出回應。李奕表示,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做出了良好的示範。例如清華大學目前實行的就是備案制,學生離校,只需在在線系統中提前報告出校事由、出行軌跡、進出校時間等相關信息,提前報備後,無須審批即可進出校園。這樣做看似缺少對學生的約束,但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激發每個人做好防疫的自覺,最終反而能將防疫舉措落到實處。
  • 高Xiao約定巨額違約金:相關人員就一定要支付嗎?
    日前,由澎湃新聞報導的「高校教師離職遭校方索賠」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9月8日,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寧(化名)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他在博士服務期滿後提出離職時,被南昌工程學院索賠違約金43.8946萬元人民幣,校方給出的理由是:博士服務期滿了沒有違約
  • 教授離職被索賠44萬,南昌工程學院的主張是否有法律依據?
    針對「教授5年服務期未滿需賠付違約金」,該學院宣傳部門回應說,「這是國內高校普遍的情況,老師的引進和培養會有服務期的約定,並不是哪一所學校的特殊做法。」這一回應故意混淆了約定服務期的不同情形。引進教師會籤訂聘用合同,其中約定服務期和違約金並不違法。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高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
    ——設4個級別;教授三年不給本(專)科生上課要轉出職稱按照改革意見,保持高校教師現有崗位類別總體不變,一般設有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等崗位類型。適應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的需要,高校可根據自身發展實際,設置新的崗位類別。
  • 女生辛苦考上教師編制,1個月後含淚離職,父母:知道啥後果嗎?
    若能考上編制教師,相當於端上了鐵飯碗,可有一位女老師在入職後,工作不到一個月,就哭著給自己的爹媽打電話說「不幹了」,離職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洗澡」。真實情況的確如此,目前,某些地區仍然沒有通上自來水,筆者一位朋友的家庭情況與小雅所處環境基本類似,山區平地較少,村民都住在山坡上,日常用水取河水,可以說,生活條件的確比較艱苦,進村出村全靠「三蹦子」和「雙腿」。小雅向父母說出離職的理由後,父母很難接受離職帶來的後果,但最終還是選擇支持女兒離職,鼓勵回到城市發展。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高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政解
    ——設4個級別;教授三年不給本(專)科生上課要轉出職稱按照改革意見,保持高校教師現有崗位類別總體不變,一般設有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等崗位類型。適應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的需要,高校可根據自身發展實際,設置新的崗位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