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故鄉的「柳州手撕雞」,溫暖了我,故鄉的味道永不消逝

2020-12-20 美食小城鎮

每當我去到一個新的城市,我總會去找這個城市最地道的美食來品嘗一下,有人說:如果你想快速的了解一個城市的酸甜苦辣,那你先從這個城市的地方美食開始了解吧。每一道菜都是一個家鄉的印記,一份家鄉的回憶,縱使背井離鄉幾百公裡,我還是能在陌生的城市見到最熟悉的東西,廣西柳州的——手撕雞

在廣州的龍歸地鐵站A出口走出來,傍晚的5點鐘太陽還是很亮,溫度比中午低不了多少,走進這裡的菜市場,我打算買點菜回家煮一個人的飯,自己和自己吃晚餐,菜市場還是和往常一樣,熟悉的味道,熟悉卻陌生的攤主,我本以為這一切都和平常一樣,直到我從菜市場一旁走進了一條從沒曾走過的小路~

我在一檔打著廣西柳州手撕雞的手推車小攤停了下來,在站小攤隔壁佇立了很久,初中輟學一人來到廣州打拼,生活很單調基本上都是三點一線的上班吃飯睡覺,沒有什麼朋友偶爾會遇到一些說著壯語的老鄉便會很開心,在廣州有很多地方都有我們廣西的美食,我也吃過不少,但始終不是家鄉的那股味兒,手撕雞是我廣西的老娘最拿手的一道菜,很久沒吃過了,也很久沒見過了~

老闆是一對看起來四十多歲的夫妻,做手撕雞的時候,大家分工合作,男的負責斬雞撕雞,女的負責調味打包,老闆雖然只有一個小攤車,但是生意卻很火爆,聽顧客們說每次老闆來到,他的小攤車總是圍滿了顧客的~有時候等上很久才能買的上喜歡吃的手撕雞。

「人在異鄉,看到熟悉的事物,聽到熟悉的聲音總會格外感動」,我買上了一份手撕雞便帶著笑容離開了這個市場,這條路,這個遠在他方的故鄉。——來自一位廣西網友的心情文,已與作者取得授權。

