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就讀過余光中的《鄉愁》,可那時候並不理解鄉愁是什麼?後來啊,直到我們遠遠的外出求學,然後又遠遠得離家工作,我才明白什麼是鄉愁!
我的鄉愁是家鄉觸動味蕾深處的美食,我的鄉愁是家鄉流連忘返的風景!
我的家鄉是川南地區一個偏遠的縣城,名為古藺(lin),藺相如的藺,出門在外,總會有人讀不清楚我家鄉的名字,而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趁機向別人聊一聊我的家鄉!
古藺歷史沿革已久,在一萬多年前,古藺曾生活著遠古人類且已開始創造人類文明。「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古國便在古藺一代,古藺從古至今便是多民族聚居地,是奢香故裡,又稱「藺州」或者「落鴻」,1935年紅軍四渡赤水,三進古藺,取得了長徵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談到古藺,川外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說到郎酒,就少有人不知了!古藺是「郎酒之鄉」,是全國性醬香型白酒生產基地,擁有「郎酒」和「潭酒」兩大名酒。所以,作為一個古藺人,上酒桌喝不了斤把白酒都不敢說自己是古藺人,而作為古藺人,無論在外面喝多好的酒,總感覺沒有家鄉的酒夠味!
有了酒沒有下酒菜確實不完美,但凡盛產美酒的地方,總會有那麼一兩個下酒好菜,而家鄉古藺最不缺的就是這個,說多了怕別人說咱炫富,就說兩個吧!「古藺麻辣雞」和「古藺臘肉」
古藺麻辣雞是古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招待客人的美食,精選古藺高山優質土雞,加上祖傳秘制滷水精心滷製,色澤金黃,肉質細膩,蘸上秘制麻辣雞佐料,那味道,佛要跳牆,道士下山!
古藺臘肉流傳更久,具體時間已經不詳,已知的是古藺人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做的。古藺臘肉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在農村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養一兩頭豬,一般到了過年才會殺,然後將分割好的肉抹上鹽和花椒粉,靜置一到兩天,然後用山裡獨特的木柴烘烤三到五天即可,其實最初用這個方法主要是便於儲存。
臘肉的做法有很多,常見的直接洗淨煮熟後切片食用,當然用來炒在農村會比較多一點,簡單的烹飪,味道就會異常的鮮美。
當然,我的鄉愁除了美食,還有就是我生我養我的地方,小時候,最愛去的地方可能就是鄉鎮的集市,那時候不是因為風景,是因為趕集大人會給自己買糖吃,我現在則是想念家鄉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
古藺縣雙沙鎮便是我前十五年待得最多的地方,每次回家經過雙沙河壩,看到一望無際的菜花,內心深處總是激動難平,那種親切是哪裡也比不了的,雙沙只是小鎮,四周環山,中間開闊,盛產菜花,每年三月盛開的菜花吸引了眾多遊客,而小時候自己就喜歡在菜花地裡捉迷藏,過家家,菜花地就是自己的遊樂園!
所以啊,我的鄉愁是故鄉的美酒,是故鄉的美食,是故鄉的風景……出門在外,看到故鄉的特產總會忍不住買一些,喝酒總會喝故鄉產的酒,看風景時總會覺得故鄉的美,心心念念的始終是故鄉,也許這就是我的鄉愁,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