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筆之外 故鄉雜感——夢裡不知身是客,錯把他鄉當故鄉

2021-02-23 中產部落
故鄉,或許只是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對「老家」的稱謂。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於斯的人,是不必把當地稱之為「故鄉」的,而是可以叫做「籍貫」。
因我祖輩所居日照,若干年前是作為一個縣,隸屬於臨沂地區,所以在我十八歲以前的意識中,日照是我的故鄉。幼年時期,我跟爸媽搬過幾次家。託福,空間越大了,樓層也越高了。住得時間最短的那個家,是在如今臨沂廣場那幾根石頭柱子的位置,我們是九七年搬去的。仍記得那個鬱悶的夏天,我在補課般地讀完了金庸武俠小說後,終於等來了第四志願那所學院寄來的錄取通知書。心有不甘,聊勝於無,在剛剛裝修一新、還散發著塗料氣味的空曠房間裡,我接受了好弟兄的善意安慰,背上行囊離鄉求學,在我的第二故鄉度過了十八周歲的生日。

 


臨沂廣場

在寒暑假裡,我仍可以愜意地騎著車在臨沂市區徐緩前行,仿佛來到熟人家裡做客。我甚至熟悉新華一路、銀雀山路上的某些坑窪,猶如自己的掌紋。我常常會有意路過母校臨沂二中的門前,再看看那些松樹和教室的窗戶,想想自己原來的樣子。直到有一天,我詫異地發現,教學樓旁居然瓦礫成堆,急忙打聽,原來母校在成立五十周年之際啟用了的新校址、原來的教育學院——我曾常去踢球的地方。欣慰之下,有些悵然。再後來到了青島工作定居,回家的次數少了,住的時間短了,在故鄉的日子愈發顯得珍貴。每次回家都有新的發現:臨沂的路更寬了,車也更多了,新樓盤越蓋越漂亮,房價也水漲船高。奶奶住的家屬院,已被開發商的在建工程所包圍,像穿著棉襖棉褲、攥著菸袋杆的老農倔強地佇立在雞尾酒會上。令我稍感欣慰的是,因奶奶年邁耳背,居然對晝夜施工的噪音有了免疫力,也算幸事。姑姑家則搬到了沂河畔的濱河住宅區,和表妹家僅幾十步之遙,小院裡的桂花香可以兩家同享,夏天可以吹吹風、曬月亮,過年時可以一起放煙花、看雪景。田園逸趣,天倫之樂,這或許也是我心馳神往的生活方式之一。

有人說鄉愁是一種病,這病根或許來自於「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我有段時間,因為種種緣由,就「病」得不輕,回歸故鄉的想法特別強烈。「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六歲的我在背誦這首詩時,大概不會想到二十多年後自己居然有了切身體會。

這麼多年來,我炫技般地學會了模仿各地方言,而臨沂土話卻被老鄉認為是不夠地道;回到臨沂,審視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在感慨讚嘆之餘,卻有了做客的異樣感覺,難道應了那句老話:兒大是客?這些都讓我深深地感到惶恐不安。

母校的舊樓拆了,那個滿臉粉刺、貪玩好學的少年已載入青春的紀念冊,只有濃得化不開的親情與鄉情在我心中糾結。當我驅車疾馳在臨沂新市府所在的北城新區時,看到一座座壯觀時尚的高樓拔地而起,沂河兩岸風景如畫,我為故鄉的發展變化感到驕傲,胸中豪情萬丈。好男兒志在四方。我是喝沂河水、吃煎餅長大的沂蒙漢子,自當發奮圖強、建功立業,讓人家說起臨沂、說起臨沂人,就會來一句:不瓤!


