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4月24日訊 (記者 魏瑋)近日,湖南永順作家彭繼文的詩集《馱起故鄉前行——彭繼文詩集》由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本書中作者用真誠質樸的文字記錄了他對家鄉的深情,對時景的抒懷,對身邊人事的感觸。
本書收錄了作者彭繼文近三年來的相關詩作兩百餘首,多以短詩為主。詩歌創作多以故鄉為主題,綿延沉默的大山,彎彎的鄉村山道,肥壯的水牛,滿園的雞鴨,滿倉的穀物,金黃的山菊花,貨送的杜鵑花,小河撈蝦,對故鄉往事的回憶和美麗風景的書寫構成了彭繼文詩歌創造的主要畫面。相較於其他詩人不同,彭繼文並不僅只停留於客觀描寫,也在描寫景色的同時自覺地運用批判的眼光和理性的精神,對當下鄉村生存的運命進行著獨立思考。
古往今來,悲秋感懷也一直是古典詩歌創作的常見主題,古人常感嘆人生苦短、光陰如梭,下筆之時,「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田茂軍教授認為在彭繼文的筆下卻帶有了寓言的寫作,景語變成了寓言。《秋蟬》一詩中所流露的反省與批判意識令人莞爾,「彭繼文的詩歌有著親吻大地的溫度,山河袈裟一樣悲憫的情懷,昭示作者的精神境界與追求,警醒讀者在自我與社會的互動觀照中保持清醒認知。」
圖書信息
《馱起故鄉前行——彭繼文詩集》圖書封面。
【基本信息】
《馱起故鄉前行——彭繼文詩集》
作者:彭繼文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3月
【作者介紹】
彭繼文
1936年出生於湖南永順,土家族。湘西自治州作家協會會員。畢業於財經學院,從事文學寫作三十餘年,有散文及詩作發表於報刊。
【內容介紹】
本書收錄了作者彭繼文近三年來的相關詩作兩百餘首。作者彭繼文出生於湘西大山區,來自於基層,平時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時刻敲擊著作者的心弦;尤其是故鄉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時刻縈繞在作者心頭,隨歲月流逝,凝結成揮之不去的鄉愁、鄉情。
詩集中的詩作多以短詩為主,記錄了作者平日的所思、所感、所想,有對家鄉的深情,對時景的抒懷,對身邊人事的感觸等,一首首詩作猶如捧起的生活中的一朵朵浪花,細小但不失晶瑩剔透,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體驗,也可以撫摸到作者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作者像一隻鳥,日夜在為故鄉歌唱;作者像負重跋涉的行者,一直馱著故鄉在人生的旅途上前行。
【書摘】
馱起故鄉前行
那次出遠門,我不小心
把故鄉馱在了肩上
不然不會這麼沉重
儘管我後來發現
行囊是空的
估計故鄉隱身在
一個不易看見的地方
故鄉馱在我肩上
時間久了
就變成了我的皮肉
深深地嵌入肩胛
無論我走到哪裡
都扔不下那份重量
故鄉的身影有時模糊
模糊得像一座山
碾壓之勢時刻威逼我
不得輕易停下腳步
故鄉有時也很清晰
清晰得像一面明鏡
只要一回頭,就能看見
我那張並不得意的臉
故鄉高居在我的頭顱
像愛嘮叨的老人
像安靜的兒時夥伴
也像一道閃電一縷輕煙
我越來越捉摸不透
故鄉到底是什麼模樣
我用力馱起故鄉
等於馱起了山山水水
等於馱起了父老鄉親
我必須穩住不能跌倒
直到走不動的那一天
我把故鄉遞交給兒孫
讓他們繼續馱起前行
吉首的雪夜
輕輕地敲擊窗臺
是你嗎?吉首的雪
一張潔白的素箋
一份春天的問候
在今夜的夢中飄落
曼妙的身姿
穿越城市的尾氣
生長出新奇的花朵
最早的足跡
寫出初戀的詩行
往事亦如積雪
在心頭化為一片晶瑩
牽手的記憶猶新
此刻,若有人相伴
踏雪去,定會夜馨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