相關焦點

  • 初中生我的故鄉作文:故鄉的雨
    事實上,我的故鄉在南方。小城,下起雨來總是會勾起一些回憶,雖說平淡得像南村的古樟,北山的風鈴,卻在星星點點之餘,帶著氤氳的雲霞,悠然降至心頭。春季,雨總是喜歡光顧故鄉的,它常常與心中期盼的外出不謀而合。
  • 故鄉的叫化雞
    初中那時,我的一個同學喜歡抓麻雀,父母不在家時,總在我家裡煮吃。整乾淨的麻雀裡外抹上一點鹽,肚裡放幾粒花椒,用菜葉包嚴實,再裹上黃泥放在煤球爐裡燒。等泥燒乾燒透了,砸開殼,打開葉子,香味撲鼻。雀雖小,味道倒是不錯的,三下兩下就下肚了。不管怎樣,總算嘗到了叫化雞的影子。 叫化雞本是江南名吃,歷史悠久。
  • 故鄉的味道,於我是一份辣椒炒肉,於他卻是一碗豆腐燉魚
    文|林丹我是南方人,對故鄉的食物有一種頑固的依賴性。這一點,在20歲以前,我是渾然不覺的——那時,也沒有異鄉的食物有幸進入我的味蕾。故鄉在湘西南綿延起伏的紅丘陵,氣候潮溼黏人,冬天寒徹骨髓,只能燒火取暖;夏天炎熱難耐,稍一走動,便會全身黏糊糊的不舒服。
  • 故鄉故鄉我夢中的天堂
    故鄉故鄉我夢中的天堂 文/寧靜致遠故鄉是家門口凝望兒女的目光,故鄉是村頭上招手揮手的地方。 故鄉是一抹牽掛,鄉愁是遊子的思念。故鄉有父老鄉親永遠嘮不夠的家常,故鄉有爺爺奶奶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故鄉承載著兒時太多的回憶,有熟悉的山水。
  • 領趣脆皮手撕雞-柳州老牌脆皮手撕雞的配方教程和資料
    領趣脆皮手撕雞-柳州老牌脆皮手撕雞的配方教程和資料 2020-09-01 17:37
  • 故鄉所有的味道都是來自靈魂的,不管是濃是淡,是苦是甜
    走進老滋味菜煎餅,大姨親切的跟我打招呼,「吃什麼菜啊」大姨操著讓人熟悉的方言,語氣親切溫馨,讓溫暖頓時縈繞全身。就如我念念不忘年幼時期街頭的小攤,在我眼裡,那是一種純樸厚重的家鄉情感,倍感溫暖,猶如清泉,甘甜雋永。
  • 《故鄉的味道》:舌尖上感應的是心靈的跳動
    我想,這應該就是「舌尖上」的感受,卻能夠關聯著我們的心靈的原因,因為舌尖上的味蕾,觸摸到的不僅僅是一種酸甜苦辣的滋味,更折射著心靈的喜怒哀樂聯手雲集的律動。最近讀的由遆存磊所著的《故鄉的味道》,再一次將食物在味蕾的感常與心靈的期許上融會貫通,透過食物這一個「管窺孔」,探測到的是故鄉的立體層面,以及建立在故鄉這個平臺之上的親情關愛以及更深遠的文化沉澱。
  • 潘悅晨《晚安我的故鄉》詮釋溫暖鄉愁俘獲人心
    Yes娛樂12月3日綜合報導 新生代樂壇小花潘悅晨的新曲《晚安我的故鄉》一經推出就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出現在各大音樂平臺主頁焦點,迅速佔據各大渠道熱門推薦。這首懷念故鄉點點滴滴溫暖的歌曲,成了每個人安放自己綿綿鄉愁的小巢。
  • 以故鄉為話題的作文:味道
    我冒了酷暑,回到相隔三千餘裡,回味了三年的故鄉味道去。啊!這不是我三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的味道嗎?在曾經的日子裡,這條路迎接著我回到家裡。剛下列車,手裡拿著行李,到了車站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過來了,接著便飛出了還不到十歲的妹妹。我的母親很高興。仿佛。藏著許多激動的神情,教我做下,歇息,又變出了幾件嶄新的名牌襯衣,妹妹也好不客氣的直接坐在了我的腿上。
  • 故鄉於我——寫在 HAAK EA 版上線前夜
    故鄉也正是這樣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身處異鄉,這個詞才變得有味道,而這種味道的濃度,取決於你與故鄉之間的距離。地理意義上的距離固然是最直接的,但社會意義上的差異才是本質,繁華都市與貧瘠山村之間的雙向遷徙都是一場震撼教育,但也都比不上文化的隔閡——周遭陌生的語言和習俗就像一片汪洋,把你隔絕在交流的孤島上,那是無法忽略的海腥味。
  • 我與故鄉的距離