這或許就是我的英雄夢,夢裡不知身是客,錯把他鄉當故鄉

相關焦點

  • 刀筆之外 | 大俠總愛管閒事——《飛狐外傳》讀後感
    八個多月的時間來自McT市北第四公社的——山東萬橋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莊慧鑫律師用親手辦理過的幾十個案件為大家分析、分享了不同的故事除了有唏噓、有感慨、有遺憾也學習、了解到許多平日裡少有了解的法律常識法律之外我們也感受到各種親情、友情、愛情的冷暖交雜全文連結見文末冷靜的「刀筆」之外生活中的莊律師是什麼樣子?
  • 夢裡已知身是客,回不去的故鄉
    我在夢裡也知道我們只是在那呆一天,還是要回到北京的。小時候,我的目標就是到首都來,對首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也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這個小目標已經實現了,北京是我的第二故鄉了,可是為什麼卻老是放不下我的故鄉。但是現在回去覺得那裡已不是我的家,我以前住的地方現在是別人在住,北京才是我的家,故鄉已經成了一個美麗的夢。
  • 再見,故鄉;你好,他鄉。
    或許就在此刻,我們忽然明白了朱自清在《冬天》裡的那句話的真諦:從此我的故鄉只剩冬夏,再無春秋。的確,對於大多數遊子來說,春節離開家鄉,再回已是半載。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更是道出無數滿懷歸家思緒的遊子的心聲,戳中了千萬勞動人民的痛。有多少人轉乘無數車站去往工作的城市,有多少人騎行駕駛萬裡趕向那座拼搏的城市,又有多少的學子為學習而離家千裡。
  • 名人名句賞析:思念故鄉
    鳥飛反故鄉兮——屈原人情懷舊鄉,客鳥思故林。——王贊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張九齡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韋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家鄉是個賊,他能偷去你的心。
  • 久居他鄉為故鄉
    久居他鄉為故鄉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中學 金成道江南秋來碧果黃, 秋風,秋雨,秋夜涼。長江雲飄,瑟瑟西風戲菊娘。升金湖上潮濺客, 大雁橫空,北雁南飛秋情長。 鴨戲碧波浪,曲徑幽幽情蕩蕩,秋馨香。久居他鄉為故鄉,大渡口,秋月照庭廊。
  • 日久他鄉即故鄉
    原標題:日久他鄉即故鄉——永豐八江楊家嶺村的變遷故鄉漸行漸遠,前方是什麼?雖然三姓的代表,早就給大家通報了他們此前到江西考察的情況,大家對未來的村子都有個大概的印象,可心中還是空落無著,似乎一片片飄零的冬葉在寒風中打著一個個旋兒,不知飄向何處。新安江水庫建設中的後期移民,不管是情願或是不情願,甚至沒能來得及與祖宗告別,就這樣離開家園,各奔東西。
  • 總有一些他鄉,成為了故鄉
    文 | 周楠我是在上高中的那一年離開故鄉的。此後,我就一直在外讀書,尋找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老屋和家人還生活在那裡,所以,偶爾會回去看看。後來,家人都進了城,老屋無人照料,就賣給了別人。那種「聽取蛙聲一片」「稻花香裡說豐年」的意境也已縹緲成了遙遠的記憶。在這裡,我生活得富裕和舒暢,但我卻總是有難以言說的失落。面對一天天老去的日子,面對一天天膨脹的欲望,我找不到一個場所安放我的靈魂和情感,於是,我學會了虛誑、偽裝,學會了在脆弱的人際關係中苟延殘喘。
  • 月亮走我也在:故鄉的月亮陪我客居他鄉
    但是,不是我一個人如此愚昧和糊塗:一句「月是故鄉明」的古詩詞,讓多少人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現在,依然還可以聽到幼稚的童聲,蕩漾在大街小巷:月亮走,我也走,我給月亮提竹簍,竹簍裡面裝豆豆,送給月亮上的小猴猴,小猴吃了豆豆長肉肉……不但如此,我更愚昧和糊塗的是
  • 金科散文集《他鄉絮語》序:故鄉——人生清晨出發的地方
    我一邊閱讀他發來的書稿,一邊又重讀他以前出版的幾部散文集《微風斜雨》、《人在他鄉》和《鄉賢》,又有了不少新的感悟和體會,卻遲遲沒有動筆。不是因為工作忙,也不是沒有什麼可寫,而是想說的話太多,感悟和體會又太豐富,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  8月中旬,有一次出訪歐洲的任務,從斯德哥爾摩到米蘭,再到佛羅倫斯。
  • 故鄉故鄉我夢中的天堂
    >時光如白駒過隙,無論歲月怎樣流逝,總會時不時的,讓你在某個時刻想起故鄉,故鄉,喚起了心靈深處最美好的回憶。在對故鄉的思念中,又仿佛回到了那單純無邪的童年時代,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身心的創傷得到了撫慰精神的空虛得到了充實……什麼是故鄉,故鄉就是爹娘。
  • 100句思鄉詩詞: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張元幹《石州慢·寒水依痕》 50、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 沈如筠《閨怨二首·其一》 51、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
  • 北宋最經典的荷花詞,清新脫俗,充滿了對故鄉的思念
    在眾多宋代詞人中,最的女子鍾愛,最喜歡為歌女填詞的,除了「奉旨填詞柳三變」柳永之外,當屬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周邦彥了。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的詞語言穠麗,藝術形象豐滿。他善於精雕細琢,在藝術風格上具有渾厚、典麗、縝密的特色,對後世影響較深。
  • 朗讀者對故鄉引用到的這幾句話,可謂字字珠璣,讀罷便魂牽夢繞
    對於我們國人來說,可能故鄉一詞的力量來的尤為深切,不論是在外求學的讀書人,還是打拼在大都市的上班族,亦或是常年打拼在外的商販,每每提起故鄉一詞內心總有千萬種屢不清的思緒;從古至今,中國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千古絕唱。朗讀者第二季中專門有一期是講故鄉,其中有不少名篇讓人回味無窮。
  • 餘慶一名「85後」山村特崗教師:身在他鄉為異客 總把異鄉當故鄉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今天我們將鏡頭對準一位85後在餘慶鄉村學校教書的特崗教師,記錄下他「身在他鄉為異客 ,總把異鄉當故鄉」的生活和工作瞬間。「我當時到學校報到,第一次走進班級,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室裡只有6個學生。」當他談起第一次到花山民族小學報到的情形,朱加貴深有感觸。
  • 聽說回不去的地方都叫故鄉,來詩詞裡看看古人是如何思念故鄉的!
    我在故鄉存檔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奔跑、每一日欣喜,都是此生最彌足珍貴的禮物。故鄉捨不得我,我又怎麼捨得它呢?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李白的思鄉。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衝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 夢裡,我還枕著故鄉的雞鳴聲
    李武兵:夢裡,我還枕著故鄉的雞鳴聲(鄉土詩系之三)‖ 在遠方,最想親近鄉情我看見青菱湖醒了她聽到我在遠方漂泊的聲音這是一個靜得可以思考的早晨水鳥貼著菱葉興奮地疾走濺起的水花映襯魚躍的姿影聽槳聲依呀哼一首民謠漁女的銀鐲子好亮鍍著太陽的唇膏青菱湖醒來的神情多麼動人好像夢裡放飛潔白的鴿群
  • 夢裡的故鄉,再見!
    四十多年沒回去腦海中始終留有著故鄉清淺的小河、潔白細膩的河沙灘,以及小河邊大片的金黃色的稻田。 開著汽車一路懷著喜悅的心情歡聲笑語,沿途車水馬龍時常堵車,雖然堵可心情愉快啊不算什麼。距離老家還有十幾裡地就進入了鄉鎮小路,就見路邊一條溝渠,沿著溝渠一路都是一棟棟的小樓房擠擠挨挨的。按照導航二姐講應該快到她小時的學校了,以前二姐每天總要過河上的橋對岸上學,但怎麼看沿路風景哪裡不對。
  • 李白的這首詩,身在他鄉卻樂在其中,讀完你不會想家了
    李白的這首詩,身在他鄉卻樂在其中,讀完你不會想家了大家好,感謝大家繼續關注小編,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李白的故事。或許人人都認為,異地他鄉,唯有相思最苦,而李白有這樣一首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這首詩的名字就是《客中作》,挺虛幻的一個名字,甚至沒有披露作客的地點。《客中作》其實是李白身在蘭陵的時候,感慨大發,興致即來寫的詩,這首詩雖說是身在異鄉作客的詩,卻完全感受不到孤獨的氣氛,反而樂在其中,甚至忘記了自己家在何方。
  • 夢裡故鄉,永遠在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
    鄉情是種濃得化解不開的情結,無論是那土坯斑駁的老屋,還是那嫋嫋消散的炊煙,故鄉的人與事……都在距離與時光裡成為曾經。我如一隻離巢迷途的飛鳥孑然遠行,鄉路漫漫,每當念及故鄉,思念早已綿延沉重成通往故鄉的兩根長長鐵軌……光陰菲薄,肆無忌憚地牽惹我的思緒,酸楚的心情與日俱增。總想回老家看看,卻聽說鄉村全面拆遷,沒有了可愛的老屋沒有了溫暖的炊煙,也沒有三姑六婆的吵吵嚷嚷……那片被我思鄉夢捂熱的土地,將變成荒涼的模樣!
  • 他鄉與故鄉 英國肯特大學副教授聊留學生活與學術
    他鄉與故鄉 英國肯特大學副教授聊留學生活與學術 2017年09月25日 10: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