    (來自殷凡)OFPiX的還鄉計劃進行的十年,我們在尋找故鄉地,也在尋找歸鄉感,這種找尋,同時也是在一個現代的、流動的社會中,對個體存在的發現。下圖:2020年下半年獨自在沿海城市求學慶幸的是,網際網路時代讓我們擁有了另外一種到達家的方式,方便的語音和視頻通話,還有親友及時更新的社交平臺都讓我感覺家沒有那麼遙遠。同時,網際網路巨大的儲存量也讓我可以通過過去的照片和文字找尋溫暖的記憶。所以,這個春節雖然無法真實地到達故鄉,卻可以在印刻著回憶的載體中再次找到歸屬感。
  • 我的鄉愁,是故鄉的郎酒,故鄉的美食,故鄉的油菜花,四川古藺!
    後來啊,直到我們遠遠的外出求學,然後又遠遠得離家工作,我才明白什麼是鄉愁!我的鄉愁是家鄉觸動味蕾深處的美食,我的鄉愁是家鄉流連忘返的風景!我的家鄉是川南地區一個偏遠的縣城,名為古藺(lin),藺相如的藺,出門在外,總會有人讀不清楚我家鄉的名字,而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趁機向別人聊一聊我的家鄉!
  • 故鄉——我的「放風箏的人」
    在文學創作中,思鄉是永不過時的話題。遊子離家遠行,將士在外出徵,學生去外地念書,時日一長,心頭都難免縈繞著一層略帶苦澀的思念之情。這些思念往往被具象化為媽媽做的拿手好菜、親朋好友的熱絡歡聚、戀人的溫情呢喃、家鄉一兩處留下美好記憶的風景……故鄉——人們(尤其離家多年的人)提及這個詞語時,往往是帶著溫暖的笑容的。
  • 王巨川║就差一步,我就回到故鄉
    《笑起來,你像是回到故鄉》是一首歡快的詩作,詩人用記憶化的手法把自己置身於故鄉的情景中,「笑起來/你想是回到故鄉/臉蛋上的酒窩/陷進了我兒時戲水的池塘/一汪一汪的清泉/將我的記憶澆灌//……你像是回到故鄉/那裡有許多溫暖的房子/亮著燈的窗戶/又將我的思緒/引向了很久很久以前的時光」。故鄉對於詩人來說是溫暖的、快樂的心靈棲息之地,親切而遙遠。
  • 我的故鄉,我的泥土
    內心頓時觸電般悸動:故鄉的泥土啊,你能塑成你遠方遊子往日模樣麼?閱讀已是再無心情,那字字句句,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淚。曾經的我,與老家土地上的一米陽光、一泓清泉,以及豐腴的莊稼和清純詩歌日廝夜守。而在「十八歲是輸得起的年齡」複雜心境中,背起簡單行囊和懵懂夢想從一條羊腸小路奔向「外面的世界」時,我慶幸逃離了土地那根宿命繩子的纏繞。但這段歌聲讓我驚覺:故鄉的山水還鮮活根植在內心的原野,蘊涵著泥土的美麗與芬芳。
  • 來一盤叫「故鄉」的菜吧!
    @文案君#一句話故鄉#活動已經結束。Mr.Copy給大家匯總了來自全國各地「不一樣味道」的#故鄉#!來一盤叫「故鄉」的菜吧! 每個人心中的故鄉因情感一樣而相似,但又有著屬於自己的故鄉印記,為之難忘!故鄉的描述,沒有最佳,也沒有更好,只有原汁原味,才是最香!
  • 陸錦洲|故鄉崇明的炊煙
    陸安心2020.05.29身在異鄉,每當看到遠方阡陌間升起嫋嫋炊煙的時候,我總會禁不住想起了故鄉,想起了故鄉蟠龍河畔那個叫做大同的鄉村。在我的心裡,故鄉的炊煙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的美好記憶。它陪我度過了整個童年和少年。
  • 擺攤做領趣脆皮手撕雞、只需提前一小時製作、簡單易學
    如果考慮好要擺攤的話,我覺得做領趣脆皮手撕雞的比燒烤好多了,每天只需要提前一個小時製作就行!簡單易學,每天只需要出攤四小時就行!脆皮手撕雞不需要熬夜,白天還可以帶孩子!下午再出攤!所以手撕雞是擺攤的最好項目。
  • 故鄉的味道-紫蘇
    愛人的故鄉在南方,盛產各種河鮮,而紫蘇就是它們的絕配,紫蘇炒田螺、紫蘇水煮魚……婆婆特意採摘肥嫩的紫蘇葉,精心晾曬乾燥後,郵寄給我們,愛人留戀於紫蘇的清香,每次做魚菜時,就放上幾片,去腥提味,除了舌尖上的感受,更是心的慰藉與溫暖。
  • 故鄉:每一個生長記憶的地方都生長故鄉
    我搖搖頭,託嘎靠近我悄悄地說:「是我寫的。」我再看年輕人那投入神往的神情,那動人的歌唱;和託嘎天真的表情,我也被感動了:這樣的音樂會流傳下去.因為它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了。德德瑪說,烏蘭託嘎是用靈魂歌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